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孔一帆  卫晓红  张迪  陈卓  许倩倩  樊晓丹  商洪才 《中草药》2023,54(19):6400-6412
目的 通过文献计量学方法,评估中医药治疗蒽环类所致心脏毒性的研究趋势,并探讨机构合作、研究热点和前沿趋势。方法 计算机检索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CNKI)、万方、中国生物医学(CBM)和维普(VIP)数据库,检索2000年1月1日—2022年10月31日发表的关于中医药治疗蒽环类所致心脏毒性的中英文文献。运用文献计量学软件CiteSpace对国家、机构、期刊、作者、被引文献和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 检索到1134篇关于中医药治疗蒽环类所致心脏毒性的论文,其中英文文献237篇,中文文献897篇。该领域发文量逐年增加,发文量最多的国家是中国(117篇);英文文献中发文量最多的机构是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大学(9篇),中文文献发文量最多的机构是湖南中医药大学(45篇)。中医药治疗蒽环类心脏毒性主要以中成药研究为主,主要的治疗方向是蒽环类所致的心力衰竭和心肌病,心脏毒性早期更关注心肌损害,之后更关注心力衰竭。蒽环类心脏毒性研究分为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该领域的早期研究主要集中在临床研究,近10年主要以分子机制研究为主;实验研究的早期主要以动物实验为主,近4年更关注细胞实验。氧化应激一直是该领域研究的主要趋势,氧化应激、凋亡和自噬分子机制及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将是该领域研究的主流趋势。结论 分子机制研究及氧化应激、凋亡和自噬机制之间的关系是中医药治疗蒽环类所致心脏毒性的研究热点和趋势,文献计量学分析结果为中医药研究人员提供了有价值信息,有助于研究者发现潜在的合作者和机构,发现该领域的热点问题和探索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目的 应用可视化方法分析代谢组学在中医药领域的现状及趋势。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和Web of Science 核心合集数据库2021年3月15日之前收录的中医药领域代谢组学研究的相关文献,应用CiteSpace软件对纳入的文献进行关键词、作者、研究机构等内容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 共纳入中文文献247篇,英文文献350篇。文献数量在波动中迅速上升。中、英文文献作者合作网络显示,张爱华是中医药领域代谢组学研究发文量最多的作者,并形成了核心研究团队。发文机构显示,中国医学科学院是该领域的重要研究机构,机构间合作紧密。中、英文文献关键词分析显示,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核磁共振、代谢标记物、冠心病、质谱技术、代谢通路等相关领域。结论 中医药领域代谢组学研究的热点主要为中医药治疗代谢性疾病的机制研究。研究趋势为卵泡代谢组学研究及中药有效成分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鄢贵  龚普阳  张复中  谭庆刍  宋启瑞  沈刚 《中草药》2024,55(11):3805-3815
目的 基于CiteSpace和VOSviewer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白芍研究现状并预测未来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方法 分别从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Web of Science数据库核心集中收集白芍研究文献,导入NoteExpress中删除重复文献、不合格文献并统一关键词,再利用Excel、CiteSpace、VOSviewer软件分别对中英文文献的发文量、发文期刊、发文作者、发文机构、发文国家、文献被引频次、关键词等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 共检索到符合要求的文献4 046篇,其中中文文献3 334篇,英文文献712篇。白芍研究相关的年发文量整体呈上升趋势,中英文发文量最多的机构分别为北京中医药大学(76篇)和扬州大学(73篇),发文量最多的作者分别为魏伟(24篇)、Tao Jun(66篇)。开展白芍研究的国家主要以中国为主,刊载量最多的中英文期刊分别是《中草药》和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被引频次前10的中英文文献主要为白芍药理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方向,包括抗炎、抗氧化、抗抑郁、镇痛等方面。结论 白芍研究热点集中在数据挖掘、组方规律以及白芍及其药效成分的药理作用和作用机制方面,尤其在抗氧化、抗炎、神经保护、抗抑郁、调节肠道菌群等方面的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可能是未来主要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医药语料库发展趋势和研究热点,为中医及民族医命名实体识别和语义标注相关研究提供指导。方法 从中国知网、重庆维普、万方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检索近20年与医药语料库相关的文献。借助CiteSpace等软件对各年份发文量、发文国家(地区)、发文机构、作者、文献被引量、文献共被引和关键词进行分析。结果 筛选纳入中文文献462篇,英文文献122篇。中英文文献发文量均呈上升趋势;英文文献发文量最多的机构是法国科学研究中心;中文文献发文最多的机构是北京中医药大学。结论 目前中文文献研究主题集中在医学英语语料库建设,以及少量用于电子病历命名实体识别方面的语料库研究;英文文献研究主题集中在医药信息标注和命名实体识别工具开发。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的研究现状及热点,为该领域的研究者提供相关信息。