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5 毫秒
1.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在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例无功能行胰岛细胞瘤的CT表现。采用平扫和双期(动脉期和门静脉期)增强扫描,增强剂采用非离子型碘对比剂75mL,注射流率3.5mL/s,门静脉期延迟70s。结果:9例肿瘤中位于胰头4例、胰体5例,直径约2.4~10cm,平均为5.2cm,3例肿瘤为实体性,位于胰腺轮廓内,平扫呈稍低密度,动脉期明显强化,门静脉期中度强化;6例为囊性病灶,囊壁和囊壁结节呈等或稍低密度,有囊壁钙化者3例,动脉期囊壁及囊壁结节呈中度~明显强化,门静脉期轻度~中度强化。结论: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的CT平扫表现为界限清楚的肿瘤,增强扫描肿瘤均有程度不同的强化,从动脉期到门静脉期呈持续性强化是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的特征表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在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例无功能行胰岛细胞瘤的CT表现.采用平扫和双期(动脉期和门静脉期)增强扫描,采用非离子型碘对比剂75ml,注射流率3.5ml/s,门静脉期延迟70s.结果9例肿瘤中位于胰头4例、胰体、尾5例,直径约2.4-10cm,平均为5.2cm,3例肿瘤为实体性,位于胰腺轮廓内,平扫呈稍低密度,动脉期明显强化,门静脉期中度强化;6例为囊性病灶,囊壁和囊壁结节呈等或稍低密度,有囊壁钙化者3例,动脉期囊壁及囊壁结节呈中度~明显强化,门静脉期轻度~中度强化.结论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的CT平扫表现为界限清楚的肿瘤,增强扫描肿瘤均有程度不同的强化,从动脉期到门脉期呈持续性强化是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的特征表现.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螺旋CT在胰岛素瘤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且CT扫描资料完整的13例胰岛素瘤。结果 13例中功能性胰岛素瘤11例,CT平扫为等稍低密度肿块、结节,直径〈2.0mm,增强扫描动脉期明显均匀性强化,门脉期及延时扫描,密度逐渐降低。非功能性肿瘤2例,瘤体较大,有较明显囊变坏死,增强扫描,动脉期不均匀性轻度强化,门脉期密度降低,需与胰腺囊腺瘤等鉴别。结论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对于胰岛素瘤患者的肿瘤发现及手术定位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胰腺囊性病变的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胰腺囊性病变的CT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胰腺囊性病变患者的CT资料,结合临床及病理表现,分析总结其CT诊断及鉴别诊断特征.结果 胰腺炎假囊肿7例,平扫表现为囊状水样低密度影,增强扫描,囊壁轻度强化,内无分隔;胰腺囊性肿瘤6例,平扫呈囊状水样密度并见壁结节,其内有分隔,增强扫描囊壁、壁结节及分隔不规则强化;胰腺癌囊变3例,平扫呈程度不同的低密度区,囊变区内无分隔,残留癌肿成分较多时,囊变区壁厚不均匀;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囊变2例,囊液密度略高,增强周边强化;胰腺脓肿2例,平扫为类圆形液性密度,内见小气泡影,囊壁呈环形强化.结论 胰腺囊性病变有各自的CT表现特征.螺旋CT检查是诊断胰腺囊性病变的较好方法 .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胰腺囊性病变的CT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胰腺囊性病变患者的CT资料,结合临床及病理表现,分析总结其CT诊断及鉴别诊断特征。结果胰腺炎假囊肿7例,平扫表现为囊状水样低密度影,增强扫描,囊壁轻度强化,内无分隔;胰腺囊性肿瘤6例,平扫呈囊状水样密度并见壁结节,其内有分隔,增强扫描囊壁、壁结节及分隔不规则强化;胰腺癌囊变3例,平扫呈程度不同的低密度区,囊变区内无分隔,残留癌肿成分较多时,囊变区壁厚不均匀;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囊变2例,囊液密度略高,增强周边强化;胰腺脓肿2例,平扫为类圆形液性密度,内见小气泡影,囊壁呈环形强化。结论胰腺囊性病变有各自的CT表现特征。螺旋CT检查是诊断胰腺囊性病变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CT在胰岛细胞瘤中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证实的12例胰岛细胞瘤CT表现,其中功能性胰岛细胞瘤10例,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2例。