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喹硫平联合碳酸锂对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2月在本院治疗的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碳酸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喹硫平治疗。比较两组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Bech-Rafaelsen躁狂量表(BRMS)评分、认知功能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PANSS与BRM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而持续操作测验(CPT)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言语记忆测验(HVLT-R)与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喹硫平联合碳酸锂治疗能够减轻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症状,改善认知功能,控制病情,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青少年双相障碍Ⅱ型和单相抑郁症之间认知功能的差异。方法 对54 例青少年双相障碍Ⅱ型和83 例 青少年单相抑郁症患者在抑郁发作时作认知功能测验,包括:中国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RC)、连线测验(TMT)、持续操作测验(CPT)、韦氏记忆量表(WMS-RC)、词语流畅性测验(VF)、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 改良版(WCST),并与50 例健康对照组比较。经过6 周治疗后,对抑郁症状缓解(HAMD≤7 分)患者重复上述认知功能测验。结果 入组时双相障碍Ⅱ型和单相抑郁两组在认知功能方面广泛受损,表现为TMT-A、WAIS-RC 数字符号、CPT、WAIS-RC 数字广- 倒背、WAIS-RC视觉再生、VF、WCST 和TMT-B项目上与健康人群相比明显成绩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但双相障碍Ⅱ型和单相抑郁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 周后,对两组临床痊愈的患者重复测验,发现两者在WAIS-RC 数字符号和WAIS-RC 视觉再生方面存在持续性损伤,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相障碍Ⅱ型患者在CPT 项目上存在损伤,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单相抑郁症患者表现为VF和TMT-B 项目上存在损伤,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相障碍Ⅱ型和单相抑郁在抑郁状态时,认知功能广泛受损,两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在抑郁症状缓解后,双相障碍Ⅱ型表现为持续性注意 功能障碍,而单相抑郁表现为执行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3.
戚洪莉  胡少华  魏宁  胡婵婵  陈京凯  许毅 《浙江医学》2016,38(9):633-635,638
目的探讨双相障碍II型抑郁发作患者神经认知功能损害的临床特征。方法对45例符合DSM-IV-R双相障碍II型抑郁发作患者(病例组)和45例健康者(对照组)采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彩色连线测验(TMT)、STROOP卡片测验(CWT)以及持续操作测验(CPT)进行认知功能评估,并对两组测试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在WCST分类测验方面,两组间正确反应数、错误总数、持续错误数、完成分类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且病例组较对照组差。在CPT测验中,病例组在错误次数1和第2次按键数中较对照组差(P<0.01),其他指标第1次按键、错误次数2、第3次按键、错误次数3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TMT和CWT测验方面,病例组TMTA分测验较对照组差(P<0.05),CWT卡片B和卡片C分测验中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1),且病例组较对照组差。结论双相障碍II型抑郁发作患者认知功能存在明显损害,主要表现为大脑执行功能、注意力、记忆力及信息的处理速度能力障碍。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单、双相抑郁患者治疗前后执行功能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27例单相抑郁和30例双相抑郁患者予以3月药物治疗,治疗前、后分别评定24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功能大体评定量表(GAF)、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字色混淆测验(Stroop)、词汇流畅性测验,与26名正常对照进行比较.