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7 毫秒
1.
目的探讨具有自动夺获功能心室起搏器的植入方法及各项参数的测试。方法:6例患者植入具有自动夺获功能的心室起搏器,术中打开起搏器的自动夺获功能,测试参数。术后1周和1个月分别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同时测试各项参数。结果:植入时起搏阈值(0.37±0.08)V,R波斜率(0.97±0.32)V/s,阻抗(605±59.58)Ω。自动夺获阈值(0.40±0.15)V,R波振幅(1.26±3.89)mV,ER振幅(9.93±3.56)mV,极化电位振幅(1.32±0.34)mV,VARIO测试自动夺获阈值(0.40±0.15)V。术后1周及1个月测试的自动夺获阈值明显升高(P<0.05),R波振幅、ER振幅和极化电位振幅均无显著变化(P>0.05),起搏器各项功能运行良好。结论:植入具有自动夺获功能的心室起搏器时,除满足心室起搏的常规参数外,术中还应满足起搏器自动夺获功能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具有自动阈值夺获功能起搏器植入术后参数变化及起搏器安全性。方法:植入具有心室自动阈值夺获功能起搏器患者40例,观察起搏器植入术中、术后1周、1个月、6个月起搏阈值、阻抗、心腔内R波幅度、ER波振幅及心室极化电位、起搏阈值曲线、输出电压参数,并行动态心电图观察有无心室起搏失夺获。结果:心室起搏阈值于术后1周达最大值,由术中的(0.43±0.08)V到术后1周的(0.73±0.22)V,1周后阈值逐渐下降并稳定。术后起搏器的平均输出电压一般在0.73~1.06V,明显低于常规起搏器输出电压程控水平(约2.5~4.5V)。在患者程控随访及动态心电图检查过程中,所有未夺获心室的脉冲后均有后备起搏脉冲出现,无失夺获现象。术中ER波幅值与R波幅度未有相关性。结论:具有心室自动阈值夺获功能的起搏器可根据阈值自动调整输出电压,可减少起搏器电池能量消耗,况且低输出电压状态下工作是安全可靠的。术中ER波振幅测试对具有自动阈值夺获功能的起搏器是必须的,因为术中ER波振幅与R波幅度不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8例具有自动夺获功能的单心腔起搏器的各种参数特点及程控功能。方法8例患者,植入RegencySC+型VVI起搏器6例,RegencySR+型VVIR起搏器2例,随访1~18个月,检查动态心电图并通过程控观察起搏阈值、ER值及极化电位的变化。结果8例患者起搏功能良好,6例ER值及极化电位良好而打开自动夺获功能,起搏阈值稳定在0.9~1.5mV间,可见后备脉冲多为融合波触发。1例因ER值较低(1.8mV),另1例ER值偏低(3.3mV)且极化电位大于ER的60%,未能打开自动夺获功能。结论具有自动夺获功能的起搏器安全可靠,但有赖于良好的ER值、极化电位和感知安全度。ER值可能与心肌病变有关。调整ER感知灵敏度可能获得较好的ER信号及感知安全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8例具有自动夺获功能的单心腔起搏器的各种参数特点及程控功能.方法8例患者,植入RegencySC+型VVI起搏器6例,RegencySR+型VVIR起搏器2例,随访1~18个月,检查动态心电图并通过程控观察起搏阈值、ER值及极化电位的变化.结果8例患者起搏功能良好,6例ER值及极化电位良好而打开自动夺获功能,起搏阈值稳定在0.9~1.5mV间,可见后备脉冲多为融合波触发.1例因ER值较低(1.8mV),另1例ER值偏低(3.3mV)且极化电位大于ER的60%,未能打开自动夺获功能.结论具有自动夺获功能的起搏器安全可靠,但有赖于良好的ER值、极化电位和感知安全度.ER值可能与心肌病变有关.调整ER感知灵敏度可能获得较好的ER信号及感知安全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具有阈值夺获功能的双腔起搏器参数变化,提取储存数据协助临床诊断并评估其安全性。方法2001年12月-2002年10月植入具有阈值夺获功能的双腔起搏器20例,观察术中、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参数,包括心室阈值、输出电压、阻抗、心室除极波的感知值(ER振幅)、极化电位,自动模式转换功能,心率事件统计,睡眠功能等。