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索可预测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血浆指标。方法C57BL/6J小鼠给予普通饮食喂养12周。载脂蛋白E基因缺陷小鼠(背景品系为C57BL/6J)分为四组,A组给予高胆固醇饮食(1%胆固醇),B组给予高胆固醇饮食+罗苏伐他汀(1mg/kg/d)干预,C组给予高胆固醇饮食+坎地沙坦(1mg/kg/d)干预,D组给予高胆固醇饮食+罗苏伐他汀(1mg/kg/d)+坎地沙坦(1mg/kg/d)干预。12周后测定血浆中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自身抗体的滴度与动脉粥样硬化发展的程度。结果C57BL/6J小鼠无动脉粥样硬化,而A组小鼠出现广泛动脉粥样硬化。B组和C组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降低,而D组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更低。A组小鼠血浆中四种抗体,包括铜低密度脂蛋白IgG,铜低密度脂蛋白IgM,丙二醛化低密度脂蛋白IgG和丙二醛化低密度脂蛋白IgM的水平均高于C57BL/6J小鼠(P〈0.01)。与A组小鼠相比,B、C和D组小鼠血浆中仅铜低密度脂蛋白IgG的滴度降低,且降低程度与动脉粥样硬化降低程度一致。与C57BL/6J小鼠相比,A组小鼠血浆中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1)。B组和C组小鼠氧化低密度脂蛋白的血浆水平与A组无显著差异,仍明显低于C57BL/6J小鼠,但D组小鼠血浆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恢复正常。结论铜低密度脂蛋白IgG的血浆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及消退呈高度正相关,或可作为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C57BL/6J-HBV乙型肝炎病毒转基因小鼠血清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蛋白(TP)和白蛋白(ALB)与性别和年龄的关系,以及与遗传背景相同的C57BL/6J小鼠的差异。方法选取8周龄和24周龄的C57BL/6J-HBV转基因小鼠及C57BL/6J小鼠的血清测定T-BIL、ALT、AST、TP和ALB值。结果C57BL/6J-HBV转基因小鼠与同周龄同性别的C57BL/6J小鼠相比,T-BIL、ALT、AST、TP和ALB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24周龄的C57BL/6J-HBV转基因小鼠ALT和AST与其8周龄鼠相比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C57BL/6J-HBV转基因小鼠T-BIL、ALT、AST、TP和ALB值显著高于C57BL/6J小鼠;且C57BL/6J-HBV转基因小鼠ALT和AST值与年龄有关,与性别无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介绍一种判定C57BL/6小鼠亚系中烟酰胺核苷酸转氢酶(Nnt)基因是否丢失的PCR检测方法。方法用PCR方法分别对5只购自杰克逊的C57BL/6J小鼠以及10只本公司C57BL/6背景的转基因小鼠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对扩增产物进行分析。结果从杰克逊实验室购得的5只C57BL/6J小鼠基因组以及本公司抽取的3只C57BL/6小鼠Nnt部分功能基因丢失,本公司C57BL/6中有6只小鼠含有Nnt基因未丢失,另外还有1只小鼠为Nnt基因杂合小鼠。结论在选择C57BL/6作为代谢性实验的模型时,应考虑选择适当的亚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葡萄籽提取物对C57BL/6J小鼠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影响。方法:将48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饲普通饲料)、高胆模型组(饲高脂饲料:含2%胆固醇、0.4%胆酸盐、10%猪油)、葡萄籽提取物低,高剂量组(在饲高脂饲料的同时,分别添加葡萄籽提取物0.2,0.6mg/g体重)。实验至第21周末,眼球放血处死小鼠,检测血清甘油三酯(TG)、胆固醇(Chol)、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和红细胞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同时取主动脉作病理形态学观察。结果:与高脂模型组比较,葡萄籽提取物组小鼠血清TG、Chol、OX-LDL、MDA含量明显降低,而红细胞SOD活性明显提高(P<0.01)。同时葡萄籽提取物组小鼠主动脉壁厚度和泡沫细胞数量明显较高脂模型组减轻,小鼠主动脉损伤评分差异显著P<0.01。结论:葡萄籽提取物具有减缓C57BL/6J小鼠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作用,其作用可能与降低TG、Chol、OX-LDL水平,抗脂质过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MicroRNA-29b(miR-29b)在Apo-E基因敲除小鼠的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模型斑块血管中的表达情况,探讨miR-29b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8只5周龄、雄性SPF级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C57BL/6J—ApoE-/-,apolipoproteinE—deficientmice)为实验组(FS组)。8只雄性、SPF级、相同周龄的C57BL/6J小鼠为对照组(NS组)。高脂(1%胆固醇+15%猪油)喂食15、20周龄取材检测。结果FS组和NS组体重[(29.10±2.53)g和(33.20±5.18)羽无明显差异(P〉0.05);FS组较NS组血清总胆固醇((13.52±1.58)mmol/L和(2.12±0.35)mmol/L]显著增高(P〈0.01);FS组主动脉出现典型的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NS组主动脉管壁正常,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FS组主动脉弓miR-29b的表达较NS组[平均吸光度值:(2.10±0.27)和(17.56±1.07)1明显降低(P〈0.01)。结论在高脂喂食的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中.miR-29低表达可能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6.
