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调查舟山海岛地区献血人群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HTLV)感染情况,为血液安全筛查策略提供资料。方法采用ELISA方法进行HTLV(Ⅰ+Ⅱ)抗体筛查,筛查阳性者进行WB、荧光定量PCR或巢式PCR确认。结果 29 810份舟山本地户籍献血者标本检测HTLV抗体阳性1份,阳性率0.003%;调查感染者直系亲属,其父母均为HTLV阳性。结论舟山海岛地区献血人群有低比例的HTLV感染,且各种感染途径均可能存在,鉴于HTLV经血传播的危害,建议在特定地区的血液安全筛查策略中增加HTLV的检测。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合肥地区献血者HTLV的血清学流行情况,为该地区血液安全筛查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国产或进口双抗原夹心法ELISA试剂分别筛查献血者血液标本,初筛反应性标本进行双孔复试,复试反应性标本利用蛋白印迹法(WB)进一步确认。结果 9 964份献血者标本共筛选出4份反应性,占0.04%;经确认3份不确定,1份阴性。结论合肥地区献血人群中存在一定的血清学筛查阳性率,有必要扩大监测量及进行抗-HTLV确认和追踪研究,为是否将HTLV纳入当地献血者血液筛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石家庄地区无偿献血者中人类嗜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HTLV)检测结果,为本地区临床用血安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ELISA法(双抗原夹心)对河北省血液中心2016年9~12月采集的献血者标本进行HTLV-Ⅰ/Ⅱ抗体筛查,初筛反应性标本再进行双孔复试。复试阳性标本送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做相关附加试验。结果石家庄地区41 000人份献血者标本中初筛阳性标本25例,经RT-PCR和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WB)确证阳性1例。该试剂假阳性率为0.06%。对献血者进行追溯,确认该献血者为无症状固定献血者,已有4次合格献血经历。结论石家庄地区无偿献血者属于HTLV-Ⅰ/Ⅱ感染的非流行区或低发区。采用ELISA法进行HTLV-Ⅰ/Ⅱ抗体筛查,其结果假阳性率低,适用于大规模血液筛查和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中山地区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HTLV)在无偿献血人群中的感染情况。方法对2016年3-12月40 874份在中山地区无偿献血的血液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ELISA)进行HTLV抗体筛查,筛查呈反应性的标本进行双孔复查,复查仍阳性的标本使用免疫化学发光法(CLIA)检测,检测阳性的标本使用免疫蛋白印迹法(WB)进行确证,确证阳性的视为感染。结果中山地区40 874份无偿献血者中HTLV抗体ELISA检测阳性21例,ELISA检测阳性率为0.05%,免疫化学发光法检测阳性5例,WB确证阳性1例,感染率为0.002 4%。结论为了保证输血安全,降低输血感染HTLV,有必要对中山地区的初次献血者进行HTLV的筛查。  相似文献   

5.
