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盛青  林晓明 《广东医学》2006,27(4):469-471
目的 研究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6(STAT6)在哮喘气道炎症中的作用和地塞米松对其作用的干预。方法 30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哮喘组(B组)和地塞米松干预组(C组),行支气管肺泡灌洗作白细胞总数及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RT—PER及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肺组织中STAT6和eotaxin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①B组肺组织中STAT6,eotaxin mRNA及气道上皮STAT6,eotaxin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A组(P均〈0.01),而C组明显低于B组(P〈0.01)。②气道上皮细胞STAT6的表达与eotaxin表达、BALF中白细胞总数、Eos计数呈直线正相关(r分另q为0.625,0.533,0.607,P〈0.01);气道上皮eotaxin表达与白细胞总数、Eos计数呈直线正相关(r分别为0.812,0.754,P〈0.01)。结论哮喘小鼠肺组织中STAT6表达增强与气道炎症有关:地塞米松可下调STAT6的表达,抑制哮喘气道炎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GF)和其受体酪氨酸激酶受体A (trkA)和总神经营养因子受体( p75)变化对哮喘大鼠气道炎症的影响。方法:通过鸡卵蛋白致敏激发建立哮喘模型,并将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哮喘组、外源性NGF干预组(NGF组)及抗NGF抗体干预组(抗NGF组)。各组测定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总细胞及细胞分类计数,并行支气管肺组织切片HE染色观察病理改变;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半定量检测哮喘组和对照组肺组织NGF mRNA,4组肺组织trkA和p75 mRNA表达变化。结果:哮喘组与对照组比较,BALF总细胞计数、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及淋巴细胞(Lym)计数显著增多(均P<0.001),支气管肺组织炎症表现显著;肺组织NGF mRNA及trkA和p75 mRNA表达明显增强(均P<0.01);哮喘组NGF mRNA与BALF细胞总数、Lym数呈正相关(均P<0.001)。NGF组与哮喘组比较,BALF总细胞、Eos及Lym计数均显著增多(均P<0.01),支气管肺组织炎症表现更为显著,p75和trkA mRNA表达明显增强(均P<0.05)。抗NGF组与哮喘组比较,BALF总细胞、Eos及Lym计数显著减少(均P<0.001),支气管肺组织炎症表现显著减轻,p75和trkA mRNA表达明显减弱(均P<0.01)。结论:致敏哮喘大鼠肺组织内NGF mRNA表达水平显著增高,并与气道炎症密切相关;NGF上调trkA和p75 mRNA表达,从而增强NGF的功能效应,共同参与哮喘的气道神经源性炎症。  相似文献   

3.
中药对哮喘大鼠IL-18 mRNA和TNF-α mRNA表达及IgE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药治疗对哮喘大鼠IL-18 mRNA和TNF-α mRNA表达及IgE含量的影响.方法:2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空白对照组和哮喘模型组.利用卵白蛋白(OVA)及氢氧化铝制作大鼠哮喘模型,在雾化激发期,中药治疗组用杏仁、甘草等中药制成的溶液雾化大鼠,其余组用生理盐水代替.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细胞分类计数,采用免疫放射法、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半定量法分别检测各组大鼠血清和肺泡灌洗液(BALF)中IgE含量以及肺组织IL-18 mRNA和TNF-α mRNA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IgE含量、EOS计数、IL-18 mRNA和TNF-α mRNA的表达显著升高.