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建良  许勇  万蕾  姚光校 《中国骨伤》2020,33(2):121-126
目的:观测Smith-Petersen截骨(SPO)、经椎弓根截骨(PSO)和全椎体切除截骨(VCR)3种术式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陈旧胸腰椎骨折伴后凸畸形的矫形效果和临床疗效,探讨截骨矫形术式选择。方法:自2015年6月至2017年8月对8例老年骨质疏松性陈旧胸腰椎骨折伴后凸畸形患者后路截骨矫形术,患者均为陈旧性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6个月),经过严格保守治疗3个月无效,包括应用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物、抗骨质疏松药物、针灸等。其中男3例,女5例;年龄66~83岁,平均73.4岁;病程8~60个月,平均34.6个月。8例患者共8个椎体骨折。骨折节段:T10 1个;T11 1个;T12 3个;L1 2个,L2 1个。8例患者均表现为单节段椎体陈旧性骨折楔形变引起的脊柱后凸畸形。患者胸腰段局部后凸和疼痛症状均呈渐进性发展,表现为中枢性矢状位失衡。术式选择上采用SPO截骨3例,PSO截骨3例,VCR截骨2例。通过影像学测量分析矫形效果,包括术前后脊柱后凸Cobb角,伤椎局部后凸角(localized kyphosis,LK),胸椎后凸角(thoracic kyphosis,TK),腰椎前凸角(1umbar lordosis,LL),骶骨水平角(sacral tilt angle,ST)及骶骨后上角至脊柱矢状轴线的距离(sagittal vertical axis,SVA)。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疼痛情况,应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分析临床疗效。结果:8例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时间8~24个月,平均13.5个月。所有患者腰背疼痛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VAS评分由术前的5~8分(平均6.5分)降低至末次随访时的1~4分(平均1.88分),评分明显改善。ODI评分由术前的36~78分(平均60.25分)降低至末次随访时10~32分(平均20.38分),功能评分明显进步。随访期间X线检查可见部分患者术后植骨融合椎间隙高度稍微降低,植骨均骨性愈合,未见明显矫正度数丢失和内固定松动失败,胸腰段后凸畸形明显改善。T10-L2 Cobb角平均值由术前的25.3°矫正至2.8°,矫正率89.3%。LK由术前的平均43.4°改善为术后的7.1°,平均矫正率为86.2%。TK由术前的平均49.9°改善为术后的30.6°。LL由术前的平均43.6°减小为术后的30.8°。ST由术前的平均24.0°改善为术后的32.1°。SVA由术前平均6.23 cm减小为术后的2.40 cm。结论:针对不同病理特征和畸形程度的老年骨质疏松性陈旧胸腰椎骨折伴后凸畸形患者,选用SPO、PSO或VCR矫治均可取得良好矫形效果及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Ponte截骨联合椎间隙颗粒骨打压植骨矫正胸腰椎半椎体后凸畸形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2013年6月~2016年9月,手术治疗先天性胸腰椎半椎体后凸畸形15例,男9例,女6例;年龄14~35岁,平均(24.5±7.1)岁。T_(11)2例,T_(12)4例,L_13例,L_25例,L_31例。其中1例为初次手术失败,余为初次手术,均存在进行性加重的腰背部疼痛、后凸畸形,2例存在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障碍。采用Ponte截骨后刮除半椎体上下椎间盘得以松解椎间隙,完整保留前纵韧带及尽量保留骨性终板,在充分松解半椎体上下椎间隙的基础上行椎间隙内颗粒骨打压植骨实现初步矫形,再利用矫形棒进行二次矫形矫正后凸畸形。观察指标包括手术时间、出血量、后凸Cobb角变化、植骨融合情况、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ASIA神经功能分级及并发症。[结果]15例患者均获得18~34个月的随访,平均(21.2±11.3)个月。随访18个月时均获得骨性融合。脊柱局部后凸角由术前的平均44.3°±13.5°(28°~57°)改善为术后平均7.5°±8.3°(-6°~12°),平均矫正率为82.3%。末次随访时VAS、ODI评分与术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SIA神经功能分级:术后1例患者由C级转为D级、1例由D级转为E级。