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Bcl-2、Survivin、Fas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变化。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42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38例CINⅡ、45例CINⅢ及40例浸润性宫颈鳞癌(ISCC)和30例正常宫颈组织的石蜡标本进行Bcl-2、Survivin、Fas的检测。结果:Bcl-2、Survivin在宫颈癌组织中的阳性率与CIN、正常宫颈组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在宫颈上皮癌变过程中CIN各组Bcl-2、Survivin表达呈逐级升高趋势,Fas在CIN及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低于在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Survivin与Bcl-2、Fas有相关性。结论:Bcl-2、Survivin在宫颈癌和宫颈上皮内瘤样变中的表达水平增加,而Fas表达水平降低,提示Bcl-2、Survivin、Fas通过调控细胞凋亡参与了宫颈癌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其其发病学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鼻息肉组(29例)和下鼻甲组(11例)上皮细胞Fas、FasL、Bcl-2基因蛋白的表达。结果:鼻息肉组上皮细胞Fas、FasL和Bcl-2阳性细胞指数(PIFas、PIFasL、PIBcl-2)均大于下鼻甲组(P<0.01),PIBcl-2/PIFas也大于下鼻甲组(P<0.01),但鼻息肉组PIFasL/PIFas与下鼻甲组比无统计学意义;鼻息肉组PIFasL/PIFas和PIBcl-2/PIFas均大于1(理论值,P<0.05)。结论:Bcl-2介导的抑制细胞凋亡机制和FasL介导的细胞免疫逃逸机制可能对Fas/FasL系统介导的细胞凋亡产生部分抑制作用,有可能是鼻息肉上皮细胞增殖和细胞凋亡平衡失调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3.
凋亡蛋白Bcl-2、Fas在外阴白色病变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志强  李广太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6,27(10):1153-1155,F0003
目的检测外阴白色病变组织中Bcl-2、Fas蛋白的表达,探讨其在该病的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1例妇女外阴白色病变石蜡包埋组织中的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cl-2、Fas的表达情况。另取石蜡包埋的妇女正常外阴皮肤11例作为对照。结果鳞状上皮细胞增生组Bcl-2基因蛋白表达阳性率高于正常的外阴皮肤组织、硬化性苔癣组及鳞状上皮细胞增生合并硬化性苔癣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5,P<0.05),硬化性苔癣组与正常的外阴皮肤组织及鳞状上皮细胞增生合并硬化性苔癣组三者之间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P>0.05,P>0.05)。正常外阴皮肤组织检测Fas基因蛋白的表达,阳性率为90.9%。外阴白色病变组织Fas基因蛋白表达总的阳性率为39.0%,与正常组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外阴鳞状上皮细胞增生表达阳性率33.3%,LS表达阳性率46.7%,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外阴白色病变组织中Bcl-2、Fas的表达无相关性(P>0.05)。结论Bcl-2基因蛋白的过度表达可能与外阴鳞状上皮细胞增生发生有关,也可能为外阴鳞状上皮细胞增生较硬化性苔癣易于癌变的原因。Fas/FasL及其介导的细胞凋亡可能与外阴白色病变的发生相关。外阴白色病变组织中Bcl-2、Fas蛋白的表达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ki-67和Fas-L蛋白在鼻息肉被覆上皮及腺上皮细胞中的表达,深入了解鼻息肉的病理特点,加深对鼻息肉发病机制的认识.方法 鼻息肉组47例,对照组(下鼻甲黏膜)11例.ki-67和Fas-L蛋白的检测采用免疫组化染色(PV9000两步法).嗜酸性粒细胞染色采用组织化学染色Chromotrope-2R特染法标记嗜酸性粒细胞.结果 ①鼻息肉组织中,ki-67和Fas-L在被覆上皮和腺上皮的阳性表达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②鼻息肉组嗜酸性粒细胞阳性细胞的计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被覆上皮中,ki-67的表达与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成正相关(rs = 0.852,P = 0.015).③在鼻息肉组织中,腺上皮细胞ki-67和Fas-L表达具有相关性(rs = 0.834,P = 0.019),被覆上皮中两者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①在鼻息肉组织中,被覆上皮和腺上皮均表现为较强的增殖活性;②嗜酸性粒细胞的增多以及对组织造成的损伤,可能是导致鼻息肉被覆上皮细胞增殖的直接原因,同时也加快了基底细胞层向腺上皮的分化;③FasL介导的免疫逃避机制可能是腺上皮得以逃避免疫系统的监视而实现增殖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GF)患者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率与凋亡相关基因bcl-2和Bax表达水平的关系,阐明DGF病理损伤机制。方法:586例同种异体肾移植后63例发生DGF患者作为DGF组,观察分为DGF期和恢复期2组,对照组为10例移植术后肾功能正常的志愿入组者。行肾组织穿刺活检病理切片进行原位末端标记检测细胞凋亡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肾组织凋亡相关基因Bcl-2和Bax表达水平。结果:DGF组患者肾小管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与对照组比较,DGF组患者肾组织Bcl-2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而Bax蛋白表达水平增高(P<0.001),Bcl-2/Bax比值降低,DGF期患者肾小管细胞凋亡率与Bcl-2蛋白表达水平呈负相关关系(r=-0.52,P<0.05),与凋亡促进基因Bax表达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63,P<0.05),DGF恢复期患者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率与Bcl-2和Bax表达无相关性。结论:DGF患者移植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率增高,与凋亡相关基因蛋白表达水平有关,提示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可能参与了DGF的病理损伤过程。  相似文献   

6.