与模型组比较,中药治疗血清IgE的含量、IL-18 mRNA和TNF-α mRNA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IL-18和TNF-α可能参与哮喘的发生,而中药治疗可通过抑制IL-18和TNF-α的 mRNA合成,改善哮喘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 研究减毒活菌卡介苗(BCG)干预对哮喘小鼠呼吸道炎症和肺组织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6(STAT6)蛋白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3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哮喘组、BCG治疗组3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以生理盐水致敏激发,哮喘组以卵清白蛋白(OVA)致敏激发,BCG治疗组于OVA致敏前及后5 d分别以BCG皮内注射干预;所有小鼠在最后一次抗原激发后24 h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计数BALF中的白细胞总数及嗜酸性粒细胞(EOS)数目,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小鼠肺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以免疫组织化学和RT-PCR法观察各组小鼠肺组织STAT6 mRNA含量及STAT6蛋白表达。 结果 小鼠肺组织HE切片显示哮喘组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哮喘组BALF中的白细胞总数、EOS计数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BCG治疗组上述指标均显著低于哮喘组(P<0.01);哮喘组小鼠肺组织STAT6 mRNA含量及STAT6蛋白的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BCG治疗组上述指标较哮喘组均显著降低(P<0.01)。肺组织STAT6 mRNA、STAT6蛋白分别与BALF中的EOS计数呈正相关(P<0.05)。结论 BCG能抑制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反应,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哮喘小鼠肺组织STAT6 mRNA含量及STAT6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哮喘豚鼠气管平滑肌主要碱性蛋白MBP mRNA的表达以及地塞米松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30只健康豚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哮喘组和地塞米松治疗组。后两组制作成哮喘豚鼠模型,再激发用药。测定BALF的细胞总数及细胞分类,观察肺组织的病理改变,进行气管平滑肌的MBP mRNA RT-PCR半定量分析。结果各组BALF的Eos计数,地塞米松治疗组(11.0±3.1)较正常组(2.8±3.0)和哮喘组(29.2±7.3)有显著差异(P<0.01)。地塞米松治疗组肺组织充血水肿明显,但Eos肺组织浸润较哮喘组有明显减少。气管平滑肌的MBP mRNA RT-PCR半定量分析显示,地塞米松治疗组MBP mRNA(0.88±0.197)与正常组(0.25±0.089)及哮喘组(1.46±0.208)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哮喘组MBP mRNA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哮喘豚鼠MBP表达增加;地塞米松治疗可以通过抑制Eos浸润等炎症反应,抑制MBP表达,治疗哮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成肌纤维细胞(MF)在哮喘气道重塑中的作用并观察地塞米松对其的影响。方法: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哮喘组(A组)、生理盐水对照组(C组)和地塞米松治疗组(D组),每组10只。利用卵白蛋白(OVA)/Al(OH)。致敏与OVA雾化吸八激发建立大鼠哮喘模型。免疫组化测定肺组织中支气管上皮下成肌纤维细胞的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含量,并使用图像分析技术进行积分光密度(10D)定量分析测定。ELISA法测定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TGF-β1和IFN—γ的浓度。结果:①定量分析测定的10D值显示A组支气管上皮下MF的α—SMA表达量较C组显著增加(P〈0.01),D组表达量较A组减少(P〈0.05)。②ELISA法测定结果:A组BALF中TGF-β1浓度较C组显著升高(P〈0.01),D组较A组浓度降低(P〈0.01),但仍高于C组(P〈0.05)。A组BALF中IFN—γ浓度较C组显著降低(P〈0.01),D组较A组浓度高(P〈0.01),但仍低于C组(P〈0.05)。结论:MF在气道重塑形成中起重要作用。地塞米松可能通过减少TGF-β1,增加IFN—γ的产生,抑制MF增殖和表达,起到抗哮喘气道重塑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火把花根片对哮喘豚鼠肺泡灌洗液(BALF)白介素-3(IL-3)受体mRNA的表达及嗜酸性粒细胞(Eos)浸润的影响。方法32只健康豚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哮喘组、地塞米松治疗组和火把花根片治疗组。