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36):111-114
目的 研究肾上腺MR 小视野扫描序列Zoomit-DWI 和常规DWI 的对比,探讨在肾上腺小视野弥散成像技术中二者优劣。方法 回顾性选择2017 年5 月~2019 年8 月在医院行3.0 T MR 肾上腺扫描患者48 例。分别同时扫描Zoomit-DWI 和常规DWI。在参数相同的情况下,作为定量分析,在Zoomit-DWI 和常规DWI 上以各自b=50的图像作为基准,通过b 值400 和800 以及ADC 图,选取病变及正常组织的ADC 值对比评估了肾上腺的表观弥散系数(ADC)。作为定性分析,两名主治医师独立评审包含不同b 值加权图像的两个图像序列,再对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分及一致性检验,分析两个序列对肾上腺扫描的诊断价值。结果 48 例患者中,恶性肿瘤12 例,良性肿瘤17 例,正常肾上腺19 例。在定量分析中,Zoomit-DWI 对良恶性肿瘤及正常肾上腺的ADC 值分别为(1.522±0.218)×10-3 mm2/s、(1.124±0.158)×10-3 mm2/s、(2.021±0.239)×10-3 mm2/s。常规DWI 对良恶性肿瘤及正常肾上腺的ADC 值分别为(1.519±0.184)×10-3 mm2/s、(1.107±0.133)×10-3 mm2/s、(2.013±0.220)×10-3 mm2/s(P>0.05)。在定性分析中,两位主治医师对Zoomit-DWI 组的评分平均值均显著高于常规DWI 组(P<0.05)。Kappa 检验显示,两位医师的评分具有良好的一致性。结论Zoomit-DWI 和常规DWI 对于肾上腺弥散扫描的结果没有统计学差异,但Zoomit-DWI 在主观评价显示有较高的图像分辨率和组织清晰度,对比常规DWI 序列有一定的技术优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弥散加权成像(DWI)技术评价足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影像表现。方法选择2012年1~10月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新生儿科住院的足月HIE患儿38例,依据HIE诊断标准将患儿分为轻度HIE组(24例)和中重度HIE组(14例),另外选取12例无窒息史的足月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对3组受试者均进行常规磁共振成像(MRI)和DWI检查,同时测量额顶叶灰、白质、放射冠、尾状核、豆状核、内囊后肢、丘脑等感兴趣区的表观弥散系数(ADC)值。结果HIE患儿在DWI检查发现深部脑白质病灶16个,基底核丘脑区病灶2个,出血性病灶1个,小脑及脑干病灶1个。感兴趣区ADC值组间两两比较结果显示:额叶灰质、额叶白质、顶叶灰质、顶叶白质、豆状核、丘脑及内囊后肢的ADC值在对照组与轻度HIE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感兴趣区的ADC值在对照组与中重度HIE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额叶灰质、顶叶灰质、放射冠、尾状核、豆状核、丘脑及内囊后肢的ADC值在轻度HIE组与中重度HIE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WI在检测HIE深部脑白质病灶方面较敏感,通过ADC值测定可以对HIE脑损伤程度作出较为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MRI弥散加权成像(DWI)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胰腺癌的DWI资料,根据DWI表现将胰腺癌分为等信号、高信号和很高信号进行3级定性评判,并测量病灶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进行定量分析,同时利用描绘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ADC值在预测胰腺癌中的效能,并以2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结果:26例胰腺癌中23例为高信号,3例为很高信号。正常胰腺、胰腺癌及癌周组织的平均ADC值分别为(1.652±0.432)、(1.279±0.712)、(1.395±0.218)×10-3mm2/s。利用平均ADC值预测胰腺癌时,最佳临界点为1.710×10-3mm2/s,ROC曲线下面积(Az)值为0.835,诊断敏感性为67.1%,特异性为81.5%,准确性为74.2%。结论:ADC值能够较好地反映胰腺癌的组织病理生理特征,有助于胰腺癌的术前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的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coefficient,ADC)值对正常肾与肾透明细胞癌(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CCRCC)以及CCRCC高低病理级别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CCRCC患者39例,根据Fuhrman核分级法分为低级别组(FuhrmanⅠ、Ⅱ级)和高级别组(FuhrmanⅢ、Ⅳ级),测量肿瘤ADC值及对侧正常肾脏ADC值,比较正常肾脏ADC值与CCRCC的ADC值以及不同病理级别CCRCC组间的ADC值,并行ROC曲线分析。结果:正常肾脏ADC均值为(1.81±0.26)×10-3mm2/s,肿瘤病灶ADC均值为(1.65±0.53)×10-3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最佳鉴别阈值为1.58×10-3mm2/s,其鉴别正常肾脏与CCRCC的敏感度与特异度分别为100.0%和94.6%,ROC曲线下面积为0.825。