利用TGF-β1体外诱导naYveT细胞分化为调节性T细胞(Treg),通过体内输注延长小鼠皮肤移植物存活时间,并研究其相关机制。根据诱导条件不同分为3组:对照组(加入IL-2培养的C57BL/6小鼠T细胞)、MLR组(即混合淋巴细胞反应组,经同种抗原刺激活化的C57BL/6小鼠T细胞)和TGF-β组(经同种抗原刺激活化的C57BL/6小鼠T细胞,同时加入5.0ng/mlTGF-β1诱导)。利用FACS检测CD4+CD25+T细胞比例,并用RT—PCR检测Foxp3的表达水平。建立小鼠皮肤移植模型,并于第0、1、2和3天输注上述细胞,观察皮肤移植物存活时间。  相似文献   

7.
C57BL/6J-HBV转基因小鼠血清生化与性别年龄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C57BL/6J-HBV乙型肝炎病毒转基因小鼠血清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蛋白(TP)和白蛋白(ALB)与性别和年龄的关系,以及与遗传背景相同的C57BL/6J小鼠的差异。方法选取8周龄和24周龄的C57BL/6J-HBV转基因小鼠及C57BL/6J小鼠的血清测定T-BIL、ALT、AST、TP和ALB值。结果C57BL/6J-HBV转基因小鼠与同周龄、同性别的C57BL/6J小鼠相比,T-BIL、ALT、AST、TP和ALB差异均存在显著性(p〈0.05);24周龄的C57BL/6J-HBV转基因小鼠ALT和AST与其8周龄鼠相比差异均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C57BL/6J-HBV转基因小鼠T-BIL、ALT、AST、TP和ALB值显著高于C57BL/6J小鼠;且C57BL/6J-HBV转基因小鼠ALT和AST值与年龄有关,与性别无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影响小鼠精子冷冻成功的因素。方法用含3%脱脂奶和18%棉子糖的冷冻保护剂分别冷冻C57BL/6J、FVB/NJ、B6D2F1、KM和ICR小鼠精子。复苏后,评价小鼠精子的冷冻效果和受精能力。结果各品系小鼠精子冷冻前后的受精率不同;新鲜精子体外受精时,C57BL/6J、FVB/NJ、B6D2F1,KM和ICR五个品系的小鼠的受精率分别为81.4%、87.2%、90.4%、82.7%和79.4%而冻融精子的体外受精率分别为6.7%、46.0%、76.8%、59.2%和31.9%,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遗传背景不同的小鼠品系,精子的受精能力及对冷冻的耐受能力不同。  相似文献   

9.