后3组制作成哮喘豚鼠模型,再激发用药。测定BALF的细胞总数和细胞分类,观察肺组织的病理改变,进行BALF的IL-3受体mRNA RT-PCR半定量分析。结果火把花根片治疗组BALF的Eos数较正常组和哮喘组有显著差异(P<0.05和P<0.01)。火把花根片组肺组织充血水肿明显,但Eos肺组织浸润较哮喘组有明显减少。BALF的IL-3受体mRNA RT-PCR半定量分析显示,火把花根片治疗组与地塞米松治疗组无显著差异,但与正常组和哮喘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火把花根片能显著抑制哮喘豚鼠的气道炎症,为临床治疗哮喘提供初步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支气管哮喘豚鼠α防御素(RNP)的表达及P2Y2受体对其的影响。方法72只成年雄性豚鼠随机分为正常组(A组)和哮喘组(B组),以腹腔内注射联合雾化吸入卵白蛋白(OVA)复制哮喘模型。将A组及B组分为生理盐水组(A1/B1组)、ATP干预组(A2/B2组)、苏拉明干预组(A3/B3组),分别对豚鼠腹腔内注射生理盐水、ATP及苏拉明。检测豚鼠气道外周阻力(RL)、肺泡灌洗液(BALF)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PMN)计数;HE染色显示炎性细胞浸润情况;ELISA法检测血浆RNP和白细胞介素8(IL-8)表达含量;免疫组化和RT-PCR方法检测肺组织中RNP蛋白和mRNA以及P2Y2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哮喘组及其干预组豚鼠RL上升幅度较A组及其干预组增加10%(P〈0.05)。HE染色证实哮喘组豚鼠支气管管腔变窄,炎性细胞浸润。B1组BALF中细胞总数及PMN计数高于A1组和B3组,低于B2组(P〈0.05);A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1组血浆和肺组织中RNP表达较A1组和B3组增高,较B2组表达减低(P〈0.05);A1组较A2组表达减低,与A3组比较增高(P〈0.05)。B1组血浆中IL-8表达较A1组和B3组增高,较B2组减低(P〈0.05);A组及其干预组比较,无明显差别(P〉0.05)。RNP主要表达于细支气管中,尤其PMN浸润部位。RNP mRNA表达结果与肺组织中RNP表达趋势一致。A1组P2Y2 mRNA较A2组表达降低,与A3组比较增高(P〈0.05);B1组P2Y2 mRNA表达较B2组降低,与B3组比较增高(P〈0.05)。直线相关分析显示A组及其干预组RNP与PMN、IL-8无明显相关性,RNP与P2Y2mRNA呈正相关;B组及其干预组RNP与PMN、IL-8、P2Y2 mRNA呈正相关。结论α防御素在支气管哮喘豚鼠中表达增高;豚鼠α防御素表达可能与P2Y2受体有关。  相似文献   

9.
朱妍艳  项蔷薇  罗运春 《浙江医学》2015,37(15):1279-1283,1287
目的 观察法舒地尔对慢性哮喘大鼠镜下气道重塑改变及肺组织RhoA和ROCKⅠ表达的影响,探讨Rho/ROCK信号转导通路在哮喘气道重塑中的作用。方法 雄性SD大鼠分为3组,建立慢性哮喘大鼠型,统计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细胞计数,观察肺组织病理及超微结构的变化,测定肺内支气管壁厚度(WTt)和支气管平滑肌厚度(WTm),免疫组化法和real-timePCR法分别检测肺组织中RhoA及ROCKⅠ表达情况。结果(1)哮喘组BALF中细胞总数、嗜酸性粒细胞占细胞总数百分比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法舒地尔干预后明显抑制炎症细胞浸润,该组BALF中细胞总数较哮喘组不同程度降低(P<0.01)。(2)哮喘组肺组织镜下可见明显炎症性和结构性病理变化,法舒地尔组肺组织炎症反应及重塑改变较哮喘组改善。(3)哮喘组WTt和WTm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均P<0.01),法舒地尔组WTt和WTm较哮喘组明显降低(均P<0.01)。(4)哮喘组大鼠肺组织RhoA和ROCKⅠ蛋白和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法舒地尔组明显低于哮喘组(均P<0.01)。(5)WTt、WTm均与大鼠肺组织中ROCKⅠ蛋白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743、0.974,均P<0.01)。结论哮喘大鼠RhoA和ROCKⅠ表达增高,法舒地尔可能通过影响RhoA和ROCKⅠ的表达,减轻气道炎症及改善气道重塑,表明Rho/ROCK信号转导通路参与哮喘气道重塑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香烟熏吸法复制COPD大鼠模型。将20只清洁级Wiste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COPD模型组,每组各10只。肺组织切片行苏木精-伊红染色,测定两组大鼠血清、肺组织匀浆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TNF—α和VEGF的含量,并用RT-PCR法测定肺组织中VEGF mRNA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肺组织匀浆及BALF中TNF-α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而VEGF的含量较对照组有明显降低(P〈0.01,P〈0.05)。