结果 词汇流畅性得分是单、双相抑郁组治疗前后[分别为(15.37±5.04)分, (16.33±4.16)分, (15.53±5.38)分, (16.47±4.99)分]都低于正常对照组[(21.62±7.80)分];Stroop-C是单相抑郁治疗前后的得分[分别为(108.78±6.61)分, (108.26±8.34)分]都低于正常对照[(111.46±1.27)分],治疗后双相抑郁[(111.20±2.78)分]高于单相抑郁;Stroop-CW得分双相抑郁治疗前[(67.53±28.87)分]低于正常对照[(84.27±26.34)分];WCST完成第一个分类所需的应答数是单相抑郁治疗前后的得分[分别为(35.44±36.03)分,(32.52±33.88)分]都高于正常对照[(18.88±11.51)分],治疗后双相抑郁[(32.30±24.09)分]高于正常对照;非持续错误数是治疗前单相抑郁[(23.33±8.66)分]高于双相抑郁[(18.03±8.95)分]和正常对照[(18.04±7.75)分].逐步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在单相抑郁组治疗前,词汇流畅性、Stroop-CW与阻滞因子分呈负相关;WCST完成的分类数与认识障碍因子得分呈负相关;WCST完成第一个分类所需的应答数与体重因子得分呈负相关;双相抑郁组治疗前,词汇流畅性与认识障碍因子得分呈负相关;WCST完成测验的总应答数与认识障碍因子得分呈正相关;WCST完成第一个分类所需应答数、非持续性错误与睡眠障碍因子分呈负相关.结论 单双相抑郁都存在执行功能障碍,均受临床症状严重程度的影响,但损害存在差异,双相抑郁的执行功能损害较单相抑郁轻.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额叶和颞叶癫痫患者的执行功能障碍状况.方法 选择癫痫患者55例,其中额叶癫痫组25例,颞叶癫痫组30例,对照组50例,其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相匹配,采用简明精神状况量表(MMSE)测评患者的定向力、记忆力、注意力和计算力、回忆能力以及语言能力,并利用Stroop色词测验和连线测验测评患者的执行功能.结果 额叶、颞叶癫痫患者的MMSE总评分别是[(26.02±0.30)分]和[(25.82±0.67)分],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Stroop色词测验中,额叶、颞叶癫痫组卡片B和卡片C的正确数、3张卡片的耗时数、SIE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连线测验中,额叶、颢叶癫痫组TMTA、TMTB及( TMTB-TMTA)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额叶和颞叶癫痫患者存在执行功能障碍,而额叶癫痫患者执行功能障碍较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双相抑郁治疗过程出现转相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150例接受抗抑郁药物治疗的病人进行相关因素调查,比较转躁与未转躁患者的有关因素,并回归分析这些相关因素.结果 在150例双相障碍中,由抗抑郁药物引发的转躁例数41例,转躁率34%.单因素分析发现,小于等于25岁发病(P<0.01)、总病程长[(3.83 4±3.88)年,(7.00±7.56)年,P<0.01]、个性外向(P<0.01)、有双相障碍家族史(P<0.01)、病情比较严重(40/1,80/29,x2=9.41,P<0.01)、以及使用三环类抗抑郁药物(TCA,33/8,54/55,x2=11.71,P<0.01)、两种抗抑郁药物联合应用(19/22,30/89,x2=12.13,P<0.01)不联合碳酸锂(4/37,38/71,x2 =9.31,P<0.01)、过去有过类似病史(19/22,9/100,x2 =28.46,P<0.01)、过去自然转躁次数多、第一次以抑郁发作等因素与抗抑郁治疗导致转相有关.回归分析提示双相障碍家族史、联合抗抑郁药物治疗、以抑郁为首发症状、外向个性特征、使用三环类抗抑郁药物(TCA)起重要作用.结论 抗抑郁药物治疗双相抑郁的转相有危险因素相伴,注意识别与预防.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神经心理学评估方法对双相情感障碍(BPD)认知损害特点进行研究,探讨治疗前后双相躁狂认知损害变化。方法:30例双相躁狂患者使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言语记忆测验(HVLT-R)、数字广度测验(DSP)、持续操作测验(CPT)、杨氏躁狂评定量表(YMRS)、临床总体映象量表-疾病严重度分量表(CGI-S),于治疗前与治疗6周末评定及比较。对照组为30名健康人。结果:患病组治疗前WCST操作的完成分类数、错误应答数、持续应答数、持续错误数以及HVLT-R、DSP、CPT的操作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治疗6周后WCST的完成分类数、错误应答数、持续应答数、持续错误数和DSP、HVLT-R操作分仍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CPT的操作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比较,患病组WCST的完成分类数增加、错误应答数、持续应答数、持续错误数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病组的HVLT-R、DSP、CPT操作分与治疗前相比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时执行功能、记忆力、注意力等认知功能存在损害,病情缓解后注意力恢复正常,而执行功能和记忆力仍存在缺损。