方法 以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和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为数据源,运用CiteSpace 5.7.R2科学知识图谱工具绘制、分析相关数据。结果 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纳入841篇文献,CNKI数据库纳入3182篇文献,经分析得到国际与国内的发文量最多的作者分别是XING JIANG XIONG和吕圭源;发表论文的作者较为分散,国际13位核心作者累计发文150篇,仅占17.84%,国内120位核心作者累计发文671篇,占21.67%;研究机构主要为中医药高等院校及附属医院。关键词聚类呈现三个研究热点:①中医药治疗高血压临床疗效观察;②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的生物学机制;③数据挖掘中医药治疗高血压临床用药规律。结论 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的发文量整体呈上升趋势,中国在该领域占国际主导地位,但各机构、团队之间合作不够密切。随着研究范围的扩充和研究层次的深入,研究机构应加强合作,打破研究壁垒,形成新型知识共享、难点共破的学术氛围。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CiteSpace和VOSviewer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菟丝子Cuscutae Semen的研究现状和研究趋势。方法 分别从中国知网数据库与Web of Science数据库核心集中,导出主题为菟丝子的中英文文献,并使用CiteSpace、VOSviewer、Excel软件分别对中英文文献的发文量、作者、发文机构、文献被引频次、关键词等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文献485篇,其中中文文献440篇,英文文献45篇。菟丝子的年发文量总体呈现增长趋势。发文量最多的中英文发文机构分别为北京中医药大学(43篇)和Tehr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徳黑兰医科大学,4篇)。研究菟丝子的国家以中国为主。收录文献最多的中英文期刊分别是《时珍国医国药》和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被引频次前10的中英文文献主要研究方向为菟丝子黄酮对生殖系统的药理作用,以及其抗衰老、抗骨质疏松、抗氧化等药理作用。资助最多的基金均为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结论 菟丝子的数据挖掘、组方规律的探究,以及菟丝子治疗不孕症等生殖、内分泌系统疾病及抗氧化、抗细胞凋亡等作用机制研究为目前的研究热点。对菟丝子治疗生殖、内分泌系统疾病及抗氧化作用的深入研究为未来的重点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7.
魏欣  纪瑞锋  徐娟  程感桃  刘昌孝  何新 《中草药》2024,55(9):3064-3076
目的 运用文献计量学软件CiteSpace和VOSviewer对绞股蓝Gynostemma pentaphyllum的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进行可视化分析,为其研究新思路提供参考。方法 以绞股蓝为关键词,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维普数据库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所收录的相关研究文献,采用CiteSpace、VOSviewer、WPS软件分别对绞股蓝中、英文文献的整体产出、研究主体、合作网络及关键词等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 筛选纳入文献3 305篇,其中中文文献2 799篇,英文文献506篇。绞股蓝的年发文量总体呈现增长趋势,共有31个国家(地区)参与绞股蓝的研究,其中以中国为主。中、英文文献发文量最多的作者分别是谭华炳和朴香兰;辽宁中医药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分别是中、英文文献发文量最多的机构。研究领域内各机构和团队之间的交流合作有待加强。中、英文关键词共现、聚类分析显示,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绞股蓝的化学成分、提取工艺、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作用机制方面。结论 绞股蓝研究目前仍处于上升阶段,未来绞股蓝多糖、氧化应激、分子对接、肠道微生物菌群及抗炎作用等方面是国内外绞股蓝领域应关注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研究地龙的中文文献的研究现状、热点及前沿趋势进行分析,为地龙在医药卫生领域内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CiteSpace分析2002年1月—2022年7月CNKI核心合集数据库检索平台收录的地龙相关文献。结果 本研究最终纳入中文文献2555篇;赵永烈是发文量最多的作者;北京中医药大学是发文量最多的机构;中文文献所得关键词聚类分析得出111个聚类,包含关键词量≥10的聚类有9个;突现词分析显示中文文献有32个突现词。结论 “抗癌”机制研究逐渐成为地龙研究领域的潜在热点和研究重点;国内学者和机构应加强合作,通过整合、利用各自优势,推动学科发展,共同促进该领域取得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国内肿瘤舌象研究文献计量学分析及研究热点。方法 通过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维普网(VIP)进行文献检索;统计文献发表时间、核心作者、期刊分布、关键词等内容。