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边静  党双锁 《医学综述》2009,15(20):3041-3045
Fas抗原(又称为CD95或Apo-1)是一种肿瘤坏死因子受体,它可与配体或抗体交联后激发一种能够导致细胞凋亡的信号转导级联反应。在正常造血过程中,CD34+造血干细胞表面并不表达Fas抗原。大量国内外研究发现,当CD3+4细胞表面发生Fas抗原的异常表达时,则与许多造血和非造血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就CD3+4细胞表面Fas抗原的表达与某些疾病相关性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细胞免疫的重建,探讨免疫治疗应用于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残留病灶清除,并将其与化疗有机结合,以延长患者无病生存率的方法.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14例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移植前后外周血中T、B、NK细胞的含量.结果 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后1月内,患者血循环中CD3+细胞明显减少,至移植后3月逐渐恢复至正常;CD3+CD4+细胞移植后持续减少,至移植后6月甚至更长时间后才逐渐恢复;CD3+CD8+细胞于移植后1月内很快恢复.CD19+细胞于移植后1 ~ 3月降低,移植后3 ~ 6月逐渐恢复.NK细胞于移植后2月恢复,较T或B淋巴细胞恢复速度快.结论 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后3月T细胞才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B细胞于移植后1 ~ 3月绝对及相对计数降低,移植后3 ~ 6月逐渐恢复;NK细胞于移植后2月恢复,较T或B淋巴细胞恢复速度快.  相似文献   

3.
目的:动态观察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经rhG-CSF动员过程中外周血及外周血造血干细胞(PBPC)中淋巴细胞亚群和CD34 细胞的变化,指导临床选择最佳采集时机。方法:对大剂量化疗(HDC)联合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动员的38例白血病和淋巴瘤患者,采用流式细胞术(FACS)测定其动员前后外周血及PBPC中的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NK、CD19和造血干细胞CD34细胞含量的变化,同时用甲基纤维素半固体培养基进行CFU-GM培养来评价干细胞克隆生成能力。结果:动员后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CD3、CD4细胞含量均低于动员前(P<0.01),而动员后外周血中的CD34细胞含量明显高于动员前(P(0.05)。动员后第5天CD34含量达到最高峰。PBPC中CD4、CD4/CD8明显低于外周血(P<0.005),其他淋巴细胞亚群含量与外周血比较无明显变化。动员后外周血中CD34 细胞明显高于动员后,动员后PBPC中CFU-GM生成明显高于外周血(P<0.05),CD4/CD8比值严重倒置,B细胞恢复较快。结论:大剂量化疗联合rhG-CSF动员会使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并明显增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含量。  相似文献   

4.
肿瘤的放化疗的疗效与其应用剂量成正比,然而,由于放化疗对造血功能的抑制作用,使得数十年来临床上放化疗只能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应用,常规放化疗剂量得不到提高,也就难以获得满意的疗效,造血干细胞移植就是在给患者行大剂量化疗前将患者的造血干细胞采集并保存于体外,当病人接受超大剂量的治疗后再将保存的干细胞回输患者体内,以恢复和重建造血功能,在这种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的保障下,可将放化疗剂量提高5-10倍,从而最大限度的杀灭肿瘤细胞。  相似文献   