结果10例功能性胰岛细胞瘤的平均大小为16mm,2例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的最大径分别为21mm、55mm。平扫绝大部分病灶呈等密度,增强后动脉期肿瘤均匀明显强化呈高密度,静脉期呈稍高密度或等密度。结论CT增强扫描在胰岛细胞瘤的诊断中有较大价值,可在术前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副神经节瘤的CT表现,提高其CT诊断准确率。方法对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副神经节瘤患者均行CT平扫和两期增强扫描。采用螺旋扫描,扫描速度为转速0.6s,探测器覆盖率为40.0mm,扫描条件:KV 120,mA 400,重建层厚分别为5、1.25mm。结果 12例患者中,良性9例,恶性3例。颈动脉体2例,后纵隔1例,盆腔2例,腹膜后7例(肾上腺2例)。10例肿瘤呈圆形或类圆形肿块;2例肿瘤呈不规则形,有分叶。CT增强扫描示:4例实性部分动脉期即不均匀显著强化,静脉期强化程度有所减低;6例实性部分动脉期强化明显,静脉期则不均匀显著强化;1例动脉期、静脉期逐渐轻度强化;1例为完全囊性,壁中度均匀强化。12例患者肿瘤均有不同程度的坏死,无强化区。结论实性部分显著强化是副神经节瘤的较特征CT表现,结合其临床表现有助于提高其术前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诊断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本组10例SPTP均行CT平扫和双期增强扫描。结果:CT平扫肿瘤呈囊实性,大部分体积较大,增强后肿瘤实性部分强化,静脉期强化高于动脉期,但其强化程度仍低于胰腺正常组织,肿瘤的假包膜完整,强化明显,密度高于或与胰腺组织相似。结论:SPTP在静脉期强化高于动脉期,为该病特征性的CT表现,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对SPTP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卵巢肿瘤的螺旋CT表现;探讨提高卵巢肿瘤定位和定性诊断水平的检查技术和CT征象。方法:2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卵巢肿瘤病例,平扫采用层厚10mm,螺距1.0,重建间隔5mm进行扫描;17例增强扫描在注射造影剂开始后60~70秒进行扫描;扫描后常规做多平面重建技术(MPR)。结果:①良性肿瘤14例(16个病灶),误诊恶性肿瘤1例,误诊卵巢囊肿1例,诊断正确率为93.8%;恶性肿瘤儿例(13个病灶),误诊为良性肿瘤2例,诊断正确率为84.6%;②卵巢肿瘤定位准确率为100%;③良性肿瘤CT表现为圆形或类圆形、轮廓光滑的均匀囊性病灶(除畸胎瘤),囊壁及间隔薄(<3mm)且均匀,增强扫描无或轻度强化;病变局限,无腹水。成熟型畸胎瘤有特征性的脂肪密度、“脂液平”征、“浮球”征、钙化或牙齿影。恶性肿瘤多表现大于5cm、类圆形或不规则形、轮廓清或不清的分叶状囊实性或不均实性密度灶,囊实性灶壁及间隔厚(>3mm),且不均匀,囊内壁凹凸不平;增强扫描实性部分有明显强化;病变广泛,有腹水、腹腔种植转移表现。结论:螺旋CT在卵巢肿瘤定位诊断方面优于常规CT,但在肿瘤定性诊断方面仍有局限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和MRI影像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6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影像资料。其中,12例CT扫描,4例MRI扫描。结果:肿瘤最长径3.5~15cm。肿瘤以囊性成分为主4例,实、囊成分比例相仿2例;以实性成分为主10例。8例囊性成分内可见纤维分隔,CT增强扫描门静脉期肿瘤强化略高于动脉期,在其强化程度上均低于正常胰腺组织。10例有钙化。4例MRI在T1WI、T2WI上呈混杂信号,增强扫描呈不均性的中高强化。结论:结合临床特征并注意与黏液性囊性瘤或癌、无功能胰岛细胞瘤或癌等鉴别可在术前做出正确诊断,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MRI、CT影像表现有一定特征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单发脑内转移瘤的CT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34例经临床和手术病理证实的单发脑内转移瘤,均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原发肿瘤以肺癌最多见(61.8%),40岁以上32例(94.1%).结果:转移瘤均位于皮质和皮质下区,好发于额顶叶.病灶直径在3cm以上者25例(78.1%).平扫呈等或稍低、稍高密度,增强后病灶表现为两种形式:当肿瘤为实质性,呈均匀强化,占58.8%;当转移瘤内出现坏死囊变,则呈环形强化,表现薄壁或不规整厚壁强化.