[结论]应用Ponte截骨联合椎间隙颗粒骨打压植骨治疗胸腰椎半椎体后凸畸形具有矫正角度满意、融合率高、手术创伤小、神经并发症少等优势,可获得满意的矫形效果与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重度膝关节外翻畸形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对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采用全膝关节置换治疗的重度膝关节外翻畸形患者22例(23膝)进行回顾性分析。男7例,女15例;年龄41~78岁,平均65岁。股胫角(股骨和胫骨解剖轴线的夹角)22°~50°,平均为34.6°。骨关节炎17例,类风湿关节炎5例。髌骨完全脱位3例3膝,内侧不稳定1例1膝,屈曲挛缩畸形3例4膝。21例22膝采用后稳定型假体,1例1膝采用限制型假体。髌旁内侧入路、常规截骨及单纯外侧软组织松解,术中行髌骨置换5例。以膝关节活动度、X线股胫角及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膝关节评分评价术后疗效。结果 全部病例随访时间1~5年,平均2.5年。膝关节活动度由术前平均43.7°±5.8°(0°~80°)提高至末次随访时110.6°±7.5°(80°~130°),HSS膝关节评分由术前平均(19.6±4.7)分(6~34分)提高至末次随访时(89.7±3.6)分(84~96分),手术前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翻畸形基本得到矫正,末次随访时股胫角平均为8.6°±0.8°(0°~12°),较术前34.6°±2.4°(22°~50°)明显改善,手术前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2例2膝有膝关节内侧不稳症状,给予膝关节支具保护;1例1膝术前严重髌骨脱位患者术后存在半脱位,未予特殊处理;2例2膝术后出现腓总神经麻痹,未予特殊处理。随访期间未发生感染、松动及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结论 对重度膝关节外翻畸形患者可采用常规截骨、单纯外侧软组织松解及后稳定型假体植入,能较好地矫正外翻畸形,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估青少年Chiari畸形伴胸椎侧凸不同内固定模式的选择对手术疗效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3月至2011年3月期间,接受后路胸椎融合术的75例Chiari畸形伴脊柱侧凸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内固定方式分为全椎弓根螺钉组(44例)和钉钩联合组(31例)。分别测量术前、术后以及末次随访时的影像学指标:冠状面侧凸Cobb角、侧凸柔韧性、顶椎偏移、顶椎旋转及躯干偏移;矢状面胸椎后凸角、腰椎前凸角、躯干偏移及近端与远端交界区Cobb角。比较两组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上述影像学指标的改变。根据术前不同程度胸椎后凸进一步分组,比较两种内固定模式的手术疗效。结果 全椎弓根螺钉组术后胸弯平均矫正率为60.2%,明显著高于钉钩联合组(51.3%,t=2.372,P=0.023)。末次随访时全椎弓根螺钉组及钉钩联合组胸弯矫正丢失率分别为0.3%及1.7%(t=-0.468,P >0.05)。术后腰弯平均矫正率在全椎弓根螺钉组为61.7%,明显优于钉钩联合组51.1%(t=2.431,P=0.020)。术前全椎弓根螺钉组与钉钩联合组的胸弯顶椎偏移分别平均为25.0 mm和24.1 mm,术后减小至6.9 mm和7.4 mm,两组术后的胸弯顶椎偏移均获得明显改善。术前胸椎后凸>40°的病例中,全椎弓根螺钉组末次随访时矢状面近端交界区Cobb角为10.0°,高于钉钩联合组(4.5°,t=-2.031,P=0.052)。而且全椎弓根螺钉组近端交界性后凸发生率(20% )高于钉钩联合组(9%)。结论 对继发于青少年Chiari畸形的胸椎侧凸行后路内固定矫形,全椎弓根螺钉具有更好的畸形矫正率,但是,与钉钩联合固定相比,术前胸椎过度后凸的患者在胸椎全椎弓根螺钉固定术后远期发生近端交界性后凸的风险增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改良360°融合术式治疗腰椎滑脱的临床疗效,探讨腰椎改良360°融合术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 选取2005年3月至2012年11月期间采用改良360°融合术治疗单节段退行性腰椎滑脱患者76例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男26例,女50例;年龄51~74岁,平均(64.3±7.8)岁。按Meyerding分级, Ⅰ度滑脱65例, Ⅱ度滑脱11例。腰痛伴下肢疼痛55例(72.3%),腰痛伴下肢麻木16例(27.7%),均有间歇性跛行的腰椎管狭窄症表现。合并椎间盘突出33例(43.4%),椎间盘膨出43例(56.6%),黄韧带增厚58例(76.3%),关节突增生内聚65例(85.5%),侧隐窝狭窄42例(55.3%)。融合器置于L3,4者2例,L4,5者64例,L5S1者10例。术前、术后6个月及术后1年随访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对手术临床疗效进行评价。