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研究WT1基因在急性白血病(AL)患者骨髓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定量RT-PCR方法动态检测92例初治AL患者WT1基因的表达。结果初治AML各亚型中M5基因表达阳性率最高,为91.7%,其WT1基因中位表达水平最高,达1308.6,显著高于其他亚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治ALL各亚型(L1,L2,L3)之间WT1基因表达阳性率及中位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L患者中,WT1基因表达阳性组CR率显著低于阴性组,阳性组缓解后半年内复发率显著高于阴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初治组、复发组及未缓解组AL患者骨髓细胞WT1基因中位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完全缓解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WT1基因在AL患者骨髓细胞中表达水平可作为临床评估疾病的发生发展、判断预后及检测微小残留病(MRD)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白血病(AL)骨髓细胞中Survivin、Cox-2蛋白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5例老年AL患者治疗前后骨髓细胞中Survivin、Cox-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病例组、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组Survivin、Cox-2蛋白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均P〈0.01);完全缓解(CR)者Survivin、Cox-2蛋白阳性表达率低于部分缓解(PR)、未缓解(NR)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Spearman秩和相关分析显示Survivin、Cox-2蛋白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s=0.495,P〈0.01)。结论Survivin、Cox-2均与老年AL的发生、发展、疗效及预后密切相关,且两者有一定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抗凋亡蛋白XIAP在急性白血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55例AL患者及10例正常对照组抗凋亡蛋白XIAP的表达。结果55例初治AL患者表达抗凋亡蛋白XIAP的阳性细胞率(79.85±2.23)%、平均荧光强度(302.70±5.61),分别较10例正常对照组的阳性细胞率(3.35±2.80)%、平均荧光强度(58.22±16.82)明显升高(P〈0.01)。40例AL患者诱导化疗缓解后表达的抗凋亡蛋白XIAP阳性细胞率(74.35±2.10)%与初治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平均荧光强度(124.13±9.47)较初治组明显下降(P〈0.01)。结论XIAP过度高表达与急性白血病的发病相关,XIAP可作为预后不良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成人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AL)患者骨髓细胞中原代细胞核因子-κB(NF-κB)与P21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45例初治AL患者,30例AL缓解期患者及30例正常人骨髓细胞中NF-κB与P21蛋白的表达。结果:初治AL患者骨髓细胞中NF-κB与P21蛋白的表达率及表达积分明显高于缓解期患者和正常人(P<0.05),而缓解组和正常组之间比较,P>0.05。初治组中2者表达呈正相关(r=0.767,P<0.05)。结论:白血病细胞中NF-κB及P21蛋白异常高表达,2者偶联活化,共同参与了细胞的恶性转化和增殖。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细胞中Cox-2和Bcl-2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5例初治急性白血病患者、24例完全缓解急性白血病患者及20例正常对照骨髓细胞中Cox-2、Bcl-2的表达.结果:初治组Cox-2和Bcl-2的表达率和阳性积分均高于完全缓解组和对照组(P均<0.05),完全缓解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髓细胞中Cox-2与Bcl-2的表达呈正相关(r=0.957,P<0.05).结论:Cox-2和Bcl-2在急性白血病骨髓细胞的异常高表达可能与白血病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抗凋亡蛋白XIAP和促凋亡蛋白Smac在儿童急性白血病(AL)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0例AL患儿初治组、缓解组、复发组及25例非恶性血液病患儿(对照组)中XIAP、Smac的表达情况。结果:1 XIAP、Smac在初治AL患儿骨髓中表达阳性率及阳性强度均高于缓解组(P<0.05,P<0.008)和对照组(P<0.05,P<0.008),与复发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2初治AL患儿骨髓中XIAP、Smac蛋白表达显著正相关(r=0.795,P<0.01)。结论:XIAP、Smac过度高表达和急性白血病的发病和复发相关,XIAP、Smac在儿童AL的发生与发展中可能互相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叉头框蛋白O1 (FOXO1)在成人急性白血病(AL)患者及健康人外周血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40例成人AL组及50例对照组外周血中FOXO1的含量,并进行比较.结果:AL组外周血中FOXO1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L组经标准化疗后完全缓解(CR)者FOXO1的含量低于化疗前(P<0.05),部分缓解和未缓解(PR/NR)者其含量亦降低,但降低不明显,与化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FOXO1在CR者中的表达低于PR/NR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人AL外周血中FOXO1呈高表达,而化疗后完全缓解者呈低表达,可能参与白血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IAP)及XIAP相关因子1(XAF1)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中的表达情况,评估其在CML诊断及预后分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CML患者42例,其中慢性期24例(CML慢性期组),进展期18例(CML进展期组,其中加速期7例,急变期11例).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患者骨髓细胞XIAP及XAF1 mRNA表达水平.对照组为非恶性血液病患者21例(非恶性血液病组)及急性白血病(AL)患者28例(AL组).结果 CML进展期组患者骨髓中XIAP mRNA表达水平高于CML慢性期组(P<0.01)和非恶性血液病组(P<0.01);而CML进展期患者骨髓中XAF1 mRNA表达水平低于CML慢性期(P<0.05)和非恶性血液病组(P<0.01);化疗后获得骨髓缓解的CML患者骨髓中XIAP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化疗前,而XAF1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化疗前;XIAP mRNA及XAF1 mRNA表达水平之间呈负相关.