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腔镜模拟训练在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11月进行腹腔镜模拟培训的外科住培医师57人次,共举办三期培训班。培训内容包括在腹腔镜模拟器下缝合、打结、剪纸环、拾豆转移等项目,分别测试外科住培医师在三期腹腔镜培训后上述4项技能的完成效果。结果:三期腹腔镜模拟培训班均顺利完成,达到预定的培训目标。培训前后住院医师完成缝合、打结、剪纸环、拾豆转移4项技能的时间少于培训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化的腹腔镜模拟培训符合腹腔镜手术的特点,可提高外科住培医师的腹腔镜培训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腔镜模拟教学培训体系在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及效果评价。方法:随机抽取2018年9月~11月参加山东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30位外科专业医师,培训前均未接触过腹腔镜技术。对比应用腹腔镜模拟教学培训体系培训前后住院医师的理论知识及腔镜模拟训练操作情况。腹腔镜模拟训练操作包括镜下精确定位训练、递接操作及缝合打结等,对每位住院医师的腹腔镜操作进行计时、计数,连续培训8周后,分别测试培训后上述各项技能完成情况,比较操作时间及熟练程度。结果:参加腹腔镜模拟教学培训前,腹腔镜基础理论分为(43.80±4.39),经过培训后分值提至(85.76±6.37)。腹腔镜模拟操作时间培训后较培训前缩短,其中腹腔镜下精确定位训练[(196.3±60.5)s vs.(93.7±15.6)s]、递接操作[(126.3±43.2)s vs.(73.7±19.5)s]、缝合打结操作[(465.3±90.5)s vs.(186.7±31.6)s]水平显著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腹腔镜模拟教学培训体系培训外科住院医师可提高其操作技能,且随着培训时间的延长,操作技能得到持续提升,操作时间缩短。  相似文献   

3.
[摘要] 本文目的为进一步规范心血管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提高规培质量提供借鉴。依据住院医师规培的总体要求,结合心血管外科专业性强,对规培医师实践能力要求高的特点,通过强化制度落实、优化师资配备、注重“三基”训练,改进带教方法、加强人文医学技能培训等方面着手,从实践中探索出一套优化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策略。通过上述方法的改进和实施,调动了带教老师的积极性,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受到了规培医师的欢迎。从多层面着手,综合制定针对性的规培措施,可显著提高心血管外科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质量。  相似文献   

4.
腹腔镜模拟训练系统用于腹腔镜手术基本技能训练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总结腹腔镜模拟训练系统对不同操作组腹腔镜手术基本技能的提高情况。方法:本科实习生组、研究生无腹腔镜操作经验组、本院进修医师无腹腔镜操作经验组,分别使用腹腔镜模拟训练系统练习镜下夹取黄豆、缝合及器械打结技术,2周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操作训练前,本科实习生夹取黄豆、缝合技术及器械打结技术明显不如本院研究生及进修医师(P<0.05),经过2周训练,较简单的技能操作如夹取黄豆和研究生及进修医师无统计学差异(P>0.05),较复杂的技能操作如缝合技术、绕线打结练习训练前、后和本院研究生及进修医师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3组人员训练后与训练前相比,腹腔镜的基本技能操作均显著提高(P<0.05)。结论:腹腔镜模拟训练系统能提高腹腔镜手术操作者的基本技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动物组织模拟训练在外科学研究生腹腔镜技能培训中的作用.方法 2010年11月10日至2010年12月31日期间于中山大学各附属医院招收外科学研究生共48人,举办培训班3期,每期培训16人,每期培训12d,平均每人每天训练4h.培训内容包括腹腔镜基础理论学习、模拟操作训练、腹腔镜下动物组织(猪大肠)操作训练、手术观摩学习、模拟动物训练.在三期培训过程中对体外模拟箱操作训练和腹腔镜下动物组织(猪大肠)操作训练进行不同时间的分配,最后考核在腹腔镜下缝合与打结用时,用以比较在不同培训方法下培训效果之间的差异.结果 三期不同临床经验的研究生在接受培训后,完成拾豆、拆套橡皮筋及穿鞋带等操作的培训后用时比培训前用时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的培训时间分配下,腹腔镜下猪大肠操作训练时间较多的第2期、第3期学员在培训后动物实验中腹腔镜下缝合与打结用时较分配时间少的第1期学员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第2期与第3期相比无显著差异.结论 重视腹腔镜下动物组织模拟操作训练可提高腹腔镜培训的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本文目的为进一步规范心血管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提高规培质量提供借鉴。依据住院医师规培的总体要求,结合心血管外科专业性强,对规培医师实践能力要求高的特点,通过强化制度落实、优化师资配备、注重"三基"训练,改进带教方法、加强人文医学技能培训等方面着手,从实践中探索出一套优化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策略。通过上述方法的改进和实施,调动了带教老师的积极性,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受到了规培医师的欢迎。从多层面着手,综合制定针对性的规培措施,可显著提高心血管外科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质量。  相似文献   