采用X线片及CT平扫加矢状重建评价融合及复位丢失情况。结果 76例患者均获至少1年随访。滑脱手术复位率为96.8%;术后6个月复位丢失率为1.1%,术后1年为0.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前与术后及末次随访时滑脱率、腰椎前凸角度、椎间盘高度、滑脱角度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术后1周、6个月及1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植骨融合率为76.3%,术后1年为9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末次随访时JOA评分和VAS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中硬脊膜撕裂1例; 术后融合器沉降1例,螺钉松动1例。结论 改良360°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疗效确切,复位丢失率低,植骨融合率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一期后路脊椎截骨术治疗合并脊髓纵裂的重度僵硬性先天性脊柱侧凸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9月至2010年11月行一期后路脊椎截骨术治疗的合并脊髓纵裂的重度僵硬性先天性脊柱侧凸患者24例,男11例,女13例;年龄12~28岁,平均(15.6±3.3)岁。合并Ⅰ型脊髓纵裂11例、Ⅱ型脊髓纵裂13例。术前冠状面Cobb角80°~135°,平均93.4°±13.9°;柔韧性4.9%~28.3%,平均13.9%±7.1%。对合并Ⅰ型脊髓纵裂患者,截骨矫形前先切除骨性纵隔;对合并Ⅱ型脊髓纵裂患者直接行截骨矫形术,脊髓纵裂不予处理。结果 全部病例随访24~68个月,平均(44.5±17.4)个月。手术时间395~895 min,平均(554.7±118.4) min;术中失血量1 000~9 600 ml,平均(3 741.7±2 260.0) ml;术中输血量800~8 850 ml,平均(3 711.3±2 059.4) ml。术后矫正率47.2%~96.7%,平均65.9%±11.3%;末次随访矫正率40.7%~94.5%,平均62.7%±12.0%;矫正率丢失0.3%~8.9%,平均3.0%±2.4%。6例(25.0%,6/24)出现术后并发症:术后即刻暂时性神经损害加重3例(12.5%,3/24)、脑脊液漏2例(8.3%,2/24)、胸膜破裂1例(4.2%,1/24),无永久性神经损害并发症。3例术后即刻出现神经并发症患者于出院后1周、3个月、6个月恢复至术前水平或较术前改善。结论 一期后路脊椎截骨术治疗合并脊髓纵裂的重度僵硬性先天性脊柱侧凸安全有效,一期手术并未增加神经并发症的风险。但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量较大。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Stoppa入路联合髂嵴切口应用于髋关节发育不良髋臼周围截骨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2011年9月至2012年7月接受髋臼周围截骨术中应用Stoppa入路的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18例20髋,女15例17髋,男3例3髋。患者年龄19~35岁,平均29岁。手术切口采用腹部横切口(即Stoppa入路)联合髂嵴切口(髂腹股沟入路的外侧窗)。记录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和异体血输血量,术后12个月门诊随访时评估髋关节功能、影像学征象和手术相关并发症。结果 手术时间125~180 min,平均145 min。Stoppa入路腹部横切口长5~10 cm,平均7 cm;髂嵴切口长4~8 cm,平均6 cm;切口总长度为12~16 cm,平均13 cm。术中出血量为500~1 600 ml,平均800 ml;异体血输血量为400~2 400 ml,平均1 161 ml。术后随访14~22个月,平均19.6个月。Harris髋关节评分由术前(80.3±8.5)分改善至术后12个月时(93.5±5.2)分,平均改善(13.2±6.0)分;中心边缘角由术前7.5°±5.4°改善至30.0°±4.6°,平均改善22.5°±4.5°。手术前后Harris髋关节评分与中心边缘角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全部截骨均愈合,愈合时间3~6个月,平均3.3个月。2髋耻骨支截骨延迟至术后6个月愈合。3例术后出现一过性股外侧皮神经麻痹,未予特殊处理。结论 Stoppa入路联合髂嵴切口能够安全有效地完成髋臼周围截骨术,可以代替传统的髂腹股沟入路用于无须髋关节探查的轻度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  相似文献   

8.