项松洁 《浙江医学》2008,30(4):319-321
目的探讨Fas和FasL因子在鼻息肉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4例鼻息肉组织和10例下鼻甲组织中上皮细胞、腺上皮细胞、炎性细胞Fas和FasL因子的表达,并作对比分析。结果(1)Fas和FasL因子在下鼻甲组织均有表达。(2)鼻息肉上皮细胞、腺上皮细胞中Fas阳性表达显著低于下鼻甲组织(均P〈0.01),FasL阳性表达显著大于下鼻甲组织(均P〈0.01),且FasL表达显著高于Fas;鼻息肉炎性细胞中Fas和FasL阳性表达均显著高于下鼻甲组织(均P〈0.01),而FasL表达低于Fas。结论(1)Fas/FasL系统可能参与了正常鼻黏膜的细胞更新和自稳。(2)鼻息肉上皮细胞、腺上皮细胞均存在着Fas的表达下调和FasL的表达上调,致使上皮细胞逃避了Fas/FasL系统介导的细胞凋亡而过度增殖:Fas/FasL系统在鼻息肉炎性细胞凋亡抑制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细胞凋亡及Fas/Bcl-2在肺纤维化发病中的作用. 方法 选取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每组各24只,应用博莱霉素(5 mg/kg)气管内注入建立实验性大鼠肺纤维化模型,对照组注入等量生理盐水,各组动物于7、14、28天随机处死8只,取肺组织采用HE染色观察病理变化,TUNEL法检测肺组织细胞凋亡、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肺组织Fas/Bcl-2 mRNA以及蛋白的表达. 结果 实验性大鼠肺纤维化发病过程中,呈现典型的肺泡炎(7天)、肺泡炎与纤维化并存(14天)及稳定的肺纤维化(28天)等表现;同时间段模型组肺组织细胞凋亡指数、Fas mRNA及蛋白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Bcl-2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模型组细胞凋亡从7天开始逐步升高,第28天达最高峰,Fas蛋白与Fas mRNA表达趋势与细胞凋亡相同;模型组Bcl-2蛋白与Bcl-2 mRNA表达在第7天开始下降,第14天达最低峰,第28天略有回升(P<0.05),但仍低于对照组(P<0.01). 结论 肺泡及支气管上皮细胞凋亡与肺纤维化的形成有关,可能是肺纤维化的发病机制之一;Fas mRNA及蛋白表达上调和Bcl-2 mRNA及蛋白表达下调,可能引起肺上皮细胞的凋亡从而导致肺纤维化增生.  相似文献   

8.
