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3篇
药学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目的了解无偿献血者中隐匿性乙肝病毒感染情况,并比较不同核酸检测方法对隐匿性乙肝病毒感染检测能力的差异。方法分别采用nested-PCR和Procleix Ultrio全自动核酸检测系统对无偿献血者血浆标本进行HBV核酸检测,对核酸阳性标本进行HBV DNA序列分析。结果在总计9 209例次标本的检测中,共有9 159例为HBsAg(-);HBsAg(-)标本中nested-PCR方法检出18例HBV DNA阳性(0.19%,18/9 159),而Procleix Ultrio检出7例(0.076%,7/9 159),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测序结果显示隐匿性HBV感染者中C基因型所占的比例(64.7%,11/17)明显高于HBsAg阳性的HBV感染者(23.1%,6/23,P<0.01)。结论闽南地区无偿献血者中存在较高比例的隐匿性乙肝病毒感染;不同核酸检测方法对献血者隐匿性乙肝病毒感染的检测能力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
新型一次性去白细胞滤器血袋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一次性去白细胞滤器血袋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CB-RFQM206CDF(1U)和CB-RFQM406CDF(2U)一次性去白细胞滤血袋,随机抽取采集7h内的新鲜全血60袋(各30袋),观察过滤时间、过滤前后细菌学检测、重量、游离血红蛋白含量以及血液常规指标等的变化;另取2种滤器血袋各5个批号各过滤5袋血液,比较不同批号滤器间白细胞过滤效果;采用细胞记数仪检测过滤前后血液常规指标,并用Nageotte计数板检测过滤后残留白细胞数、邻甲苯胺法检测FHb含量。结果2种滤器血袋过滤白细胞前后的血液均无细菌污染。CB-RFQM206CDF和CB-RFQM406CDF型滤器血袋血液过滤时间分别为(321.4±132.9)s和(663.3±210.5)s,血液回收率为(91.68±1.80)%和(92.70±2.11)%,白细胞去除率均为(99.998±0.001)%,白细胞残留量为(2.4±0.7)×104/袋和(4.6±1.6)×104/袋,红细胞回收率为(92.49±4.05)%和(91.99±3.28)%。2种滤器血袋过滤白细胞前后血液其它红细胞指标和FHb含量均无明显变化。2种滤器血袋不同批号间的白细胞去除率和红细胞回收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2种新型一次性去白细胞过滤血袋质量优良。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血液保存液中DEHP含量的气相色谱质谱测定方法。方法样品经正已烷萃取,以气相色谱质谱选择149碎片离子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 DEHP定量分析在0.1~8mg? L -1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76,检出限为0.01mg? L -1。结论该方法适合血液保存液中DEHP的检测。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初步了解单人份核酸检测方法在无偿献血者血液筛查中应用的利弊.方法 利用Procleix TIGRIS全自动核酸检测系统,结合血站常规的血清学检测,平行检测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对核酸检测初检反应性、复检非反应性的标本应用其它检测方法进行验证;对核酸检测初检反应性且鉴别阳性的部分标本,应用阴性血浆做倍比稀释,模拟混合NAT检测.结果 在总共12 005份标本中,核酸检测ULTRIO初检反应性标本共51例,经复检非反应性或鉴别试验阴性的标本共17例(33.3%),其中有6例经罗氏核酸检测为HBV阳性,即不可重复的标本存在真阳性的可能.模拟混样检测结果显示,经混样检测后阳性检出率明显降低,尤其是病毒拷贝数比较低的标本.结论 单人份核酸检测在血液筛查的应用中有利有弊,应根据需要选择.  相似文献   
5.
6.
目的对本站制备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的方法进行探索并对其质量进行评价。方法随机抽取本站40 U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人类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HTLV)在厦门市无偿献血人群中的感染情况及基因亚型的特点.方法 采用ELSIA方法自2004年2月起对来夏门市中心血站献血的全部献血者131 823人做抗-HTLV-1/2筛检,对ELISA检测阳性的标本经巢式PCR、Taqman MGB探针及WB法检测确认并确定HTLV亚型.结果 在5年1个月的时间里,ELISA法初筛抗-HTLV阳性58例;经巢式PCR或Taqman MGB探针检测确认为HTLV-1阳性的标本24例,阳性率为0.02%(24/131 823).分析其中16例阳性标本的gp46序列发现其都属于HTLV-1A亚型,其中15株序列属于世界人种亚群,另外1株属于日本人种亚群.结论 厦门市无偿献血者中存在HTLV感染且感染者均为HTLV-1型,以世界人种亚群为主,并有少量的日本人种亚群;对献血者的HTLV筛查可有效杜绝经输血传播HTLV,进一步提高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HLAA,B基因型别对可溶性HLAⅠ类抗原含量的影响。方法HLAA,B基因型别用反相PCRSSO技术检测,可溶性HLAI类抗原的含量用夹心ELISA方法测定。结果在福建省汉族人群中基因型别为HLAA24的个体,可溶性HLAⅠ类抗原的含量显著高于平均水平;HLAA2和A33基因的携带者可溶性HLAⅠ类抗原的含量显著低于平均水平;HLAA11、B15、B40和B58的个体可溶性HLAⅠ类抗原的含量与平均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HLAA基因型别的不同可能造成可溶性HLAⅠ类抗原含量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福建省汉族人群HLA—B15组和B40组抗原特异性的分布情况。方法:采用反相PCR—SSO技术做基因分型,并分析各等位基因对应的抗原特异性。结果:171名福建省汉族人中HLA—B15基因频率为0.1257,分属3种抗原特异性,其抗原特异性分布与上海地区人群无显著性差异;HLA—B40基因频率为0.2368,分属3种抗原特异性,其抗原特异性分布与上海地区人群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福建省汉族人群HLA—B15组和B40组抗原特异性的分布有其自身特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15个短串联重复序列(STR)基因座基因频率在原发性胃腺癌患者和厦门地区正常人群中的分布,推测与胃腺癌相关的基因。方法123份血样采自本地区无癌家族史的健康人群,39份血样采自本地区胃腺癌患者。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复合扩增结合四色荧光检测方法对血样DNA进行基因型分析,调查本地区健康人群和胃腺癌患者人群的基因频率分布,并根据两者的该15个基因座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的差异性,推测易感连锁和抗性连锁的等位基因。结果厦门地区胃腺癌患者的TH01、vWA和FAG基因座的等位基因的分布与该地区健康人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个别等位基因比较中,胃腺癌人群TH01-7的基因频率为0.0385,健康人群TH01-7的基因频率为0.264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对危险度(艘)=0.1115;胃腺癌人群vWA.15基因频率0.0513,健康人群vWA-15的基因频率0.2927,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R=0.1307;胃腺癌人群FAG-18的基因频率为0.1026,健康人群FAG-18的基因频率为0.0163,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R=6.8998。结论TH01-7与胃腺癌相关联,其附近可能存在胃腺癌抗性基因;vWA-15附近有可能存在与胃腺癌相关的抗性基因;FAG-18与胃腺癌相关联,其附近可能存在胃腺癌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