可调式锁定接骨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畸形愈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可调式锁定接骨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畸形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0 年 5 月至2012年 3月,采用可调式锁定接骨板治疗 11例骨折畸形愈合患者资料,男 3例,女 8例;年龄 35~76岁,平均(62.5±12.3)岁;左侧 4 例,右侧 7 例。其中 2 例为夹板固定治疗后致畸形愈合,2 例为石膏固定治疗后致畸形愈合,1 例为外固定治疗后致畸形愈合,6 例为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后致畸形愈合;初次手术至再手术时间为 5~20 个月,平均(13.9±5.6)个月。根据影像学(包括尺骨变异、掌倾角、尺偏角)表现及握力、腕关节关节活动度、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上肢功能(disability of arm shoulder and hand, DASH)调查表评价术后疗效。结果 11 例患者均获得完整随访,随访时间 10~15 个月,平均 12 个月;影像学骨折愈合时间为 7~12 周,平均 8 周。术后 12 个月腕关节屈曲活动度为 50.2°± 11.3°(范围,35°~70°),背伸为 55.1°±11.5°(范围,30°~80°),尺偏为 30.1°±9.2°(范围,10°~40°),桡偏为 22.1°±6.6°(范围,10°~30°),旋前为 79.9°±8.5°(范围,60°~90°),旋后为 82.6°±11.2°(范围,50°~90°);术后 12个月 DASH评分为平均(18.5±8.3)分(范围,10~35 分),较术前平均(52.7±11.3)分有明显改善;术后 VAS 评分为平均(1.7±1.2)分(范围,0~4 分),较术前平均(5.9±1.4)分明显改善。2 例患者术后腕关节功能轻度受限,其中 1 例患者在重体力工作时有中度疼痛,但在内固定取出后症状改善;另 1 例患者经消炎镇痛药物治疗后症状改善。无一例发生继发移位、内置物松动及软组织感染。 结论 可调式锁定接骨板作为一种全新的钢板可以用于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畸形愈合,术后患者腕关节解剖结构得以重建,关节功能获得改善。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采用可吸收固定板的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2012年10月至2013年12月,采用Smith-Robinson颈前入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可吸收板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33例,男16例,女17例;年龄36~65岁,平均(51.5±6.2)岁。单节段28例,双节段5例。手术节段:C3,4 5例,C4,5 6例,C5,6 11例,C6,7 6例,C3,4+C4,5 1例, C4,5+C5,6 3例,C5,6+C6,7 1例。评估术前及末次随访时改良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颈椎病患者术后日常活动能力Odom分级,摄X线片观察植骨融合情况。术前改良JOA评分7~13分,平均(11.1±1.5)分;术前疼痛VAS评分6~9分,平均(6.8±1.1)分。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7~20个月,平均12.1个月。末次随访时改良JOA评分(15.4±1.2)分,较术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疼痛VAS评分(1.3±0.7)分,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颈椎病患者术后日常活动能力Odom分级优26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93.9%(31/33)。末次随访时37个节段达到骨性融合,融合率97.4%(37/38)。术后椎间隙高度及颈椎序列均得到改善或维持,随访过程中无明显局部炎症反应。