5.
纯化的自体CD34+细胞移植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采用CD34+细胞体外分选技术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进行自体CD34+细胞移植,以降低自体移植后肿瘤复发率.方法对1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采用CliniMACS临床型细胞富集仪,利用磁性分选技术收集CD34+细胞,患者于预处理后,输注分选后的CD34+细胞.结果 CD34+细胞体外纯化富集可使回输CD34+细胞中位数达3.9×106/kg,CD34+细胞回收率为35%,纯度达到97.6%;移植后,患者于+14 d时,中性粒细胞数>0.5×109/L,+35 d时血小板>20×109/L,提示造血重建.结论 CD34+细胞移植后获得迅速、稳定的造血重建.体外CD34+细胞纯化富集后移植可望提高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自体移植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能否采用纯化CD34+造血干细胞混合一定量纯化CD3+T细胞移植达到既控制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又保留移植物的抗白血病效应(GVL). 方法 (C57BL/6×615)F1代接种L615白血病细胞株建立小鼠白血病模型作为移植受鼠,利用免疫磁珠纯化骨髓CD34+造血干细胞及脾脏CD3+细胞,流式细胞仪分析纯化前后CD34+、CD3+细胞百分比,观察单纯移植CD34+细胞及混合不同数量级CD3+细胞后受鼠生存时间、GVHD、GVL效应,移植后骨髓造血重建细胞来源. 结果纯化CD34+细胞1×10+6移植组100%死于白血病复发;CD34+细胞+纯化CD3+细胞(1×10+7)移植组生存期明显延长,50%死于白血病复发,无GVHD表现;CD34+细胞+CD3+细胞(5×10+7)移植组长期存活,无白血病复发,无GVHD表现;CD34+细胞+CD3+细胞(1×10+8)移植组62.5%死于GVHD,37.5%长期存活;CD34+细胞+CD3+细胞(1.5×10+8)移植组100%死于GVHD.移植后生存时间>60 d的受鼠骨髓造血重建细胞y染色体检出率为100%. 结论移植物中CD3+细胞数量与GVHD和GVL效应密切相关,通过限定移植物中的CD3+淋巴细胞的含量能够保留GVL作用而有效控制GVHD发生.  相似文献   

7.
造血干细胞(Hemapoietic stem cell ,HSC )是生成各种血细胞的原始细胞 ,又称多能干细胞(multipotential stem cell ,MSC). HSC在人体内有三个来源 ,分别为骨髓造血干细胞、外周造血干细胞和脐血造血干细胞.在临床上分为自体造血干细胞、异体造血干细胞两类. HSC具有自我复制、增殖、多向分化及可塑性[1] .高表达CD34和CD97抗原为识别人类 HSC的主要标记. HSC是最早发现 ,研究最多和最先用于临床的成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移植 ( Hema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HSCT )的临床应用价值已得到普遍认可 ,HSCT一般是通过大剂量放化疗预处理,清除受者体内骨髓细胞、肿瘤或异常细胞 ,再将自体或异体造血干细胞通过静脉输注移植给受者 ,使受者重建正常的造血及免疫系统.因此 ,本文就人造血干细胞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物中的单个核细胞(MNC)计数和CD34+细胞计数之间的关系. 方法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PBSCT)的患者16例,采用化疗联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或粒单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动员,用血细胞分离机进行外周血MNC分离,对每份采集物计数MNC和流式细胞仪计数CD34+细胞,进行直线相关分析. 结果 16例患者的MNC为0.10×108~2.62×108/kg,CD34+细胞为0.50×106~35.25×106/kg,移植物中的MNC计数和CD34+细胞计数呈正相关(r=0.694,P<0.001). 结论 MNC计数和CD34+细胞计数均能可靠预测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后的造血重建.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人脐血CD34+造血干细胞(HSC)在NOD/SCID小鼠模型体内体液免疫功能重建的作用。方法从新鲜脐血中分离出单个核细胞(MNC),利用免疫磁珠分选法筛选CD34+造血干细胞,经尾静脉输注入经亚致死剂量照射的NOD/SCID小鼠体内,移植后4、6、8、10周分批处死存活的小鼠,取其脾脏和外周血,分别进行细胞表型分析、体液免疫分析,监测小鼠体液免疫功能重建情况。结果照射2周后,阴性对照组小鼠全部死亡,6周后移植组小鼠存活率为37.5%,空白对照组小鼠存活率为100%。移植4、6、8、10周移植组外周血人CD45+细胞表达(%)分别为4.87±1.23、9.22±2.07、12.34±2.38、8.14±2.36,CD19+B淋巴细胞表达(%)分别为1.07±0.50、2.17±0.95、3.34±0.90、1.67±0.90。移植后10周,在移植组小鼠脾脏可见CD19+B淋巴细胞分布。结论经照射后的NOD/SCID小鼠通过人脐血CD34+细胞植入可建立起人鼠嵌合免疫模型。缺少相应细胞因子刺激,CD34+细胞分化能力随时间减弱。  相似文献   