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双相情感障碍(BPD)不同临床状态下的认知操作模式.方法 采用8个神经心理测验(共17项)对BPD的不同临床状态病人(躁狂相、抑郁相和缓解期)各30例和正常对照34例进行注意力、言语学习和记忆、视觉记忆和执行功能的评定,用多变量方差分析的方法 比较各组间认知功能的差异.结果 1.急性发作的BPD几乎所有的神经心理学测验成绩均差于正常对照组[躁狂相、抑郁相、缓解期和对照组的WCST完成分类数分别为(1.58±0.90)个、(1.89±1.56)个、(2.44±1.42)个、(4.90±1.73)个;即刻逻辑记忆分别为(10.68±3.92)分、(10.00±3.80)分、(12.11±3.72)分、(15.80±4.21)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缓解期BPD在注意力、言语学习和记忆、执行功能上的成绩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急性发作的BPD存在广泛的认知功能损害,而且可持续至缓解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和氯丙嗪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84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均分为阿立哌唑组和氯丙嗪组,在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作数字广度(顺、逆)、即刻逻辑记忆、延迟逻辑记忆、即刻视觉记忆、延迟视觉记忆、连线测验A和B、字色混淆测验(Stroop)以及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等神经心理测验.结果治疗第12周末后,阿立哌唑组除视觉记忆外其他各项认知功能指标均有所好转(P<0.05 orP<0.01),而氯丙嗪组在13项认知功能指标中有5项恶化,主要在逻辑记忆和执行功能方面;阿立哌唑组除视觉记忆外各项认知功能测查结果均明显好于氯丙嗪组[阿立哌唑组和氯丙嗪组即刻逻辑记忆分别为(13.98±3.24)分和(5.01±3.98)分,完成连线测验B的时间分别为(90.45±37.16)s和(129.25±36.2)s,WCST持续性错误数分别为(2.56±3.82)个和(11.13±9.87)个等,P<0.05或P<0.01].结论阿立哌唑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有改善作用,而氯丙嗪对认知功能的某些领域有损害.  相似文献   

10.
①目的 探讨额叶和颞叶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执行功能的特点.②方法 应用钟表绘画测验(CDT)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方法 对120例(住院后15天~1个月)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执行功能检测,以同期在该院进行体格检查的健康人104例为对照组,结合一般临床资料分析相关因素.③结果 额叶、颞叶损伤组与正常组对比,CDT和WCST中完成分类数(CC)、持续性错误数(RPE) 、概念化水平百分数(RFP)评分均低;WCST中的错误应答数(RE)、完成第一分类所需应答数(RF)、持续性应答数(RP)、非持续性错误数(NRPE)项评分均高(P<0.05);额叶与颞叶组对比,额叶损伤组中CDT和WCST中的CC得分低于颞叶组;WCST中的RE、RPE、RF、NRPE得分高于颞叶损伤组(P<0.05);右侧额叶组CC、RPE、RF得分低于左侧额叶组(P<0.05),有显著差异.④结论 额叶和颞叶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存在执行功能障碍,且额叶损害重于颞叶损害,右侧额叶组较左侧额叶组对患者造成的损害更加严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单纯治疗与综合治疗对于稳定期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137名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单纯治疗组70例,综合治疗组67例.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连线测验(TMTA和TMTB)、中国修订韦氏记忆量表(WMS-RC)的视觉再生和中国修订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RC)的数字符号、数字广度,评定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基线和随访12月末的认知功能,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认知功能的变化.结果 单纯治疗组12月末WCST总正确数、完成分类数、总错误数均较基线显著改善(P<0.01~0.05),TMTA和TMTB完成任务时间和笔离开纸次数均低于基线(P<0.01),数字符号、数字广度、视觉再生成绩均显著优于基线(P<0.01);综合治疗组12月末数字符号、数字广度、视觉再生、TMTA完成任务时间和笔离开纸次数,以及WCST、TMTB的各项成绩均显著优于基线(P<0.01);综合治疗组12月末WCST各项成绩、TMTA完成任务时间(28.30±10.79)s、TMTA连接正确数(24.97±0.17)个、TMTA连接错误数(0.03±0.17)个、TMTB完成任务时间(56.19±27.15)s、TMTB笔离开纸次数(0.16±0.48)次、数字符号(65.58±7.91)分、数字广度(16.72±1.96)分及视觉再生(10.96±1.96)分成绩均优于单纯治疗组(P<0.01~0.05).