目的初步了解南昌地区献血人群人类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HTLV-Ⅰ/Ⅱ)的感染状况。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进行筛查,初筛阳性标本再双孔复查。结果 2013年1月-2013年3月期间共检测无偿献血标本8682人份,初筛阳性标本10人份,用原试剂双孔复检均呈阳性。阳性率为0.12%。结论本次调查整体表明南昌地区献血人群属于HTLV感染的非流行区,并且考虑到血液检测成本效益,因此目前将HTLV-Ⅰ/Ⅱ的检测纳入献血体检的常规筛查还值得进一步商榷。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珠三角局部沿海地区献血人群人类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HTLV)的感染状况,为国家卫生行政部门今后制定地区性血液安全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本站无偿献血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双抗原夹心方法进行初筛,初筛阳性的标本进行双孔复查,对复查阳性的标本进行化学发光法检测,化学发光法阳性标本进行蛋白印迹法(WB)和病毒核酸检测法(PCR)确证。结果 2016年3月—2019年3月共筛查92 047例无偿献血样本(未剔除重复献血者样本),发现酶免初筛阳性标本34例,其中化学发光阳性5例(不存在酶免及化学发光重复阳性病例),蛋白印迹法及病毒核酸检测均阴性。结论广州市番禺及南沙地区无偿献血人群是HTLV感染非流行区,综合考虑血液安全和经济成本效益,降低HTLV经血传播风险,血液可采用滤白处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金华市无偿献血人群中HTLV感染状况,探索适合HTLV的筛查方式,为本地区血液安全相关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持。方法用双抗原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筛查105 310名金华地区的无偿献血者血清标本中的HTLV抗体。双孔复试确定为有反应性标本再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B)进行确认。结果金华市无偿献血人群中ELISA法检测105 310份无偿献血者的标本,有反应性标本65份,采用WB确证4份标本为阳性,阳性率为3.8/10万。HTLV抗体在不同人群中分布存在差异,其中男性阳性率为1.6/10万,女性7.3/10万,女性高于男性(P0.05)。在18—30岁组、31—42岁组和43—55岁组HTLV抗体阳性率分别为0、3.5/10万、11.3/10万,随着年龄的增加,HTLV抗体阳性率呈现逐渐上升趋势(P0.05)。确认阳性的献血者均为金华地区本地人。在文化程度分布上,大专及以上组HTLV抗体阳性率为2.2/10万,大专以下组为5.0/10万。确认阳性的献血者也均为初次献血者(P0.05)。ELISA筛查特异性为99.87%,确认实验阳性标本S/CO比值的平均值,标准差分别为10.675,1.909,确认实验阴性标本S/CO比值的平均值,标准差分别为1.562,0.180,确认实验不确定标本S/CO比值的平均值,标准差分别为1.288,0.123。确认阳性标本的初筛检测值(S/CO)与阴性和不确定性标本的初筛检测值均有显著性差异(均为P0.01)。结论金华市无偿献血者人群中存在低HTLV流行,为确保输血安全,有必要对本地区献血人群继续开展大规模的抗HTLV-Ⅰ/Ⅱ筛查。ELISA筛查特异性较高,正确判读非感染率较高。S/CO初筛检测均值对初筛实验和上报人员均有重要的提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系统地了解广州地区无偿献血人群中HTLV感染的流行情况。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对2016年3月—2018年4月广州血液中心635 456名献血者中ELSIA初筛阳性的129例标本进行抗-HTLV筛检,对ELISA及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均为阳性的标本经RT-PCR或WB法检测确证并通过巢式PCR扩增确定其HTLV分型。结果 ELISA及电化学发光法筛查-HTLV均为阳性标本33例;经RT-PCR或WB法检测确证为HTLV-1型标本9例,阳性率为1.4/100 000(9/635 456)。巢式PCR扩增出gp46及LTR序列的8例标本均属于HTLV-1A亚型,其中1例为日本人种亚群,其余均为世界人种亚群。结论广州属于HTLV低流行地区,无偿献血人群中仅存在HTLV-1的感染其分型主要为HTLV-1A中世界人种亚群及日本人种亚群;献血者的HTLV常规筛查可有效杜绝HTLV的经血传播,进一步提高血液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东南沿海省份的元症状献血人群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human T cell lymphotvopic virus,HTLV)的血清学流行状况。方法从符合卫生部健康标准并经血液常规检测合格的标本中,依据籍贯选择性收集2500份血样,采用双抗原夹心的酶免吸附(EIA)方法进行HTLV-Ⅰ/Ⅱ抗体筛查。EIA初筛阳性结果经复检后,由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WB)进行确认试验。结果初筛获得EIA反应性样本5例,HTLV抗体阳性率为0.20%(5/2500),均为广东籍。经蛋白印迹试验,仅1例OD值为3.00的EIA强反应者获确认为HTLV—Ⅰ型病毒感染,2例未获确认,2例为确认阴性。经追溯,确认HTLV—Ⅰ阳性者为无症状定期献血者,已有6次合格献血经历。结论尽管深圳献血人群HTLV流行率的总体水平较低,但多次献血的经历使经血传播HTLV的风险增大数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人类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HTLV)在厦门市无偿献血人群中的感染情况及基因亚型的特点.方法 采用ELSIA方法自2004年2月起对来夏门市中心血站献血的全部献血者131 823人做抗-HTLV-1/2筛检,对ELISA检测阳性的标本经巢式PCR、Taqman MGB探针及WB法检测确认并确定HTLV亚型.结果 在5年1个月的时间里,ELISA法初筛抗-HTLV阳性58例;经巢式PCR或Taqman MGB探针检测确认为HTLV-1阳性的标本24例,阳性率为0.02%(24/131 823).分析其中16例阳性标本的gp46序列发现其都属于HTLV-1A亚型,其中15株序列属于世界人种亚群,另外1株属于日本人种亚群.结论 厦门市无偿献血者中存在HTLV感染且感染者均为HTLV-1型,以世界人种亚群为主,并有少量的日本人种亚群;对献血者的HTLV筛查可有效杜绝经输血传播HTLV,进一步提高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11.