uPA基因缺失型小鼠与野生型小鼠肝纤维化模型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别采用C57BL/6J野生型(wT)和uPA基因缺失(uPA-/-)小鼠构建肝纤维化动物模型,并进行比较研究。方法选取成年雄性C57BL/6J野生型和uPA-/-小鼠,分为4组:对照组(WT,uPA-/-)和模型组(WT,uPA-/-),每组10只。模型组小鼠腹腔注射10%CCl40.15ml,对照组小鼠腹腔注射橄榄油0.15ml,每周2次,连续4周和6周。测定动物血清中ALT、AST、ALB及A/G等生化指标;盐酸水解法测定肝组织羟脯氨酸(Hyp);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Ⅲ型前胶原蛋白(PCⅢ)含量;用HE染色及Masson三色胶原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造模4周和6周时,无论是wT模型组小鼠还是uPA-/-模型组小鼠血清ALT和AST活性均较对照组小鼠显著升高,ALB含量降低(P〈0.01);造模4周时,仅见uPA-/-小鼠的A/G含量降低(P〈0.01)。造模4周和6周时,uPA-/-模型组小鼠血清PCⅢ水平和肝脏组织Hyp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造模6周时,wT模型组小鼠才出现血清PCⅢ水平和肝脏组织Hyp含量升高(P〈0.01),且升高值明显低于uPA-/-模型组小鼠。病理组织学观察显示,uPA-/-模型组的肝脏纤维化程度比wT模型组明显严重。结论与WT小鼠相比,采用uPA-/-小鼠建立肝纤维化动物模型的造模周期明显缩短,肝纤维化程度更严重。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12(IL-12)对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疫苗的免疫增强作用。方法选用C57BL/6J小鼠,使用不同剂量的重组鼠白细胞介素-12(rmlL-12)和HBsAg联合给药,检测给药前后血清中IFN-1,的浓度以及给药后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对HBsAg刺激的免疫应答能力的变化。结果高剂量HBsAg和高剂量rmIL-12联合两次给药后,血清中IFN-γ浓度明显高于单独给HBsAg组或rmIL-12组(P〈0.05);高剂量联合给药组的小鼠脾脏淋巴细胞经HBsAg体外刺激后诱生IFN-γ的能力明显高于单独给HBsAg组或rmlL-12组(P〈0.05),流式细胞检测分析表明IFN-γ主要来源于CD4^+和CD8^+的T细胞。结论rmlL-12能快速明显地提高C57BL/6J小鼠对HBsAg的特异性免疫应答能力,为IL-12和HBsAg在临床上联合治疗慢性乙肝感染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Ghrelin对食源性肥胖小鼠血清血管生成标志物瘦素、一氧化氮(N O)、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及其可溶性受体VEGF受体1及sFlt-1表达的影响。方法 24只雄性小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普通饮食(NS+ND)组、Ghrelin+普通饮食(Ghrelin+ND)组、生理盐水+高脂饮食(NS+HFD)组和Ghrelin+高脂饮食(Ghrelin+HFD)组,每组6只。NS+HFD组和Ghrelin+HFD组小鼠给予高脂饮食15周,NS+ND组和Ghr elin+ND组小鼠给予正常饮食15周,随后Ghr eli n+ND组和Ghr eli n+HFD组小鼠皮下注射Ghrelin(100 Lg/kg),每日2次持续10 d;NS+HF D组和NS+ND组皮下注射等量NS。实验结束后取血,检测并比较各组血糖、血清胰岛素、VEGF、sFlt-1、NO以及瘦素的浓度。结果 与NS+ND组相比,NS+HFD组小鼠血糖、血清胰岛素、瘦素以及NO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F=5.35~18 0.6,q=3.57~9.71,P〈0 0.5),VEGF以及sFlt-1浓度差异无显著性(P〉0 0.5);Ghrelin+ND组小鼠血清胰岛素浓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Ghrelin+HFD组小鼠血清胰岛素、瘦素以及NO水平明显降低,VEGF含量显著升高,差异有显著性(q=3.63~6.99,P〈0.05),sFlt-1浓度差异无显著性(P〉0 0.5)。结论 Ghrelin可通过改变血清中与血管生成有关标记物表达参与血管生成调控。  相似文献   

12.
