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肝脏海绵状血管瘤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传统观点认为,手术切除是治疗该症的最好方法[1] 。我们应用经皮射频(percutaneousradiofrequencyablation ,PRFA)治疗肝脏海绵状血管瘤取得良好效果[2 ] ,现将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本组12例,男4例,女8例,年龄33~5 6岁,平均4 2岁,均为体检发现确诊为肝脏海绵状血管瘤,病程2~6年,11例单发,1例多发,直径2 5~7 0cm。1 2 治疗方法1 2 1 超声引导 病人仰卧,根据B超探查的肝血管瘤部位,大小和进针捷径,确定皮肤穿刺点。局部皮肤常规消毒,用1%利多卡因做…  相似文献   

2.
肝海绵状血管瘤的供血方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0 引言 肝海绵状血管瘤 (cavernous hemangiom a of the liv-er,CHL )是肝脏最常见的良性肿瘤 [1 ] ,尸体检出率约为0 .4%~ 7.3% .目前认为手术切除为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但对于不能切除的 CHL栓塞硬化治疗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手段 [2 ,3 ] .因此 ,了解 CHL的供血方式对其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1 临床资料 我院 1997- 0 9/ 2 0 0 0 - 0 3共切除肝巨大海绵状血管瘤 (直径 >5 cm ) 5 . (男 1,女 4)例 ,年龄为 31~ 6 7(平均 43)岁 .均为单发病变 ,病变位于肝右叶的 2例 ,肝左叶 3例 .瘤体直径为 8~ 32 cm ,4例有症状 .行左半肝切除 2…  相似文献   

3.
射频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18例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晓娟  侯颖  金葵花  杨媛 《医学争鸣》2002,23(7):625-625
1 临床资料  1999- 0 1/ 2 0 0 1- 12在 B超引导下经皮肝穿刺射频治疗肝血管瘤患者 18(男 16 ,女 2 )例 ,年龄 30~ 6 8岁 .经CT检查均为肝脏海绵状血管瘤 . 15例系无症状查体中发现 ,3例有肝区闷胀不适等感觉 .该组患者血管瘤直径均≤ 5 cm.采用美国 RF- 2 0 0 0型射频治疗仪及多弹头射频电极针 ,在 B超引导下将多弹头射频电极针经皮肝穿准确插入病灶 ,然后打开电极进行治疗 .能量从 2 0 W开始 ,6 min内升至 6 0 W经 8~ 10 m in阻抗可升至 999Ω,此时局部温度可达 10 0℃~12 0℃完成治疗 .根据病灶大小更换治疗点继续同上治疗 . 18…  相似文献   

4.
肝海绵状血管瘤 (简称肝血管瘤 )是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大肝血管瘤 (直径 >4cm)可以引起症状 ,需要治疗 ,但手术切除有一定难度和危险性 ,作者采用局部高温固化治疗 (简称固化治疗 ) ,操作简单、安全 ,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 患者 7例 ,男 3例 ,女 4例 ,年龄 38~ 5 7岁 ,均诊断为肝海绵状血管瘤。术前经B超和CT检查明确诊断。肿瘤直径 7~ 12cm ,均为单发。位于肝右叶 5例 ,左内叶和左外叶各 1例。 6例有右季肋部不适或胀痛等症状 ,1例无症状者为体检时发现。肝功能均正常 ,AFP <2 0 μg·L-1。1.2 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肝动脉栓塞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将导管超选择插入32例肝血管瘤的供血动脉,以超液化碘油、平阳霉素栓塞。结果:所有病例均成功实施了栓塞治疗。所有患者分别于术后1~12个月行CT或B超随访。瘤体缩小>50%者22例,瘤体缩小>30%者10例。全部患者中,临床症状消失者18例,明显消失者14例,总有效率100%,术后无严重并发症。结论:超选择性肝动脉栓塞是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的安全、有效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6.
肝血管瘤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肝血管瘤最常见的肝海绵状血管瘤(Cavernoushemangioma of the liver,CHL) ,病程缓慢,多无症状。如伴有临床症状或并发症(如压迫,破裂出血和Kasabach- Merritt综合征)的巨大CHL (直径>5 cm ) ,则需行手术切除或采用导管动脉栓塞术治疗。有关CHL的动脉栓塞术治疗,国外文献报道较少[1 ]。国内近年来,报道逐渐增多。我院介入室自2 0 0 1年至2 0 0 3年11月经右股动脉穿刺插管,选择性肝动脉造影加栓塞治疗6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6例患者中,男4例,女2例,年龄2 8岁~5 4岁,平均4 0岁。全部经B超、CT和DSA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平阳霉素碘油乳化剂(pingyang mycin-lipiodol emulsion,PLE)栓塞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CHL)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36例,瘤体直径6~20cm,采用seldinger技术股动脉插管,导管超选入肝海绵状血管瘤供血动脉后,缓慢灌注平阳霉素碘油乳剂,所有病例术后随访3~12个月观察疗效和术后并发症。结果肝动脉栓塞后肝海绵状血管瘤碘油沉积良好,临床症状90%以上消失,复诊病变缩小80%以上4例,病变缩小80%~50%以上13例,缩小50%~30%18例,缩小30%以下1例,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平阳霉素碘油乳剂经肝动脉栓塞治疗海绵状血管瘤疗效好、副作用小、安全性高,可作为治疗CHL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回顾性评价平阳霉素碘油(PIE)经动脉超选择性插管栓塞肝海绵状血管瘤的安全性、技术成功率及临床疗效.方法 2003~2007年经诊断明确的肝海绵状血管瘤24例,采用经肝动脉超选择性插管并以PIE实施完全性充填栓塞治疗,术后1、3、6、12个月进行CT检查以评价疗效.结果 24例瘤体均有所缩小,其中术后3个月CT检查显示18例病灶内碘油完全充填,6例病灶区碘油充填欠佳; 6个月后CT检查显示病变直径缩小大于50% 14例(58.3%),直径缩小小于或等于50% 6例(25.0%),病灶消失者4例(16.7%).6例术前有临床症状者术后2~3个月症状缓解或消失.24例均无复发及明显并发症.结论 经肝动脉超选择性插管PIE栓塞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安全性高、并发症少、疗效肯定,应作为肝海绵状血管瘤的首选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9.
自 198 0年 2月~ 2 0 0 1年 8月 ,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及B超、CT、肝血管造影 ,提示肝脏占位性病变 ,但不能鉴别病变性质 ,拟为PLC。行手术探查者共 6 0例 ,与病理不符 ,误诊为肝癌者 2 4例 ,误诊率 4 0 % ,为吸取教训 ,提高肝癌确诊率 ,现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研究中 ,男 16例 ,女 8例 ,年龄 18~ 6 9岁 ,B超检测 2 0例 ,提示肝占位病变 19例 ,混合病变 1例。CT检测 2 3例 ,均显示实质性占位病变 ,诊断为肝癌 19例 ,肝海绵状血管瘤 2例 ,1例为肝脓肿。AFP阳性 4例 ,<4 0 0mg/ml 1例 ,>4 0 0mg/ml 3例 ,AFP阴性 2 0例。HBsAg阳性…  相似文献   

