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目的 观察早期高容量短时血液滤过(EHSVVH)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犬并发肺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 采用逆行胰胆管内注射5%牛磺胆酸钠法建立SAP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NHF组)和血滤治疗组(HF组),NHF组用单纯呼吸机治疗+假治疗(血液在滤器内循环,不接置换液,不超滤);HF组用机械通气+高容量血液滤过治疗,以前稀释输入.在造模前后及治疗2、4、6小时监测实验犬的生命体征、呼吸力学、血气等.采集胰腺及肺组织标本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并进行肺组织含水量和髓过氧化物酶活性测定.结果 与NHF组相比,HF组犬经血滤治疗后呼吸动力学参数明显改善.两组成模时PaO2/FiO2小于300;2、4、6小时HF组PaO2/FiO2稳定上升,NHF组持续下降,两组有显著差别(P<0.05);HF组肺组织水肿及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减轻;与NHF组相比,HF组肺干/湿重比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肺组织水肿及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减轻;与NHF组相比,HF组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活性明显降低,HF组髓过氧化物酶活性在治疗6小时后明显降低,NHF组为7.24±0.21,HF组为2.37±0.01,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 早期短时高容量血滤可以有效改善急性重症胰腺炎犬呼吸动力学状况,改善肺损伤犬的氧合,减轻肺水肿,从而减轻急性重症胰腺炎犬急性肺损伤.  相似文献   

2.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HV-CVVH清除细胞因子的作用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目的:利用高容量的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HV-CVVH)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肾功能衰竭患者,探讨HV-CVVH在清除炎性介质方面的作用. 方法: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肾功能衰竭患者13例,其APACHE III评分为(23±5). 全部患者进行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 根据置换率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置换率为2 L/h者8例(I组),置换率为4 L/h者(II组)5例. 在治疗的0, 1, 2, 3, 6和24 h分别自滤器后取血液5 mL,离心分离血浆. 用夹心ELISA法测定血浆中的炎性细胞因子(TNF-α, IL-6和IL-10)的含量. 结果:CVVH治疗3 h内,血中全部细胞因子的浓度下降速度比较快,两组比较,高容量组(II组)这一变化表现得更为明显. TNF-α和IL-10治疗至3 h后的下降速度减缓. 治疗过程中患者血液动力学稳定,APACHE III评分结果显示CVVH治疗前后II组患者病情改善显著. 结论:HV-CVVH在清除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肾功能衰竭患者的炎性细胞因子方面效果明显,并且对血液动力学影响小,对于改善病情有益.  相似文献   

3.
血液透析(简称血透)近年来已广泛开展。由于慢性尿毒症患者常有水钠潴留、高血压、贫血、电解质紊乱、心包炎,冠状动脉病变、心肌营养不良,以及血透时所建立的体外循环及动静脉分流,易引起急性左心衰竭。国内报导血透病人死于心力衰竭者达46.6%。我院从1975年至1981年26例血透死亡中,死于左心衰竭者12例,占46.2%,为死亡原因首位。参照国外新兴的血液滤过(Hemofiltration,简称血滤)疗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经验,近二年多来,我们对19例晚期尿毒症併发的急性左心衰竭进行70人次血滤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王洁  李雪斌 《广西医学》2003,25(9):1610-1611
目的 :探讨血液滤过在伴有神经精神症状的终末期尿毒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 32例伴有神经精神症状的终末期尿毒症患者行血液滤过 ,分别在血滤前及血滤半年后检测脑电图。结果 :血滤前脑电图正常 8例 (2 5 % ) ,轻度异常 1 0例 (31 2 5 % ) ,中度异常 1 0例 (31 2 5 % ) ,重度异常 4例 (1 2 5 % ) ,而半年后复查脑电图分别为 1 8例 (5 6 2 5 % ) ,9例 (2 8 1 3% ) ,5例 (1 5 6 3% ) ,0 (0 0 % ) ,治疗前后差异显著 (Uc=2 94 76 ,P <0 0 1 )。