鼻息肉上皮细胞凋亡与bcl-2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梁传余  田爱民 《四川医学》2003,24(12):1214-1216
目的 了解细胞的凋亡和癌基因bcl 2在鼻息肉的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 45例鼻息肉细胞凋亡早期蛋白 (M3 0 )和bcl 2的表达 ,用下鼻甲粘膜作自身对照。结果 鼻息肉上皮和下鼻甲粘膜上皮的M3 0指数分别为 0 482± 0 3 2 ;1 0 62± 0 5 47,其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bcl 2阳性细胞在鼻息肉表层上皮和腺上皮均有表达 ,在下鼻甲中未见表达 ,其指数为 14 5 1± 4 46。结论 鼻息肉的发病机制及其生长过程与上皮细胞的增殖和凋亡的失平衡有关。bcl 2的表达可能是鼻息肉上皮凋亡抑制的原因 ,在鼻息肉上皮细胞增殖和凋亡失平衡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检测鼻息肉中Bcl-2、Fas和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2的表达情况,研究这三种因子在鼻息肉发病中所起到的作用.方法 设定50例鼻息肉组织为实验组,30例下鼻甲黏膜组织为对照组,应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两组中Bcl-2、Fas和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2的mRNA的表达水平,应用统计学的方法,对其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Bcl-2的mRNA在实验组的相对表达量RQ(4.28±0.79)与对照组的相对表达量RQ(1.27±0.31)比较有明显的差异;Fas的mRNA在实验组的相对表达量RQ(1.42±0.31)与对照组的相对表达量RQ(10.90±1.92)比较有明显的差异;Eotaxin-2的mRNA在实验组的相对表达量RQ(2.47±0.77)与对照组的相对表达量RQ(1.69±0.67)比较有明显的差异;Bcl-2与Eotaxin-2二者呈正相关;Eotaxin-2与Fas二者无相关性;Bcl-2与Fas二者无相关性.结论Bcl-2、Fas和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2在鼻息肉发生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输精管结扎对SD大鼠前列腺细胞的Bcl-2及Bax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SD大鼠输精管结扎模型,并将大鼠随机分为A输精管结扎组,B睾酮组及C生理盐水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Bcl-2及Bax表达。结果Bcl-2在3组前列腺组织上皮和间质中均可见阳性着色,以上皮细胞为主,主要分布在胞浆中,极少数见于核膜和胞核,间质中偶见阳性着色,程度较弱,其各组间Bcl-2蛋白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5);Bax在3组前列腺的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中均可见阳性着色,以上皮细胞为主,分布主要在胞浆中,少数见于细胞核中,间质中偶见阳性着色,各组间Bax蛋白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输精管结扎可以调节前列腺细胞的凋亡。Bcl-2与细胞凋亡呈负相关,Bax与细胞凋亡无相关性,进一步提示Bax在调节细胞凋亡中与Bcl-2起协调作用。  相似文献   

11.
COX-2对鼻息肉炎症形成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检测COX-2在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分布情况,认识鼻息肉炎性发病机制.方法: 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以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反应)检测35例鼻息肉及23例下鼻甲标本的COX-2表达.结果: COX-2主要分布于鼻息肉黏膜上皮、黏膜下腺体、血管内皮细胞以及炎性细胞的胞质或胞膜,呈胞质膜型及包涵体型.鼻息肉组织中COX-2表达明显高于下鼻甲.结论: 鼻息肉组织中COX-2表达明显增高,鼻息肉发病过程中有前列腺素参与.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IL-15mRNA在鼻息肉与下鼻甲中表达的差异及其与Bcl-2、Bcl-XL表达的关系,明确鼻息肉中IL-15的来源,探讨其在鼻息肉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用原位杂交的方法测定24例鼻息肉与8例下鼻甲的IL-15mRNA的表达情况,同时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其组织中Bcl-2及Bcl-XL的表达情况。结果鼻息肉组中IL-15mRNA在黏膜下固有层浸润的以EOS为主的炎症细胞有很强的表达,与下鼻甲组IL-15mRNA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IL-15mRNA在多数鼻息肉中的黏膜下腺体上皮细胞有表达,且强于在下鼻甲组的表达。黏膜下固有层炎症细胞IL-15mRNA的表达与Bcl-XL的表达有相关性( r=0.592)。结论 IL-15通过旁分泌或自分泌的方式作用于位于黏膜下固有层中以嗜酸性粒细胞为主的炎症细胞,并通过Bcl-XL途径诱导的凋亡抑制在鼻息肉的发病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IL-15在鼻息肉中黏膜下腺体的表达强于在下鼻甲中的表达,可能参与了鼻息肉形成过程中黏膜下腺体分泌功能紊乱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增殖细胞核抗原 (proliferatingcellneuclearantigen ,PCNA)在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 ,探讨鼻息肉中细胞增殖的病理解剖学基础 ,以及细胞增殖与鼻息肉发病之间的关系 ,为改进鼻息肉的诊断与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用免疫组化法测定 35例鼻息肉组织和 17例正常下鼻甲组织中PCNA的表达。对PCNA阳性细胞的类型、分布特点进行分析。以期发现鼻息肉中细胞增殖活跃与细胞类型及分布之间的关系。结果 :PCNA在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PCNA阳性细胞主要集中于鼻息肉的上皮细胞和囊性扩张的腺体细胞中。