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28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针刺配合补阳还五汤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在2018年1-12月收治的120例脑梗死患者,依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60例)与观察组(6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补阳还五汤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针刺配合补阳还五汤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损伤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肢体运动功能评分,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变化情况、血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含量。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前的神经缺损评分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评分(采用Barthel指数)及Fugl-Meyer运动功能两组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但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与Fugl-Meyer运动功能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浆粘度、全血粘度与纤维蛋白原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浆VEGF与NPY含量对比差异不明显,治疗后观察组血浆VEGF含量高于对照组,且血浆NPY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脑梗死采用针刺配合补阳还五汤治疗效果显著,能够缓解临床症状,改善神经功能损伤情况,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通窍活血汤变通治疗脑梗塞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现随机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100例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银杏达莫注射液进行治疗,实验组在此之上采用通窍活血汤辨证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远远低于对照组,差异存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中医症状积分差异不大,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各个中医症状积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存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NIHS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全血高切粘度和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要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梗塞患者采用银杏达莫注射液与通窍活血汤辨证治疗,可有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状况,临床效果较好,应被广泛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3.
4.
MRI与CT在超急性期脑挫裂伤中的应用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对比超急性期脑挫裂伤在CT与MR I中的表现特点,探讨MR I在超急性期脑挫裂伤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超急性期脑挫裂伤患者进行CT与MR I检查,分析超急性期脑挫裂伤在两者中的表现特点。结果 30例患者中,CT检查可显示12例,漏诊18例;MR I可显示30例,优于CT。结论诊断超急性期脑挫裂伤MR I优于CT,MR I的DW I应作为脑挫裂伤常规扫描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RT) HIV/HCV合并感染人群中终末期肝病的发生率及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研究HIV/HCV合并感染者的人口学资料和临床资料.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各变量[基线时年龄≥40岁、男性、既往有受血史、HCV持续感染时间、合并HBV感染(HBsAg阳性)、随访末时HIV RNA≥1×104拷贝/mL、随访末时HCV RNA≥1×105拷贝/mL、随访末时CD4细胞计数>200/μL、随访末时ALT≥2×正常值上限(ULN)、包含奈韦拉平的ART、随访时间、ART持续时间>5年、HCV基因1b型]与终末期肝病发生的相关性;Kaplan-Meier法分析终末期肝病对HIV/HCV合并感染者生存的影响.结果 共纳入427例HIV/HCV合并感染者,平均随访3.7年,55例患者(12.9%)出现终末期肝病,52例患者死亡,病死率为12.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基线时年龄≥40岁(OR=2.385,P=0.039)、ALT≥2×ULN(OR=16.374,P=0.000)、合并HBV感染(OR=2.507,P=0.042)、ART持续时间>5年(OR=3.232,P=0.010)及CD4细胞计数≥200/μL(OR=0.364,P=0.011)与终末期肝病的发生显著相关.在有终末期肝病与无终末期肝病的HIV/HCV合并感染者中,病死率分别为50.9%和6.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 随着ART的开展,终末期肝病在HIV/HCV合并感染者中仍较常见,合并终末期肝病明显缩短了HIV/HCV合并感染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偏头痛发病率有上升之势 ,症状以头痛为主 ,在临床诊疗上较困难 ,在基层更为棘手。笔者 1995年至今使用自制芎芷散治疗顽固性偏头痛 84例 ,取得满意疗效 ,现将资料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84例病人均为门诊病人 ,其中农民6 4例 ,工务员 2 0例 ;男 8例 ,女 76例 ;年龄最小 16岁 ,最大6 3岁 ,发病年龄以 35岁~ 5 5岁为多 ;病程最短 2浕 ,最长44浕。1 2 临床特征 患者均自觉单侧或双侧头痛 ,呈搏动性跳痛或钻凿样痛 ,逐渐加重 ,终至持续性剧痛 ,一般持续 4h~72h ,睡眠可使疼痛缓解 ,部分患者伴有恶心、呕吐、怕…  相似文献   
7.
对艾滋病病人进行抗病毒治疗,能有效地抑制艾滋病病毒的复制,降低HIV相关疾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减少艾滋病的传播[1].湖北大悟县自2004年在苏区人民医院设立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定点医院,在家庭治疗基础上,对艾滋病病病人实行"统一管理、定点治疗"方式开展抗病毒治疗工作,通过抗病毒治疗,病人CD4+T淋巴细胞都有不同程度上升、体重增加、生活质量改善,躯体及精神状况均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动脉瘤样骨囊肿(ABC)的影像学特点及介入法动脉栓塞对该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ABC的影像学征象,其中10例曾于术前进行动脉栓塞治疗。结果ABC的X线平片常呈偏心性膨胀性骨破坏;在CT成像中,10例可见液平面,8例出现钙化或骨化;MRI成像表现为分隔状囊性病变区,在T1加权像为不均匀中高信号,在T2加权像数个呈高信号囊腔及低信号的间隔影,12例出现液平面。结论动脉瘤具有一定的影像学特点,介入法是一种有价值的术前辅助性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脊椎动脉瘤样骨囊肿(ABC)的影像学特点及术前栓塞对减少术中失血的意义.方法 分析了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脊椎ABC的影像学表现,对其中4例进行了术前选择性动脉造影、栓塞,所用栓塞物为明胶海绵.结果 本组6例脊椎ABC均侵犯椎弓、棘突、横突和椎体后或侧缘,病变凸入椎管,造成硬膜囊和脊髓受压、移位.4例栓塞后血管造影显示染色均较栓塞前减少75%,术中失血700~1500 ml,平均1000 ml.较未经术前栓塞者平均3000 ml术中失血明显减少.结论 对动脉瘤样骨囊肿术前动脉栓塞能够有效地减少术中出血,提高手术治疗的成功率,是一种有价值的术前辅助性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螺旋CT及其图像后处理技术对直肠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49例直肠癌患者,均行螺旋CT扫描,图像传输至工作站进行仿真内镜(VE)、多平面重建 (MPR)、表面遮盖显示(SSD)和透明法(Raysum)重建,并与结肠镜和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CT检查结果显示:49例患者中,肠壁不规则增厚者49例,腔内肿块者43例,肠腔狭窄者36例,浸润至浆膜者39例;病变向心性狭窄27例,偏心性狭窄22例;大体形态:溃疡型10例,浸润型4例,肿块型22例,混合型13例.与手术病理结果比较,MPR、CT仿真结肠镜(CTVE)、Raysum、SSD显示肿块浸润环肠周程度的符合率分别为95.9%、81.6%、71.4%和59.2%;Raysum、SSD、MPR、CTVE、电子结肠镜(EC)显示癌肿长度的符合率依次为100.0%、93.9%、77.6%、65.3%和55.1%;EC、CTVE、MPR、SSD、Raysum显示病理分型的符合率依次为100.0%、93.9%、83.7%、59.2%和59.2%.CTVE结合MPR、SSD 和Raysum技术能对直肠癌病变准确定位,并有利于观察肿瘤的形态及特征.结论 螺旋 CT是一种无创、快捷、安全、准确的检查方法,对直肠癌的诊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