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该研究建立了同时测定鸭跖草中异荭草苷、荭草苷、牡荆苷、异牡荆苷4种成分含量的HPLC定量分析方法,对不同产地共62批鸭跖草进行含量差异分析及质量评价。采用Dikma Platisil ODS色谱柱(4.6 mm×250 mm, 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水溶液(14∶86),检测波长348 nm,流速1.0 mL·min-1,柱温35℃;应用化学计量学的方法对62批鸭跖草药材产地差异及其药材质量进行研究。结果显示4种成分的测定在质量浓度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6.17%~103.0%,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RSD均小于2.0%。整体上4种成分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异荭草苷>异牡荆苷>荭草苷>牡荆苷,取产地明确的47批鸭跖草样品进行分析,化学计量学将其分为6类,不同产地鸭跖草质量差异大,综合而言西部、中部、南部产地的鸭跖草质量较优。该研究所建立的HPLC多成分含量测定方法专属性强,简便高效,为综合评价不同产地的鸭跖草药材质量提供参考;经化学计量学分析发现不同产地鸭跖草质量差异大,认为可将异荭草苷...  相似文献   
2.
HPLC法测定不同产地忍冬藤中4种环烯醚萜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忍冬藤中4种环烯醚萜苷的方法。方法使用Diamonsil 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乙腈(A)-0.05%磷酸水(B)梯度洗脱,0~10min,10%~14%A;10~35min,14%A;体积流量1.0mL/min,检测波长236nm。柱温30℃。结果裂环马钱子苷酸、马钱苷、当药苷、secologanoside-7-methylester分别在0.8064~32.256μg、2.136~85.44μg、0.7936~31.744μg、0.7824~31.296μg呈良好线性关系;回收率分别为101.27%、98.50%、101.34%、101.36%,RSD分别为2.30%、1.54%、2.10%、1.87%;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同时测定忍冬藤中4种环烯醚萜苷的量。  相似文献   
3.
孔凡乐  纪瑞锋  何新 《中草药》2024,55(5):1652-1664
目的 探寻植物类药材农残检测研究的热点与发展趋势。方法 通过对中国知网(CNKI)和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WoSCC)自建库以来有关该主题的文献进行检索,根据所得数据绘制发文量趋势图,并对纳入的文献分别使用VOSviewer软件进行关键词、作者共现分析,使用CiteSpace 6.1.R6 Advanced软件进行机构共现、关键突现与聚类分析、时间线分布图绘制。结果 筛选出521篇中文文献和153篇英文文献,发现该领域在2005年之后迅猛发展。国内领衔的作者与机构为以薛健为代表的中国医学科学院、国外为以Tagami Takaomi为代表的日本大阪府立公共研究所。研究主要集中在检测基质(金银花、人参、三七、黄芪等)、农残类型(有机氯、有机磷及拟除虫菊酯类)和检测技术(质谱联用技术等)等方面,且整体趋势向植物类药材中多种农药的同时检测,技术手段更趋高效、简单化。结论 该领域的发展受益于学科交融及《中国药典》对药材农残限量标准和检测方法的不断完善,未来发展趋势将聚焦于质量标准研究和风险评估。  相似文献   
4.
忍冬属植物环烯醚萜类成分研究概况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我国忍冬属植物资源较为丰富,其中可供药用的品种达47种,广布于全国各省区,金银花为该属植物中的临床常用中药,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忍冬属中环烯醚萜类成分显示出较强的生物活性,通过对忍冬属植物中环烯醚萜类成分的分布及其生物活性进行综述,展望今后忍冬属植物此类成分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便于对忍冬属植物中环烯醚萜类成分及其药理作用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并充分开发利用该属药用植物资源。  相似文献   
5.
中药材残留农药情况分析及其标准研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药典》规定了中药材中9种农药残留的限量标准,而生产中使用农药数量远远大于这个数目,正是标准的缺失导致无法判断中药材中残留农药超标的真实情况。该研究检索了140篇文献中的7 089条中药材农药含量数据,以目前被广泛接受且在全球很多国家应用的《欧洲药典》的70种农药残留标准对中药材残留农药超标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170种中药材有33种存在超标现象,而白术、薄荷、浙贝等137种中药材中农药残留均未超标。在收集的残留农药测定数据中,总超标率为1.72%,其中机氯类农药平均超标率为2.26%,有机磷类农药平均超标率为1.51%,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平均超标率为0.37%。(2)各种农药平均超标率为2.00%,残留农药超标率在5%以上的共4种农药,占比8.33%;超标率1%~5%的共9种农药,占比18.75%;超标率小于1%的共6种农药,占比12.5%。其余29种农残均未超标,占比为60.42%。由此看来,绿色和平组织的报道在一定程度上夸大了中药材农药残留超标情况,但当前中药材农药残留问题仍值得关注。建议修订《中国药典》农药残留标准,在保留已有农残种类的基础上,增加中药材农业生产中实际大量应用的农药种类,加强中药材残留农残的系统研究,为保证中药材安全,促进中药材进出口贸易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6.
人参皂苷生物合成基因组织表达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生物信息学及实时荧光定量方法对10个人参皂苷生物合成关键酶基因的组织表达特性进行研究。运用转录组热图聚类方法分析了四年生吉林人参14个不同部位人参皂苷生物合成基因的表达;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测定人参组培苗、不定根中人参皂苷生物合成基因的表达;运用Pearson相关对这10个人参皂苷生物合成关键酶基因表达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β-AS,CYP716A52v2在吉林人参及组培苗的根中表达高,与Ro分布相一致;与达玛烷型人参皂苷合成相关的CYP716A47,CYP716A53v2表达呈显著正相关,从分子水平证明了人参皂苷化学成分分布的差异主要由转运引起。  相似文献   
7.