结论 :鼻息肉中细胞增殖活性较正常明显提高 ,尤其是上皮细胞、腺体细胞和组织中浸润的炎性细胞。细胞增殖活跃在鼻息肉的形成和复发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白介素-10在鼻息肉中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白介素(IL)-10在鼻息肉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运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IL-10在30例鼻息肉和14例正常下鼻甲组织中的表达,对IL-10阳性细胞的类型、分布进行分析。结果IL-10在鼻息肉组织中表达较正常下鼻甲组织明显增强,差异有显著性(P〈0.叭)。IL-10主要表达于鼻息肉的上皮细胞及炎性细胞中。结论IL-10在鼻息肉组织内的多种炎性细胞中明显表达,能客观反应免疫或炎症反应的程度,提示IL-10在鼻息肉中可能发挥重要的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鼻内翻性乳头状瘤(NIP)及鼻息肉(NP)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免疫组化法检测34例NIP、25例NP组织及12例鼻中隔偏曲矫正后需切除的下鼻甲组织中VEGF的表达。结果VEGF染色阳性率在鼻内翻性乳头状瘤、鼻息肉、下鼻甲粘膜中分别为79.4%、56.0%和16.67%,VEGF在NIP和NP的上皮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的表达,均显著高于下鼻甲组织,VEGF在NIP的表达显著高于NP,两两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VEGF对NIP、NP血管生成有促进作用,可能参与了NIP、NP的发生、发展过程。VEGF在NIP中的过度表达可能是NIP区别于鼻息肉的重要组织学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丙酸氟替卡松(FP)对体外原代培养的鼻黏膜上皮细胞和体内鼻息肉组织中水通道蛋白5(AQP5)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AQP5在鼻息肉发病中的可能机制.方法:将人鼻黏膜上皮细胞进行体外原代细胞培养14天,传代后FP组细胞加入丙酸氟替卡松浓度为0.2%的完全培养液,非FP组细胞加入不含丙酸氟替卡松的培养液继续培养,7天后爬片固定,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细胞中AQP5的表达.并测定阳性细胞的光密度值和灰度值.将12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均为初发型),3个月内无局部及全身激素使用史,取其鼻息肉组织,术前应用FP喷雾剂喷鼻7天,治疗7天后术中再次取其鼻息肉组织,术后病理均证实为鼻息肉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鼻息肉组织中AQP5的表达和分布.并测定阳性细胞的光密度值和灰度值.结果:在体外培养的上皮细胞FP组的AQP5表达的灰度值明显降低(P<0.05),光度值则升高(P<0.05),在体内鼻息肉组织中,患者使用FP后鼻息肉体积明显缩小,,用药后AQP5在腺体细胞和淋巴细胞中表达的灰度值明显升高(P<0.05),光密度值则明显低于使用前(P<0.05).结论:在FP作用下培养的鼻黏膜上皮细胞中的AQP5表达增加,可能解释在体情况下有利于组织间液的排除,减轻中鼻甲和下鼻甲的水肿,而在鼻息肉组织中,应用FP后,鼻息肉体积缩小,水肿减轻,可能与AQP5在腺体和淋巴细胞中表达减少有关,说明AQP5在鼻息肉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参附注射液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Bax、Bcl2及Fas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它们与心肌细胞凋亡的内在联系。方法:健康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S组)、缺血再灌注+生理盐水组(I/R组)、缺血再灌注+参附注射液组(SF组),每组12只。采用钳闭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免疫组化检测Bax、Bcl2及Fas蛋白的表达,每组选24个视野分别测量光密度值(OD值)。TUNEL法检测凋亡心肌细胞并计算凋亡指数。结果:I/R组BaxOD值明显高于S组(P<0.01),SF组BaxOD值明显低于I/R组(P<0.01),且低于S组(P<0.05)。I/R组Bcl2OD值高于S组(P<0.05),且SF组Bcl2OD值高于S组(P<0.01),但I/R组与SF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I/R组FasOD值明显高于S组(P<0.01),且明显高于SF组(P<0.01)。I/R组细胞凋亡指数明显高于S组和SF组(P<0.01),而SF组高于S组(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增加心肌Bcl2蛋白的表达,降低Bax及Fas蛋白的表达,抑制心肌细胞凋亡,保护缺血再灌注心肌。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水通道蛋白(AQP)与鼻息肉发病的关系,研究糖皮质激素控制治疗鼻息肉的作用机制。方法收集鼻息肉标本40例,其中术前局部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的鼻息肉标本20例,未使用糖皮质激素的鼻息肉标本20例,正常鼻腔下鼻甲黏膜标本7例。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水通道蛋白3的表达,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QP3在上皮细胞,腺体细胞,血管及血窦内皮细胞均有表达。上皮细胞中正常下鼻甲黏膜组AQP3阳性细胞数多于鼻息肉未用激素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腺体、血管及血窦内皮中正常下鼻甲黏膜组AQP3阳性细胞数少于鼻息肉未用激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鼻息肉激素治疗组上皮细胞、腺体、血管及血窦内皮细胞中AQP3阳性细胞数少于鼻息肉未用激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水通道蛋白3的正常表达与其维持下鼻甲功能有关,水通道蛋白3过度表达与鼻息肉的形成有关。局部使用糖皮质激素后水通道蛋白3在鼻息肉组织中的腺体、血管及血窦内皮细胞中表达下降,是糖皮质激素治疗鼻息肉的可能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