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7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7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晚期癌症患者肿瘤骨转移诱发的骨痛是癌痛的最常见症状。癌性骨痛可显著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并使预后恶化。癌性骨痛包括背景痛及爆发性疼痛等多种形式,其发病机制复杂,包括炎性疼痛及神经病理性疼痛等,并随肿瘤的进展而变化。目前临床治疗主要包括外周及中枢镇痛药物、破骨细胞抑制剂等药物治疗,及放疗、神经损毁及神经调节等非药物治疗。阐明癌性骨痛的分子机制对优化治疗具有指导意义,本文将对转移性癌性骨痛的发病机制及临床治疗的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肥厚左心室跨壁复极离散度变化及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机制.方法 制作压力超负荷兔模型,分别记录对照组、肥厚组心室肌内、外膜动作电位并同步记录跨室壁心电图,比较两组动作电位时限(APD90)、跨心室壁复极离散度(TDR)和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Tdp)危险度评分.结果 (1)与对照组相比,肥厚组内、外膜APD90显著延长,以内膜层心肌更为明显;TDR显著增大(P<0.01);上述变化呈现显著慢频率依赖性;(2)肥厚组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Tdp危险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动作电位时限延长、跨心室壁复极离散度增大基础上的早期后除极和跨室壁折返激动是肥厚心室心律失常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药浓度下卡维地洛瞬时效应对于兔肥厚左心室跨壁复极离散度及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法制做左心室肥厚兔模型,术后持续予以卡维地洛1mg/kg,2次/d,共10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测定稳定期血药浓度;对比台式液、血药浓度的卡维地洛台式液灌注下同一肥厚左室心肌组织块动作电位、跨壁复极离散度、QT间期及心律失常发生率。结果(1)稳定期血药浓度为0.1μmol/L。(2)该浓度的卡维地洛台式液灌注对肥厚大室心肌动作电位、跨壁复极离散度、QT间期及心律失常发生率无显著影响。结论常规剂量下,卡维地洛改善左室肥厚预后的作用与其瞬时效应无关。  相似文献   
4.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后期转归,尽管目前以纠正神经-内分泌亢进为主的药物治疗得到广泛应用,仍有相当比例患者存在生活质量不佳和预后不良.近年来,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已成为心室间或左心室壁各节段非同步的标准治疗,但符合上述标准的CHF患者比例不足50%[1].接受CRT的患者中,30%存在CRT无应答[2].究其原因,上述治疗未能解决心肌细胞收缩乏力这一根本问题.绝对不应期的电刺激(absolute refractory period electrical stimulation,ARPES)可增强正常和衰竭心肌的收缩力[3-5],该治疗又被称为心脏收缩性调节(cardiac contractility modulation,CCM).近来研究发现,CCM治疗能显著改善CHF患者生活质量、提高运动耐力[6 ]且不受心肌同步性与否的影响[7].与正性肌力药物不同,CCM在显著改善心脏收缩功能时并不增加心肌的氧消耗[8].现就CCM在CHF 治疗中的最新进展做一汇总.  相似文献   
5.
以双心室同步为核心的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能有效改善慢性心力衰竭(心 衰)患者心功能和生活质量,但双心室同步起搏实际是右心室内膜和左心室外膜的同步起搏,这种非生理的心室激动顺序增加了室性心律失常的风险.本文综述了CRT术后心衰患者跨壁复极离散度的变化和室性心律失常的内在机制,并初步探讨了有关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的射频消融与随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的射频消融治疗特点。方法 对 3 6例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的患者进行心内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治疗。结果 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者右侧旁道多于左侧 ,旁道消融成功率 10 0 % ,2例患者术后仍有阵发心房颤动。结论 导管消融术 (RF CA)是治疗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的首选疗法 ,术后心房颤动复发与基础心脏病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诊PCI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跨室壁复极离散度的影响。方法选择STEMI患者341例,其中未能实现梗死相关冠状动脉再通者129例为非再通组,经急诊PCI再通者212例为再通组;另选择非冠心病者36例为对照组。以校正的T波顶点至终点时间(Tp e/c,Tp-e/RR~(1/2))作为跨室壁复极离散度量化指标。比较正常者与STEMI患者、再通组与非再通组的Tp-e/c值:以及影响急诊PCI术后Tp-e/c下降幅度的相关因素。结果非再通组Tp-e/c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且在入院即刻、第2、3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再通组不同梗死相关冠状动脉在术后即刻、第2、3天Tp-e/c下降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再通组Tp-e/c下降幅度与ST段回落程度、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钙蛋白I、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呈独立正相关(r=0.381,r=0.238,r=0.201,r=0.147,P<0.01),与LVEF、Killip分级呈独立负相关(r=-0.1 98,P<0.01;r=-0.1 62,P<0.05)。结论急诊PCI能有效降低患者跨室壁复极离散度,该效果与不同梗死相关冠状动脉无关,而与ST回落程度、心肌标记物水平及左心室收缩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8.
现代起搏技术多部位心脏起搏,如双心房起搏、双心室起搏、三心腔起搏及四心腔起搏等,已不仅局限于传统的起搏适应症,本文就现代心脏起搏技术在治疗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方面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检测血清铁蛋白含量,能反映机体铁营养状态及诊断稳性缺铁和缺铁性贫血。笔者等于1986年6月对本院幼儿园的113名日托儿童(男50,女63,年龄为2~5岁)进行了铁缺乏症的调查,现报告如下:(一)检测方法采指血后,用光电比色法测定血红蛋白;用双抗体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铁蛋白,分析药盒曲中科院原子能研究所提供。(二)铁缺乏症的评定按马伴吟氏报告的血清铁蛋白值20ng/ml 为正常低限值;恤清铁蛋白<20ng/ml,血纽蛋白≥110g/L 为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VT)有效靶点的标测方法及对射频消融成功的影响。方法:20例特发室速的病人,其中右室流出道特发室速(RVOT)12例,左室特发室速(ILVT)8例,对132例室容易诱发或同源室早较多的患者采用激动标测,而对7例室速不易诱发且室早较少者采用起搏或起搏+激动标测量。结果:20例室速病人首次消融成功19例(95%),复发2例。13例单纯激动标测消融均获成功,7例搏标测放电效果不佳,结合激动标测6例成功。结论:不论RVOT或ILVT,激动标测具有更高的准确性,但对室速不易诱发的病人,起搏标测可作为辅助的标测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