应用Citespace软件对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选择浅语义索引算法标记聚类,通过时间线视图展示聚类,并检测高强度突变词。结果 纳入312篇文献,20年来发文量呈上升趋势,通过定量分析找到该研究领域高产机构、研究团队、研究学者。上海中医药大学发文10篇,是发文量最大的研究机构;路艳发文8篇是最高产作者;辽宁中医杂志是载文最多的期刊。关键词“舌象”出现频次最高(72次),中心性最高(0.55);形成了12个较为合理的聚类。结论 肿瘤中医证候分布规律、舌象参数与理化指标相关性研究、肿瘤舌象参数定量化研究、舌苔脱落细胞凋亡机制研究、数据挖掘及图像处理等为该领域热点内容。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对CNKI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近15年中医药数据挖掘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帮助研究者了解近15年中医药数据挖掘、数据分析领域的研究现状,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以“数据挖掘”“数据分析”“中医”和“中药”为检索词进行主题检索,限定时间范围为2005-2019年,使用Python的pandas数据分析包,对文献数据从发表年度趋势、研究机构、作者、期刊、关键词等方面进行计量学分析。结果 得到有效文献共计1894篇,发表文献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发文量最多的机构是中国中医科学院,发表4篇及以上的的作者为核心作者,载文量最多的是《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使用关联规则针对方剂进行用药规律研究等方面。结论 近年来,中医药数据挖掘与数据分析研究发展迅速,但研究对象、研究方法较为单一,结合科研需求,利用最新的人工智能技术,推进中医药数据挖掘与数据分析的立体化、多维度研究是当前该领域研究的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近10年中医养生领域的研究现状、研究热点及趋势,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中国知网(CNKI)为数据来源,对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公开发表文献进行检索并筛选,运用CiteSpace 5.5软件对纳入文献的作者、机构、关键词进行分析,并绘制可视化知识图谱。结果:近10年有关中医养生研究发文量呈增长趋势,主要研究人员185人,并形成了以于琦和郭教礼为代表的两个稳定的高产团队,研究力量主要集中在科研院所,如广州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等。该领域的研究热点有养生理论、养生思想、养生方法及养生应用,相关度较高的疾病主要涉及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结论:中医养生的研究以养生思想和养生方式为主,现已广泛应用于慢性病防治,并形成具有中医特色的健康管理模式,拥有较稳定的研究团队,但团队间合作不足,今后应加强团队间合作,深入挖掘中医养生在临床常见慢性疾病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采用知识图谱及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国内中医药治疗心悸的研究进展与现状。方法 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1980-2019年相关文献,通过Citespacce5.5R2、VOSviewer1.6以及文献计量学分析该领域内文献作者、研究机构、关键词的共现联系和聚类特征。结果 共纳入文献2187篇,相关研究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主要研究机构有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核心作者有李运伦、周文斌、姜瑞雪、王清贤等。高频关键词有心律失常、心力衰竭、辨证论治、名医经验等。通过关键词共现网络的节点中心性和突现性分析得到,中医治疗心悸领域内的研究热点集中在稳心颗粒、随机平行对照研究、室性早搏以及临床经验总结方面。结论 该研究通过对中医药治疗心悸研究领域知识结构的可视化分析,揭示了研究热点、科学前沿和发展趋势,以期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预判与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挖掘舌诊诊断标准研究的关键文献、研究热点、作者合作网络、机构合作关系,为研究者了解舌诊诊断标准的研究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提供参考。方法在中文期刊数据库中对有关舌诊诊断标准相关话题进行检索,按制定的纳入与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结合人工文献阅读和信息提取的方法,运用CiteSpace软件对作者、机构、关键词进行分析。结果纳入文献116篇,通过可视化分析发现随着对舌诊诊断标准重要性的认识,相关文章数量在2006年及以后迅速增加。机构和作者合作主要是集中于机构内部。舌诊诊断标准的核心作者还未出现,但形成了7个比较稳定的研究团队,陆小左、胡镜清、王忆勤等学者为各团队间的合作起到了桥梁作用。主要研究机构是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工程学院、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文献关键词除了诊断标准外,可以归纳为3类:描述方法学的关键词,描述辨证的关键词和描述疾病的关键词。这在一定程度上相当于从3个角度反映着当下的研究热点。本研究预测未来舌诊诊断标准将借助舌诊客观化及方法学在临床常见病中实现。结论舌诊诊断标准研究目前尚无统一定论,加强发展并探索现代方法学应用于舌诊诊断标准的制定与临床应用。在未来长期探索与研究中终将以标准化引领和主导中医药发展,推动中医药的国际化进程。  相似文献   

14.