结论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对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有改善作用,综合治疗对于认知功能改善更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失眠症患者心率变异性及其执行功能的状况以及心率变异性与执行功能的关系.方法 对失眠症患者165例与正常对照92例,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进行失眠状况的筛查,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进行执行功能评估,生理相干与自主平衡系统(SPCS)采集心率变异性(HRV)数据.结果 HRV中SDNN、RMSSD、TP、LF、HF指标,患者组显著高于对照组(t=2.712,2.726,2.427,2.542,2.338,P<0.05或P<0.01);WCST中完成分类数、概念化水平百分数,患者组显著低于对照组(t=-2.368,-2.165,均P<0.05);持续性错误数、持续性错误百分数、持续性应答数显著高于对照组(t=2.712,2.991,2.690,均P<0.01).HRV中TP、LF、HF、LF/HF与WCST中错误应答数、持续性错误数、持续性错误百分数、持续性应答数呈显著负相关(r=-0.171 ~-0.245,P<0.05或P<0.01),与概念化水平百分数呈显著正相关(r=0.198~ 0.227,P<0.05或P<0.01).结论 本研究发现失眠不仅造成了个体植物神经的紊乱,同时对其大脑前额叶执行功能形成了损害;失眠症患者HRV与执行功能之间存在密切的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随访伴和不伴有凶杀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额叶执行功能的特点.方法 采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试(Wisconsin Card Sorting Test,WCST)对22例伴有凶杀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凶杀组)和2l例非凶杀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非凶杀组)进行WCST测试,并且随访3个月.同时,应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患者的精神症状.结果 (1)入组时,凶杀组的完成第一个分类所需应答数高于非凶杀组[(28.64±32.73)分,(11.71±8.10)分,P=0.027].治疗3月后,凶杀组和非凶杀组间的WCST指标均差异无显著性(均P>0.05).(2)与入组时相比,治疗3个月时凶杀组WCST所有指标均差异无显著性(P>0.05),非凶杀组在3个月时仅概念化水平提高[(46.80±27.04)分,(65.02±21.32)分,P=0.048].与入组时比较,凶杀组在3个月时的阳性量表分、一般精神病理量表分、PANSS总分及思维障碍、偏执、抑郁、攻击等症状群分降低(P<0.05);非凶杀组在3个月时的阳性量表分、阴性量表分、一般精神病理量表分、PANSS总分及思维障碍、激活性、偏执、攻击等症状群分降低(P<0.01).(4)入组时凶杀组WCST与PANSS各指标均无相关性(P>0.05);非凶杀组仅完成第一个分类所需应答数与激活性呈正相关(r=0.481,P=0.027).治疗3个月时,凶杀组不能维持完整分类数与阴性量表分(r=-0.694,P=0.018)、PANSS总分(r=-0.635.P=0.036)、攻击分(r=-0.702,P=0.016)呈负相关;非凶杀组不能维持完整分类数与思维障碍呈正相关(r=0.557,P=0.048).结论 伴和不伴有凶杀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执行功能障碍,伴有凶杀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抽象概括能力缺陷较不伴有凶杀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更严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共情能力及其与执行功能的关系.方法 采用人际指针量表(IRI-C)对7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测试,与69名正常对照者比较,同时作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Stroop色词干扰测验和空间n-back测验评估.