模型组大鼠肺组织内VEGF的表达较对照组有明显下降(P〈0.05)。结论TNF-α和VEGF参与了COPD的发病过程且在COPD细胞凋亡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大鼠肺组织p38蛋白激酶(p38 MAPK)表达的变化以及黄芪注射液对其影响。方法 应用鸡卵清蛋白(OVA)腹腔注射致敏和反复超声雾化吸入刺激复制大鼠哮喘模型。随机分成3组:正常对照组、哮喘模型组和黄芪干预组。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蛋白质印迹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IL-5含量和肺组织磷酸化p38MAPK表达的变化,并观察BALF中EOS计数以及肺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哮喘模型组大鼠肺组织磷酸化p38MAPK表达水平及BALF中IL-5含量和EOS计数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加(P〈0.01);黄芪干预组的上述改变较哮喘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肺组织病理学损伤程度明显减轻。肺组织磷酸化p38 MAPK表达水平与BALF中IL-5含量和EOS计数之间分别呈显著正相关(r=0.73,0.65,P〈0.01)。结论 p38 MAPK可能参与了支气管哮喘的发病过程,黄芪对哮喘的治疗作用可能部分与抑制磷酸化p38 MAPK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哮喘大鼠外周血、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介素-8(IL-8)、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水平和肺组织Eotaxin mRNA及蛋白表达及地塞米松(DXM)对其影响.方法 30只SD大鼠随机平均分为正常组、哮喘组、DXM组.以卵蛋白(OVA)致敏和激发建立大鼠哮喘模型,BALF行细胞计数和分类;ELISA法检测血、BALF中IL-8、Eotaxin水平;肺组织切片HE染色观察病理变化;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组化检测肺组织Eotaxin 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 哮喘大鼠BALF中白细胞总数,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百分比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血清、BALF中IL-8、Eotaxin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DXM组明显低于哮喘组(P<0.05);哮喘组肺组织Eotaxin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P<0.01),DXM组介于两组之间.结论 IL-8和Eotaxin参与了哮喘炎症过程,DXM可通过抑制其表达来减弱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的趋化与激活,这可能是DXM减轻哮喘炎症反应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
[ 摘要] 目的 研究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在慢性哮喘小鼠肺组织的表达, 探讨MIF在气道重塑中的作用及地塞米松对其的影响。方法 24只 C57/BL6 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哮喘组(B组)、地塞米松组(C组), 每组 8只; 卵蛋白致敏和激发建立慢性哮喘小鼠模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行细胞学分类;HE 染色观察各组气道炎症发生及气道结构改变情况; 免疫组化观察肺中 MIF的表达及定位; RT-PCR测定各组小鼠MIF 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 B组BALF细胞总数、嗜酸性粒细胞(Eos)和淋巴细胞与A组相比明显增高,C组明显低于B组(均P <0.01);HE 染色提示B组与A组相比出现Eos浸润增多、气道壁增厚等改变,C组上述改变较B组为轻(P < 0.01); 免疫组化显示 MIF 在B组小鼠气道上皮细胞、上皮下黏膜、炎症细胞中皆有表达而在A组中表达较弱, C组表达量较B组低(均P < 0.01) ; RT-PCR 检测发现MIF在B组表达较A组高, 而C组表达量低于B组 (均P < 0.01) 。结论 哮喘小鼠肺中MIF 表达增高,与气道重塑有关; 地塞米松可下调 MIF表达,延缓气道重塑进程。  相似文献   

14.