结果 18例能打开自动阈值夺获功能,使输出电压在0.96±0.18 v左右,6个月中各项参数变化平稳,随访期间功能正常,无起搏脱落现象;1例术中极化电位正常,能打开这一功能,术后一周发现极化电位升高,以后未能打开这项功能;1例频发室早、房颤,心房感知不良。6例发生房颤,持续时间1min至3h不等,均转为DDI模式;观察到窦房结变时性功能不良10例;静息频率工作状态时患者无不适。结论 自动阈值夺获功能双腔起搏器节约能量寿命延长,安全可靠,符合患者生理需要;具有多种功能,提供相关资料。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具有自动阈值夺获和自动模式转换功能的双腔起搏器的有效性及随访情况。方法  2 1例患者因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或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植入具有自动阈值夺获和自动模式转换功能的PacesetterENTITYTMModelDC 5 2 2 6型双腔起搏器 ,其中 15例有阵发性快速房性心律失常 ,随访 3月~ 2年 ,测试植入术中及术后的起搏阈值 ,阻抗 ,心室除极波 (evokedresponse ,ER) ,极化电位 ,术后 3d心电监护 ,结合EKG和HOLTER检查 ,回顾自动模式转换功能 (AMS)的启动情况。结果 除 1例外其余 2 0例自动阈值夺获 (autocapture,AC)功能运行良好。应用EKG ,HOLTER评价AMS工作情况 ,15例患者术后 3d 5 13次启动了自动模式转换 (automaticmodeswitch ,AMS)功能 ,总检测失败率为 4 .87% (2 6 / 5 34) ,误检率 0 .97% (5 / 5 13)。发现AMS功能误检率低 ,成功率高 ,安全可靠。结论 具有自动阈值夺获和自动模式转换功能的双腔起搏器安全 ,可靠 ,使用寿命长 ,尤适用于伴阵发性快速房性心律失常的慢—快综合征患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 介绍自动阈值夺获 (Autocapture)自动模式转换 (AutomaticModeSwitch)双腔起搏器测试及随访。方法  5 0例患者 ,肥厚梗阻型心肌病 1例 ,Ⅲ°房室传导阻滞 (AVB) 2 9例 ,病窦 2 0例 ,其中阵发性房颤 (AF) 8例。植入AffinittyDC 5 2 3 0起搏器 ,植入手术同普通DDD ,术中及随访测试起搏阈值 ,阻抗 ,输出电压 ,刺激除极波 (ER) ,极化电位。结果 除 1例肥厚梗阻型心肌病外 ,余 49例患者自动阈值夺获 (其中 8例阵发性AF患者开启自动模式转换 )术中或术后 3天均开启 ,随访 6个月工作良好。结论 具有自动阈值夺获及自动模式转换功能双腔起搏器安全节能使用寿命长 ,模式自动转换功能尤适用于伴阵发性AF的慢 -快综合征患者。  相似文献   

8.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74岁,常规体检查心电图。既往因病窦综合征,房颤于10a前行DDD起搏器植入术至今,无不良反映。查体:心率72次/min,听诊双肺及心各瓣膜区无异常。查心电图提示:双腔起搏心电图起搏器自动阈值夺获(见图1)。图中第2、4搏S1为起搏脉冲信号的发放,因某种原因起搏阈值增高,起搏电压相应降低,未能夺获心室。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自动夺获型心室起搏器的功效和安全性。方法:8 例患者,5 例三度房室阻滞,2 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1 例慢性心房颤动伴RR 长间歇。均植入Regency SC+ 2402L(VVI) 起搏器。结果:起搏器植入后随访1 ~6 个月,起搏器工作良好,QRS(R) 振幅10-21 ±3-41 m V,ER 振幅8-45 ±2-21 m V,两者相关系数(r) 为0-21(n = 60) 。应用VARIO 方法和自动夺获法测定的起搏阈值均为0-9 ~1-5 V 之间,两者相关系数为0-92(n = 51) 。极化电位低于1 m V 者占全部测定例次的25 % ,高于1 m V 的极化电位振幅为1-35 ±0-15 m V(n = 40) 。结论:具有自动夺获功能的起搏器寿命长,起搏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0.