低级别组CCRCC平均ADC值为(1.79±0.35)×10-3mm2/s,高于高级别组的(1.16±0.43)×10-3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最佳鉴别阈值为1.46×10-3mm2/s,其鉴别高低级别CCRCC的敏感度与特异度分别为78.6%和92.0%,ROC曲线下面积为0.853。结论:ADC值在正常肾脏与CCRCC以及CCRCC高低病理分级鉴别诊断中起着重要作用,有助于临床术前鉴别肿瘤恶性程度,判断手术切除范围以及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腮腺3T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e,DWI)及表面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在早期干燥综合征(Sj?gren’s syndrome,SS)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26例早期SS病例及30例健康志愿者的腮腺3T?DWI图像。常规MR图像上无明显形态学改变的病例被定义为早期SS病例。逐层勾画腮腺边界以获得整体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计算腮腺平均ADC值。SS组与对照组性别构成比的差异采用卡方检验。两组间年龄、腮腺体积和平均ADC值的差异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分析。ROC曲线法评价平均ADC值对早期SS病例的诊断价值。结果:SS组与对照组之间年龄、性别构成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早期SS组腮腺平均ADC值明显高于正常组[(1.163 ± 0.058)×10-3 mm2/s vs.(1.031 ± 0.082)×10-3 mm2/s,P < 0.001]。以平均ADC 1.064×10-3 mm2/s 作为诊断阈值,诊断早期SS的价值最优(AUC=0.903,敏感度为96.2%,特异度为71.1%)。结论:腮腺磁共振DWI成像及ADC值在SS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磁共振常规系列及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6年3月我院儿科住院部收治的HIE患儿70例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正常足月新生儿70例为对照组,均行MRI常规系列和DWI扫描.结果 轻中度HIE患儿易损区为皮质及皮质下白质(矢状旁区);重度HIE患儿以中央前回皮质和壳核、丘脑腹外侧核等深部灰质为主;轻度HIE患儿各项ADC值和中度HIE患儿的丘脑腹外侧核ADC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 重度HIE患儿内囊后肢、 额叶深部白质ADC值以及重度HIE患儿的丘脑腹外侧核ADC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中、重度HIE患儿的豆状核ADC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常规MRI相比,DWI能早期发现HIE病变,可根据ADC值准确判断脑损伤程度,两者联合检查对HIE患儿的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准确性更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不同b值下病变的弥散加权成像技术(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信号特点及其表面扩张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探讨其在肺部肿瘤MRI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37例CT发现并经病理或临床随访证实肺部肿块,行肺部常规MRI序列以及不同b值(500、800、1 000 s/mm2)DWI。在病灶最大径层面上,分别测量各b值下病变的DWI信号强度、ADC值;通过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最佳b值及ADC值对肺部肿块的鉴别诊断作用;分析病灶DWI信号大小、ADC值与病理类型的关系。结果:①肺部良性肿块DWI呈等低信号或低信号,大多数恶性肿块DWI呈现等信号或高信号。②良性肿块在b值为500、800、1 000 s/mm2时,ADC值分别为(2.142±0.560)×10-3、 (1.746±0.499)×10-3、(1.457±0.374)×10-3 mm2/s ;恶性肿块在b值为500、800、1 000 s/mm2时,ADC值分别为(1.499±0.298)×10-3、(1.274±0.230)×10-3、(1.179±0.176)×10-3 mm2/s。③3种b值对良恶性肿块的ADC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637,P<0.001;t=3.695,P<0.001;t=3.097,P<0.004)。④3组b值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69、0.794和0.765,AUC>0.5,可以作为良恶性肿块鉴别诊断的有效指标,其中以500 s/mm2时所测ADC值的曲线下面积最大,ADC值良恶性鉴别阈值取1.475×10-3 mm2/s时,诊断作用最高,敏感性为0.833、特异性为0.773、约登指数0.606。结论:DWI信号强度及ADC值大小对肺部肿块鉴别诊断有较高价值,肺良性和恶性病变组ADC值均随b值增加而逐渐变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病毒性脑炎的核磁共振成像(MRI)和扩散加权成像(DWI)表现。