基于CiteSpace的中医传承研究可视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可视化分析从宏观角度呈现中医传承领域的研究概况、研究热点和前沿,分析未来发展趋势,为中医传承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CiteSpace软件对2004-2018年间发表于中国知网(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ternet,CNKI)的中医传承研究领域论文进行分析,将该领域主要科研团队、科研机构、发文数量、研究焦点及走向以知识图谱形式呈现。结果 中医传承研究发文数量从2004-2010年期间处于起始期和缓慢增长期,自2011年后处于显著增长期,以唐仕欢为代表的科研团队和以山东中医药大学为首的科研院校为中医传承做出了较大贡献。中医传承辅助软件的应用极大方便和扩展了传承的内容和深度,传承研究日趋细化、数据化、客观化。结论 国家采用科研立项、国医大师评选等一系列扶植中医的政策及名师带徒等具体传承工作的实施是中医传承研究领域迅速升温的直接原因。计算机、统计学的发展以及中医传承软件的开发为中医传承研究注入了新活力。预计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围绕中医传承实践方法的探索、基于人工智能的数据挖掘技术的开发及传承软件升级将是该领域持续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总结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有关中药鲜药鲜用的文献特征,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计量学研究、可视化分析,从而探究中药鲜药鲜用的研究热点以及发展趋势,为该领域深入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 以CNKI数据库为数据源,应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并借助CiteSpace和VOSviewer软件,对1978-2020年中药鲜药鲜用相关研究的年度发文情况、基金项目、期刊分布、高被引文献、核心机构网络、关键词等进行分析。结果 截止2020年12月31日,共检索到有效文献163篇,年度发文数量整体呈逐年上升趋势;有关“中药鲜药”相关研究的政府科技计划项目主要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发文量最高的期刊为《时珍国医国药》,被引频次最高的期刊为《中国中药杂志》;但发表论文在机构合作方面合作密度较低,缺少跨区域的合作;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鲜药的动物鲜药、临床功效、保鲜技术、化学物质组成四个领域。结论 目前,中药鲜药的研究已经开始引起学者的广泛关注,但我国对于中药鲜药的研究依旧任重而道远,亟需加强跨机构、跨区域的多元化科研合作,关注该领域研究热点,提升研究质量,充分发挥中药鲜药防病治病的独特优势和作用。该研究与分析对扩大鲜药的临床应用及新型饮片和制剂开发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基于文献计量学方法,对中药专利研究的发展现状与研究热点进行系统分析,为中药研究和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情报支撑。方法 通过中国知网收集整理了近2,0年间中药专利研究论文842篇,采用VOSviewer和CiteSpace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从文献时序分布、空间分布、研究热点与演化趋势等方面,绘制知识图谱,并梳理研究脉络,揭示中药专利研究领域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结果 从文献空间分布来看,842篇文献共涉及334本期刊、1361名作者和419个研究机构;从发展阶段来看,我国中药专利研究领域经历了上升阶段(2000-2005)和平稳阶段(2006-2020);从文献的研究热点与演化趋势来看,对于中药组方的研究贯穿于中药专利研究的整个过程,随着研究的深入,研究主题日趋多样化。结论 有效利用中药专利信息资源可推动中药产业发展,预测中药配伍和用药规律的研究将成为今后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17.
熊金璐  于迪  宋来辉  张睿  杨辛欣  于澎 《中草药》2021,52(4):1105-1116
目的探索近年来矿物药研究情况、热点以及变化趋势。方法以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为检索平台,收集有关矿物药研究的相关文献,利用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 5.1.R6通过共现网络分析的方法,对作者、国家、发文机构、关键词等内容构建知识图谱,探索分析矿物药的研究情况与前沿。结果计算机共检索、筛选获得矿物药研究相关中文文献2678篇、英文文献1454篇,中英文文献发文量总体呈波浪式上升趋势;作者群中中英文文献贡献量最多的是南京中医药大学的刘圣金和斯洛伐克科学院的Balaz;研究机构中南京中医药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的中英文文献发文量最多;中英文文献的高频关键词多为单味矿物药、化学成分、药理毒理机制和临床应用等。结论近年来,中文文献的矿物药研究的热点从临床应用、本草学研究等方面,不断向其工艺、质量控制及药效物质作用机制研究方向转变;英文文献多集中于矿物药化学成分、结构性质、临床疗效、药理作用、毒副作用等方面。可见随着各学科交叉研究的加强和各种新技术及统计方法的应用,矿物药研究逐步告别起步晚、基础弱的困境,正在向标准化、现代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