10.
平阳霉素超液化碘油乳剂栓塞治疗肝脏血管瘤(附5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脏血管瘤是肝脏最常见的良性肿瘤病变 ,占良性占位病变的 41.6 % [1] ,该病好发年龄为 30~ 5 0岁 ,手术切除是治疗肝脏血管瘤的首选疗法 ,但如瘤体巨大难以切除或其他因素致使不能手术治疗时 ,介入栓塞是一种简便安全又有效的方法[2 ] 。我院应用平阳霉素 (PYM )造影剂与超液化碘油按 1~ 1.5∶1比例配成乳剂 ,对 5例肝血管瘤患者进行经导管内血管内栓塞 (TAE)治疗 ,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1996— 2 0 0 0年我院共对 5例肝血管瘤行肝动脉栓塞治疗 ,其中男 1例 ,女 4例 ,年龄 2 8~ 46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肝动脉栓塞(TAE)对肝脏血管瘤的治疗临床疗效观察.方法22例病人采Seldinger技术经一侧股动脉插管,超选择至肝动脉,应用鱼肝油酸钠和碘油乳化剂进行栓塞.每例病人随访1~12个月.结果18例临床症状完全消失,4例明显好转,有效率为100%,B超或CT复查血管瘤缩小率为95.4%,无1例复发及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结论肝动脉栓塞术治疗肝脏血管瘤是一种疗效好,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超选择性肝动脉栓塞治疗肝血管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组22例,男9例,女13例。对22例肝海绵状血管瘤的供血动脉置管造影并将导管超选择插入血管瘤供血动脉,一次或分次输注平阳霉素和超液化碘油乳剂。最后用明胶海绵颗粒栓塞供血动脉。术后定期复查。结果:血管瘤供血动脉超选择性插管操作成功率100%,血管造影复查显示碘油聚积于肿瘤内,肿瘤血管消失,供血动脉闭塞,1~6个月后复查肿瘤不同程度缩小,其中缩小50%以上者15例,不足50%者7例。未出现严重的栓塞综合征反应及并发症。结论:超选择性肝动脉造影栓塞术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是安全、简单、有效、其并发症少,可以作为治疗症状性肝海绵状血管瘤首选诊治方法。  相似文献   