B细胞转录激活因子对急性哮喘小鼠气道炎症的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B细胞转录激活因子(BATF)对急性哮喘小鼠气道炎症的调控及其与维甲酸孤儿核受体γt(RORγt)的关系。方法 将24只健康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NS组)、哮喘模型组(AS组)、地塞米松治疗组(DEX组),每组8只。卵清蛋白(OVA)致敏和激发建立哮喘小鼠模型。HE染色观察小鼠小支气管及肺组织病理改变;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进行细胞计数和分类;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BALF中白细胞介素-17(IL-17)蛋白的浓度;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肺组织中IL-17、BATF、RORγt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HE染色示AS组小支气管炎症细胞浸润较NS组多,以嗜酸性粒细胞(EOS)、中性粒细胞(PMN)及淋巴细胞为主,DEX组小支气管炎症细胞浸润情况较AS组轻。AS组、DEX组BALF中白细胞(WBC)总数、EOS及PMN均较NS组多(P<0.05), DEX组上述细胞数较AS组少(P<0.05)。BALF中IL-17蛋白浓度及肺组织IL-17、BATF、RORγt mRNA表达水平均为AS组>DEX组>NS组(P<0.05)。小鼠肺组织BATF与IL-17、RORγt mRNA表达及BALF中WBC、EOS、PMN计数呈正相关(P均<0.05)。结论 在急性哮喘小鼠支气管肺组织中存在BATF、RORγt、IL-17表达的上调;BATF可能通过与RORγt的协同作用调控Th17细胞的分化发育及分泌功能发挥对小鼠气道炎症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5.
吴佳  张新日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15):72-73,99,F0003
目的通过观察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大潮气量机械通气大鼠肺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影响,探讨NAC对机械通气致大鼠急性肺损伤的干预作用。方法24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大潮气量组和NAC干预组,测定其肺组织和血浆中丙二醛(MDA)含量,测定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蛋白含量,分别采用原位分子杂交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肺组织TGF—β1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大潮气量组和NAC干预组大鼠肺组织和血浆中MDA含量、BALF蛋白含量和细支气管上皮细胞TGF-β1 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NAC干预组大鼠肺组织和血浆MDA含量、BALF蛋白含量和细支气管上皮细胞TGF—β1 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大潮气量组(均P〈0.01)。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大潮气量组和NAC干预组大鼠BALF蛋白含量与细气道上皮细胞TGF—β1 mRNA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98,r=0.98,均P〈0.01)。结论氧化/抗氧化失衡参与了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VALI)的发病过程,NAC通过其抗氧化作用对大鼠VAU模型具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丹参注射液抑制哮喘气道变应性炎症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哮喘组和丹参治疗组。HE染色行肺组织病理学检查,计数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细胞总数并分类,SP法和RT-PCR测定肺组织中IL-13和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表达。结果:丹参组肺组织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减少,BALF细胞总数及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Eos)百分率较哮喘组明显减少(P<0.05,P<0.01)。哮喘组肺组织IL-13和Eotaxin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丹参组IL-13和Eotaxin表达较哮喘组明显减少(P<0.05)。IL-13和Eotaxin表达呈正相关(r=0.90,P<0.01)。结论:丹参注射液可减轻哮喘大鼠气道炎症反应,其机制可能与降低哮喘大鼠肺内IL-13和Eotaxin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7.