方法71例病毒性脑炎患者,28例颅内有病灶者为A组,43例颅内无病灶者为B组;100例正常成人作为对照组。3组均进行常规MRI及DWI检查,比较病毒性脑炎与正常成人的额叶白质、颞叶白质、侧脑室旁及基底节-丘脑区的平均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的差异。结果 A组病毒性脑炎患者额叶白质、颞叶白质、侧脑室旁及基底节-丘脑区的平均ADC值分别为(1.070±0.21)×10-3mm2/s、(1.110±0.21)×10-3mm2/s、(1.080±0.19)×10-3mm2/s、(1.030±0.18)×10-3mm2/s;B组病毒性脑炎患者额叶白质、颞叶白质、侧脑室旁及基底节-丘脑区的平均ADC值分别为(0.789±0.05)×10-3mm2/s、(0.813±0.04)×10-3mm2/s、(0.789±0.04)×10-3mm2/s、(0.779±0.03)×10-3mm2/s;正常成人的额叶白质、颞叶白质、侧脑室旁及基底节-丘脑区的平均ADC值分别为(0.7961±0.04)×10-3mm2/s、(0.805±0.05)×10-3mm2/s、(0.785±0.03)×10-3mm2/s、(0.770±0.02)×10-3mm2/s。A组的平均ADC值较B组及对照组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B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DWI及ADC可反映病毒性脑炎病变组织的微观结构变化信息,是常规MRI非常有价值的补充,与临床诊断相结合,有助于病毒性脑炎的诊断。但在病毒性脑炎早期尚未形成可见的颅内病灶者,MRI包括DWI及ADC对病毒性脑炎的诊断受到限制,尚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多发性脑原发恶性淋巴瘤与脑转移瘤的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 DWI)影像学特征,分析ADC值、rADC值对两者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多发性脑原发恶性淋巴瘤14例和脑转移瘤17例,观察其常规MRI表现和DWI表现,同时测量肿瘤实质部分的ADC值和rADC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多发性脑原发恶性淋巴瘤14例35个病灶中,DWI图像上25个病灶呈高信号,8个病灶表现为稍高信号,2个病灶呈等信号,ADC平均值为(0.60±0.13)×10-3 mm2/s,rADC值为0.95±0.14。脑转移瘤17例选取的52个病灶中,DWI图像上27个病灶呈低信号,14个病灶呈等信号,7个病灶呈稍高信号,4个病灶呈高信号,ADC平均值为(0.80±0.17)×10-3 mm2/s,rADC值为1.15±0.24。两者ADC值(P=0.001)和rADC值(P=0.008)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弥散加权成像通过观察DWI图像以及ADC值及rADC值的测定,为多发性脑原发恶性淋巴瘤与脑多发性转移瘤的鉴别诊断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可减少诊断误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在肝细胞癌诊断(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38例HCC进行DWI成像,测量肿瘤及瘤周正常肝组织的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eoefficient,ADC)值,并行统计分析.结果 HCC病灶在DWI图像上呈高信号或中高信号;HCC组织ADC值为(1.15±0.51)×10-3 mm2/s,正常肝组织ADC值为(1.61±0.73)×10-3 mm2/s,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 HCC组织与正常肝组织的ADC值有显著差异;DWI在肝内病灶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3.0 T MRI表观扩散系数(ADC)诊断中度肝纤维化的价值。方法采用猪血清腹腔注射复制肝纤维化大鼠模型。采用3.0 T MRI 行DWI检查,计算b值=800 s/mm2时ADC 值。DWI 检查后快速处死大鼠,行病理检查,对照组(12 只)、轻度肝纤维化组(S1期18 只)和中度肝纤维化组(S2、S3期共22 只)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SNK 法多重比较。采用ROC 曲线分析ADC 值区分中度和轻度肝纤维化的效能。结果中度肝纤维化组大鼠肝脏ADC 值为(1.47±0.39)×10-3 mm2/s,轻度肝纤维化组大鼠肝脏ADC 值为(1.78±0.67)×10-3 mm2/s,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与轻度肝纤维化组大鼠肝脏ADC 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与中度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DC 值区分中度肝纤维化和轻度肝纤维化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9,以ADC 值=1.68×10-3 mm2/s为界值时,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1%和100%。结论3.0 T MRI 功能弥散加权成像能反映早期肝纤维化微观改变,肝脏ADC值有助于中度肝纤维化的诊断。  相似文献   

12.