结论 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可吸收板内固定术近期疗效优良,可在一定程度上恢复椎间隙高度及颈椎序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获得较高的植骨融合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经椎间隙脊柱Ⅳ级截骨治疗陈旧性胸腰椎骨折伴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06—2017-05采用经椎间隙入路Ⅳ级截骨术治疗的27例陈旧性胸腰椎骨折伴后凸畸形,比较术前与术后即刻局部后凸畸形角(Focal kyphosis,FK)、椎体楔变角(Vertebral wedge angle,VWA)、胸腰椎后凸角(Thoracolumbar kyphosis,TLK)、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比较术前与末次随访时的ODI指数。结果 27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并获得完整随访,随访时间2.0~3.5年,平均2.5年。术后出现1例脑脊液漏,2例切口愈合不良,对症治疗后治愈。术后即刻FK、VWA、TLK较术前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与术后即刻L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ODI指数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椎间隙脊柱Ⅳ级截骨治疗陈旧性胸腰椎骨折伴后凸畸形矫正效果好,临床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髋臼周围截骨联合股骨转子间截骨术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合并髋内、外翻畸形的近期疗效。方法 2006年1月至2011年8月,采用髋臼周围截骨联合股骨转子间截骨术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合并髋内、外翻畸形23例(25髋),男2例,女21例;年龄15~26岁,平均(20.5±3.9)岁。2髋行转子间外翻截骨,23髋行内翻截骨。术前髋部疼痛5~24个月,平均(11±4.7)个月。术前Harris髋关节评分70~83分,平均(76.7±3.7)分。术前Shenton线均不连续,外侧CE角为-6°~15°,平均5.6°±4.6°。髋外翻23髋,术前颈干角150°~165°,平均158°±3.2°;髋内翻2髋,颈干角均为110°。术前T-nnis骨关节炎分级0级7髋,Ⅰ级12髋,Ⅱ级6髋。结果 术后随访12~78个月,平均(40±18)个月。23髋Shenton线连续、外侧CE角平均28.6°±2.9°、颈干角130°±2.1°、Harris髋关节评分(90.8±3.3)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Harris髋关节评分优17髋、良8髋。T-nnis骨关节炎分级无明显进展,0级6髋、Ⅰ级11髋、Ⅱ级8髋。术后出现股外侧皮神经损伤6髋、Shenton线仍不连续2髋、跛行步态3例。随访期间无股骨头坏死、截骨不愈合和股骨颈骨折等并发症。结论 髋臼周围截骨联合股骨转子间截骨术治疗复杂的髋关节发育不良,可以矫正或明显改善髋关节畸形,缓解疼痛,无明显的股骨头坏死和骨不愈合的风险。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经椎弓根椎体截骨(pedicle subtraction osteotomy, PSO)与Smith-Petersen截骨(Smith-Petersen osteotomy, SPO)对退变性脊柱侧后凸畸形患者冠、矢状面平衡重建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5月至2010年11月行PSO或SPO矫形内固定术的47例退变性脊柱侧后凸畸形患者资料。PSO组25例,男1例,女24例;年龄47~69岁,平均(58.29±5.85)岁;平均Cobb角47.67°±11.57°。SPO组22例,男2例,女20例;年龄49~70岁,平均(60.31±6.25)岁;平均Cobb角38.33°±11.96°。所有患者随访时间均在两年以上。测量患者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冠状面Cobb角、冠状面躯干倾斜距离(TS)、顶椎偏移距离(AVT)、矢状面平衡(SVA)、胸椎后凸(TK)、腰椎前凸(LL)、骨盆投射角(PI)、骶骨倾斜角(SS)、骨盆倾斜角(PT)。结果 术前两组患者除PSO组TS显著大于SPO组外,其余指标均匹配。两组患者术后SVA存在显著差异,其余影像学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末次随访两组患者的影像学参数均无显著差异。两组患者术后和随访时,除TS、TK与PI外,其他参数分别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SO组TS由术前37.21 mm下降至术后24.67 mm,末次随访为21.69 mm,而SPO组TS由术前18.91 mm增加至术后37.43 mm,末次随访降至17.84 mm。