7.
泌尿外科腹腔镜技能培训模式的初步探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初步探索合理的泌尿外科腹腔镜技能培训模式. 方法利用模拟训练箱开展腹腔镜基本技能培训.选择20~30 kg的小猪建立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肾盂成形术和输尿管再植术3种动物模型,然后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项手术模拟训练.33名泌尿外科研究生参与培训,其中博士16名、硕士17名.初学者从基本技能培训开始,腹腔镜基本技能达剑合格水平后在动物模型上进行模拟手术培训. 结果 参与2期基本技能培训后,33名学员腹腔镜基本操作技能均达到合格水平.33名学员在完成8次肾部分切除术专项手术训练后,手术时间从(64.0±18.4)min降为(30.9±3.8)min(P<0.01),学员均熟练掌握肾肿瘤切除和肾实质腔内缝合等技术;完成8次肾盂成形术的模拟训练后,平均完成时间由(127.5±17.5)min降为(65.2±7.5)min(P<0.01),学员均能熟练完成无张力的肾盂输尿管吻合并掌握了顺行放置双J管的技巧;完成8次输尿管膀胱再植术的模拟训练后,平均手术时间从(75.8±11.6)min降为(37.7±7.2)min(P<0.01),学员均能熟练完成输尿管的分离、裁剪、缝合等操作.接受系统培训后,15名(45.5%)学员已完成了从模拟训练到临床手术的过渡,在临床开展腹腔镜手术. 结论 腹腔镜基本技能训练设备简单,成本较低,适合于初学者的培养;动物模拟手术可以全真地模拟手术过程,在动物模型上进行专项手术训练町以帮助学员更快掌握腹腔镜手术方法和技巧.基本技能培训与动物模拟手术相结合的模式较适合于腹腔镜技能的培训,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泌尿外科医师腹腔镜模拟培训效果。方法:2011年3月~2012年3月314名26~53岁泌尿外科医师参加腹腔镜模拟培训,在腹腔镜模拟机和训练箱进行腹腔镜手术基本技能培训前后进行问卷调查,并比较培训前后模拟机客观评分和综合评估量表(GRS)评分结果。结果:其中86名泌尿外科医师经3天腹腔镜模拟培训后,电钩练习时间、剪切时间、缝合打结(方结)时间较培训前明显缩短(P<0.01),电凝效率、GRS明显提高(P<0.01)。反馈调查结果显示279名(97.6%)受训者认为模拟培训对提高腹腔镜操作能力帮助明显或非常有帮助。结论:腹腔镜模拟培训可帮助泌尿外科医师提高腹腔镜基本操作技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医学生和外科低年资住院医师在腹腔镜基础技能模拟训练中的差异,为腹腔镜基础技能训练提供客观的数据。 方法通过比较医学生和低年资医师在传递、精确定位、剪切、打结及缝合打结项目中的操作时间和失误情况得分的差异,建立各自的学习曲线。 结果经过10次训练后,A、B组参与者在传递、精确定位、剪切、打结及缝合打结5个项目的得分分别是(89.81±2.07) vs(93.91±3.46)、(89.00±6.39) vs(91.21±6.69)、(84.35±5.94) vs(86.69±6.46)、(93.88±3.01) vs(93.51±2.65)、(87.34±3.22)vs (92.09±4.10)。A、B组参与者的精确定位、剪切、打结的训练结果之间无差异(P >0.05),而传递和缝合打结的训练结果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A、B组参与者在同一训练项目中第1次与第10次的训练结果之间存在差异(P<0.05)。A、B组参与者在传递、打结和缝合打结项目中呈反曲线发展,而在精确定位和剪切两个项目中呈线性发展。 结论通过训练,A、B组参与者的腹腔镜基础技能均获得显著提高,重复性的训练可以使A组在精确定位、剪切、打结的训练中达到B组的水平,A、B组参与者在传递、打结和缝合打结项目中已达到平台期,而在精确定位和剪切两个项目中仍处于增长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上海市开展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10年的实践与经验,为今后进一步提高外科住院医师规培化培训质量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统计2010—2021年上海市32家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的基本情况、外科床位数、带教师资人数、研究生导师人数,招录及出站人数、性别、年龄、学历背景、培训年限,结业综合考合格率、申请课题及发表论文情况、就业情况等信息。结果 上海市共有32家外科专业基地,以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为主,目前累计招录了住培医师4597名,已结业3162名,绝大多数外科住培医师达到培训要求并通过考核结业。上海市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在建立健全制度建设,开展教学活动,推广信息化管理,师资培训与督导检查,临床科研培养等方面取得了满意的成效。同时现阶段工作中仍有不足之处,包括规范教学活动、加强医学人文及思政教育、落实外科培训细则、待遇保障等方面。结论 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已成为培养高水平外科医学人才的重要途径,后续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重点应进一步加强各外科基地培训效果的同质化、标准化、规范化,注重内涵建设和质量建设。  相似文献   