李德刚  郑晔  杨蔚  陈兵  王晓东  金国宏 《宁夏医学杂志》2010,32(5):416-418,I0001
目的评价弥散加权成像(DWI)以及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在颅内表皮样囊肿和脑脓肿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内表皮样囊肿和12例经手术病理或临床随访证实的脑脓肿,在术前或治疗前均接受了常规MRI及DWI检查(弥散敏感系数即b值采用:b=0s/mm2及b=1000s/mm2),测量颅内表皮样囊肿、脑脓肿、正常深部脑白质区以及脑脊液(CSF)的ADC值,并计算其平均值。结果颅内表皮样囊肿和脑脓肿在DWI上表现为明显高信号。颅内表皮样囊肿的ADC值低于CSF(P〈0.01),高于脑白质(P〈0.05);脑脓肿的ADC值显著低于CSF(P〈0.01),也低于脑白质(P〈0.05)。结论 DWI以及ADC值在颅内表皮样囊肿和脑脓肿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作为常规MRI序列的重要补充。颅内表皮样囊肿和脑脓肿在DWI上表现为明显高信号,前者是由于T2透过效应,后者是由于扩散受限所致。  相似文献   

13.
3.0 T磁共振弥散成像对肝脏恶性局灶性病变诊断的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47例肝脏恶性局灶性病变进行磁共振弥散加权散成像,分析各种病变弥散成像的特点并测量肝脏和病变的表观弥散系数(ADC值)。结果:DWI图像显示,病灶呈较高信号46例,信号欠均匀以及边界欠清的病灶分别占51.06%(24/47)、44.68% (21/47)。当b值为400?s/mm2时,肝细胞癌、胆管细胞癌和转移瘤的ADC值分别为[(145.86±33.97)×10-3]?mm2/s、[(185±53.09)×10-3]?mm2/s 和[(212.62±81.72)×10-3]?mm2/s,转移瘤与肝脏的ADC值存在显著的差异(t=3.202, P=0.011),肝细胞癌和胆管细胞癌与肝脏的ADC值之间无差异。转移瘤与肝细胞癌之间、肝细胞癌与胆管细胞癌之间的ADC值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移瘤与胆管细胞癌的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3.0 Tesla MR弥散成像有助于肝细胞癌、胆管细胞癌和转移瘤的诊断及鉴别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MR弥散加权成像及表观弥散系数在乳腺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56例64个病灶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疾病患者行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检查。DW-MRI采用单次激发平面回波成像技术,弥散敏感系数取b=800 s/mm2。比较良、恶性病变、正常腺体间ADC值差异的统计学意义。确定恶性病变的ADC阈值并用于病例诊断。结果磁共振的DWI对乳腺病变的显示良好。在b=800 s/mm2时,正常腺体、良、恶性肿瘤的ADC值差异有显著性(P〈0.05)。恶性病变平均ADC值为(1.12±0.21)×10?3mm2/s,95%可信区间为(0.854,1.106)×10?3mm2/s。把恶性肿瘤95%可信区间上界1.106×10?3mm2/s定为良恶性病变ADC值的阈值,诊断敏感性为91.7%,特异性为85.7%。结论 DWI对良恶性病变的诊断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推荐作为常规检查序列之。ADC值是诊断乳腺病变有价值的参数。  相似文献   

15.
