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目的 通过制备特异性抗牙龈卟啉单胞菌卵黄抗体脂质体(抗Pg-IgY脂质体),探讨特异性抗Pg-IgY脂质体对牙周主要致病菌牙龈卟啉单胞菌体外抑菌效果.方法 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抗Pg-IgY脂质体.使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抗Pg-IgY脂质体外观表征,纳米粒径分析仪测定抗Pg-IgV脂质体的Zeta电位(ζ-电位)和粒径,利用超滤离心法测量其包封率.采用微量液体稀释法研究抗Pg-IgY脂质体对牙龈卟啉单胞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并绘制其kill-time曲线.结果 测得抗Pg-IgY脂质体平均粒径为(175.43±3.25)nm(n =4)、多分散指数为0.263(n =4)、Zeta电位为(-37.82±0.20)mV(n =4).抗Pg-IgY脂质体包封率为42.71%,药物累积释放量为83.4%.抗Pg-IgY脂质体对牙龈卟啉单胞菌MIC值为4 mg/ml,MBC值为8 mg/ml.当达到细菌的MBC值可完全抑制细菌在培养液中的生长繁殖.结论 抗Pg-IgY脂质体对牙龈卟啉单胞菌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达到最小的杀菌浓度时可以杀灭细菌.  相似文献   

2.
用荧光偏振技术研究了卟啉胆固醇酯对人何杰金淋巴瘤细胞和人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细胞膜流动性的影响;用微量量热法测定了HL-60细胞与卟啉胆固醇酯作用后的代谢热谱。结果表明,卟啉胆固酯能明显降低癌细胞膜的流动性;对癌细胞的生长有强抑制作用,不同的酯其抑制方式不同。  相似文献   

3.
目的本文主要探讨牙髓卟啉单胞菌所致慢性根尖周炎治疗过程中的针对性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至2018年1月间收治的因牙髓卟啉单胞菌所致慢性根尖周炎患者44例,两组患者皆使用同一治疗手段。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进行探讨,对照组22例患者使用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患者22例使用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护理满意度以及治疗的疼痛情况。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低于研究组患者(P0.05),护理满意度评分对照组低于研究组(P0.05),疼痛评分相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针对性护理可以提高牙髓卟啉单胞菌所致慢性根尖周炎治疗效果,减少治疗疼痛,值得被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溶菌酶与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thylenediaminetetraacetic acid disodium salt,EDTA二钠)对粪肠球菌和牙髓卟啉单胞菌的协同抑菌作用。方法:分别培养粪肠球菌和牙髓卟啉单胞菌,并调整菌液浓度至108菌落形成单位(colony-forming unit,CFU)/mL;配制终浓度为0.3、0.5、1、2、5、10、50、100、150和300 g/L的单纯溶菌酶抑菌液,以及添加浓度为0.5、1.0、2.0 g/L的EDTA二钠的混合抑菌液。将菌液与抑菌液作用15 min,加入水溶性四唑盐(water-soluble tetrazolium,WST)工作液染色,酶标仪测定光密度值,计算细菌活性。结果:单纯溶菌酶抑菌液(浓度0.5~150 g/L)对两种细菌的抑菌作用随溶菌酶浓度的升高而增强,且对粪肠球菌的抑菌作用更显著。EDTA二钠与溶菌酶有协同抑菌作用,与溶菌酶浓度相关。溶菌酶浓度为0.5~50 g/L时,EDTA二钠协同溶菌酶作用于粪肠球菌(P<0.05),可使其抑菌作用提高约1.2~3.7倍;溶菌酶浓度为0.5~10 g/L时, EDTA二钠协同溶菌酶作用于牙髓卟啉单胞菌(P<0.05),可使其抑菌作用提高约1.3~3.5倍;当溶菌酶浓度大于100 g/L时,加入EDTA二钠对细菌均没有明显的协同抑菌作用(P>0.05)。结论:对于粪肠球菌及牙髓卟啉单胞菌,在溶菌酶较低浓度时,EDTA二钠有协同抑菌作用;在溶菌酶较高浓度时,EDTA二钠无协同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5.