杨彤  许大勇 《中国厂矿医学》2011,24(1):5-7,F0002
目的观察肺炎衣原体(Chlamydia pneumoniae,Cpn)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以及克拉霉素的抗炎作用。方法 60只健康雄性C57BL/6J小鼠根据喂养的饲料及是否感染Cpn分为4组:对照组(n=6)、高脂组(n=6)、感染组(n=24)和感染+高脂组(n=24)。Cpn感染组于试验开始每隔2周1次,共6次,分别经鼻内接种0.05ml Cpn(6.6×106IFU/ml)。对照组及高脂组以同样方法接种链球菌蛋白G(SPG)缓冲液。感染Cpn后(感染组、感染+高脂组)依据有或无克拉霉素的治疗及治疗的时间进一步分为未治疗、早期及延迟治疗亚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小鼠的血脂,免疫荧光法检测Cpn IgG抗体。12周后处死小鼠,放免法测定IL-6、IL-8的水平,并取升主动脉大血管检测主动脉动脉粥样硬化的情况。结果高脂组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各组与对照组比较IL-6、IL-8的水平明显升高(P〈0.05或P〈0.01);未治疗组高于早期及延迟治疗组(P〈0.01),且延迟治疗组高于早期治疗组(P〈0.01)。与延迟治疗组比较,克拉霉素早期治疗组可以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结论 Cpn协同高脂血症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密切相关。克拉霉素治疗能够减轻Cpn感染所致动脉粥样硬化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链甘油三酯(MCT)对C57BL/6J小鼠棕色脂肪组织的影响。方法选择4-5周龄C57BL/6J雄性小鼠30只,随机分为中链甘油三酯高脂组(MCT),大豆油高脂组(LCT)及普通饲料对照组,每组10只,喂饲15周。观察研究前后各组间小鼠体质量、饲料消耗量及食物功效比、棕色脂肪组织重量差异以及解偶联蛋白-1(UCP1)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研究结束时,MCT高脂组小鼠的体质量、体脂肪量显著低于LCT组(P〈0.05),饲料消耗量MCT组和LCT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MCT组棕色脂肪组织重量及UCP1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LCT组。结论 MCT可促进棕色脂肪组织增殖,提高棕色脂肪组织UCP1的表达,增强棕色脂肪组织的产热功能,从而抑制高脂饲料诱发的C57BL/6J小鼠体质量增加和体脂肪积累。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芍药苷对ApoE^-/-小鼠血脂及主动脉斑块形成的影响。[方法]6周龄ApoE^-/-雄性小鼠经普通饲料饲养4周,髙脂饲料饲养12周后,随机分为ApoE^-/-模型组及芍药苷60 mg/kg、30 mg/kg剂量组,相同遗传背景的同龄正常C57BL/6J小鼠作为空白对照组。药物干预12周后,检测血脂的变化,并测量主动脉弓部、胸段、腹段斑块面积。[结果]ApoE^-/-模型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显著高于C57BL/6J组(P〈0.01),芍药苷60 mg/kg、30 mg/kg组的血脂水平显著低于ApoE^-/-模型组(P〈0.05,P〈0.01),并且不同程度减小主动脉各段斑块的面积。[结论]芍药苷具有降脂和抑制主动脉斑块形成的作用,表明芍药苷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肺炎衣原体(cP)感染对小鼠内皮功能及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48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感染-高脂组、高脂组、感染组和对照组(每组12只),喂养40周,作血清抗CP抗体、血脂水平及血浆一氧化氮(NO)浓度检测,取主动脉根部标本分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主动脉弓部标本检测一氧化氮合酶(NOS)活力。结果感染-高脂组、高脂组和感染组小鼠血浆NO水平分别为(83.04±38.35)、(57.67±26.71)、(46.59±24.49)μmol/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38.564±24.97)μmol/L(P均〈0.01)。感染-高脂组、高脂组、感染组和对照组的主动脉组织总NOS活力分别为(4.28.4±2.41)、(5.464±3.30)、(7.51±3.64)、(8.81±4.04)U/mg,感染-高脂组总NOS活力较对照组明显减低(P〈0.05),高脂组、感染组及对照组总NOS活力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感染.高脂组、高脂组和感染组小鼠主动脉组织诱生型NOS(iNOS)活力分别为(0.649±0.217)、(0.443±0.193)、(0.5164±0.208)U/mg,组间水平相近(P〉0.05),对照组未检测到iNOS活力。