结论 :对伴有神经精神症状的终末期尿毒症患者有条件最好选择血液滤过行肾脏替代治疗 ,治疗疗效确切 ,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连续血液滤过联合血液灌流在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急性肾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并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3例患者在常规胰腺炎基础上给予血液滤过治疗,另外9例患者采用连续血液滤过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比较两组病人的血淀粉酶值、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1β(IL-1β)、血肌酐值、APACHEⅡ评分、Ranson评分。结果联合使用血液滤过和血液灌流患者的血淀粉酶值、血肌酐值、TNF-α、IL-6、IL-1β、APACHEⅡ评分、Ranson评分在治疗后下降明显(P〈0.05)。结论连续血液滤过联合血液灌流能有效控制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病情发展。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肝素在肾病综合征 (NS)并急性肾功能衰竭 (ARF)中的治疗作用 ,将 38例NS并ARF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 ) 18例 ,治疗组 (B组 ) 2 0例 ,A组常规综合治疗 ,B组在A组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肝素钠 1个疗程 10天 ,观察两组仍少尿例数 ,需血透例数 ,尿蛋白、血脂、肾功能、肾有效血流量以及B组用药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显示 :B组比A组少尿及需血透例数 ,血尿素氮、血肌酐显著减少 ,肾有效血流量显著增加 (P均 <0 .0 5 ) ,尿蛋白、血脂的差异无显著性(P >0 .0 5 )。B组治疗后比治疗前除红细胞比容外血液粘滞性下降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P <0 .0 1)。认为肝素疗法治疗NS并ARF有明显疗效 ,优于常规疗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脉冲式高容量血液滤过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中应用的安全性以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ICU 2005年1月~2010年9月收治的ARDS患者22例为研究组(脉冲式高容量血滤组),并回顾性匹配配对寻找26例ARDS患者作为对照组(常规剂量血滤组)。比较2种血液滤过方式的安全性及其对患者生命体征、氧合情况、机械通气天数、住ICU天数、28d病死率的影响。结果:脉冲高容量血滤组与常规剂量血滤组在安全性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脉冲式高容量组有更高效的改善氧合、稳定血流动力学状态、改善脏器功能的作用。并能够显著缩短住ICU时间和机械通气的天数(均P〈0.05)。2组患者间28d病死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脉冲式高容量血液滤过在ARDS患者的治疗中是安全高效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 14例顽固性充血性心衰病人用连续性静脉血液滤过治疗的效果。 [方法 ]所有病人治疗前、后测定肾功能 (BUN、Cre)、离子 (K 、Na 、Cl- )、左室射血分数 (LVEF) ,心胸比(HTR)。治疗过程中 ,监测平均压 (MBP)、心律、心率 (HR)变化。每天记录尿量。 [结果 ]14例病人全部存活 ,临床症状缓解。 5例病人肾功能完全恢复正常。治疗前后BUN2 8.7± 12 .89,10 .17± 5 .98,P <0 .0 1;Cre 336 .89± 5 6 .98,2 36 .33± 14 5 .2 9,P <0 .0 5 ;HTR 0 .6 2± 0 .0 7,0 .5 1± 0 .0 6 ,P <0 .0 5 ;LVEF 0 .4 3± 0 .11,0 .6 1± 0 .0 4 ,P <0 .0 5 ;尿量 (32 0± 14 0 )mL/ 2 4h ,(84 0± 2 80 )mL/2 4h ,P <0 .0 5。 [结论 ]CVVH能够平稳清除水及毒素并保持血流动力学稳定 ,是治疗顽固性心衰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血浆白细胞介素8水平对透析膜生物相容性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以IL 8为指标评价血透病人透析膜生物相容性及尿毒症病人体内的炎症反应。方法 尿毒症维持血液透析 4 0例 ,先后用醋酸纤维素膜 (CA组 )和聚砜膜 (PS组 )透析器透析。Non HD组为尿毒症非透析患者 2 0例。对照组为健康成人 10例。结果 血透后CA组血浆IL 8水平较血透前显著升高 (P <0 .0 1) ;PS组较血透前升高 ,但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两组间血透后血浆IL 8水平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CA组、PS组和Non HD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血浆IL 8水平均明显升高 (P <0 .0 1)。结论 血透可引起血浆IL 8水平升高 ,主要与透析膜生物相容性有关 ;醋酸纤维素膜生物相容性较聚砜膜差 ;尿毒症病人血浆IL 8水平高于正常人  相似文献   

10.