研究黄芩甙对艾氏腹水瘤小鼠的免疫调节及对荷瘤小鼠腹水脂加氧酶活性的影响。方法:EAC小鼠腹腔给药,每天1次;采用无色孔雀绿方法测定腹水中的脂加氧酶活性;同时,采用测定血清溶菌酶及T淋巴细胞非特异性酯酶染色法。结果:给药组小鼠的溶菌酶活性及淋巴细胞酸性非特异性酯酶(ANAE)阳性率增加;体内、外艾氏腹水瘤细胞生长受抑制。结论:黄芩甙增强了小鼠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功能,能抑制荷瘤小鼠腹水脂加氧酶活性。抑制艾氏腹水瘤细胞的生长,但无论是在体内还是体外,对生长后期的瘤细胞抑制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对牙龈卟啉单胞菌的体外抑菌活性,为研制开发治疗牙周病的新型纯中药抗菌药物提供药理学依据。方法:本实验分为阴性对照组、亚胺培南对照组和不同浓度及剂型的银杏叶提取物组。采用溶剂提取法制取银杏叶提取物,采用打孔法和试管法在厌氧环境下检测银杏叶提取物对牙龈卟啉单胞菌的体外抑菌活性,并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对比。通过观察抑菌环直径和测定最小抑菌浓度(MIC)衡量银杏叶提取物的体外抑菌作用。结果:在抑菌环实验中,银杏叶提取物、银杏叶片和银杏叶软胶囊的原液和1∶4的稀释液作用于牙龈卟啉单胞菌,抑菌环直径随着浓度的降低而减小,银杏叶提取物的最大抑菌直径为16.5 mm,银杏叶片和软胶囊最大抑菌直径分别为15.3和14.5 mm,银杏叶提取物抑菌直径明显大于银杏叶片和银杏叶软胶囊(P <0.05),银杏叶片与银杏叶软胶囊抑菌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肠埃希菌组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组得到同样的结果。MIC测定,银杏叶提取物组内比较,银杏叶提取物浓度高于1.95 mg/L时,试管内均无牙龈卟啉单胞菌生长,而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仍可以生长,浓度高于6.25和12.5 mg/L时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不生长,银杏叶提取物对牙龈卟啉单胞菌的抑菌作用优于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结论:银杏叶提取物对牙龈卟啉单胞菌具有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黄芩素抑制胃癌细胞增殖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采用CCK-8实验检测不同浓度的黄芩素对胃癌细胞(MGC80-3、HGC-27与BGC-823)增殖作用的影响,以及过表达烟酸受体(GPR109A)对胃癌细胞增殖的影响;Transwell迁移与侵袭实验检测不同浓度的黄芩素对胃癌细胞的体外迁移和侵袭作用的影响;RNA干扰实验检测沉默GPR109A表达对黄芩素抑制胃癌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黄芩素可显著抑制胃癌细胞的体外增殖、迁移与侵袭作用,过表达GPR109A也可显著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P<0.05);且沉默GPR109A表达可降低黄芩素对胃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P<0.05)。结论:黄芩素可显著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且其抑制作用与上调GPR109A的表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野油菜黄单胞菌原生质体形成和再生的最适条件及进一步进行诱变,筛选高产优质的优良菌株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先根据培养时间,绘制出野油菜黄单胞菌的生长曲线,分别选取不同菌龄的菌体,用不同的溶菌酶浓度,不同的酶作用时间、作用温度,在3种不同的渗透压稳定剂中进行处理,记录其原生质体形成率和再生率。结果:选用对数生长早中期的菌体,用10μg/ml的溶菌酶液在30℃时酶解30min,采用以蔗糖为主的渗透压稳定剂,野油菜黄单胞菌原生质体的形成和再生最佳。结论:野油菜黄单胞菌可形成原生质体并进行再生。  相似文献   

9.
厌氧菌酶动力学变化可能与细菌的代谢有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倪龙兴  陈晓玲 《医学争鸣》1997,18(4):319-322
比较分析牙龈卟啉菌和牙髓卟啉菌之间的代谢特征以及与细菌酶动力学变化的关系,并浴细菌的外膜成分观察了细菌生长过程中的形态学变化。方法:提取Pg,Pe的外膜成分和培养上清,采用厌氧菌生长率测定和酶动力学测定法。结论:Pe可能对分解代谢所形成的产物的反馈抑制作较为敏感,显示Pg对这种反馈抑制的耐受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4'-甲醚-黄芩素对人绒毛膜癌JAR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及细胞内Ca^2+浓度的影响。方法:应用MTT法、流式细胞术和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技术,体外观察该化合物对JAR细胞的影响。结果:4'-甲醚-黄芩素对JAR细胞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随着药物浓度与作用时间的增加,Annexin V-FITC^+/PI-细胞、细胞内Ca^2+浓度逐渐增加,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4’-甲醚-黄芩素能抑制人绒毛膜癌JAR细胞的增殖,诱导凋亡,其机制与提高细胞内Ca^2+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方法,并对不同黄芩提取液中三种成分的含量进行测定。方法 采用不同浓度的乙醇及蒸馏水提取黄芩,减压浓缩制备黄芩提取液,通过专属性考察、线性关系测定、精密度测定、稳定性考察等建立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苷同时测定的HPLC-紫外检测法,并采用该方法测定不同提取液中三种成分含量。结果 同时测定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苷的HPLC条件为:色谱柱为Agilent Eclipse XDB-C18(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0.05%磷酸水溶液(25∶75);流速1.00 mL/min;紫外检测波长275 nm;进样量10 μL;柱温30℃。不同溶剂对黄芩中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苷的溶出有很大影响。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苷质量浓度在0.97~19.45,1.71~34.10,0.61~12.25 μg/mL内线性关系良好,仪器的精密度,方法的重复性、稳定性良好,RSD均在2.0%以内。结论 HPLC-紫外检测法灵敏度高,精密度好,专属性强,可用于黄芩不同提取液中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苷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2.
