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5 毫秒
1.
目的 本研究将基于已经建立的三维小鼠体外胚胎着床模型,运用绿色荧光(GFP)小鼠胚胎替代ICR小鼠胚胎,验证三维着床模型的可行性。方法 将孕第4天GFP小鼠及ICR小鼠囊胚与ICR小鼠的内膜组织进行体外共培养。观察两组胚胎黏着率的差异。对GFP小鼠囊胚组通过荧光显微镜进行观察,共培养后进行组织学研究。结果 GFP小鼠囊胚及ICR小鼠囊胚与ICR小鼠子宫内膜组织共培养28h后的胚胎黏着率分别为46.6%及54.8%;两组黏着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64)。GFP小鼠囊胚与ICR小鼠子宫内膜组织共培养28h及40h后均可在荧光显微镜下见到胚胎,组织学研究证实GFP小鼠囊胚可以黏着于ICR小鼠子宫内膜。结论 三维着床模型确实能够实现不同来源小鼠胚胎的黏附着床。运用GFP小鼠胚胎还发现了胚胎与子宫内膜组织之间存在着信息及分子联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素E(Cyclin-E)在早孕小鼠子宫内膜的的表达及其对小鼠胚胎着床数的影响.方法:应用RT-PCR及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早孕小鼠子宫内膜细胞Cyclin-E基因和蛋白的表达规律;观察子宫角注射抗Cyclin-E抗体后对小鼠胚胎着床数的影响.结果:妊娠第1~7d小鼠子宫内膜组织均有Cyclin-E表达,自妊娠2d起表达增强,5d表达量达高峰.小鼠妊娠期Cyclin-E在子宫内膜腔上皮、腺上皮及内膜基质中均有表达.单侧子宫抗Cyclin-E抗体注射后双侧胚胎着床数差值较对照组(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明显增大.结论:在小鼠胚胎着床过程中,Cyclin-E可能参与调节子宫内膜的增殖分化,在子宫内膜蜕膜化及胚胎着床过程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雌、孕激素对体外培养人类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降钙素(Ct)表达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 建立子宫内膜 腺上皮细胞体外培养体系.分别用雌二醇(E2)、孕酮(P4)刺激细胞24h、48h,其浓度分别为1× 10-7、1×10-8、1×10-9mol/L 和1×10-6、1×10-7、1×10-8mol/L,利用流式细胞仪对Ct表达阳性细胞进行检测。结果 性激素影响体外培养的人子宫内膜 上皮细胞Ct的表达,P4促进Ct表达,并呈剂量依赖性,1×10-6mol/L作用24h,其促进效应最强;而低剂量E2对Ct表 达无明显影响,高浓度E2则抑制其表达。结论 子宫内膜上皮细胞Ct的表达受性激素调节,在人类胚胎着床过程中起 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将通过已有的小鼠体外胚胎着床模型对annexin A2在胚胎着床中的功能进行相应的研究。方法 将孕第4天ICR小鼠囊胚与ICR小鼠的内膜组织进行体外共培养。比较子宫内膜经annexin A2抗体预处理以及未经处理之间,各组胚胎黏着率的差异,并在共培养后进行组织学研究。结果 小鼠子宫内膜经浓度为1.0μg/ml及0.1μg/ml的annexin A2抗体预处理后小鼠囊胚在其上的黏着率分别为45.6%及53.6%;而抗体浓度为1.0μg/ml的正常IgG对照及未经抗体处理的空白对照组的黏着率分别为55.4%及59.0%。经过1.0μg/ml的annexin A2抗体预处理组与两组对照组之间的黏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免疫组化实验发现,经过annexin A2抗体预处理后,未见到annexin A2表达明显降低。结论 annexin A2在第4天的子宫内膜组织表达明显高于第1天的子宫内膜组织。运用抗体进行阻滞实验时并不能显著降低体外胚胎在子宫内膜组织的黏着率。  相似文献   

5.
三尖极酯碱对HL60和L1210细胞核DNA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国产抗肿瘤药物三尖杉酯碱处理HL60和L1210细胞,探讨药物对两种不同的白血病细胞以及在不同条培养的同种白血病细胞核DNA结构的影响。DNA凝胶电泳结果表明L:(1)0.2μg/mlHT作用2h的HL60细胞和HT作用2 ̄24h的L1210 明显的DNAladder。(2)HT处理6 ̄24h的HL60细胞、在DBA/2纯种小鼠体内培养的被HT处理不同时间的L1210细胞及所有对照细胞无DNAl  相似文献   