结论 CML患者进展期XIAP及XAF1的联合检测及动态观察可作为CML临床辅助诊断、分期及预后判断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AL)患者血清及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中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stromal cell-derived factor-lα,SDF-1α)的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分别检测26例初诊未治及经标准方案化疗2疗程后AL患者和10例非恶性血液病患者(对照组)的血清及CSF中SDF-1α的水平。结果①初诊未治及经标准方案化疗2疗程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组血清及CSF中SDF-1α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ALL组明显高于AML组(P〈0.01)。②初诊未治及经标准方案化疗2疗程后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组、非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N-CNSL)组血清及CSF中SDF-1α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CNSL组明显高于N-CNSL组(P〈0.01)。结论①AL患者初诊时及化疗后血清及CSF中SDF-1α水平呈高水平表达,提示它可以作为AL特别是CNSL的一种病情变化检测指标,可能与AL耐药及复发相关。②CNSL患者血清及CSF中SDF-1α浓度有一定的相关性,提示在CNSL患者仅检测血清SDF-1α水平就可能有助于判断病情变化,避免反复腰穿给患者带来痛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AL)患者骨髓细胞WT1基因的表达。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Q-PCR)检测100例AL患者骨髓细胞WT1基因及内参基因(ABL),以WT1基因拷贝数/内参基因拷贝数(NQ比值)计算基因表达水平。结果:初诊组和复发组AL患者WT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完全缓解组(P<0.01)。初诊患者中,AL各亚型之间WT1表达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WT1表达水平最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表达最高。随访3例患者,达到完全缓解时WT1表达很低,复发时WT1表达均再次升高。结论:WT1基因在AL中的表达,可作为白血病疗效评价及监测微小残留病灶的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CD147和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在急性白血病患者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及其相关性。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147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MMP-3蛋白的表达情况,比较其在初治、复发、完全缓解的急性白血病患者中的表达变化及其相关性。结果 CD147和MMP-3在白血病初治及复发组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缓解组和对照组(P〈0.05);初治组中髓外浸润组CD147和MMP-3水平显著高于非髓外浸润组(P〈0.05);经相关性分析显示,CD147和MMP-3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0.574,P〈0.01)。结论 CD147和MMP-3在急性白血病细胞中高表达,可能与白血病细胞髓外浸润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白血病(AL)survivin基因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技术(RT—PCR),对42例AL患儿和13例完全缓解AL(AL—CR)患儿及15例非恶性疾病患儿骨髓进行survivin基因表达的检测。结果Survivin基因的表达在AL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完全缓解组(P〈0.01),复发组高于初发组(P〈0.01);survivin基因在AL的高危组和标危组中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1);化疗后达完全缓解的患者survivin表达水平与治疗前及治疗后均明显低于未能缓解者(P均〈0.05)。结论儿童AL的发生发展可能与survivin基因的过度表达密切相关,可作为化疗疗效的观察指标;survivin高表达者易复发,可作为估计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3.
BP1基因在急性白血病患者中的表达及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BP1基因在急性白血病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运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HEL白血病细胞系(BP1阳性细胞株)、92例急性白血病(AL)患者及10名正常对照者BP1基因的表达水平;分析其在急性白血病中的表达规律及与临床预后的关系。结果10名正常人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骨髓细胞中无BP1基因表达(阴性);HEL细胞系BP1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BP1基因总阳性率42.59%,在各亚型AML中均表达,AML各亚型间的阳性率无差异(P〉0.05)。AML初治、复发、完全缓解的BP1基因阳性率分别为50.00%、46.15%、11.11%,各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AML初治患者中BP1阳性表达者首次完全缓解(CR1)后缓解持续时间短于BP1阴性表达者(P〈0.01),早期病死率(确诊后3个月内死亡)明显升高(P〈0.01)。结论BP1基因在AML中有异常高表达,具有髓系特异性,可作为区别淋系和髓系的标志性基因。BP1基因在AML的发病中可能起一定作用,可作为判断AML预后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AL)病人X染色体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IAP)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了46例不同类型、不同阶段AL病人白血病细胞中XIAP的表达情况,以11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结果 AL病人白血病细胞XIAP表达水平比对照组明显增高(t=13.96,P<0.01).初治组、缓解组和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检测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及肿瘤相关物质群(TSGF)的水平,探讨血清二者的水平与急性白血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方法55例急性白血病(AL)住院患者,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31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24例,正常人对照组15例。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VEGF的水平,用化学显色法检测血清TSGF的水平,比较VEGF、TSGF水平在治疗前后的变化并观察VEGF、TSGF之间的相关性。结果①ALL组、AML组血清VEGF及TSGF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人对照组(P〈0.01)。②将AL患者根据第一次化疗的疗效分为完全缓解(CR)组和未完全缓解(NR)组。AML患者NR组化疗前血清VEGF及TSGF水平明显高于CR组(P〈0.05)。③AL患者血清VEGF与TSGF水平成显著正相关(r=0.5263,P〈0.01)。结论①血清VEGF及TSGF水平可作为监测急性白血病的疗效指标。