反复短时血滤疗法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细胞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研究反复短时血液滤过(RSVVH)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疗效及机制。方法:47例 SAP患者随机分为血滤组(HF组)24例和非血滤组(NHF组)23例,观察RSVVH后促炎细胞因子TNFα,IL 1β, IL 6,IL 8的动态变化。结果:第1次血滤结束24h,HF组各细胞因子的含量较入院时和NHF组有所下降,但P >0.05;血滤结束第7天,HF组促炎细胞因子较入院时(P<0.01)和NHF组(P<0.05)有显著降低,存活率HF 组为91.7%,NHF组为73.9%。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采用RSVVH疗法,有利于清除体内过多的促炎细 胞因子,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T淋巴细胞活化及释放的Th1/Th2 细胞因子失平衡与变态反应性鼻炎发病的关系。方法 :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测定 40例变态反应性鼻炎患者 ,2 0例慢性鼻炎患者和 2 0例健康人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 ,经PHA诱导培养后上清液中Th1细胞因子γ干扰素 (IFN -γ)和Th2 细胞因子白介素 4(IL -4)、白介素 5 (IL -5 )的水平及血清中可溶性白介素 2受体 (sIL -2R)的水平 ,并分别对变应性鼻炎患者的sIL -2R与IFN -γ、IL-4、IL -5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 :PBMC培养的上清液中变应性鼻炎组的IL -4和IL-5水平显著高于慢性鼻炎组和正常组 (P <0 0 1 ) ;而IFN -γ水平却显著低于后两组(P <0 .0 1 )。变应性鼻炎组患者血清的sIL-2R变应性鼻炎组均显著高于后两组 (P <0 .0 1 )且与PBMC培养的上清液中IL -4和IL -5的浓度呈正相关 (r分别为 0 .62 5和 0 .5 95 ,P <0 .0 1 )。与IFN -γ浓度呈负相关(r=-0 .5 80 ,P <0 .0 1 )。结论 :变应性鼻炎患者体内激活的T淋巴细胞是Th2 细胞 ,并释放Th2 细胞因子 ,Th1细胞和Th1细胞因子分泌则受到抑制 ;Th2 细胞因子在调节变应性鼻炎IgE合成及嗜酸性细胞浸润等病理生理机制上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血液透析滤过 (HDF)对外周血细菌内毒素 (LPS)、白细胞介素 - 1β(IL - 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清除作用。方法 :14例慢性肾功能衰竭 (CRF)患者 ,随机选择 7例HDF和血液透析 (HD)交替 ,另 7例设为对照组 ,只予HD。酶联免疫法检测首次治疗前、后及治疗三个月后血LPS、IL - 1β、TNFα浓度。 结果 :(HDF HD)组首次治疗后血清LPS、IL - 1β较治疗前有所下降 ,治疗后与HD组比较LPS、IL - 1β水平下降 ,治疗前、后及组间比较均有显著差异。治疗三个月后 (HD HDF)组血清LPS、IL - 1β、TNFα浓度较HD组降低 ,P <0 .0 5。结论 :HDF可部分清除LPS、IL - 1β ,且可使CRF病人血清TNFα水平下降。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分析三种血液净化方式对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清中分子毒素的清除疗效情况。方法将我院在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70例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三组,分比为透析组(23例)、血滤组(23例)及灌流组(24例),三组患者均进行常规的血液透析治疗,其中透析组继续血液透析治疗,血滤组实行在常规基础上另加血液透析滤过治疗,灌流组在血液透析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血液灌溉治疗,每周均治疗一次,治疗2个月,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中分子毒素的β2-微球蛋白指标,然后对比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凝血指标情况。结果治疗前,三组患者各凝血指标无显著差异(P 0.05),治疗后,三组患者的凝血指标较治疗前均有差异,且灌流组的变化明显优于透析组和血滤组(P 0.05);血滤组与灌流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β2-微球蛋白血浓度下降(P 0.05),血滤组与灌流组患者治疗后与透析组β2-微球蛋白血浓度有明显差异,其中灌流组的下降幅度最为明显(P 0.05)。结论相比血液透析或血液透析滤过,血液灌流更能有效的清除患者血液中的中分子毒素,且对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更显著,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凝血因子,更具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索利用传统的血液透析机来进行短时高效血液净化,我们设计了简易血液滤过装置附加于血透机,作血透串联血滤(HD+HF),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7例,男5例,女2例。年龄39~57岁。其中原发病为慢性肾炎5例,糖尿病肾病1例,梗阻性肾病1例。  相似文献   

15.