10.
高剂量化疗联合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是通过自体造血干细胞的支持,最大限度地增加化疗药物剂量,能有效地克服肿瘤细胞耐药性,从而提高疗效,是当前肿瘤治疗中的新方法[1].如何克服睾丸精原细胞瘤耐药性仍是目前的治疗难点,我科于2010年10月成功应用高剂量化疗联合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睾丸精原细胞瘤术后全身多发转移多次化疗无效后1例,现将治疗经过与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史春雷  袁成录  王玲  尹刚 《河北医学》2005,11(11):980-981
目的:探讨化疗联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员外周血造血干细胞(PBSC)的效果。方法:12例恶性血液病患者采用化疗联合G-CSF进行PBSC动员和采集,并检测采集物中单个核细胞计数(MNC)和CD34+细胞。结果:12例患者均一次即获足量干细胞,获MNC平均5.7(2.2~7.6)×108/kg,CD34+细胞平均15.2(2.5~26.9)×106/kg。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化疗联合G-CSF能安全、高效地动员PBSC,满足移植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Wang Y  Wu X  Feng X  He Y  Pei F  Li C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2,32(7):1008-1011
目的探讨巨细胞病毒(CMV)对儿童重型β-地中海贫血(地贫)儿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180 d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对我院儿科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心2010年1月~2011年1月儿童重型地贫Allo-HSCT 35例病例半年后的T细胞亚群进行分析,比较有CMV(13例)和无CMV感染组(22例)在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早期T细胞的变化。结果半年内有CMV组CD8+比率高于无CMV感染组,但CD4+比率低。在CMV感染组伴随CD8+CD28+细胞比率降低,CD8+CD28-细胞比率和CD8+比率升高,同时发现CD8+与CD8+CD28-细胞比率呈线性相关性。结论重型β-地中海贫血儿童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CMV感染后会导致CD8+CD28-细胞堆积,是构成CD8+细胞升高的主因,且两者比率呈线性相关。  相似文献   

13.
4例ANLL患者中,3例接受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1例接受自体骨髓移植,均在初次化疗获完全缓解后经MAC(马法兰、阿糖胞苷、环磷酰胺)方案领处理。移植后均获造血重建,已分别持续完全缓解459、342、305和112天。3例虽然单个核细胞数(MNCs)较文献报道少.但CD34阳性细胞数却高于一般文献报道。认为CD34阳性细胞数较MNC。作为预测造血快速重建的指标更为可靠。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白血病@裴仁治  相似文献   

14.
周沙  张曦 《重庆医学》2018,(3):289-293,298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SCT)是治疗恶性淋巴瘤(ML)的重要手段之一,近年来大剂量化疗联合ASCT治疗ML的临床研究报道越来越多[1].预处理是ASCT的重要环节,是指在造血干细胞回输之前对患者进行大剂量化疗和(或)放疗及免疫抑制治疗,进一步清除患者体内肿瘤细胞,为造血干细胞回输做准备.预处理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会对机体正常细胞产生杀伤作用,也就是预处理相关毒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EPO对人CD34+脐血干细胞表面 CD26 表达的影响.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仪法检测经MACS-CD34+免疫磁珠分选并采用EPO处理后培养的人CD34+脐血干细胞,通过与酶底物反应榆测人CD34+脐血造血干细胞表面CD26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经EPO 100 U/ml和EPO 200 U/ml 18h培养后的CD34+脐血造血于细胞群中CD26+细胞比例明显上升,其酶活性亦明显升高.结论 EPO可上调CD34+脐血于细胞表面CD26的表达并增强其生物学功能.  相似文献   

16.
You Y  Xia LH  Zhang C  Liu F  Chen ZC  Zou P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44):3127-3129
目的 采用CD34+细胞体外分选技术对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进行自体外周血CD34+细胞移植,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 5例NHL患者,女3例,男2例;中位年龄29岁;T细胞NHL 3例,弥漫大B细胞NHL 1例,真性组织细胞型NHL 1例;临床分期ⅡA 2例,ⅣB 3例;移植前4例处首次完全缓解,1例为部分缓解.采用Clini MACS临床型磁性细胞分离器收集CD34+和CD34-细胞组分,患者于预处理后输注分选的CD34+细胞.结果 Clini MACS体外分选可去除3.3个对数级CD34-细胞;回输CD34+细胞中位数为2.0×106/kg;CD34+回收率为52%,CD34+细胞纯度为86%;移植后白细胞恢复至>0.5×109/L和血小板>20×109/L天数(中位数)分别为12 d和19 d.患者总体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均为4/5,1年生存率为4/5,估计5年生存率为75%.结论 NHL患者自体外周血CD34+细胞移植后可获得迅速稳定的造血重建,体外CD34+细胞纯化富集后移植可望提高NHL患者自体移植疗效.  相似文献   