PSO组术后SVA为-15.13 mm,末次随访恢复至11.02 mm,而SPO组术后SVA为16.68 mm,末次随访为19.26 mm,两组间SVA矫正值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PSO和SPO均能有效重建退变性脊柱侧后凸畸形的矢状面形态; PSO术后易出现SVA的过度矫正,而SPO术后可出现冠状面失平衡;但两者在随访过程中均可得到自发纠正。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利用三维CT评价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脊柱后路内固定融合术后肺容积、肺高度、顶椎平面肺横截面积和凸侧/凹侧肺容积比的变化,探讨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矫形术后肺容积与肺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 自2009年4至2013年8月,共3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纳入研究。男9例,女21例;年龄11.3~18.0岁,平均15.7岁。Lenke分型:Ⅰ型19例、 Ⅱ型4例、 Ⅲ型7例。Risser征:3级11例、4级7例、5级12例。所有患者均于术前和术后1周左右进行脊柱三维CT扫描,CT扫描时患者仰卧位并保持深吸气末期。将所有CT扫描的资料导入工作站,利用Syngo软件分别测量肺容积、肺高度和顶椎平面肺横截面积。结果 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术前左侧肺高度为(21.4±2.6)cm,术后为(22.6±2.5)cm;右侧肺高度手术前为(21.9±2.1)cm,术后增加至(22.7±2.7) cm。术前的顶椎平面肺横截面积为(232.9±43.6) cm2,术后减小至(223.1±38.4) cm2。左侧肺容积、右侧肺容积、总肺容积以及凸侧/凹侧肺容积比的手术前后改变均无统计学意义。左肺高度、右肺高度和顶椎平面肺横截面积的改变与患者的性别、年龄、Lenke分型、Risser征、主胸弯的矫正率以及胸椎后凸的矫正率之间无明显的相关性。结论 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后路内固定融合术后即刻发生了肺形态的变化,但术后即刻肺容积没有变化,仅表现为肺高度的增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严重脊柱畸形三柱截骨术中围截骨区卫星棒技术的可行性,并评估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至2014年1月期间应用卫星棒技术行严重脊柱畸形三柱截骨并有完整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的13例患者,男6例,女7例;年龄12~57岁,平均(30.9±19.1)岁。分别测量患者手术前后及末次随访时侧凸Cobb角、最大后凸Cobb角(global kyphosis,GK)、冠状面平衡(distance between C7 plumb line and center sacral vertical line,C7PL-CSVL)和矢状面平衡(sagittal vertical axis,SVA)。患者初诊及每次随访均填写SF-36量表。结果 随访时间平均为(15.8±3.8)个月。术前侧凸Cobb角平均为86.3°±22.6°,术后为45.2°±19.7°,较术前明显改善,平均矫正率为47.7%±19.1%;末次随访为39.9°±19.8°,随访期间未见明显矫正丢失。术前GK为80.9°±18.7°,术后为35.1°±14.5°,平均矫正率为57.8%±13.8%;末次随访时未见明显丢失,平均为36.3°±10.0°。手术前后C7PL-CSVL分别为(43.7±36.8) mm、(18.8±5.6) mm,术后有明显改善;末次随访时维持良好,平均为(19.2±8.3) mm。SVA由术前平均(55.0±51.5) mm减小至术后(29.3±19.5) mm,末次随访为(34.2±17.5) mm,亦无明显矫正丢失。13例患者术中监测均无信号异常。术后1例患者1枚螺钉位置偏上穿出上终板,1例患者1枚螺钉位置偏外。患者随访期间均无明显矫形丢失及断钉、断棒等内固定并发症。结论 严重脊柱畸形三柱截骨引入卫星棒技术既满足坚强固定需要又起到分散应力作用,术后矫形效果满意,随访期间矫正丢失及内固定失败等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经后路椎旁肌间隙外科技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可行性并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9年6月至2013年6月采用后路椎旁肌间隙外科技术治疗胸、腰椎结核29例:T8,9结核2例,T9,10结核6例,L1,2结核8例,L2,3结核10例,L4,5结核3例。