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8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16篇
药学   7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目的:了解医学生对精神病学教学现状的看法。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从中山大学医学系四年级学生中随机抽取3组共99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医学生普遍认同精神病学在医学教育中的重要性。尽管他们对精神病学以及精神病人的看法既有积极的因素也有消极的因素,但与既往同类报道比较,有更多的医学生愿意选择精神病学作为其未来的职业;有过半的学生对增加精神病学临床实习、加大精神病学见习课时、改进教学方法、倡导以案例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等改革措施充满期待。结论:精神病学教学改革不仅是时势所需,同时也是当下医学生的迫切愿望。  相似文献   
2.
生活当中,有许多人将自尊与爱情对立起来、有人说,为了爱情,就必须放下自尊;为了自尊,就必须牺牲爱情、难道在爱与尊严之间,真有不可调和的矛盾?找一个平衡点就那么难吗?  相似文献   
3.
心理社会因素与恶性肿瘤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周英  张晋碚 《新医学》2000,31(7):436-437,433
1 引 言 现代医学模式认为人是由各系统组成的整体,又是环境大系统中的组分。影响人的各种内外环境的因素,大体上可分为生物的和非生物的。非生物因素又称心理社会因素,因为人类社会中的各种变化(包括文化的影响)都是通过人们的心理而影响躯体的。过去对恶性肿瘤的病因学研究多限于生物学和理化等方面;近年来,研究者们从生物-心理-杜会医学模式的“综合-整体方法”来研究和探讨肿瘤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其结果发现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与社会矛盾、个性心理特征、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心理社会因素有相关性。本文综述心理社会因素与…  相似文献   
4.
影响高校高血压老人生存质量的心理社会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影响高校高血压老人生存质量的心理社会因素。方法以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D)、应付方式问卷、生活事件量表(LES)和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量表简表(WHOQOL-BREF)对131例高校高血压老人进行评定。结果生理、心理领域评分与睡眠质量、负性生活事件呈负相关;社会关系领域评分与家庭功能呈负相关;环境领域评分与负性生活事件呈负相关。结论高校高血压老人的生存质量与睡眠、负性生活事件、家庭功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高校离退休老人躯体健康与家庭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龄问题已成为全球关注的课题 ,老人生活质量的研究是当今的热点之一。已证实老人的健康、家庭生活等是影响其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 ,老人的躯体健康和家庭生活特征是密切相关的 ,但老人的家庭特征与躯体各系统的健康状况的相互关系国内外的研究甚少。为此 ,本研究对广州地区的高校离退休老人的躯体健康和家庭特征进行了调查 ,并对这两组变量进行典则相关分析 ,以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对广州地区的高校进行整群抽样 ,抽取中山医科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外国语大学等四所大学 ,对参加 1994年离退休职…  相似文献   
6.
老年期心身特点与常见心理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晋碚 《新医学》1999,30(1):51-52
  相似文献   
7.
四川地震灾民灾后心理健康状况及综合干预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地震后灾民的心理健康状况,探索有效的综合干预模式。方法:对四川省江油市223名灾民进行应激反应问卷(stress—reaction questionnaire,SRQ)评定。再对SRQ检测结果存在心理问题的灾民进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清单平民版(post taumatic stress disorder checklist-civilian version,PCL—C)评定,并对其进行医疗服务、支持性心理治疗、集体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和随访等的综合干预,比较综合干预前与干预14d后灾民心理健康情况。结果:SRQ结果示121名(54.3%)存在明显的心理问题。HAMD结果示上述121名中可能有抑郁56名(46.3%),有轻度或中度抑郁57名(47.1%),有重度抑郁8名(6.6%)。PCL-C结果示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阳性27名(22.3%),阴性94名(77.7%)。经综合干预后,灾民的抑郁症状减轻,心理健康状况有所改善。结论:相当一部分地震灾民存在心理问题。医疗服务、支持性心理治疗、集体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和随访等的综合干预模式能有效改善灾民的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8.
综合医院心理病区情感障碍的分布及护理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综合医院心理病区情感障碍的性别、年龄分布特征,探讨护理应对措施. [方法]将2002~2007年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心理病区的情感障碍病人1 020人,分为单相抑郁(UD)、双相抑郁(BD)和其他双相障碍(BP)3组,分组对照分析其性别分布、年龄分布、发病年龄. [结果]情感障碍收治比例为23.7%.UD女性/男性比值平均(1.77±0.24岁),和BD(1.05±0.23岁)、BP(0.77±0.51岁)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UD男性(39±15岁)或女性(41±14岁)平均发病年龄均高于BD(31±11岁,31±11岁)和BP(28±12岁,29±12岁) (P<0.01).UD发病年龄分布存在性别差异(P=0.002),女性46~55岁比例(23.2%)最高. [结论]情感障碍是综合医院心理病区常见病种,单相抑郁病人中女性是男性的1.77倍,围绝经期是女性单相抑郁的高发期,护理工作应据此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地塞米松抑制试验(DST)了解单相抑郁和双相障碍患者在不同情绪状态下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改变情况. 方法对38例单相抑郁住院患者和63例双相障碍住院患者(双相障碍Ⅰ型19例,双相障碍Ⅱ型44例;双相障碍抑郁发作者33例,双相障碍躁狂发作者18例,双相障碍混合发作者12例)进行DST,其中17例单相抑郁、35例双相障碍患者在治疗4周后再次行DST,比较各组DST脱抑制率差异.结果 治疗前,单相抑郁的DST脱抑制率(36.8%)与双相障碍(14.3%)、双相障碍Ⅰ型(10.5%)、双相障碍Ⅱ型(15.9%)以及双相障碍抑郁发作(15.2%)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相障碍Ⅰ型(10.5%)与双相障碍Ⅱ型(15.9%)之间,双相障碍抑郁发作(15.2%)、双相障碍混合发作(16.7%)和双相障碍躁狂发作(11.1%)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DST脱抑制率在上述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单相抑郁的DST脱抑制率随着病情改善而降低,但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相障碍的DST脱抑制率在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疾病期,单相抑郁的DST脱抑制率高于双相障碍;双相障碍的DST脱抑制率与临床分型、发作类型、病情无关.  相似文献   
10.
综合医院心理咨询的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