乌斯他丁在急性重症胆管炎围手术期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乌斯他丁对急性重症胆管炎病人围手术期肝肾功能保护及抑制炎症反应作用。方法 以需手术治疗的重症胆管炎病人 5 8例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配 3 1例为试验组 ,2 7例为对照组 ,试验组连续 5天给予 2 0万u乌斯他丁静脉滴入 ,对照组仅予以常规治疗。同时术前、术后 1、3、5、7天检测血白细胞介素 -10 (IL -10 )、肝功能及肾功能指标。结果 术后第 3天试验组AST平均值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术后第 3天试验组IL -10水平为 2 0 1.4± 2 6.1pg ml,对照组为 2 68± 2 8.5pg ml,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两组术后的血肌酐有明显差异 (P <0 .0 1)。结论 乌斯他丁对急性重症胆管炎病人围手术期的肝肾功能有保护及抑制炎症反应作用。  相似文献   

16.
肺心病患者炎性细胞因子的变化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目的 :研究肺心病患者血液中内皮素 - 1(Endothelin - 1,ET - 1)和白介素 - 8(Interleukin - 8,IL - 8)的演变 ,进一步阐明肺心病发病机制 ,为临床观察病情、评估预后及探讨新治疗手段提供依据。方法 :该文采用放射免疫法及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 4 5例 ,缓解期 2 0例 ,正常对照者 18例血液中ET - 1及IL - 8。结果 :肺心病急性加重期ET - 1、IL - 8较缓解期及正常对照组高 ,差异显著 ,肺心病缓解期ET -1、IL - 8较正常对照组高 ,差异显著 (均P <0 .0 5 ) ;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及缓解期血浆ET - 1与PO2 呈负相关(r =- 0 .72 ,r=- 0 .5 3,均P <0 .0 5 ) ,与PCO2 呈正相关 (r=0 .5 5 ,r =0 .5 3,均P <0 .0 5 ) ;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经治疗后 ,随着病情好转 ,ET - 1降低 ,IL - 8降低 (均P <0 .0 5 ) ,病情无好转及死亡者 ,ET - 1、IL - 8水平无明显变化 (P >0 .0 5 ) ;肺心病急性加重期血清IL - 8水平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呈正相关 (r =0 .5 0 ,P <0 .0 5 ) ;肺心病缓解期血浆ET - 1水平与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呈正相关 (r =0 .5 7,P <0 .0 5 )。结论 :表明肺心病患者存在有炎性因子与炎性细胞变化 ,ET - 1、IL - 8可作为肺心病病情观察、预后评估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7.