17.
研究外周血干细胞的采集及其安全性,分析终产品纯度及CD34 细胞绝对数计数.通过G-CSF动员后进行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采集,不仅得到高数量的用于细胞免疫治疗的单个核细胞,也获得用于造血干细胞移植的高纯度、高剂量的CD34 细胞.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对Lewis肺癌移植鼠肿瘤生长及肿瘤组织中Notch信号表达、CD4+CD25+ Treg细胞变化的观察,探讨益气养阴方干预肺癌的量效关系及机制。 方法 将肺癌移植小鼠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只行造模;中药组按小鼠体重按不同剂量灌胃给药分为等效剂量组、大剂量组;化疗组以CTX腹腔注射化疗。记录各组小鼠瘤体大小,观察期满后留取标本行Notch信号表达检测。 结果 ①肿瘤相对体积(RTV)及肿瘤相对抑制率:大剂量组RTV低于其他3组(P<0.01),化疗组RTV低于等效剂量组(P<0.05);大剂量组肿瘤抑制率较其他3组高(P<0.05)。②肿瘤组织中Notch信号通路表达及CD4+CD25+ Treg细胞:等效剂量组Notch1 mRNA表达及CD4+CD25+ Treg细胞高于化疗组(P<0.05);高剂量组较等效剂量组及化疗组低(P<0.05);等效剂量组Notch3 mRNA表达与化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较等效剂量组及化疗组Notch3 mRNA表达量降低(P<0.05);等效剂量组、高剂量组、化疗组Jagged1 mRNA及Hesl mRNA表达均较模型组降低(P<0.05),等效剂量组与化疗组Jagged1 mRNA及Hesl mRNA表达量降低(P>0.05);高剂量组较等效剂量组及化疗组Jagged1 mRNA及Hesl mRNA表达量降低(P<0.05)。 结论 益气养阴方剂有抑制Lewis肺癌移植小鼠肿瘤生长的作用,此种作用与益气养阴方剂的药物用量之间存在量效关系,且此种关系提示较大剂量的益气养阴方用量可能更有利于抑制Lewis肺癌细胞生长,而这种抑制作用与益气养阴方剂调控肿瘤组织中Notch1信号通路及CD4+CD25+ Treg细胞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大剂量化疗结合自体干细胞移植提高化疗的效果。方法  1 9例淋巴瘤、乳腺癌、卵巢癌、多发性骨髓瘤和小细胞肺癌患者 ,有 1 7例接受骨髓干细胞移植 ,2例接受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将干细胞 4℃保存 60~ 72h回输 ,期间给患者进行卡铂 VP - 1 6 环磷酰胺方案或马法兰 VP - 1 6 环磷酰胺方案大剂量化疗。结果 所有病例的骨髓均被摧毁 ,移植后 1 8~ 44h骨髓完全恢复 ,治疗相关病死率为 0。 1 2例移植前为缓解的患者 ,1 1例仍然无病生存 ;7例移植前为复发者 ,均再缓解 ,但再复发 ,生存 1 0~ 2 8个月 ,总生存率 57.89%。结论 大剂量化疗联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支持治疗可明显提高完全缓解肿瘤患者的治愈率 ;对于复发或难治者 ,可以提高完全缓解率 ,延长生存期 ,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大剂量化疗联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logous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ion,AHSCT)是治疗恶性血液肿瘤及部分实体瘤的新疗法之一[1],然而,移植后仍有部分患者出现复发和转移,移植后免疫功能的状态及免疫治疗对清除体内残留肿瘤细胞至关重要[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