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6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8篇
药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0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探讨(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判断垂体腺瘤质地的可能性及其临床价值.方法:收集97例手术、并经病理确诊的垂体腺瘤,根据术中肿瘤质度分为质地软组(71例),质地中组(14例)和质地韧组(12例),与术前MRI检查T2WI加权成像的瘤体,桥脑比值(T/P)进行相关分析.结果:3组的T/P值分别为1.681±0.069,1.344±0.082,0.981±0.060,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术前MRI T2WI的信号强度可判断垂体腺瘤的质地,对选择手术入路、手术困难估计、预后判断及选择合适的后续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动态磁敏感增强(dynamic susceptibility contrast,DSC)MR灌注成像在脑脓肿与坏死或囊变性脑转移瘤和高级胶质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0例包膜期脑脓肿与27例坏死或囊变性脑转移瘤和高级胶质瘤患者,在术前行常规MRI及DSC-MR灌注成像,分析脓肿壁以及瘤体的MR灌注时间-信号曲线以及CBV伪彩图表现,同时测量并计算其平均最大rrCBV值.结果 脑脓肿的MR灌注时间-信号曲线与坏死或囊变性脑转移瘤和高级胶质瘤间存在区别,且16例(16/20)脑脓肿与所有27例坏死或囊变性脑转移瘤和高级胶质瘤的CBV伪彩图表现亦存在不同,同时脓肿壁的最大rrCBV值(2.55±0.92)与瘤体(4.32±1.0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DSC-MR灌注成像能反映脑脓肿与坏死或囊变性脑转移瘤和高级胶质瘤的差别,在其术前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多体素2D1~H-MRSI(proton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imaging,1~H-MRSI)-解剖叠加伪彩图在星形细胞胶质瘤恶性程度分级中的价值.方法 对经手术切除病理证实的58例星形细胞胶质瘤的术前多体素2D1~H-MRS检查资料,利用机器自带的Functool(2)spectroscopy-2D Brain分析软件,获得1~H-MRSI-解剖叠加伪彩图,包括Cho、Cr、NAA、Lip或Lac代谢-解剖叠加伪彩图以及Cho/NAA和Cho/Cr相对值分布-解剖叠加伪彩图,观测这些代谢物以及相对值在瘤体内的分布情况,依据上述相对值分布-解剖叠加伪彩图,在其相对值分布最大区分别测定(Cho/NAA)_(max)和(Cho/Cr)_(max).结果 上述代谢物以及相对值在瘤体内分布均呈现出异质性,其中Cho/NAA、Cho/Cr以及Cho在瘤体内呈非均匀性升高,相反NAA和Cr在瘤体内呈非均匀性减低,且这种异质性在恶性程度越高胶质瘤中越明显.低度恶性与高度恶性胶质瘤的(Cho/NAA)_(max)和(Cho/Cr)_(max)比值存在显著筹异性(P<0.01);胶质瘤的(Cho/NAA)_(max)、(Cho/Cr)_(max)相对值与病理级别相关,尤以(Cho/NAA)_(max)相对值反映胶质瘤级别较稳定(相关系数rs分别为0.923、0.802).结论 多体素2D1H-MRSI-解刮叠加伪彩图能间接反映胶质瘤内部肿瘤组织的异质性,依据其所测量(Cho/NAA)_(max)、(Cho/Cr)_(max)在胶质瘤恶性程度评估中具有重要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脊髓MRI对多发性硬化(MS)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80例早期M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作脑部和脊髓MRI检查,分析脊髓和脑部病灶的特征,脊髓病变的发病率与MS诊断的相关性。结果(1)80例脊髓检查中,脊髓异常者65例(81.25%),其中颈髓18例(27.69%),胸髓13例(20.0%),腰骶髓5例(7.69%),颈髓和胸髓同时受累29例(44.62%)。(2)脊髓局灶性病灶37例(46.25%),弥漫性11例(13.75%),局灶并弥漫性病灶17例(21.25%)。(3)不联合脊髓病灶53例可诊断为MS,敏感性为66.25%,若1个脊髓病灶替代1个脑部病灶,68例可诊断为MS,敏感性为85%,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髓MRI可显示MS在空间的播散性,能提高MS诊断的敏感性也有助于对MS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6.