永久双腔起搏术后右室电极导管断裂1例报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患者男,59岁.因反复心悸、胸闷1a伴晕厥多次入院,诊断为冠心病、Ⅲ°房室传导阻滞、阿斯综合征发作,于2002年6月13日放置临时起搏保护下,在左上胸部植入Pacesetter Entity 5226型双腔起搏器,分别穿刺左锁骨下静脉放入右室电极导管(1470T)及右房电极导管(1474K),术中穿刺顺利,鞘管及导管推送无阻力,定位良好,心室起搏阈值0.2V,心房起搏阈值0.3V,术后伤口愈合良好,康复出院.定期随访中起搏及感知功能正常,[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主动固定电极行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及间隔部电极定位固定的技术方法。方法:24例需安装永久起搏器患者采用主动固定螺旋电极在右室流出道间隔部植入,测定有关参数并随访观察。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未出现严重并发症。起搏阈值(0.45±0.17)V,R波幅度(10.2±2.5)mV,电极导线阻抗(680±120)Ω。起搏心电图Ⅱ、Ⅲ、avF导联的QRS波群直立向上,Ⅰ或AVL导联呈负向波。术后随访起搏良好,胸片无电极脱位,部分合并严重心力衰竭的患者复查心脏超声示心腔缩小,心功能改善。结论:采用主动固定螺旋电极行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安全性高、可行性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明确电极阻抗与起搏阈值的急性期至慢性期的变化过程,并与高阻抗电极进行比较,以证明高阻抗电极的效果。方法:所有电极在植入即刻使用起搏分析仪检测:起搏阈值,感知灵敏度(R波幅度),电极阻抗和电极电流。于术后12、24、72h、1周、1月、3月、6月,以后每年1次,使用美敦力起搏程控器重新检测上述指标,其中为保证测得的起搏阈值可靠,采用固定电压测得的脉宽阈值,然后计算能量阈值。结果:电极阻抗在植入的12—24h明显下降,起搏阈值升高,在3-6月后基本稳定;最佳植入阻抗在400n以下。高阻抗电极电极阻抗明显升高,起搏电流消耗下降,但长期观察,阻抗有下降趋势,电流消耗也升高。结论:密切监测电极阻抗可以真实的反应电极成熟过程,对电极的植入和电极脱位等并发症有明确指导价值。高阻抗电极对起搏电流的消耗有明确的减低作用.但远期效果有所减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采用主动固定导线行右心室流出道(RVOT)间隔部起搏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需安置体内埋藏式心脏起搏器的患者120例行RVOT间隔部起搏,根据心室是否依赖起搏分为心室起搏依赖组(48例)和心室起搏非依赖组(72例),记录两组术中、术后的各项参数及术后起搏导管的稳定性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出现严重并发症。两组及亚组分析显示手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囊袋形成耗时、寻找头静脉耗时及心室起搏参数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非依赖组主动导线置入即刻起搏阈值及阻抗明显升高,15 min后可达到理想阈值。两组术后1、3个月随访,心室起搏参数与置入时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心室起搏依赖组在术后3 d发生心房被动导线脱位1例,2组RVOT主动固定导线在术后3~12个月的随访中未见脱位。结论:不论心室起搏依赖或非依赖者,使用主动固定导线行RVOT间隔部起搏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4.