黄芩对三种主要致龋菌生长、产酸及产胞外多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研究黄芩对致龋菌生长、产酸及产胞外多糖的影响 ,探讨黄芩是否能有效调节口腔菌群生态平衡。方法 首先测定黄芩对三种主要致龋菌——变形链球菌、粘性放线菌和血链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 ,再以低于 MIC的 4个浓度配制含药的 TPY液体培养基 ,测定黄芩对上述三种细菌产酸及产生水不溶性多糖能力的影响。结果 黄芩对上述三种细菌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黄芩还能够有效抑制血链球菌、粘性放线菌产生水不溶性葡聚糖。结论 上述结果提示 ,黄芩有可能是一种潜在的天然防龋药物 ,值得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黑素生成过程中黄芩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中药黄芩对B16F小鼠黑素瘤细胞增殖、黑素含量、酪氨酸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体外培养的小鼠B16F黑素瘤细胞株 ,用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情况 ;NaOH裂解法测定黑素合成 ;多巴氧化法测定酪氨酸酶活性。结果 :在浓度为 0 .0 1~ 1.0 g·L-1时 ,黄芩可浓度依赖性促进B16F细胞增殖 ,酪氨酸酶活性和黑素含量 ,以 1.0 g·L-1为最佳。结论 :黄芩可促进细胞增殖 ,激活酪氨酸酶活性 ,提高黑素含量 ,从而为黄芩治疗白癜风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4.
黄芩为我国传统中药,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和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近年来许多科研工作者对黄芩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进行了较为广泛和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本文综述了近几年黄芩在临床应用方面的研究,为黄芩的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外用洗剂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鉴别处方中的大黄、苦参、黄芩、黄柏。结论所建立的薄层色谱鉴别及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用于外用洗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泻心汤不同配伍抗炎作用进行研究,以阐明该方的配伍原理。方法采用脂多糖(LPS)小鼠急性炎症模型,以血清NO浓度变化作为炎症指标,观察ig泻心汤生药18g/kg对血清NO浓度经时变化的影响;ig泻心汤生药4.5、9、18g/kg对血清NO浓度的影响;按正交设计,观察ig泻心汤不同配伍,即大黄、黄连、黄芩、大黄 黄连、大黄 黄芩、黄连 黄芩、全方(全方组生药18g/kg,其余各组按照在全方中的等量生药剂量给药)对血清NO浓度的影响。结果泻心汤给药后小鼠血清NO浓度均较对应时间点模型组低,6h差异显著,12、15h差异非常显著;泻心汤各剂量组小鼠血清NO浓度均较模型组低,高剂量组差异显著;不同配伍结果显示,除黄连组外,各给药组血清NO浓度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显著;正交分析表明,在抗炎方面,大黄为该方第一要药,黄芩其次,黄芩与大黄有协同作用,黄连无明显作用及影响。结论在抗炎方面,泻心汤中大黄为第一要药,黄芩其次,黄芩与大黄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介绍李家凤教授运用自拟“化扁方”(桑叶、玄参、麦冬、前胡、桔梗、板蓝根、射干、知母、黄芩、金银花、薄荷、天花粉、青黛、甘草等)治疗小儿急性扁桃体炎的经验,该方具有效、简、廉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白消安联合龙胆泻肝汤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的临床疗效.[方法]13例患者在确诊后均给予白消安注射液静脉滴注,并联合龙胆泻肝汤(基本方药为:山栀子、黄芩、柴胡、车前草、生地黄、木通、泽泻、龙胆草、丹参、川芎)加减口服治疗.以1个月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1)近期疗效:13例患者中,完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采用近红外光谱测定方法(NIRS)快速测定黄芩配方颗粒中的黄芩苷.方法 运用NIRS与偏最小二乘法相结合,通过优化不同的预处理方法、不同的谱区范围,建立了测定黄芩颗粒剂中指标性成分黄芩苷的定量校正模型.结果 建立了黄芩配方颗粒中黄芩苷的近红外模型,定量校正模型的相关系数R2为0.9702,校正集均方根误差RMSEC为0.555,预测集均方根误差RMSEP为1.05.结论 本实验研究了基于NIRS的不同厂家黄芩配方颗粒剂快速质量分析方法,所建模型可无损、快速地预测黄芩苷含量,为黄芩配方颗粒的质量控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建立 RP- HPL C法测定葛根芩连汤各配伍组合中的黄芩苷的含量测定方法 ,研究配伍对黄芩苷含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 L8(2 7)正交设计及统计方法 (统计软件 SPSS10 .0 ) ,以 HPL C法测定黄芩苷的含量。结果 葛根、黄连对方中黄芩苷含量的影响差异具有显著性 (P<0 .0 5 ) ,甘草对黄芩苷含量的影响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 ,葛根、黄连、甘草对黄芩苷含量的影响不存在两两交互作用。凡是黄连与黄芩的配伍组合皆有沉淀产生 ,并且沉淀中含有较多的黄芩苷。结论 葛根芩连汤配伍中葛根、黄连能降低黄芩苷的含量 ,甘草没有增加黄芩苷的溶出的作用。 p H值的改变可能是含黄连和黄芩配伍煎液产生沉淀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