中国枸杞属种间亲缘关系和栽培枸杞起源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丹  纪瑞锋  郭威  黄璐琦 《中国中药杂志》2017,42(17):3282-3285
系统总结了近年来中国枸杞属有关野生枸杞种间亲缘关系的研究状况,详细回顾了栽培枸杞起源的时间、地点、方式及祖先种等方面研究所取得的现有证据,总结了枸杞栽培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认为栽培枸杞是在野生种的基础上,通过突变和人工选择发展出不同品种(系)。为寻找栽培枸杞起源的有力证据,充分利用枸杞种质资源,加强对中国枸杞属的野生资源的考察和评价,利用分子手段研究我国野生枸杞与栽培枸杞间的关系,加强对野生枸杞的研究,野生枸杞资源的挖掘和利用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 考察摘除花蕾对林下参Panax ginseng叶片、叶柄、茎顶端、茎中部、茎基部、芦头、根皮、根心、侧根及须根主要人参皂苷和植物激素水杨酸、脱落酸含量的影响,研究人参皂苷含量变化与植物激素的相关性,为林下参的种植方式优化提供依据。方法 基于UPLC-MS/MS技术分别建立含量测定方法,对林下参10个部位主要人参皂苷和植物激素进行测定,运用单因素分析评价林下参摘蕾与否的质量差异,并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方法探讨植物激素与人参皂苷含量的相关性。结果 所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稳定可行;摘蕾组林下参地下部位中参皮(P<0.05)和侧根部位(P<0.001)中人参总皂苷含量显著增加,地上部位包括林下参叶、叶柄与茎总人参皂苷含量均显著降低(P<0.001);摘蕾组人参皂苷Rd在芦头(P<0.05)、根皮(P<0.01)中的含量显著上升。摘蕾组参皮和参心中水杨酸含量显著降低(P<0.001)。水杨酸与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g1含量呈正相关,与人参皂苷Rg3、人参皂苷F1含量呈负相关。结论 摘除花蕾可显著提高林下参除须根外地下部位主要人参皂苷总含量,并使地上部位人参皂苷含量降低,提高林下参综合经济价值。摘除花蕾可引起内源性水杨酸含量变化,且该变化人参皂苷含量与人参皂苷含量变化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陈春宇  董汉玉  纪瑞锋  刘昌孝  何新 《中草药》2020,51(11):3051-3061
芳香类中药自古被用于瘟疫的预防,中医药防治疫病有独特的优势。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肆虐,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指南推荐中西医结合治疗。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的中医治疗方案中,医学观察期、确诊患者的临床治疗期及恢复期均选用含较多芳香类中药的中成药或方剂进行防治,部分地方卫生健康委员会或中医药管理局还推荐多种其他使用芳香类中药的方式(外熏、艾灸、佩戴香囊等)防治COVID-19。芳香类中药"芳香辟秽、扶助正气"的功效在COVID-19的预防和治疗中发挥积极作用,使用芳香类中药干预COVID-19的发生发展已成为共识。芳香类中药独特的药性、化学成分和作用机制值得开展广泛深入的实验及临床研究,可为后续COVID-19治疗及相应的药物开发提供参考。基于中医药理论探讨芳香类中药在防治COVID-19中的作用,并推测其发挥作用的可能机制,为芳香类中药防治COVID-19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补肾复方五子衍宗丸治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使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http://lsp.nwu.edu.cn/tcmspsearch.php)数据库预测五子衍宗丸有效成分的靶点并通过Uniprot数据库进行靶点名称标准化;通过OMIM、Gene Cards、DisGeNET数据库收集肝纤维化靶点,通过韦恩图筛选活性成分靶点和疾病靶点基因的交集,获取五子衍宗丸治疗肝纤维化的潜在靶点;运用Cytoscape 3.9.0构建有效成分-靶点-肝纤维化网络,预测核心靶点,构建基于STRING平台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利用微生信平台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使用AutoDockTools软件,结合PPI网络及GO功能、KEGG通路分析,将核心靶点与有效成分进行对接验证。结果 获得五子衍宗丸活性成分84个,筛选出有效成分作用靶点179个,肝纤维化靶点798个,五子衍宗丸与肝纤维化交集靶点81个,经拓扑属性分析筛选得到五子衍宗丸26个活性成分、37个治疗肝纤维化关键靶点;根据“活性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图,预测槲皮素、山柰酚、苦参碱、黄豆黄素为五子衍宗丸作用于肝纤维化的重要活性成分;RAC-α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1)、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6(IL6)、细胞肿瘤抗原p53(TP5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等为核心靶点。GO功能富集分析的生物学过程(BP)主要与RNA聚合酶II启动子转录的正调控、基因表达的正调控等关联;细胞组分(CC)主要与细胞外空间、细胞核等关系密切;分子功能(MF)主要与大分子复合物结合、蛋白激酶活性、RNA聚合酶II核心启动子近端序列特异性DNA结合等相关。五子衍宗丸治疗肝纤维化途径主要包括化学致癌-活性氧信号通路、JAK-STAT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等。核心成分槲皮素、山柰酚、苦参碱、黄豆黄素与核心作用靶点AKT1、TNF、IL6、VEGFA、CASP3等对接结合稳定,分子对接初步证明关键成分自发地与多个核心蛋白结合,可对多个关键靶点进行调控。结论 通过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初步揭示补肾复方五子衍宗丸影响凋亡过程的正负调控、氧化应激、炎症因子、血管生成等反应过程,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等作用特点,可为临床肝纤维化治疗中重视补肾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