普罗帕酮对“犬”的起搏阈值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逐步加大普罗帕酮剂量后对起搏阈值、感知和电极阻抗的影响。【方法】动物(犬,n=12)麻醉后,维持自主呼吸。放置心房和心室起搏电极后,静脉给予不同剂量的普罗帕酮,比较用药前后起搏阈值、感知和电极阻抗以及血压、心率等参数的变化。普罗帕酮剂量依次是3.1、3.1、4.65、4.65m异,kg和6.2mg/kg。每次用药后5min测定上述指标,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普罗帕酮的血清浓度。【结果】普罗帕酮剂量增至6.2mg/kg时,心房起搏阈值从(0.98±0.36)V增加至(8.25±1.92)V(P〈0.01),增加幅度与普罗帕酮血清浓度呈正相关,r=0.826,P=0.029。心室起搏阈值从(0.55±0.35)V增加至(2.30±1.78)V(P〈0.01),增加幅度与普罗帕酮血清浓度无明显相关,r=0.375,P=0.265。P波振幅从(4.8±1.3)mV降至(1.6±0.7)mV(P〈0.01),R波振幅从20mV降至(18.3±2.2)mV,(P〈0.05)。平均动脉压(MBP)从(142±11)mmHg降至(67±12)mmHg,心率从(163±13)降至(90±10)次/min,(均为P〈0.01)。PR间期从(98±10)船延长至(159±28)ms,QRS间期从(40±5)ms至(102±22)ins,QTc间期从(315±32)ms至(366±18)ms,(均为P〈0.01)。【结论】随着普罗帕酮剂量逐渐增加,起搏阈值明显增加,心房起搏阈值尤其明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将2010年1月-2012年12月本院胸心外科收治的6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胸腔镜组(V组,30例)和传统开胸组(T组,30例)。分析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细胞免疫功能等指标。结果:(1)V组肿瘤大小、术中出血量、输血量、手术时间、住院天数均短于或小于T组(P〈0.05);(2)术前两组CD4+、CD8+、CD4+/CD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术后1周T组CD4+、CD8+、CD4+/CD8+较术前显著下降(P〈0.05),而V组仅CD4+较术前显著下降(P〈0.05);(4)术后1周T组CD4+、CD8+、CD4+/CD8+均较v组显著下降(P〈0.05)。结论: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较传统开胸手术创伤更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对细胞免疫功能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主动固定电极在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的先进性。方法:33例患者,男12例,女21例;右室心尖部起搏9例,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24例,观察电极置入时间,X线曝光时间和QRS波时限。电极置入后随访观察起搏阈值、阻抗、R波幅度,心功能情况。结果:主动固定电极组的置入时间和X线曝光时间均长于被动电极组(34.34±6.54 min vs 16.78±5.38 min,20.86±4.32 min vs 8.67±4.52 min);QRS波时限(0.14±0.04 s vs 0.16±0.03 s,P〈0.01)。经过6个月随访,起搏阈值、阻抗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心功能改善。结论:主动固定电极植入优于被动电极植入。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右室流出道(RVOT)和右室心尖部(RVA)起搏时心电图心肌复极标志的变化及不同起搏方式对心肌复极离散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因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安装DDD起搏器的患者68例,将心室电极分别置于RVOT或RVA,术前及术后1周观测体表心电图的QRS时限、QTc间期、Tp-ec间期和Tp-e/QT。结果:术后两组QRS时限、QTc、Tp-ec间期及Tp-e/QT比值较术前均延长,且RVA组较RVOT组延长显著(P<0.05)。结论:与RVA起搏比较,RVOT起搏对心电同步性及心肌复极离散度、跨壁复极离散度(TDR)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8.
Impact of automatic threshold capture on pulse generator longevity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he AutoCapture (AC) system confirms the cardiac response to pacing stimuli and automatically adjusts output close to the pacing threshold, thus resulting in substantial battery savings and greater stimulation safety for patients.1-4 In 1995, St. Jude Medical successfully introduced the first AC system in the single chamber Microny Pacemaker. In 1999 the first, dual chamber, pacemaker system with the AC technology and low polarization, low threshold, bipolar lead was released, the Affinit…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右心室主动固定电极和被动电极的临床应用效果,探讨主动固定电极行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08.12~2009.12采用主动固定电极行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20例(RVS组)与同期应用被动电极行右室心尖部起搏20例(RVA组),分别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1个月起搏参数、术中右心室电极到位所需X线曝光时间以及术中及术后1个月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中即刻及术后1个月随访起搏参数RVS组与RV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右心室电极到位所需x线曝光时间RVS组稍长[RVS组为(315±69)s,RVA组为(213±43)s],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及术后两组均未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结论使用主动固定电极进行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是可行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