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61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9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93篇
外科学   23篇
综合类   87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应用3.0T fMRI探讨食蟹猴经乙醇气味刺激引起的脑功能活动。方法 选取健康食蟹猴6只,麻醉后行乙醇气味刺激下的fMRI。采取"静息-刺激-静息"组块设计。刺激组块予乙醇气味刺激,静息组块无气味刺激。BOLD-fMRI扫描128 phase,整个猴脑扫描16层。采用SPM2软件随机效应模式t检验进行组分析。将统计结果覆盖于食蟹猴模板图像上。结果 乙醇气味刺激下,在额叶、颞叶、中央旁小叶、扣带回、豆状核、中央前回分别可以检测到正激活和负激活。结论 海马回钩和眶额回为嗅觉最高级中枢。fMRI可以显示额叶、颞叶的激活。气味刺激引起的中枢反应与中央旁小叶、扣带回、豆状核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
乳糜胸是由于胸导管或其主要分支破裂或阻塞,使乳糜液潴留在胸膜腔内而形成.乳糜胸导致的乳糜液丢失可引起循环、呼吸、代谢、营养和免疫功能异常,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1-2].目前,显示胸导管的技术主要是淋巴管造影及核素淋巴管显像[3],但这些技术具有对比剂不良反应、辐射损伤、检查时间较长及组织分辨率差等缺点[4].近年来,无创的非增强MR淋巴管成像技术在胸导管的显示方面展示出独特的价值[4-6],目前这些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主要是针对胸导管解剖学及其变异的研究以及探讨一些腹部疾病对它的影响[5-8].而利用非增强MR淋巴管成像对乳糜胸进行检测目前笔者尚未见报道.因此利用MR淋巴管成像对6例各种原因导致的乳糜胸患者进行显像,探讨该技术在乳糜胸检测方面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DWI技术在肝脏占位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不同b值时表现扩散系数(ADC)值、指数化表现扩散系数(eADC)值、灌注ADC值和eADC值在肝脏常见占位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73例肝脏恶性肿瘤及40例良性占位性病变行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并计算低、中和高b值时病灶的ADC值和eADC值及灌注ADC和eADC值。分析不同b值时各测量参数在不同病变之间的差异。结果:低、中b值时,在血管瘤与其他病变之间,局灶性结节增生(FNH)与转移瘤、肝脓肿之间,肝细胞癌(HCC)与肝脓肿之间,ADC和eADC值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高b值时,在血管瘤与HCC、肝内胆管细胞癌(CCC)及FNH之间,FNH与转移瘤、CCC、肝脓肿之间,肝脓肿与CCC之间,及转移瘤与HCC、CCC之间,ADC值和eADC值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管瘤与其他病变之间,FNH与转移瘤、肝脓肿、CCC之间,肝脓肿与HCC之间灌注ADC和eADC值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灌注eADC值在HCC和CCC之间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灌注ADC和eADC值,恶性肿瘤采用高b值、良性病变采用低中b值得到ADC和eADC值有助于肝脏占位性病变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边缘和中心血管生成及其成熟度的差异.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病灶边缘(A组)和中心区域组织(B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Flk-1、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 PCNA)的表达情况,并对微血管和成熟血管的数目、平均面积、总面积、周长、直径、异型指数、血管间距、表达部位,以及动脉数、静脉数、动脉比、静脉比、血管成熟指数和平均灌注分数等进行计数.分析以上血管生成相关参数在肿瘤边缘和中心的差异.结果:两组微血管的数目、直径及异型指数,成熟血管的数目、总面积、动脉数、动脉比及静脉比,血管成熟指数及平均灌注分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微血管和成熟血管的数目、平均面积、总面积、直径、异型指数及血管间距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微血管和成熟血管的数目、总面积、异型指数及血管间距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但平均面积、周长和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HCC边缘和中心的微血管和成熟血管的多个形态学特征存在差异,病灶中心血管多为幼稚的微血管,边缘则以成熟血管居多.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31P-MRS技术评价梗阳性黄疸旰功能损害的价值.方法:对36例梗阻性黄疸患者(黄疸组)进行单体素31P-MRS扫描,计算肝细胞内pH值(pHi)、磷酸单脂(PME)、磷酸双脂(PDE)、无机磷(Pi)、γ-ATP、β-ATP、α-ATP、PME/ATP、Pi/ATP、PME/PDE、PME/Pi、PDE/Pi、PDE/ATP和低能磷酸盐(LEP)等.检测临床肝功能血清学指标.以40例正常人为对照组,分析黄疸对31P-MRS检测参数的影响及其与肝功能血清检测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黄疸组肝脏PME、PDE、PME,ATP、PME/Pi、PDE/ATP及LEP均明显大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ME/Pi与ALP正相关(r=0.592,P=0.043).PDE与DBIL(r=0.588,P=0.034)正相关,PDE/Pi分别与DBIL(r=0.647,P=0.017)、IBIL(r=0.583,P=0.037)及ALT(r=0.568,P=0.027)正相关;PME/PDE与ALB负相关(r=-0.739,P=0.003).而Pi/ATP与A/G负相关(r=-0.569,P=0.034).其余参数与各肝功检测值之间未见相关性(P>0.05).结论:31P-MRS可以对梗阻性黄疸导致的肝功能损害进行无创性评估,PME和PDE代谢物可能是反映肝功能损害较为敏感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肝内“假平行管征”的超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肝内“假平行管征”的超声表现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查正常成人214例,观察肝右后下静脉(IRHV)的超声表现,统计其显示率,并对10例肝动脉分支扩张的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和频谱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IRHV的显示率为24%,在第一肝门水平注入下腔静脉,和门静脉右后叶支相伴而行,形成“平等管征”。肝内扩张的肝动脉分支在二维超声上与伴行门静脉分支亦构成“平行管征”,但彩色多普勒显示双管内均有血流信号,频谱多普勒分别探测动脉血流频谱和静脉血流频谱。结论:认识IRHV和肝内扩张的肝动脉分支有助于鉴别真假“平行管征”,有助于阻塞性黄疸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7.