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HTLV)是1种逆转录病毒,经输血传播是其主要传播方式之一,临床危害较大。预防经输血传播HTLV的有效方法是对血液做HTLV筛查。目前,一些发达国家已将HTLV检测列入血液筛查的常规检测项目。早在2000年,我国就有了东南沿海地区人群中HTLV感染的报道;近年来,在这一地区献血者中也检测出了HTLV。2015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划拨专项经费在国内部分地区的无偿献血者中开展HTLV检测试点。就HTLV是否应列入我国的血液常规筛查项目以及如何列入,本文从HTLV在我国的流行情况、危害性、治疗的可及性、社会经济学及伦理等方面,对是否考虑将HTLV纳入我国的血液筛查,以及HTLV检测范围、献血模式、患者选择等关乎我国应如何开展HTLV血液筛查等问题作了评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人类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Ⅰ(HTLV—Ⅰ)前病毒的核酸检测方法,对HTLV—Ⅰ相关高危标本进行检测,初步了解上海地区HTLV-1在相关疾病和高危人群中的流行特点,探讨核酸检测法在HTLV—Ⅰ高危人群中的检测意义。方法实验收集了69例淋巴瘤/白血病患者,72例有多次输血史的其他血液病患者以及1例HTLV—Ⅰ相关脊髓病(HAM)/热带痉挛性下肢瘫痪(TSP)疑诊患者血液标本。采用荧光定量PCR筛查HTLV-1前病毒tax基因,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HTLV—Ⅰ/Ⅱ抗体,对上述2种检测中出现任一阳性结果的标本进一步采用nest—PCR检测HTLV-1前病毒env基因以确定HTLV—Ⅰ的感染。结果仅HAM/TSP疑诊患者tax基因扩增出现阳性曲线;ELISA检测标本血清HTLV—Ⅰ/Ⅱ抗体均为阴性;nest—PCR扩增env基因未见特异性条带。结论上海地区小样本HTLV—Ⅰ相关高危人群中未检出HTLV—Ⅰ感染;建立的核酸检测方法能对HTLV—Ⅰ病毒感染进行有效的筛查和确认。  相似文献   

13.