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患者组IRI-C总分[(46.8±10.0)分,(51.5±9.7)分,(P<0.01)]及观点采择[(9.5±4.2)分,(12.2±3.9)分,(P<0.01]、想象力[(12.5±4.2)分,(15.5±3.8)分,(P<0.01]、共情性关心[(15.9±4.2)分,(17.3±3.4)分,(P<0.05]均显著较低,而个人痛苦[(8.8±5.1)分,(6.5±3.7)分,(P<0.01]则显著较高.WCST、Stroop测验和空间n-back测验各项评分,2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IRI-C总分与WCST卡片分类测验的总应答数(r=-0.293)、错误应答数(r=-0.253)和非持续性错误数(r=-0.272)呈负相关(均P<0.05),共情关心分与WCST总应答数(r=-0.326,P<0.01)、错误应答数(r=-0.300,P<0.01)、持续性应答数(r=-0.294,P<0.01)和持续性错误数(r=-0.287,P<0.05)呈负相关,而与概念化水平数呈正相关(r=0.279,P<0.05);IRI-C的幻想力分与Stroop测验的B项(r=-0.299)和C项(r=-0.322)反应时存在负相关(均P<0.01).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广泛共情和执行功能障碍,情感共情水平与执行功能存在某种关联,提示执行功能障碍可能构成患者共情缺陷的病理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执行功能损害和产科并发症的关系.方法 对67例首次发病的精神分裂症患者,75例健康人进行了产科并发症调查、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以病例组产科并发症阳性数目的平均数为界,将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阳性组和阴性组,比较2组之间以及与对照组之间执行功能的差异.结果 阳性组的持续错误数高于阴性组[(47.14±23.69)分,(35.87±21.95)分,P<0.05];阳性组的完成分类数、概念化水平百分比低于对照组[(3.00±2.02)分,(4.69±1.64)分,(0.42±0.24)分,(0.59±0.20)分,P<0.05],总错误数、持续错误数,完成第一分类所需应答数高于对照组[(54.6±23.70)分,(34.35±21.09)分,(47.14±23.69)分,(26.49±19.05)分,(36.90±41.01)分,(22.43±20.48)分,P<0.05];阴性组的完成分类数、概念化水平百分比低于对照组[(3.72±2.01)分,(4.69±1.64)分,(0.51±0.23)分,(0.59±0.20)分,P<0.05],总错误数、持续错误数高于对照组[(44.38±22.77)分,(34.35±21.09)分,(35.87±21.95)分,(26.49±4-19.05)分,P<0.05].结论 首发精神分裂症执行功能损害和产科并发症有关,产科并发症加重了精神分裂症的执行功能损害,但并不是执行功能损害的唯一原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患者的认知功能.方法 采用韦氏成人智力量表、韦氏记忆量表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评估34例精神分裂症、35例抑郁症和37例正常对照的认知功能.结果 1.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患者的智商、记忆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成绩均差于对照组.2.抑郁症患者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完成分类数[(4.09±1.27)个,(1.53±1.00)个]、错误应答数[(39.17±17.89)个,(50.41±26.44)个]、持续错误百分数[(20.86±11.29)%,(26.56±13.05)%]、随机错误百分数[(14.40±7.81)%,(24.67±14.50)%]和概念化水平[53.56±17.32)%,(31.30±16.21)%])差异有显著性.3.抑郁症患者和Ⅱ型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完成分类数[(4.09±1.27)个,(1.50±0.16)个]、随机错误百分数[(14.40±7.81)%,(27.87±16.39)%]和概念化水平[(53.56±17.32)%,(23.89±14.88)%]方面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广泛而全面,精神分裂症执行功能损害比抑郁症更严重,阴性症状可能与精神分裂症的执行功能损害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学龄期斜视儿童认知能力的特征.方法 对明确诊断为斜视的74名6~12岁学龄儿童和1:1配比的74名正常对照组儿童进行视觉空间记忆、视觉图形记忆、伦敦塔、威斯康星卡片分类(WCST)4项神经心理测试.结果 1.斜视组儿童视觉空间记忆,相同和相反顺序正确记忆个数[(4.32±0.95)个、(3.58±0.99)个]和对照组[(4.62±0.87)个、(4.04±1.05)个]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2.斜视组视觉图形记忆正确记忆个数[(30.42±6.15)个]显著低于对照组[(33.91±4.91)个](P<0.01).3.斜视组儿童伦敦塔测试三个圆盘移动任务所需时间和移动次数较对照组明显增多(P<0.01,P<0.05).4.WCST卡片分类测试,斜视组错误应答数Re、非持续性应答nRpe、首次分类应答数R1st、概念化水平Cl差于对照组儿童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P<0.01).结论 斜视儿童在视觉短时记忆、视觉工作记忆、抽象概括能力、认知转移能力、感念化水平、等认知能力方面存在缺陷.  相似文献   

18.
