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AL)病人X染色体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IAP)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了46例不同类型、不同阶段AL病人白血病细胞中XIAP的表达情况,以11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结果 AL病人白血病细胞XIAP表达水平比对照组明显增高(t=13.96,P〈0.01)。初治组、缓解组和复发组AL病人白血病细胞XIAP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F=204.27,q=8.88~32.69,P〈0.01),其中缓解组明显低于初治组和复发组(q=12.44、26.02,P〈0.01),复发组明显高于初治组(q=17.55,P〈0.01)。结论 XIAP表达可能参与了AL的发生和发展过程,XIAP高表达的病人完全缓解率低,预后不良。XIAP高表达可能是导致白血病细胞对化疗药物不敏感的原因之一,XIAP有望成为白血病基因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AL)病人X染色体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IAP)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了46例不同类型、不同阶段AL病人白血病细胞中XIAP的表达情况,以11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结果 AL病人白血病细胞XIAP表达水平比对照组明显增高(t=13.96,P<0.01).初治组、缓解组和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肝脏疾病病人血浆血栓调节蛋白(TM)的变化与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方法,检测34例肝炎、25肝硬化、25例肝癌病人血浆TM水平,并与12例健康查体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病人血清TM水平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F=258.010,q=3.902~26.378,P<0.01),且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q=15.782~37.026,P<0.001).肝硬化失代偿组TM水平高于代偿组(t′=20.628,P<0.001),急性重症肝炎组高于急性肝炎组(t′=23.981,P<0.001),肝癌术前高于术后(t′=8.348,P<0.001),肝癌3期TM水平比较差异有显著性(F=49.208,q=4.580~13.209,P<0.01).结论 TM可作为肝脏疾病病情进展及预后判断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轨道交通牵引特性的要求和特点,为估算轨道交通线路数据和运行车辆参数,设计了具有良好交互特性的软件,并将仿真结果与实际轨道线路参数进行了对比,获得了接近实际的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抑制MCF-7乳癌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对树突细胞(DC)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针对VEGF基因设计小干扰RNA(siRNA),以脂质体转染法将 siRNA导入乳癌细胞MCF-7,RT-PCR 检测干扰VEGF基因后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VEGF蛋白的表达,观察VEGF基因沉默效果.以MCF-7 乳癌细胞的培养上清和干扰VEGF基因后MCF-7 乳癌细胞培养上清液同时添加粒-单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白细胞介素-4、肿瘤坏死因子α培养正常异基因DC,利用MTT法和Hoechst33258检测DC刺激正常外周血T细胞增殖的能力及DC激发的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杀伤活性;ELISA法检测DC培养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12(IL-12)及DC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共同培养液中干扰素γ(IFN-γ)的含量.结果 VEGF基因经siRNA处理24 h后,MCF-7 乳癌细胞VEGF mRNA和蛋白的表达明显降低,其诱生的DC与MCF-7 乳癌细胞培养上清液诱生的DC相比, siRNA处理DC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CTL杀伤活性以及DC分泌IL-12和协同刺激外周血PBMC分泌INF-γ的能力明显增强.结论 siRNA可靶向抑制乳癌MCF-7 细胞VEGF的表达,下调VEGF后的MCF-7 细胞上清液对DC分化成熟及功能的抑制作用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肝脏疾病病人血浆血栓调节蛋白(TM)的变化与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方法,检测34例肝炎、25肝硬化、25例肝癌病人血浆TM水平,并与12例健康查体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病人血清TM水平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F=258.010,q=3.902~26.378,P<0.01),且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q=15.782~37.026,P<0.001).肝硬化失代偿组TM水平高于代偿组(t′=20.628,P<0.001),急性重症肝炎组高于急性肝炎组(t′=23.981,P<0.001),肝癌术前高于术后(t′=8.348,P<0.001),肝癌3期TM水平比较差异有显著性(F=49.208,q=4.580~13.209,P<0.01).结论 TM可作为肝脏疾病病情进展及预后判断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7.
恶性肿瘤病人血浆血栓调节蛋白及D-二聚体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和恶性实体肿瘤病人不同阶段血浆血栓调节蛋白(TM)、D-二聚体(D-D)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方法,检测34例急性白血病和43例恶性实体肿瘤病人不同阶段血浆TM、D-D含量的变化,并以1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结果急性白血病病人化疗前血浆TM、D-D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2.039~5.708,P<0.05)。完全缓解后,血浆TM恢复至正常水平,血浆D-D含量较治疗前明显降低(t′=2.035,P<0.05),但仍高于对照组(t=5.681,P<0.001)。恶性实体肿瘤病人术前血浆TM、D-D显著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2.023~2.051,P<0.05);术前转移组二者含量明显高于未转移组(t=2.788、6.168,P<0.01);术后7 d血浆D-D值进一步升高,明显高于术前(t′=2.026,P<0.05),TM降低至正常水平。结论急性白血病和恶性实体肿瘤病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及凝血和纤溶系统的激活,血浆TM、D-D含量可作为恶性肿瘤病情进展、疗效观察及预后判定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8.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原因未明的慢性肠道疾病,多侵及结肠和直肠黏膜,临床以腹泻、黏液脓血便和腹痛、里急后重等为主要表现,病程较长,常反复发作。UC在我国是一种较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发病率有明显增加的趋势,已受到医学界的普遍重视。  相似文献   
9.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原因未明的慢性肠道疾病,多侵及结肠和直肠黏膜,临床以腹泻、黏液脓血便和腹痛、里急后重等为主要表现,病程较长,常反复发作。UC在我国是一种较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发病率有明显增加的趋势,已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