布-加综合征中副肝静脉的超声表现及意义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目的 探讨副肝静脉在布 加综合征中的超声表现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超声检查 2 14例正常成人的肝右后下静脉和 2 8例布 加综合征患者的肝右后下静脉和尾状叶静脉。主要观察肝右后下静脉在正常成人和布 加综合征患者的显示率及管径 ,尾状叶静脉在布 加综合征患者的显示率及管径。结果 肝右后下静脉多在第一肝门平面注入下腔静脉。正常成人肝右后下静脉显示率为 2 4% ,平均管径为 ( 0 .43± 0 .12 )cm ;布 加综合征患者肝右后下静脉的显示率为 71% ,平均管径为 ( 0 .78± 0 .16 )cm ,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 P <0 .0 1)。布 加综合征患者尾状叶静脉的显示率为 79% ,平均管径为 ( 0 .5 2±0 .17)cm。结论 副肝静脉的超声观测在布 加综合征诊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不同MRI扫描序列对乳腺肿块诊断价值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MRI扫描序列在乳腺肿块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21例临床怀疑乳腺癌的患者行MRI扫描,扫描序列包括T<,1>WI/TSE、T<,2>/WI/TSE、STIR、DWIBS及动态增强THRIVE序列,结果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T<,1>WI/TSE、T<,2>WI/TSE、STIR、DWIBS及动态增强THRIVE序列对26个乳腺病灶的检出率分别为53.85%(14/26)、65.38%(17/26)、80.77%(21/26)、88.46%(23/26)、100%(26/26).动态增强扫描对病灶进行定性诊断明显优于其他序列,其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100%、77.78%、92.31%.结论:动态增强THRIVE序列能清晰显示乳腺肿块、明确肿块性质,为外科医生提供更详细的影像学资料.DWIBS和STIR序列比常规T<,1>WI/TSE、T<,2>WI/TSE显示乳腺肿块更敏感.  相似文献   
9.
大脑Broca区在冠状面磁共振图像上的定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为MR冠状面图像精确定位大脑额叶内微小占位性疾变及脑功能的影像学研究提供断层解剖学依据。方法:选用成年男性头部标本30例和活体健康成年男性6例,以经连合间线中点的垂线为基线,获得4mm层厚的颅脑连续冠状面MR图像。将扫描后的头部标本,开颅取脑,重要脑回涂以不同颜色,切制成与MR扫描一致的脑断层标本。把标本与相应MR图像对照观察,统计,确定Broca区在冠状面上的定位。结果:(1)在胼胝体膝首次出现的断面上,外侧沟前支的出现率:左侧73%,右侧63%,直而倾斜,易于辨认;(2)在侧脑室前角首次出现的断面上,双侧外侧沟前支的延长线呈印角相交于胼胝体膝上方;(30在胼胝体嘴首次出现的断面上,额下回主要为三角部,其出现率:左侧77%,右侧83%。结论:(1)外侧沟前支在胼胝体膝首次出现的断面上显示清晰,直而倾斜;(2)侧脑室前端出现时,双侧外侧沟前支的延长线呈印角相交于胼胝体膝上方;(3)豆状核出现时,外侧沟前支消失,额下回三角部后方出现的纵行脑沟为外侧沟升支;(4)纵行的中央前沟出现于额下回岛盖部后方,为Broca区的后果。  相似文献   
10.
子宫腺肌症的MRI表现及其病理学对照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研究MRI在子宫腺肌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子宫腺肌症患者行矢状面快速自旋回波(Turbo SE)T1WI,T2TI,T1和T2频谱预饱和翻转恢复序列(T1SPIR和T2SPIR)扫描,必要时辅以横断面或冠状面扫描。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弥漫型子宫腺肌症12例,在T2WI上表现为子宫结合带弥漫性增厚,厚度10-35mm,平均18mm,6例病变呈均匀低信号;6例病变内有散在的点高信号区,其中5例在T1WI仍表现为高信号。局限型子宫腺肌症(腺肌瘤)18例共23个病灶,在T2WI上表现为肌层内卵圆形,不规则形或类圆形肿块,呈与结合带信号相近的低信号,直径2.0-7.5cm,平均3.9cm,除1个病灶与周围肌组织有较清楚的界限外,其余病灶均与周围肌组织分界不清,15个病灶内有散在点状高信号区,其中12个在T1WI上也呈高信号,MRI上弥漫增厚的结合带和局限性低信号肿块,病理学上为异位内膜岛周围增生肥大的平滑肌,其内散在的点状信号区异异位内膜岛。仅在T2WI表现高信号的为示出血的内膜岛,在T1WI和T2WI均为高信号的为出血的内膜岛。结论:MRI是诊断子宫腺肌症的优越的无创性检查方法,T2WI最佳扫描序列,T2WI与T1WI,T1SPIR,T2SPIR4种序列相结合可大大提高断诊准确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