②血清TSGF水平可作为急性白血病的预后判断指标,血清VEGF水平对AML的预后判断有一定意义。③AL患者血清VEGF及TSGF水平存在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Caspase-3、XIAP在骨关节炎软骨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原住末端标记技术(TUNEL)等检测Caspase-3、XIAP在22例骨关节炎患者关节软骨细胞中的表达和软骨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在软骨细胞中Caspase-3的表达实验组阳性率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软骨细胞凋亡程度与XIAP的表达呈负相关(P〈0.05),与Caspase-3的表达呈正相关(P〈0.01)。结论Caspase-3、XIAP基因的表达与骨关节炎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恶性骨肿瘤中X 染色体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linked inhibitor of apoptosis protein,XIAP)、天冬氨酸特异性的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的表达情况,探讨XIAP、Caspase-3 在恶性骨肿瘤发生发展中可能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法对35 例恶性骨肿瘤标本及15 例良性骨肿瘤标本分别检测XIAP 及Caspase-3的表达.结果 恶性骨肿瘤组织中XIAP 表达的阳性率高于良性骨肿瘤组织(χ2=4.126,P〈0.05);而Caspase-3 表达的阳性率低于良性骨肿瘤组织(χ2=4.778,P〈0.05).恶性骨肿瘤组织中XIAP 与Caspase-3 的表达评分呈负相关(r=-0.352,P〈0.05).结论 XIAP 和Caspase-3 可能与恶性骨肿瘤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关系,为临床提供新的诊治思路.  相似文献   

18.
XIAP在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IAP)在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63例ALL患者,初治者37例[B-ALL29例,T-ALL8例;ph(+)-ALL12例,ph(-)-ALL25例]为初治组,血液学完全缓解(CR)者15例(CR组),复发者11例(复发组)。应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ALL骨髓标本XIAP基因表达水平,以20例非恶性血液病患者骨髓标本为对照组。结果初治组XIAP基因表达水平高于CR组和对照组(P<0.05),与复发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ALL患者XIAP表达水平与T-AL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h(+)-ALL患者XIAP表达水平高于ph(-)-ALL(P<0.05);初治组XIAP高表达者较低表达者CR率明显下降(P<0.05)。结论ALL患者XIAP基因高表达,提示XIAP可能通过抑制白血病细胞凋亡参与了ALL的发生发展,为ALL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XIAP高表达可能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预后不良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究肝豆汤改良方抑制肝豆状核变性(Wilsons disease,WD)脑神经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 选取1月龄TX小鼠120只,随机分为TX模型组(40只)、肝豆汤改良方组(40只)、丁苯酞组(20只),另选DL小鼠40只作为正常组;每组再分成2组,各20只,分别予以生理盐水、肝豆汤改良方、丁苯酞灌胃2个月和4个月。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脑组织中X- 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 linked inhibitor of apoptosis,XIAP)、胱冬肽酶- 9(Caspase- 9)及胱冬肽酶- 3(Caspase- 3)蛋白表达水平,采用RT- PCR技术检测小鼠脑组织中XIAP、Caspase- 9及Caspase- 3 mRNA表达水平。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肝豆汤改良方组XIAP表达水平较同月龄模型组明显增多,Caspase- 9和Caspase- 3表达水平较同月龄模型组下降,5月龄和3月龄肝豆汤改良方组XIAP和Caspase- 3表达水平有所差异。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月龄因素对脑组织XIAP、Caspase- 9、Caspase- 3蛋白表达水平的主效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月龄因素和分组因素对3种蛋白表达水平的交互作用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同月龄小鼠,模型组脑组织XIAP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Caspase- 9和Caspase- 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肝豆汤改良方组XIAP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Caspase- 9和Caspase- 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RT- PCR检测结果显示,月龄因素对小鼠脑组织XIAP mRNA表达水平的主效应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Caspase- 9、Caspase- 3 mRNA表达水平的主效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月龄因素和分组因素对XIAP、Caspase- 9、Caspase- 3 mRNA表达水平的交互作用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相同月龄小鼠,模型组脑组织XIAP m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而Caspase- 9、Caspase- 3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与模型组比较,丁苯酞组和肝豆汤改良方组XIAP 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Caspase- 9和Caspase- 3 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 肝豆汤改良方通过上调XIAP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下调Caspase- 9、Caspase- 3蛋白及其mRNA在脑组织中的表达,减轻铜沉积对神经细胞的氧化应激损伤,从而抑制神经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细胞COX-2的表达水平及其作用机制、意义.方法 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了43例急性初治白血病患者及24例完全缓解期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细胞COX-2及Bcl-2的表达水平,以18例健康供者骨髓为阴性对照.结果 COX-2、Bcl-2在初治急性白血病组的表达率高于完全缓解组和对照组(P<0.05),完全缓解组和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2阳性组LDH水平高于COX-2阴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COX-2可能参与了急性细胞白血病的发病,且与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