6.
陈悦洲  原玮  任永生 《郧阳医学院学报》2006,25(6):340-342,F0003
目的:采用子宫内膜上皮细胞与小鼠胚胎共培养,观察其对早期胚胎体外发育的影响。方法:对小鼠子宫内膜上皮细胞进行分离、培养鉴定,然后与体外受精的小鼠胚胎进行共培养,观察共培养对小鼠胚胎卵裂率、孵化率以及囊胚期胚胎总细胞数的影响。结果:与无上皮细胞相比,共培养明显促进了小鼠桑椹胚率(71.3%和61.2%,P<0.05),囊胚率(50.0%和39.7%,P<0.05),囊胚孵化率(34.8%和24.3%,P<0.05)和胚胎总细胞数(44.1和35.6,P<0.05)。结论:子宫内膜上皮细胞能够促进小鼠胚胎的体外发育,对早期胚胎的体外发育环境具有优化作用。  相似文献   

7.
观察了大鼠妊娠第1 d 或第1、2 d 应用不同剂量米非司酮对着床的影响和用药后不同时间子宫内膜和卵巢黄体的形态学变化。结果表明: (1) 大鼠妊娠第1 d 皮下注射米非司酮10 m g/kg 可完全抗着床; (2) 妊娠第1 d 或第1、2 d 给予米非司酮致妊娠第8 d 子宫内膜、黄体呈现不同程度空泡变性; (3) 完全抗着床剂量用药后36 h 子宫内膜超微结构出现不同程度的改变。提示:米非司酮对大鼠具有较强的抗着床作用,用药后子宫内膜细胞变性及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可能是米非司酮抗鼠孕卵着床作用发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观察了大鼠妊娠第1d或第1,2d应用不同剂量米司酮对着床的影响和用药后不同时间子宫内膜和卵巢黄体的形态学变化,结果表明:(1)大鼠妊娠第1d皮下注射米非司酮10mg/kg可完全抗着床。(2)妊娠第1d或第1,2d给予米非司酮致妊娠第8d子宫内膜,黄体呈现不同程度空泡变性;(3)完全抗着床剂量用药后36h子宫内膜超微结构再现不同程度的改变,提示,米非司酮对大鼠具有较强的抗着床作用,用药后子宫内膜细胞  相似文献   

9.
加味五味消毒饮治疗对粒细胞移行性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加味五味消毒饮治疗皮肤细菌感染患者的粒细胞移行变化作了研究。结果表明:①治疗前粒细胞移行速度(3.136±2.174)mm/24h,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736±1.275)mm/24h;②治疗1周增至(6.209±1.314)mm/24h、2周(6.327±1.246)mm/24h、3周(6.345±1.17)mm/24h。1周增幅最大,2、3周仍呈递增趋势,峰值处正常低限;③按疗前不同移行水平分组研究,≤3.1mm/24h组增幅1周(4.633±0.632)mm/24h,2、3周0.1mm/24h左右。≥3.2mm/24h组增幅1周(1.20±0.54)mm/24h,2周0.18mm/24h,3周有所下降。提示该药对减低的免疫功能有促进作用,减低程度越重效果越明显  相似文献   

10.
PM是一种新型细菌性免疫调解剂。本文仅对基础研究中,植瘤小鼠在不同植瘤期内用PM进行治疗后,其对小鼠抑瘤率的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植瘤30min内行PM治疗,其治疗组的抑瘤率为68.5% ̄90.3%;植瘤后24 ̄48h内行PM治疗,其治疗组的抑瘤率为68.5% ̄90.3%;植瘤后24 ̄48h内行PM治疗,其治疗组的抑瘤率为42.1% ̄61%。两种治疗方法的抑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照组的抑瘤率为0,该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树立开放的人才理念,构建开放的人才制度和创新开放的工作方法三个方面阐述了怎样构建开放的人才工作系统。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利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建立快速检测人腺病毒(HADV)、人博卡病毒(HBoV)、人偏肺病毒(HMPV)、人呼吸道合胞病毒(HRSV)等四种呼吸道病毒的方法。方法寻找四种呼吸道病毒的相对保守序列,针对该序列分别设计4对引物对及其相应的Taqman探针,将此保守序列作为目的基因片段,使用一步法RT-PCR试剂盒建立、优化反应体系;采用10倍稀释体外转录RNA,检测建立的体系的灵敏度和重复性并建立反应体系标准曲线;通过临床样本检验体系的特异性。结果 HADV、HBoV、HMPV、HRSV四种病毒的检测灵敏度均为10 copies/μl,标准曲线的决定系数分别为:HADV R2=0.9998,HBoV R2=0.9981,HMPV R2=0.9981,HRSV R2=0.9947和0.9965,扩增效率分别为:HADV 105.08%,HBoV 107.81%,HMPV 102.08%,HRSV FAM荧光106.38%及CY5荧光107.95%。荧光RT-PCR反应体系检测体外转录的RNA的各个拷贝数浓度的变异系数均较低,对临床样本检验的特异性为100%。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实时荧光定量RT-PCR体系可快速、准确地检测人HADV、HBoV、HMPV、HRSV等四种呼吸道病毒,且重复性较好,特异性高。  相似文献   