11.
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腔镜外科基础与进展培训班”已举办四期。本期培训班将于2009年5月11~15日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教学楼举行,培训中心已获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腹腔镜-内镜外科学组认证。培训班采用进口电脑高级模拟仿真训练装置并结合腹腔镜训练箱进行腹腔镜基本技能操作训练。学员可获国家级继续教育I类学分10分。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估情景模拟教学在外科住院医师腹腔镜技能培训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8~2020年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43名学员,随机分为实验组(n=22)与对照组(n=21)。实验组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法进行腹腔镜技能培训,对照组采用传统腹腔镜技能培训方法。采用医学模拟情景引导性反馈评分量表评估情景模拟教学的实施效果;采用短时压力状态问卷量表评估培训学员在完成技能培训时的心理应激情况。结果:医学模拟情景引导性反馈评分显示,实验组在"建立引人入胜的学习环境""保持引人入胜的学习环境""唤起高参与度的讨论""识别实际表现与期望的差异""帮助学员达到或维持良好表现"方面的得分高于对照组。短时压力状态问卷评分显示,实验组学员的投入度、焦虑度高于对照组,但两组在完成训练任务时的苦恼度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情景模拟教学法可在外科住院医师腹腔镜技能培训中的应用成功构建良好的仿真环境,学员能感受到更接近真实临床工作时所产生的心理情绪变化。  相似文献   

13.
《腹腔镜外科杂志》2009,14(7):548-548
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2009—04—01—171(国)]“腔镜外科基础与进展”学习班因故延期,将于2009年9月7~11日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教学楼举行,培训中心已获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腹腔镜-内镜外科学组认证。采用进口电脑高级模拟仿真训练装置并结合腹腔镜训练箱进行腹腔镜基本技能操作训练。学员可获国家级继续教育I类学分10分。  相似文献   

14.
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2009—04—01—171(国)]“腔镜外科基础与进展”学习班因故延期,将于2009年9月7~11日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教学楼举行,培训中心已获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腹腔镜一内镜外科学组认证。采用进口电脑高级模拟仿真训练装置并结合腹腔镜训练箱进行腹腔镜基本技能操作训练。学员可获国家级继续教育I类学分10分。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外科住院医师规培满意度,探讨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完善外科住院医师规培制度和提高培养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制满意度量表对2015年9月-2018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参加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137名住院医师进行规培满意度调查。男性108名(78.8%),女性29名(21.2%);平均年龄(26.78±1.83)岁。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差异采用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外科住院医师对规培的总体满意度评分为(3.71±0.83)分,其中对工作环境评分最高,为(4.12±0.67)分,而培训效果评分最低,仅(3.53±0.85)分。规培第3年的住院医师在总体满意度低于规培第1、2年评分,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F=3.27,P=0.04);规培第1年住院医师在规范管理维度评分高于规培第2、3年住院医师评分,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F=3.30,P=0.04)。并轨专业学位研究生在总体满意度、规范管理和科研训练维度评分高于招录住院医师评分,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招录住院医师在薪资待遇维度上高于专业学位研究生评分,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3.78±0.85)分比(3.44±0.63)分,P=0.02]。结论外科住院医师对规培的总体情况表示满意,但在科研训练、规范管理、培训条件、培训效果层面还需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薪资待遇也需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6.
1999年-2010年被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麻醉科录取且在规定时间内报到的住院医师共144人,培训的模式分为传统住院医师培训(1999 ~ 2002级)和社会化住院医师培训模式(2003~2010级)两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时间为5年,2005级起实行3+2模式.通过对规范化培训学员流失状况的分析,结果显示:144名住院医师中,目前在培64人,41人完成5年规范化培训,39人退出培训.住院医师流失原因依次为找到正式工作单位、未能通过医师资格考试、更换职业方向、出国或升学及死亡.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增进对住院医师培训的认识、提升住院医师的个人素质、制定相应的保障政策以及提高住院医师待遇有利于减少住院医师流失.  相似文献   