转移瘤主要需与胶质瘤、脑膜瘤和脑脓肿等鉴别.结论:掌握本病的CT表现特点,结合临床资料,对单发脑内转移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在胰腺体尾部癌中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行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比较胰腺正常组织和肿瘤在平扫和增强三期的CT值变化,依据CT征象诊断胰腺癌并行术前评估。结果:三期增强扫描后肿瘤轻度强化22例,中度强化9例,囊性无明显强化1例。增强后肿瘤-胰腺的密度差分别为动脉期23.45±12.62,胰腺期64.53±27.34,门脉期41.28±19.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多层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对胰腺体尾部癌的早期诊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平滑肌瘤螺旋CT的影像学特征。方法选择在2013年3月至2017年4月间经手术病理或活检病理证实并有CT资料的38例上消化道平滑肌瘤进行回顾性分析。38例中,17例仅行CT平扫,21例行平扫及三期增强CT扫描,分析其部位、形态、密度、周围关系及强化特征等CT影像学特征。结果 38例上消化道平滑肌瘤中,病变位于食管16例(42.1%),其中食管中段9例、下段6例、上段1例;胃部22例(57.9%),其中贲门10例。38例患者中35例呈黏膜下梭形细胞瘤,3例为肌壁间梭形细胞瘤。38例患者CT显示,病变均呈圆形或类圆形,向腔内生长;其中21例具有平扫及三期增强完整资料的病例,均呈轻中度强化。所有38病例中有6例病变中可见钙化灶,其中食管4例,胃2例。结论上消化道平滑肌瘤好发于胃贲门及食管中段,大多数起源于黏膜下,多向腔内生长,增强后多呈渐进性轻度强化,部分可伴钙化。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胰岛素瘤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胰岛素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7例患者临床表现均符合Whipple三联症.平均病程23个月,B超和CT联合诊断为6例,单发瘤5例,多发瘤3例.7例行手术切除,1例术中未能找到.术后随访中,1例为MEN-Ⅰ,2例出现恶变并转移.结论外科手术是治疗胰岛素瘤的主要方法,手术方式应根据病变的性质、部位、数量等因素确定,术后随访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儿童肾母细胞瘤(Nephroblastoma,Willms' tumor)的CT表现,提高对该病CT表现的认识.方法: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肾母细胞瘤15例,男9例,女6例,年龄1岁2月~9岁,平均2.9岁.其中4例只作CT平扫,6例仅作CT增强扫描,5例平扫加增强.结果:发生于左肾者10例,右肾4例,发生于双肾者1例.肿瘤起源于肾脏上极者4例,下极者5例,累及肾脏上下极者6例,未受累部分残存肾脏实质均受压呈新月形,残存肾盂肾盏均出现不同程度扩张积水.15例16个肿瘤呈类圆形混杂密度软组织肿块,出现坏死液化15例,出现斑点状、弧形或片絮状钙化8例,未坏死区呈轻中度强化.病灶最大直径4cm~20cm,12个病灶直径大于10cm.包膜完整或大部完整光滑者13例,包膜不清楚者2例.出现病侧肾静脉和下腔静脉癌栓1例,出现头部多处转移1例.结论:儿童肾母细胞瘤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CT平扫加增强对定性诊断及病变分期有较大帮助.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胰岛素瘤的CT表现,提高术前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至2012年期间在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1例胰岛素瘤患者的CT图像及临床表现,CT扫描包括平扫、增强扫描动脉期及静脉期。结果本组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性饥饿、头晕、心慌、昏迷,其中4例发作期间生化检查显示血糖降低而胰岛素仍升高。11例患者病灶分布如下:胰头3例,胰颈2例,胰体2例,胰尾4例,病灶大小0.9-2.0cm不等,边界清晰。1例病灶含钙化,CT平扫及增强扫描均呈高密度;另外10例病灶平扫呈等或稍低密度,增强扫描呈等或高密度,仅动脉期病灶与正常胰腺实质CT值的配对样本t检查有统计学差异(P<0.05)。11例中1个病灶因平扫及增强扫描均呈等密度而术前漏诊,其余10术前均正确诊断。结论胰岛素瘤的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在CT增强扫描动脉期大多能显示并可靠诊断,但极少数等或稍高强化病灶容易漏诊,术前诊断应谨慎。  相似文献   

17.