隐性骨与软骨损伤的MRI诊断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隐性骨与软骨损伤的MRI特点,分析骨挫伤、隐性骨折和关节软骨损伤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01例隐性骨与软骨损伤,其中骨挫伤70例,隐性骨折13例,关节软骨损伤18例。观察病变的MRI特点、分布,检出骨挫伤的序列敏感性。结果T1WI,STIR或PDWI(f/s)检出骨挫伤的敏感性为95.7%及100%。骨挫伤病变在关节主要分布于骨骼的边缘,脊椎主要分布于椎体上缘终板下。隐性骨折骨折线走行方向不定,平均宽度为1.8 mm,邻近区域的骨挫伤是其重要的间接征象。关节软骨损伤MRI表现为关节软骨变薄、断裂或缺损,软骨下骨挫伤出现率为100%。结论隐性骨折和关节软骨损伤均合并有骨挫伤,MRI是诊断隐性骨与软骨损伤的敏感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diffusiionwieghtedimaging ,DWI) ,在脑脓肿与坏死囊变性脑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12例经手术病理 ( 10例 )或临床随访 ( 2例 )证实的脑脓肿和 5 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坏死囊变性脑脓肿 (其中星形细胞瘤 2 8例、脑转移瘤 10例、血管母细胞瘤 6例、听神经瘤 6例 ) ,在术前或治疗前接受了常规MRI检查及DWI。结果 脑脓肿 (脓腔 )在DWI上表现为明显的高信号 ,而脑肿瘤坏死囊变区表现为低信号。结论 DWI对脑脓肿与坏死囊变性脑肿瘤的鉴别诊断具有重价值 ,应与常规MRI序列一起列为基本序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MR扩散加权成像(DWI)在脑结核瘤、高级星形细胞瘤和脑转移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14例脑结核瘤、15例脑高级星形细胞瘤和21例脑转移瘤患者,在术前或接受治疗前行常规MRI和DWI。测量并计算3种疾病瘤体、瘤周围水肿带的平均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和病灶与对侧相应部位正常脑白质区ADC值的比值(rADC值)。结果脑结核瘤瘤体平均ADC值和rADC值分别为(1.2±0.2)×10^-3mm^2·s^-1和1.6±0.3,高级星形细胞瘤瘤体平均ADC值和rADC值分别为(0.8±0.1)×10^-3mm^2·s^-1和1.1±0.1,转移瘤瘤体平均ADC值和rADC值分别为(0.8±0.1)×10^-3mm^2·s^-1和1.0±0.2。3种疾病瘤体平均ADC值(F=33.57,P〈0.01)之间和rADC值(F=33.27,P〈0.01)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脑结核瘤瘤周水肿带平均ADC值和rADC值分别为(1.8±0.1)×10^-3mm^2·s^-1和2.5±0.2,脑高级星形细胞瘤瘤周水肿带平均ADC值和rADC值分别为(1.4±0.2)×10^-3mm^2·s^-1和1.8±0.3,脑转移瘤瘤周水肿带平均ADC值和rADC值分别为(1.9±0.2)×10^-3mm^2·s^-1和2.3±0.5。3种疾病瘤周围水肿带平均ADC值(F=23.17,P〈0.01)之间和rADC值(F=5.94,P〈0.01)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结合MRI、DWI检测方法,根据病灶瘤体和瘤周水肿带的ADC和rADC值可帮助鉴别脑结核瘤、脑高级星形细胞瘤和脑转移瘤。  相似文献   
9.
64层容积CT冠状位重组图像在副鼻窦检查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VCT)冠状位重组图像在副鼻窦检查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比较分析50例副鼻窦患者的轴位螺旋扫描冠状位重组图像和直接冠状位扫描图像。使用美国GE Lightspeed VCT机,先行轴位螺旋扫描,原始扫描层厚0.625 mm,Pitch值0.5,利用Reformat技术得到冠状位重组图像;再通过冠状位非螺旋扫描获取直接冠状位图像;最后将每位患者的两组不同冠状位图像进行比较,主要分析副鼻窦解剖、软组织及骨组织等的显示效果。结果轴位扫描重组冠状位图像在副鼻窦、软组织及骨组织的显示方面能满足临床诊断要求。结论VCT冠状位重组图像在副鼻窦检查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骨挫伤的MRI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骨挫伤的MRI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70例骨挫伤病人的临床资料和MR图像,对骨挫伤到MRI检查时间,骨挫伤的序列检出敏感性及病变部位分布特点进行了观测,对1例膝关节骨挫伤行影像学随访,1例骨挫伤的病理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1)多数骨挫伤MRI检查在两周内完成,少数病人时间超过1年;2)检出骨挫伤敏感的MRI序列为STIR及T1WI(100%及95.7%);3)膝关节是骨挫伤的好发部位,病灶主要分布于骨边缘区(69.8%),在脊柱主要分布于椎体上缘终板下(74.1%);4)骨挫伤影像随访提示病变区出现线状骨质修复,骨髓水肿吸收;5)骨挫伤病理为骨小梁显微骨折,骨髓水肿、出血和脂肪损伤.结论:MRI对骨挫伤非常敏感,能清楚显示骨挫伤的部位和病程.骨挫伤是骨小梁显微骨折,早期诊断可使病人得到早期和正确治疗,MRI检查是重要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