13.
铜针留置加瘤体结扎治疗弥漫型血管瘤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铜针留置治疗海绵状血管瘤具有疗效好 ,手术痛苦少 ,简便易行 ,出血少 ,外貌和功能影响较少等优点[1 ] ,临床应用取得良好疗效。大面积弥漫型血管瘤由于范围广 ,部位深 ,边界不清 ,虽经铜针留置术后肿块缩小 ,体位充盈减慢 ,但术后仍有部分区域复发 [1 ] 。我科自 1 997年 1月至 2 0 0 2年 1 2月 ,应用铜针留置加瘤体结扎技术治疗弥漫型血管瘤 2 6例 ,效果满意 ,总结护理体会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2 6例 ,男 1 4例 ,女 1 2例。年龄 1 0~ 50岁 ,平均 2 0岁 ,海绵状血管瘤 2 4例 ,蔓状血管瘤 2例。病变部位 :头面部 2例 ,上…  相似文献   

14.
我科从1974~1990年收治肝血管瘤27例,其中22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另5例继续观察,全部病例获得随访结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7例中,男15例,女12例,年龄28~67岁,中位年龄43.2岁。12例因体检行B超检查发现,15例因右上腹不适或  相似文献   

15.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肝血池显像诊断肝血管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肝血管瘤是最常见的肝良性肿瘤 ,占肝肿瘤的 0 .4 %~7.0 %。国内外已经公认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肝血流 -血池显像方法对肝血管瘤的诊断特异性强 ,国外报道为 10 0 % ,准确性亦可达 95 % [1] 。我科 1995年 8月— 1999年 2月对确诊和怀疑为肝血管瘤的 39例患者做了SPECT肝血流—血池显像检查 ,并与B超及CT检查结果做对比分析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 39例 ,男 2 8例 ,女 11例 ,年龄 2 1~ 71岁 ,临床表现为上腹不适 ,腹胀、纳差 ,亦有无症状者。 39例均做了B超及CT检查后 ,再行SPECT肝血流——…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经导管超选择插入肝动脉栓塞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的方法和效果.方法用Seldinge技术将导管超选择插入69例肝血管瘤的供血动脉,以超液化碘油、平阳霉素以及明胶海绵栓塞.结果所有病例均成功实施了栓塞治疗;69例中有62例分别于术后6~12个月进行CT或B超随访;瘤体缩小〉50%者24例,36例〉30%,2例患者肿瘤缩小不明显,总有效率96.7%,术中及术后无严重并发症.结论超选择性肝动脉栓塞是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的安全、有效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7.
王钢  祁军安  江奎  朱海林 《吉林医学》2010,(33):6065-6066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28例手术治疗的肝海绵状血管瘤临床资料。结果:28例中,瘤体大小6~18cm,平均12cm,单发者22例,多发者6例。无死亡病例,并发症15.5%。结论:手术是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最有效的方法,关键是控制出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平阳霉素超液化碘油及明胶海绵栓塞肝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8例肝海绵状血管瘤患者采用Seldinger技术股动脉插管,将导管超选择至肿瘤供血动脉,缓慢注入利多卡因5~10mL及平阳霉素超液化碘油10~15mL,以及适量明胶海绵颗粒。术后3~15个月B超、CT随访观察肿瘤栓塞前后直径大小变化、11名床症状缓解及并发症情况。结果18例肝海绵状血管瘤均见平阳霉素超液化碘油完全充填。病灶完全消失5例,缩小50%以上10例,缩小50%以下3例。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无明显并发症。结论平阳霉素超液化碘油及明胶海绵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疗效良好,微创、安全、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9.
B超引导下射频热毁损治疗肝脏海绵状血管瘤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0 引言 肝脏海绵状血管瘤是比较常见的肝脏良性占位性病变 .近年来随着影象医学的发展其诊断率有了很大提高 ,但很多患者被这一病变所困扰 .我院自 1999- 10 /2 0 0 0 - 0 2利用国外射频热毁损治疗肝癌的先进技术 ,对 6例肝脏中小血管瘤患者进行了射频热毁损治疗获得良好结果 .1 临床资料  6例均系无症状 ,查体中发现的肝脏海绵状血管瘤 ,患者因担心血管瘤会长大或出血 ,要求进行适当的治疗 .其临床情况见表 1.表 1 患者的特点编号性别年龄诊断 肿瘤数(个 )直径(cm)治疗次数1女 32肝脏海绵状血管瘤 2 <5 12女 43肝脏海绵状血管瘤 3 <5 …  相似文献   

20.
曾俊仁  向述天  徐松  周芸  岳黎蓉 《当代医学》2009,15(23):435-436
目的评价和分析平阳霉素碘化油乳剂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介入栓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5例经腹部B超,腹部CT平扫+动态增强扫描确诊的大小不等、单发及多发肝海绵状血管瘤,瘤体直径最大30cm、最小4cm,采用Seldinger技术股动脉插管,导管超选入肝海绵状血管瘤供血动脉,缓慢推注平阳霉素16~24mg+碘化油8~15ml,最后用明胶海绵颗粒及条栓塞治疗,所有病例术后随访6~12月;结果25例患者术后6到12月后复查,24肿瘤有不同程度缩小,1例患者变化不明显,有效率达96%;结论介入栓塞治疗为肝海绵状血管瘤治疗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