CT动态增强扫描对肝内胆管细胞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肝内胆管细胞癌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的影像学特点,探讨增强cT扫描对肝内胆管细胞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36例经病理证实的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CT三期动态扫描图像分析,归纳其不同扫描器的影像学特征。结果36例肝内胆管细胞癌,平扫期均为低密度灶,在动脉期32例不均匀强化,门脉期10例不均匀强化,延迟期6例轻度强化,33例可见病变远端胆管扩张,14例伴有肝内胆管结石。结论肝内胆管细胞癌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具有特定的影像学特征,动脉期及门脉期不均匀强化、远端胆管扩张及局部的结石影,有助于肝内胆管细胞癌的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18.
巨大淋巴结增生的CT表现与鉴别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巨大淋巴结增生的CT表现特点。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巨大淋巴结增生7例。CT平扫后用60%泛影葡胺100ml团注法进行增强扫描。结果:3例位于胸内纵隔,3例位于肺门区,1例位于腹内肠系膜上。边缘清楚的圆形、椭圆形软组织织肿物4个,分叶状软组织肿物3个。密度均匀肿物6个,肿块中有斑点状钙化1个。增强扫描后肿物均明显均匀强化,与邻近大血管相仿。结论:巨大淋巴结增生CT平扫加增强扫描肿物表现具有一定特征,应注意鉴别。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析螺旋CT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应用于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Hepatic Focal Nodular Hyperplasia,FNH)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1月期间收治30例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螺旋CT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观察FNH的CT影像学表现,总结征象特点。结果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CT平扫呈略低或等密度、中央疤痕低密度;动脉期除疤痕外均呈现明显均匀强化、门脉期呈等或略高密度、延迟后呈等或略低密度;病灶中央或周边可见明显增粗、扭曲的供血动脉。结论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螺旋CT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影像表现具有明显特点,利于诊断,同时也可与肝细胞癌、血管瘤、腺瘤等肝脏其它病变进行鉴别,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胰岛素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至2008年5月本院收治的30例胰岛素瘤患者资料,并结合国内外有关文献报道进行诊治分析。结果30例胰岛素瘤均行手术治疗,均经病理证实,其中良性胰岛素瘤28例,恶性胰岛素瘤1例,胰岛细胞增生1例。本组30例均有典型Whipple三联征。术前B超、CT诊断的阳性率分别为16%(4/25),17%(3/18)。术中B超检查25例,24例与术中探查相符,1例发现了未能扪及的肿瘤。行单纯肿瘤摘除术23例,胰体尾部切除术6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例。29例术后血糖恢复正常,1例术后仍有低血糖,二次手术后血糖恢复正常。但有3例发生胰漏并发症,1例发生假性囊肿,2例伴有精神症状者术后症状无改善。结论胰岛素瘤临床主要表现为典型的Whipple三联征。胰岛素瘤术前定位不易,术中探查及术中B超是发现肿瘤的主要手段;对如性胰岛素肿瘤宜行单纯肿瘤切除或胰腺部分切除,对恶性肿瘤应采用扩大范围的根治性肿瘤切除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