男12例,女17例;年龄28~53岁,平均40.78岁。9例患者伴有后凸畸形,Cobb角平均29.67°(19°~39°),2例患者为结核术后复发,术前Frankel分级为C级。术前所有患者均规范口服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葡醛内酯2~4周。手术方法均采用经后路椎旁肌间隙入路,一期完成前方病灶清除,后方椎弓根钉内固定。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Cobb角变化,术后红细胞沉降率恢复正常所需时间,神经症状改善情况和植骨融合情况。结果 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手术时间为3~4 h,平均3.3 h;手术出血量为300~600 ml,平均434 ml。手术后引流250~450 ml ,平均340 ml。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16.56个月(6~36个月)。 X 线及CT重建复查无内固定松动,植骨融合。患者无窦道形成及结核复发,无内固定失效及相关并发症。术后平均4.22个月红细胞沉降率恢复正常;2例结核复发患者术前Frankel分级为C级,术后1例恢复至D级,1例E级;术后Cobb角平均为10.33°(9°~12°),末次随访时为12.22°(11°~14°)。结论 经后路椎旁肌间隙入路一期行胸、腰椎结核清除加内固定术是可行、有效的,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估后路截骨短节段融合术联合双棒生长棒技术治疗严重、僵硬先天性脊柱侧凸的初步疗效。方法 回顾性研究2006年至2011年行截骨短节段融合联合双棒生长棒技术治疗7例先天性脊柱侧凸患者资料,男2例,女5例;年龄2~10岁,平均5.9岁;Risser征均为0度。记录患儿年龄、撑开次数及并发症。对影像学资料进行测量分析,测量指标包括在站立位全脊柱正侧位X线片上侧凸Cobb角、胸后凸、腰前凸、T1~S1距离及内固定的长度,对畸形的矫正情况以及脊柱、胸廓的生长状况进行评估。结果 7例患儿共接受后路截骨短节段融合联合生长棒手术48次,其中41次为撑开术,平均每例患儿经历5.9次撑开术。7例患儿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6~83个月,平均为59.4个月。冠状面主弯度数术前81.4° ,术后40.1° ,末次随访时41.1°。T1~S1从术前23.7 cm增至术后的27.0 cm,末次随访时为32.8 cm,平均年增长率为1.12 cm/年。内固定节段初次手术术后为20.5 cm,末次随访时为25.0 cm。坎贝尔的空间供肺比值(Campbell’s space available for lung ratio, SAL),术前为0.87,术后改善至0.95,末次随访时为0.97。1例患儿因脊柱生长致生长棒可撑开部分不足接受换棒术。末次随访时,无一例患儿发生并发症。结论 截骨短节段融合联合双棒生长棒技术治疗严重、僵硬先天性脊柱侧凸安全、有效,可在维持矫形的同时,保留大部分脊柱的生长潜力,但是该技术创伤较大、手术难度较高、需多次手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不同Risser征的胸弯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 AIS)行前路矫形术后胸椎及远端腰椎矢状面的重建模式。
方法 分析2002年6月至2006年11月行胸弯前路矫形内固定术且有2年完整随访资料的L enke 1型AIS患者43例,男3例,女40例;年龄11~18岁,平均(14.1±1.7)岁;胸弯Cobb角39°~ 65°,平均46.0°±7.5°。按照患者Risser征评分分为:A组(Risser 0)、B组(Risser 1~3)和C组(Risser 4~5)。分别测量这三组患者术前及术后历次随访时的胸弯Cobb角、腰弯Cobb角、胸椎后凸角、腰椎前凸角、内固定远端交界性后凸角、胸腰椎交界性后凸及骶骨后上缘与C 7铅垂线的距离。
结果 三组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4~60个月,平均27.4个月。末次随访时,A组胸腰椎交界性后凸角为6.6°,较术前的- 1.7°增大8.3°;B组为0.6°,较术前的- 7.3°增大7.9°;C组术后历次随访与术前均无显著性差异。三组患者胸椎后凸角分别为21.2°、18.4°和14.7°,胸椎后凸角历次随访时的变化无统计学差异。三组患者的内固定远端交界性后凸角均表现为前凸丢失,后凸增大。