17.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已在我国深入开展,整形美容外科由于专业自身特点和教学条件,规培学员培训体系建立和实际运用还存在较多不足。学生理论基础薄弱,教学偏重于手术实践,缺乏系统化全面性的统一教学计划,无法满足当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整体需求。随着互联网及移动设备应用的普及,教学方式也应逐渐多元化。拟构建基于网络信息化教学体系,搭建网络信息化平台,建立多种基于网络信息化教学形式和考核形式,建立完善的督导机制和质量评估体系,弥补目前整形美容外科规培教学上的不足,培养出我国整形美容外科医学事业的高质量综合型临床人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段医生参与腹腔镜模拟训练器的培训效果.方法 按年龄分3组,每组10人,低龄组(年龄≤25岁)、中龄组(年龄>25 ~≤35岁)和大龄组(年龄>35 ~≤45岁).训练内容为腹腔镜下夹取黄豆、剪切图形和缝合打结训练,分别在训练前、训练3次、训练6次记录1 min内的拾豆数,剪切一个几何图形所需的时间及10 min内的缝合打结数,各计数3次,取平均值.结果 训练前3组夹取黄豆数分别为(9.2±1.7)、(10.2±1.2)、(9.0±1.4)个/min,无统计学差异(F=1.97,P=0.159),训练3次后低龄组1 min夹豆数(17.2±2.1)个/min明显多于中龄组(14.2±1.9)个/min(q=5.342,P <0.05)和大龄组(11.3±1.2)个/min(q=10.507,P<0.05),中龄组明显多于大龄组(q=5.164,P<0.05);训练6次后3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F=2.27,P=0.123).训练前3组剪裁几何图形所需时间分别为(11.2±1.6)、(10.2±1.2)、(10.2±1.2)min,无统计学差异(F=1.84,P=0.178),训练3次后低龄组剪裁几何图形所需时间(5.2±1.1)min明显少于中龄组(8.2±1.3)min(q =8.105,P<0.05)和大龄组(11.2-1.1)min(q =16.210,P<0.05),中龄组明显少于大龄组(q=8.105,P<0.05),训练6次后3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F=62.80,P=0.000)).训练前3组缝合打结数分别为(1.9±0.3)、(2.2±1.2)、(2.5±1.4)个/10 min,无统计学差异(F=0.77,P=0.471),训练3次后低龄组10 min缝合打结数(8.9±1.2)个/10 min明显多于中龄组(5.1±1.6)个/10 min(q =8.924,P<0.05)和高龄组(4.3±1.2)个/10 min(q=10.802,P<0.05),训练6次后3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F=35.76,P=0.000).3组在训练前后1 min夹豆数、剪裁几何图形所需时间、10 min缝合打结数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腹腔镜模拟训练可以提高不同年龄参与者的腹腔镜操作技巧,年纪越轻培训的优势越明显.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调查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参与基本技能培训的现况。方法 2020年7月对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接受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学员参与外科基本技能培训的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共回收有效问卷87份,其中73名(83.9%)受访者参加过至少一项培训。非博士研究生学历以及接受第1年培训的受访者对培训表现出较高的参与度。非博士研究生学历的受访者参加外科吻合器械使用基础培训的比例显著高于博士研究生学历的受访者(P<0.05),而接受第1年培训的受访者参加外科缝合基础培训和腹腔镜手术基础培训的比例均显著高于接受第2、3年培训的受访者(P<0.05)。受访者评价最高的培训课程是外科能量器械使用基础培训。博士研究生学历受访者对外科缝合基础培训的评价明显高于非博士研究生学历受访者(P<0.05),接受第2、3年培训的受访者对外科能量器械使用基础培训的评价明显高于接受第1年培训的受访者(P<0.05)。92.0%(80/87)的受访者认为影响自己参加培训的最主要原因是“工作太忙,没有时间”,60.9%(53/87)的受访者希望培训课程安排在“工作日白天”。受访者普遍认为培训课程的实用性最为重要。博士研究生学历受访者比非博士研究生学历受访者更重视培训的先进性(P<0.05),而参加过培训的受访者比未参加过培训的受访者更重视培训的系统性(P<0.05)。结论 临床技能培训应充分考虑学员的不同资历背景和实际需求,差异化设计课程,合理安排培训时间;同时,课程内容应坚持实用性,将系统性贯穿始终。  相似文献   

20.
背景: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培养临床技能为主,而传统教学方法更侧重理论培训。目的:研究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膝关节镜模拟系统在手术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0月至2020年9月在我科参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临床研究生及博士后,按照初始理论考核成绩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16人。A组进行传统的手术视频教学,B组进行关节镜手术模拟系统教学。记录两组教学方式前后受试者的主观及客观考核成绩,并比较组间差异。结果:两组住院医师的初始考核成绩无明显差异,但采用虚拟膝关节镜模拟系统的住院医师终末考核成绩较采用传统教学方法的住院医师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采用虚拟膝关节镜模拟系统的住院医师在课程评价、学习兴趣、自学能力及学习效率等主观评价方面也较采用传统教学方法的住院医师明显提高。结论:采用基于虚拟现实的膝关节模拟操作系统教学可以显著提高住院医师教学成绩及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