以腹膜透析为主综合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以腹膜透析为主综合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 (SAP)的疗效。方法 对 18例SAP进行持续性腹膜透析 6~ 10天 ,并规范内科综合治疗方案 ,检测外周血、腹膜透析液中TNF、IL - 6、IL - 8三种细胞因子在治疗前后各时相点的含量 ,并观察血、尿淀粉酶、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范围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治愈率等指标。并与前两年在本院住院病情相同的病例作对照。结果 腹膜透析治疗后血、腹膜灌洗液三种细胞因子第 1、2、3、6天与治疗前比较显著降低 (P <0 .0 1)。治疗组的腹痛、腹胀缓解时间、血、尿淀粉酶、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值范围时间、平均住院天数 (2 5± 5vs4 5± 8)、并发症的发生率 (2 2 .2 %vs4 5 .5 % )、死亡率 (11.1%vs36 .4 % )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 (P <0 .0 1)。结论 早期腹膜透析治疗可清除SAP的细胞因子。同时规范综合治疗方案 ,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改善预后 ,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血浆置换 (PE)联合连续性血液净化 (CBP)治疗伴有急性肝衰竭 (ALF)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的疗效。方法  16例伴有急性肝衰竭的MODS患者除经内科常规治疗外 ,行PE联合连续性静脉 -静脉血液滤过 (CVVH)治疗 ,在治疗前、PE后、CVVH结束时 ,分别抽血测肝肾功能、血氨、TNF -α及IL- 6的水平 ,并进行ICU监护。结果 在治疗过程中 ,血流动力学稳定 ,血浆置换后血氨、ALT、TBIL、TBA、TNF -α、IL - 6明显下降 (P <0 0 5 ) ,而BUN、Cr下降不明显 ,CVVH治疗后血氨、BUN、Cr、TNF -α、IL - 6呈进行性下降 ,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显著 (P <0 0 5 ) ,而TBIL、TBA变化不明显 ,SIRS积分从 2 7分± 0 5分降到1 3分± 0 3分 (P <0 0 5 )。APACHEⅡ评分从 19 6± 5 3下降到 13 2± 2 6 (P <0 0 1) ,存活率为 4 3 75 %(7/16 )。结论 PE联合CVVH治疗能有效清除伴有急性肝衰竭MODS患者炎性介质TNF -α、IL - 6水平 ,改善肝肾功能 ,有效改善MODS的预后  相似文献   

19.
在血液净化过程中容易出现并发症。在常规血液净化过程中滴注碳酸氢钠对改善血液气体变化及减少并发症有一定疗效。结果如:①作维持性血透和血滤的病人在每次治疗前的血pH、PC_2、PCO_2、(?)E、HCO_3均降低,表明有缺氧及代谢性酸中毒。作血透或血滤后,上述指标不能纠正到正常范围。②从透析器(或滤过器)后补充碳酸氢钠,可使酸中毒纠正。但PCO_2、PO_2的数值仍低,原因尚待探索。③血滤治疗时,血PO_2的下降较少,低血压等发生亦少。④在透析器(滤过器)后补硷,方法简单易行,有可能代替碳酸氢盐透析法。慢性血液透析(血透)和血液滤过(血滤)等血液净化疗法已广泛用于临床。但在治疗过程中容易发生并症。Graben N等人报道,在常规血透时滴注碳酸氢钠对改善血液气体变化及减少并发症有较好的疗效。本文检测血透和血滤时的血气变化,用补碱矫正,并观察其疗效。  相似文献   

20.
心脏手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治疗心脏手术后急性肾功能减退或急性肾功能衰竭 ,避免血液透析或减少血透次数 ,减少术后并发症和降低死亡率。方法 从 1998年 1月到 2 0 0 0年 11月 ,5 0例心脏手术病人在术后心功能和循环相对稳定的时候表现为急性肾功能减退或急性肾衰。我们将本组病例分为 4组以比较早期间歇利尿病例 (A1组13例 )、延迟间歇利尿病例 (A2组 7例 )、早期持续利尿病例 (B1组 2 0例 )和延迟持续利尿病例 (B2组 10例 )的治疗效果 ;同时比较各组中最后需要血透的病例进行早期血透和晚期血透的疗效。结果 A1组 :药物治愈 7例(5 3.8% ) ,早期血透 6例 (4 6 .2 % ) ,死亡 1例 (7.7% ) ;A2组 :早期血透 3例 (4 2 .9% ) ,晚期血透 4例 (5 7.1% ) ,死亡 5例 (71.4% ) ;B1组 :药物治愈 18例 (90 .0 % ) ,早期血透 2例 (10 .0 % ) ,无死亡 ;B2组 :药物治愈 3例(30 .0 % ) ,早期血透 5例 (5 0 .0 % ) ,晚期血透 2例 (2 0 .0 % ) ,死亡 3例 (30 .0 % )。结论 在心功能和循环相对稳定的情况下表现为急性肾功能减退或急性肾衰的病例 ,治疗原则是及时诊断、尽早治疗、持续利尿和积极血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