结论 低Risser征的Lenke 1型AIS患者行前路矫形内固定术后胸椎后凸角及胸腰椎交界性后凸增加,可能与胸椎后份生长后矢状面重建引起的胸腰椎交界区失代偿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一期后路病灶清除、异形钛网椎间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 方法 2009年3月至2010年3月,采用一期后路病灶清除、异形钛网椎间植骨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28例,男17例,女11例;年龄33~68岁,平均42.7岁。病灶均为非跳跃型,且累及椎体数目(需行椎体病灶清除)均为单节段或双节段。胸椎13例,胸腰段(T11~L2)5例,腰椎10例。所有患者入院时均有胸腰背部局部疼痛,其中12例合并病变节段局部后凸畸形,9例合并神经功能障碍(ASIA分级:C级2例、D级7例)。术后每3个月门诊随访1次,评估结核治愈及钛网融合情况。结果 28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30~210 min,平均150 min;出血量200~1200 ml,平均360 ml。术中无死亡及瘫痪加重的病例。12例术前存在后凸畸形的患者,后凸Cobb角由术前平均22.3°矫正术后平均5.4°。随访39~51个月,平均43个月。术后2周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由术前平均6.3分改善至2.1分。术后3个月红细胞沉降率均恢复正常。术后3~9个月(平均6个月)钛网及椎板植骨获得骨性融合。9例神经功能障碍者术后ASIA分级平均提高1级。术后并发切口浅层感染1例、脑脊液漏2例。随访期间未见结核原位复发及矫形角度丢失。结论 对于单节段或双节段受累的非跳跃型胸、腰椎结核,一期后路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应用异形钛网椎间植骨融合技术,可更好地重建病椎前柱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后路一期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矫形治疗伴后凸畸形的儿童胸腰段脊柱结核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7例胸腰段脊柱结核患儿,均伴有后凸畸形.其中男5例,女2例;年龄9~12岁.术前脊柱后凸角为35°~45°,平均37.9°.Frankel分级:B级2例,C级3例,D级2例.采用经后路一期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加钉棒系统矫形固定治疗.[结果]术后随访27~42个月,平均34个月.切口均一期愈合,无1例结核复发.Frankel分级:4例恢复2级,3例恢复1级.术后后凸角为2°~9°,较术前明显改善,最后随访时后凸角为2°~12°,较术后无明显丢失.术后3个月血沉均恢复正常;所有患儿均获得满意的植骨融合.[结论]一期后路病灶清除、后方植骨内固定矫形手术治疗伴后凸畸形的儿童胸腰段脊柱结核是矫正后凸畸形和预防晚期后凸畸形发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 Bryan 人工间盘置换术治疗跳跃型多节段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02 年 2 月至 2012 年 5 月接受 Bryan 间盘置换术(Bryan 组)或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ACDF 组)治疗的跳跃型多节段颈椎病患者相关资料。临床功能评估采用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c scale,VAS),影像学评估采用颈椎矢状位曲度、颈椎整体活动度及中间节段活动度,并于末次随访时评估邻近节段退变情况。结果 49 例患者随访超过 24 个月,Bryan 组 18 例,ACDF 组 31 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等人口学资料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 JOA、NDI、VAS 评分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两组间各时间节点比较仅末次随访时 VAS 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ryan 组术后轴性症状发生率、颈椎活动度和未手术节段活动度分别为 11.1%、35.5°±5.9°和 7.3°±1.4°,ACDF 组分别为 45.2%、24.5°±6.2°、10.1°±1.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Bryan 组患者邻近节段无明显退变,ACDF 组 2 例出现退变,但无需再次手术。结论 应用 Bryan 间盘置换术治疗跳跃型多节段颈椎病,可有效改善神经功能,保留颈椎整体活动度,减少未手术节段活动度的代偿性增加,从而降低邻近节段退变及轴性症状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