IL-8和Eotaxin在哮喘大鼠中的表达及地塞米松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哮喘大鼠外周血、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介素-8(IL-8)、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水平和肺组织Eotaxin mRNA及蛋白表达及地塞米松(DXM)对其影响。方法 30只SD大鼠随机平均分为正常组、哮喘组、DXM组。以卵蛋白(OVA)致敏和激发建立大鼠哮喘模型,BALF行细胞计数和分类;ELISA法检测血、BALF中IL-8、Eotaxin水平;肺组织切片HE染色观察病理变化;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组化检测肺组织Eotaxin 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哮喘大鼠BALF中白细胞总数,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百分比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血清、BALF中IL-8、Eotaxin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DXM组明显低于哮喘组(P<0.05);哮喘组肺组织Eotaxin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P<0.01),DXM组介于两组之间。结论 IL-8和Eotaxin参与了哮喘炎症过程,DXM可通过抑制其表达来减弱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的趋化与激活,这可能是DXM减轻哮喘炎症反应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观察姜黄素对哮喘大鼠肺泡灌洗液总细胞数及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肺组织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表达的影响,探讨姜黄素对哮喘的治疗作用。方法 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哮喘模型组(B组)、姜黄素治疗组(C组)各12只,采用卵蛋白(OVA)致敏大鼠哮喘模型,观察三组动物哮喘发作症状、肺泡灌洗液总细胞数及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情况及原位杂交方法检测肺组织中GM-CSF mRNA含量变化。结果 B组大鼠哮喘发作症状最明显,C组大鼠症状轻,A组无症状。B组肺泡灌洗液总细胞数及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均明显高于其余两组;C组明显少于B组;A组最少。肺组织中GM-CSF mRNA表达A组微弱表达,C组较强,B组表达最强。结论 姜黄素可抑制哮喘大鼠的气道炎症,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GM-CSF的表达而导致嗜酸性粒细胞生成减少及存活时间缩短来实现。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CpGODN对哮喘小鼠肺组织FcaRI、FcTRIIb表达的影响,探讨其诱导免疫耐受的相关机制。方法将48只清洁级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哮喘组(B组)、地塞米松(DXM)治疗组(C组)、CpGODN治疗组(D组),每组12只。以卵白蛋白(OVA)作用建立小鼠哮喘模型。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ialalveolarlavagefluid,BALF)计数细胞总数并分类,取肺组织作病理,反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测定肺组织中FcεRⅠ、FcγRⅡbmRNA的表达。结果(1)电镜观察肺组织超微结构:B组显示支气管及血管周围有较多炎性细胞浸润,肺泡隔内嗜酸粒细胞浸润,c组和D组与B组相比明显减轻。(2)BALF中炎症细胞表达变化:与B组相比,C组、D组BALF中细胞总数、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EOS)绝对值以及EOS占细胞总数的百分比(EOS%)均显著减少(P〈0.01)。(3)RT—PCR结果:C组、D组FcεRⅠ mR—NA表达均显著低于B组(P〈0.01),C组、D组FcγRⅡb mRNA表达均显著高于B组(P〈0.01)。(4)相关分析:小鼠肺组织FcεRⅠ和FcγRⅡb表达呈显著负相关(P〈0.01,n=40)。结论CpGODN能降低哮喘小鼠肺组织FcεRⅠ的表达,增加FcγRⅡb的表达,具有改善气道炎症和诱导免疫耐受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过敏性哮喘大鼠模型,并观察地塞米松对其的影响。方法: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模型组(B组)和地塞米松组(C组)。以卵蛋白致敏和激发建立大鼠支气管哮喘模型。C组大鼠激发前1h腹腔注射地塞米松0.5mg/kg。采用计数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及肺组织切片HE染色鉴定模型。结果:B组大鼠BALF中白细胞总数及嗜酸性粒细胞数明显多于A组和C组(P〈0.01)。肺病理组织切片HE染色显示B组大鼠支气管收缩,部分支气管上皮脱落,支气管及小血管周围有大量嗜酸性粒细胞等炎细胞浸润,C组大鼠可见支气管周围有少许同样细胞浸润。A组大鼠未见明显异常。结论:成功建立过敏性支气管哮喘大鼠模型,地塞米松可减轻哮喘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