Wang HX  Zhen WF  Ma X  Dou QS  Chen J  Cai CH 《中华医学杂志》2011,91(9):582-585
目的 分析精神分裂症暴力行为者的感觉门控与执行功能的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 应用美国EGI 256导联高密度脑电仪器对2008年2月至2009年3月北京市安康医院35例暴力行为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组)和32名健康对照者(正常组)测量感觉门控P50变化,同时应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试(WCST)测量其执行功能,分析其相关性,并随访3个月的变化.结果 (1)与正常组相比,暴力组在基线时和治疗3个月时S2-P50波幅大(P<0.05)[基线时:暴力组(1.8±1.1)μV,正常组(0.9±0.6)μV;治疗3个月时:暴力组(1.9±1.6)μV],S2/S1比值大,S1-S2差值及100×(1-S2/S1)值小(均P<0.05).(2)基线时和治疗3个月时,两组均在学习到学会(L-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基线时(t=0.585,P=-0.561),治疗3个月时(t=-0.021,P=0.983)],其余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S2/S1、S1-S2与WCST指标在基线时和治疗3个月时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 精神分裂症暴力行为患者在未用药时及治疗3个月时均存在感觉门控和执行功能的损害.感觉门控和执行功能二者无相关性,提示其可能从不同方面反映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大脑功能变化.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variations of sensory gating and executive functions in schizophrenics with violent behavior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nsory gating and executive functions.Methods Thirty-five schizophrenics with violent behaviors (Group V ) and 32 healthy control persons (Group C) were recorded by P50 with EGI 256 high density EEG. They were also examined by Wisconsin card sorting test (WCST) and followed up for 3 months. The relationship of sensory gating P50 and WCST was evaluated by Person' s analysis. Results ( 1 ) Compared with Group C, Group V showed a higher amplitude of S2-P50 [baseline: ( 1.8 ± 1. 1 ) vs (0. 9 ± 0.6 ) μV; 3-month treatment: ( 1.9 ± 1. 6)μ V].There was a higher S2/S1 ratio, a lower S1-S2 difference and 100 × ( 1-S2/S1 ) at baseline and after 3 months (P <0. 05 ) [baseline: S2/S1, S1-S2 and 100 × (1-S2/S1) in both groups respectively [(89 ±49) vs (42 ± 25), (0. 7 ± 2. 5) vs ( 1.4 ± 1.2), ( 11 ± 49) vs (58 ± 25); 3 months treatment: ( 170 ± 277,- 0. 0 ± 1.8, - 70 ± 277)]; (2) At baseline and after a 3-month treatment, two groups had no difference in learning [baseline (t = - 0. 585, P = 0. 561 ), 3 months ( t = - 0. 021, P = 0. 983 )] ( P > 0. 05 ) and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other indices ( P < 0. 05 ); ( 3 ) No relationship was found between S2/S1 ratio, S1-S2 and WCST in two groups at baseline and after a 3-month treatment by Person's analysis.Conclusions The schizophrenics with violent behaviors have sensory gating deficits and abnormal executive function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Sensory gating and executive functions may reflect different brain functions in schizophrenics.  相似文献   

19.
目的 (1)探讨酒依赖是否能引起不同脑区代谢产物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水平改变和执行功能损害;(2)评估N-乙酰天门冬氨酸水平和执行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 49例酒依赖组患者和45例对照组分别接受磁共振波谱检查(MRS)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酒依赖组患者前额叶灰质(1.59±0.13)和白质(1.58±0.12)区域N-乙酰天门冬氨酸/肌酸化合物(NAA/Cr)比值明显降低,执行功能[正确数(30.37±3.73)次,持续错误数(11.49±3.39)次,随机错误数(6.18±2.64)次,完成分类数(2.08±1.59)次]明显下降(P<0.01).酒依赖组患者前额叶白质的NAA/Cr水平与执行功能测验指标呈正相关(正确数r=0.379,完成分类数r=0.433,均P<0.05).结论 长期大量饮酒可以引起大脑神经元损伤和认知功能损害,脑代谢产物NAA/Cr水平改变可作为神经元损害程度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