13.
从战略角度谈医院人才建设规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罗涛  孙凯洁  张建 《中国医院》2010,14(12):60-61
构建良好的人才梯队是医院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不断壮大的不竭动力,以组织战略为目标,制定人才建设规划,为组织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14.
数字化虚拟人体研究现状及其对腧穴形态学研究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数字化虚拟人体研究是一项交叉性前沿学科,它的信息起源有美国可视人体计划、虚拟人体计划和数字化人体计划。我国科学家提供了中国可视人数据集。数字化虚拟人体集成了最新的科技成就,将人体结构和功能信息数字化与可视化,它的研究将在医学与计算机的结合上、在涉及人体模拟的许多方面开辟新的研究领域,也为针灸腧穴形态学的研究提供一个基础技术研究平台。  相似文献   

15.
A亚型人呼吸道合胞病毒G基因的克隆、真核表达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克隆A亚型人呼吸道合胞病毒(HRSV)G基因,构建G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并进行表达和鉴定。方法自行设计引物,利用RT-PCR技术,从感染HRSV的HEp-2细胞中获得G基因片段,克隆到pGEM-Teasy载体,经核酸序列分析,进一步亚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酶切鉴定后,脂质体法转染COS-7细胞,RT-PCR和Western blotting鉴定基因转录和蛋白表达。结果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G的限制性内切酶分析结果与预期一致,基因序列分析显示没有发生无义突变。转染COS-7细胞后,RT-PCR检测到G基因有转录,Western blotting分析观察到G蛋白特异性的表达条带。结论成功克隆A亚型HRSVG基因,并在真核细胞中获得表达。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讨人类GMCSF受体(GMR)的功能特性,将编码人GMRα和βc亚单位的cDNA转染到无GMR表达的小鼠前B细胞系BaF3中。阳性转染子功能检测表明,表达GMRα的BaF3克隆能与配体低亲和力结合(Kd=3.4nmol/L),并仅在高浓度配体诱导后出现增殖反应;而共表达GM-Rα/β的BaF3克隆则能以高亲和力方式与配体结合(Kd=99pmol/L),并表现出配体依赖性细胞增殖;增殖信号的传导与配体通过诱导βc磷酸化而活化胞浆Jak2、Shc及Shc相关蛋白P145(SHIP)有关。提示这些信号分子可能在连结造血生长因子受体与细胞有丝分裂及其它反应的“激酶瀑布”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简便、实用、高效的体外分离、培养人子宫内膜干细胞的方法。方法:采用胰蛋白酶、胶原酶Ⅰ和混合法3种体外细胞分离方法分离子宫内膜干细胞,并采用相同的方法进行培养。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消化、贴壁时间,纯化情况和细胞生长形态。绘制第2代细胞生长曲线。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第2代细胞CD90和CD146蛋白的表达,采用RT-PCR法检测CD90和CD146 mRNA的表达。结果:胶原酶Ⅰ法分离子宫内膜干细胞具有操作简便,获得细胞纯度高,细胞易于贴壁,生长良好的优势。胶原酶Ⅰ法分离的细胞经培养后获得的细胞符合正常人子宫内膜干细胞形态学特征和生物学特征;第2代细胞生长曲线均为近似的"S"形;第2代细胞CD90和CD146蛋白的表达为阳性,CD90和CD146 mRNA有表达。结论:胶原酶Ⅰ法较为简便、实用并具有较高的成功率,是一种培养子宫内膜干细胞的可行性方法。  相似文献   

18.
19.
本文报道人精液抑制素的制备及其生物学特性。收集的新鲜人精液经乙醇沉淀和丙酮冲洗,获得的粗提物经Sephadex G100处理,产生具有高活性抑制素hP2组分。应用hP2测定使去势雄性大鼠增高的血清FSH水平降低。其生物特性:hP2的生物活性按单位重量计算为粗提物的10倍以上,包含16种氨基酸,通过SDS-PAGE计算分子量为11,500道尔顿。  相似文献   

20.
数字化虚拟人的研究方兴未艾,任重道远。完整的数字化虚拟人的宏伟研究规划中,应包括“虚拟可视人”、“虚拟物理人”、“虚拟生理人”和“虚拟智能人”4部分内容。在这个研究领域中,首先要解决的是人体数据的获取。目前,国内外先后已经报道了9个人体数据集。本文就这些数据集的现状进行了评析,重点揭示了这些数据集存在的不足和有待改进之处。本文还结合中国数字化虚拟人研究具体情况,提出了今后人体数据获取的对策性建议:(1)人体数据集的构建必须坚持“质量第一”,要特别注重质量,而不是数量和速度;(2)数据集要符合信息技术需求,要加强对组织器官的特异性标识;(3)数据集要注重发展的前景,应有明确的应用针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