感染.高脂组小鼠平均粥样硬化斑块面积较高脂组增大[(1352494±43748)μm^2vs(96378±30945)μm^2,P〈0.05]。结论cP感染可加速高脂饮食小鼠的主动脉粥样硬化发展,并引起主动脉iNOS产生增多,提示内皮功能异常可能是CP感染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发展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化痰活血法对ApoE基因敲除[ApoE(-/-)]小鼠主动脉胆固醇逆转运(RCT)主要相关蛋白小凹蛋白-1(caveolin-1)、清道夫受体BI(SR-BI)的影响。方法:4~6周龄ApoE(-/-)小鼠高脂饲料喂养16周后,分为化痰组、活血组、化痰活血组、普伐他汀组和模型对照组;另5周龄正常C57BL/6J家系小鼠10只,高脂饲料喂养16周,设为正常对照组。化痰组灌服小陷胸汤加枳壳水提液2.5 mL/100 g体质量,活血组灌服芎芍胶囊0.05 g/100 g体质量,化痰活血组灌服小陷胸汤加枳壳水提液2.5 mL/100 g体质量+芎芍胶囊0.05 g/100 g体质量,普伐他汀组灌服普伐他汀0.3 mg/100 g体质量;模型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均灌服生理盐水1 mL/100 g体质量,连续给药16周。取主动脉常规石蜡切片光镜下观察,测量动脉面积及斑块面积;免疫组化观察caveolin-1、SR-BI表达。结果:在高脂刺激下,ApoE(-/-)小鼠主动脉caveolin-1及SR-BI表达均有所增加(P〈0.01);普伐他汀组、化痰组、活血组及化痰活血组均可显著提高ApoE(-/-)小鼠主动脉caveolin-1及SR-BI的表达,组间比较显示化痰活血组caveolin-1及SR-BI表达显著高于单纯化痰组和活血组(P〈0.05,P〈0.01)。活血、化痰以及活血化痰三种治法均可显著减缓ApoE(-/-)小鼠主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效果与普伐他汀相当。结论:活血、化痰或活血化痰法均可提高caveolin-1和SR-BI的表达,促进RCT过程,减少ApoE(-/-)小鼠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其中活血化痰组在促进胆固醇逆向转运方面优于单纯活血组或化痰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孕鼠暴露低剂量邻苯二甲酸二己酯( di-2-ethylhexylphthalate ,DEHP)对仔鼠脂肪分布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C57BL/6J孕鼠分为2组,对照组喂饲基础饲料,DEHP组喂饲添加质量分数为0.06%DEHP的基础饲料,至仔鼠出生。9周后,处死仔鼠,切取附睾周围和腹股沟皮下脂肪组织,称质量;实时定量RT-PCR法检测Gpc4、Tbx15 mRNA表达。结果:DEHP组仔鼠附睾脂肪组织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对照组和DEHP组仔鼠附睾脂肪组织Gpc4 mRNA表达均显著高于皮下脂肪组织( P<0.05),而Tbx15 mRNA表达则显著低于皮下脂肪组织( P<0.01);相比对照组, DEHP组仔鼠附睾脂肪组织 Gpc4 mRNA及皮下脂肪组织Tbx15 mRNA表达均显著增加( P<0.01)。结论:胚胎期低剂量DEHP暴露可能通过改变内脏及皮下Gpc4和Tbx15的表达,影响脂肪组织的分布。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硫化氢(H2S)对代谢综合征小鼠血糖和血胰岛素水平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8~10周的雄性C57BL/6J小鼠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CON组),同周龄雄性KK/Upj-Ay/J小鼠随机分为MS+NaHS组和MS组,每组各6只,MS+NaHS组每日腹腔注射0.25 mL H2S供体NaHS(78 μmol/kg),CON组和MS组每日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均连续干预4周.采用ONE TOUCH Ultra血糖仪测定血糖值,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胰岛素值,荧光显微镜观察小鼠C2C12骨骼肌细胞株对2-脱氧荧光葡萄糖(2-NBDG)的摄取能力.结果 KK/Upj-Ay/J小鼠的腹围、Lee指数和空腹血糖、胰岛素以及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比CON组显著升高(P< 0.01);MS+NaHS组小鼠空腹血糖和胰岛素比MS组分别降低24.2%和46.98%(P< 0.05);NaHS干预后,骨骼肌摄取葡萄糖增加(P<0.05);在高糖(16.7 mmol/L)刺激下,不同浓度NaHS干预后,胰岛素分泌水平下降(P<0.05).结论 NaHS可以促进骨骼肌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同时可以直接抑制高糖刺激下的胰岛素分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