重庆市近7年来献血者血液HIV筛查与确证情况   总被引:3,自引:6,他引:3  
目的了解重庆市近年来无偿献血人群HIV感染情况。方法采用2种不同厂家ELISA试剂,对2000年1月—2006年12月来本中心的457237名献血者血液作抗-HIV初筛,对至少1种试剂呈阳性反应的标本作双孔复试,复试1孔或2孔呈阳性反应者送HIV确认实验室确认。结果初筛抗-HIV阳性共计604例,确认阳性43例,不确定33例,其余确认为阴性。2000—2006年抗-HIV确认阳性的例数依次为1、0、2、3、4、16、17。结论重庆市无偿献血人群中HIV感染呈逐年上升趋势,应加强招募过程的献血者排查和血液检测,确保献血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HTLV)在山东省献血人群中的感染情况。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蛋白印记(western blot,WB)法和核酸检测(nucleic acid testing,NAT)技术,对山东省献血者58 395份标本进行HTLV感染调查。结果在58 395例献血者中用ELISA法检出31例呈抗体阳性,用WB法进行抗体确证试验结果为阴性,NAT确证病毒阳性为2例,HTLV阳性率为0.003 4%。结论山东省献血人群中存在HTLV感染,输血安全存在隐患,核酸检测为WB检测的有效辅助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无偿献血人群进行HTLV核酸筛查,掌握HTLV在无偿献血人群的感染及分布情况,为血液筛查策略的调整提供依据。方法在现有血液核酸筛查平台(无偿献血血液HBV/HCV/HIV核酸筛查)的基础上,建立HTLV血液核酸筛查平台,对5 368例献血者进行了HTLV(1+2型)的核酸检测,并对筛查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19年1月~2019年8月共检测5 368名无偿献血人员标本,未检出HTLV-1型和HTLV-2型核酸呈反应性的献血者。结论黔西南州无偿献血人群未出现HTLV感染者,目前我州仍处于极低低流行区域或非流行区域,各县、市筛查结果没有差异,有待于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合肥地区无偿献血人群HIV感染状况和流行病特点,为献血者招募和血液检测方案建立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两种血清学试剂对献血者进行筛查,2012年开始同时用核酸检测系统检测标本中HRV RNA,血清学阳性的标本送到市疾控中心做确认。结果血清学共筛查献血者495 279例,确认阳性44例,阳性率0.9;NAT检测标本112 940,确认阳性20例,全部为血清学双试剂阳性标本。结论合肥地区无偿献血人群HIV感染呈逐年上升趋势,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保证血液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了解南京地区无偿献血者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HTLV)的流行情况。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随机筛查南京地区献血者标本,筛查阳性标本用蛋白印迹法(WB)和核酸检测进行确认。结果 25 007例献血者血液标本共有5例经ELISA筛查HTLV-Ⅰ/Ⅱ型抗体阳性,初筛阳性率为0.02%,经确认5例标本均为阴性。结论本研究提示南京地区属于HTLV感染的非流行区或低流行区但仍需继续监测,为制订输血相关政策和法规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了解苏州市无偿献血人群中人类嗜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HTLV-Ⅰ/Ⅱ)的感染状况。方法用双抗原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定性方法随机筛查苏州市地区的无偿献血人群血清标本。双孔复试确认为有反应性标本再采用免疫印迹法(WB)及核酸试验方法(PCR)进行确证。结果 ELISA法检测25 624份无偿献血者的标本,有反应性标本6份,采用WB及PCR确证1份标本为阳性,阳性率为0.003 9%。结论现有数据提示苏州市地区无偿献血人群为HTLV-Ⅰ/Ⅱ感染的低流行区域或非流行区域,目前对开展HTLV筛查的需求并不是很迫切,为保证血液质量安全建议苏州地区对预防血液传染HTLV-Ⅰ/Ⅱ策略是对血制品坚持进行滤白处理更为合适。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南宁市无偿献血人群人类嗜T细胞病毒(HTLV)的感染状况,评估HTLV对南宁市血液安全现状的影响。方法使用HTLV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试剂盒对南宁市61 804份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进行HTLV-Ⅰ/Ⅱ抗体筛查,筛查阳性标本应用免疫印迹试验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进行确证。结果 61 804份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共有HTLV-Ⅰ/Ⅱ抗体阳性24份,初筛阳性率为3.88,其中4份确证阳性,3份不确定,HTLV阳性率为0.65。结论南宁市无偿献血人群中存在一定的HTLV感染,但目前处于较低水平,仍需继续监测。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上饶市无偿献血人群中HTLV感染情况,为本地区血液安全相关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持。方法采用ELISA法筛查献血者血浆中HTLV-I/II抗体,用蛋白印迹法(WB)及荧光定量PCR法进行确证及分型。结果上饶市17662例无偿献血者中HTLV确证阳性3例,感染率为0.017%,均为HTLV-I型。结论调查表明,上饶市无偿献血者人群中存在HTLV感染者,为确保血液安全,有必要对本地区献血人群继续开展HTLV抗体筛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