弥散加权成像ADC值测量在脑脓肿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和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eoefficients,ADC)值测量在脑脓肿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0例中经手术病理(8例)或临床随访(2例)证实的脑脓肿,在术前或治疗前接受了常规MRI检查及DWI,弥散敏感系数(b值)采用:b=0s/mm2及b=1000s/mm2,测量了脓腔、脓肿壁、脓肿周围水肿带以及对侧相应正常白质区的ADC值,并计算其平均值.结果:10例脓腔的ADC平均值为(0.57±0.11)×10-3mm2/s,脓肿壁ADC平均值为(1.14±0.06)×10-3mm2/s,脓肿周围水肿带ADC平均值为(1.74±0.21)×10-3mm2/s,对侧相应正常白质区ADC平均值为(0.77±0.05)×10-3mm2/s,它们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F=165.25,P<0.001;按α=0.05标准行组间比较SNK法检验两两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DWI的ADC值测量能发现脑脓肿脓腔ADC值的明显降低,且能区分脓肿壁及脓肿周围水肿带,在脑脓肿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的量化指标即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1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分析其常规MRI及DWI(b=800s/mm2)图像,对照15例正常子宫内膜的图像,结合ADC图,分别测量ADC值,并与病理学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内膜癌患者的子宫内膜增厚,在T2WI及DWI上均呈高信号,肉眼不易鉴别,子宫内膜癌的ADC值(0.907±0.151)X10-3mm2/s低于正常子宫内膜的ADC值(1.376±0.325)X10-3mm2/s(P〈0.05),MRI诊断与病理结果有高度的一致性;结论 MRI联合DWI及ADC对子宫内膜癌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应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定量测定ADC值,探讨ADC值在随访复查婴幼儿期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中的应用价值,揭示HIE影响患儿脑髓鞘发育及预后状况的特征.方法 追踪复查45例6-30个月婴幼儿期足月HIE患儿,依据新生儿期初查时临床表现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组进行DTI检查,测定三组患儿相同感兴趣区的表观弥散系数 (ADC)值.结果 ADC值在胼胝体压部、内囊后肢、放射冠、额叶白质、顶叶白质、豆状核各个感兴趣区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除豆状核外,ADC值随病情加重而升高.结论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的ADC值,在HIE追踪复查中可定量反映新生儿期不同轻重程度HIE患儿脑损伤对不同时期脑白质髓鞘发育的影响度,较常规磁共振成像评价更为早期、准确、客观、敏感;为HIE患儿脑损伤程度提供了有价值的监测指标.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病情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imaging,DWI)对肝脏局灶性病变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对68例肝局灶性病变(其中肝细胞癌17例,肝囊肿25例、肝血管瘤26例)行MRI平扫、DWI及动态增强扫描。分析各病变弥散成像的信号特点,并测量正常肝脏和病变在不同扩散敏感系数(b值)的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diffusioncoefficient,ADC)值。结果肝局灶性病变在DWI上为高信号,随b值的增加信号有不同程度下降;当b值为400s/mm2时,肝细胞癌、肝囊肿、肝血管瘤的ADC值分别为(1.20±0.50)×10-3mm2/s、(3.10±0.41)×10-3mm2/s、(2.18±0.32)×10-3mm2/s,三者存在着显著性差异。结论弥散加权成像对肝细胞癌、肝血管瘤和肝囊肿具有一定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价值。但不适宜对小病灶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比分析大小b值的弥散加权成像(DWI)评价子宫肌瘤高能聚焦超声(HIFU)术后消融疗效.方法 连续收集25例(34个子宫肌瘤)患者进行HIFU治疗,术前、术后24 h内行常规MR、CE-MRI及b值分别取150、1000 s/mm2的单指数DWI检查.观察术前、术后两组b值消融灶的DWI信号改变,比较各b值术前、术后消融灶和残留未消融灶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变化.分析各b值ADC图消融灶与CE-MRI无血流灌注区域(NPV)的一致性.结果 b值为150 s/mm2时,术后消融灶ADC值是(1.48±0.27)×10-3 mm2/s,术前ADC值是(2.06±0.21)×10-3 mm2/s及残留未消融灶ADC值是(1.98±0.23)×10-3 mm2/s,术后ADC值低于术前及残留未消融灶(P<0.05);消融灶与残留未消融灶两者间的ADC值ROC曲线显示,当界值取ADC值≤1.53×10-3 mm2/s时,曲线下面积为0.912,敏感度为83.2%,特异度为85.6%.b值为1000 s/mm2时,消融灶术前、术后ADC值以及残留未消融灶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值为150 s/mm2的ADC图消融灶与NPV有较高一致性(ICC值=0.78,P<0.05),优于b值为1000 s/mm2 DWI图及其ADC图.结论 小b值(150 s/mm2)的ADC值量化改变可以间接反映子宫肌瘤HIFU术后的微循环灌注变化,其ADC图显示的消融灶与CE-MRI的NPV相对应,有助于评价消融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讨论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DWI)对急性脑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 :30例脑缺血患者行MRDWI检查及常规序列检查 ,其中急性和非急性脑缺血各 15例 ,计算两组缺血病灶的ADC值 ,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急性脑缺血组的ADC值平均为 0 .4 7× 10 -3 mm2 /s,ADC图可见异常拟合低信号病灶 ;非急性组的ADC值为 1.38× 10 -3 mm2 /s。两组的ADC值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1)。结论 :弥散加权成像对急性脑缺血能较早和较为敏感做出诊断 ,其ADC值能做出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