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从抗击非典的斗争看医患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非典的出现使医患关系有了新的转机,带来了改善医患关系的新契机,使人们对如何改善医患关系有了新的认识与思考:影响医患关系的主要因素是伦理问题。这为我们改善医患关系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2.
建立我国AID双向医患关系伦理规范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建立AID双向医患关系伦理规范模式的必要性,该模式的社会主义伦理基础并具体描述了该模式的主要内容和实现程序,它是确定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宗旨和医患之间相互尊重、地位权利平等、整体关怀、综合治疗伦理原则为基础的,并将该伦理原则贯穿于AID咨询、诊断、方案制订、手术到术后随访等各阶段或全过程医患双向作用的行为规范模式的有机统一体。  相似文献   

3.
苗劲柏  傅毅立  胡滨  李辉 《中国病案》2011,12(5):60+57-60,57
医学伦理学在临床实践中非常重要,医学模式及医患社会关系的重新定位进一步推动了医学伦理内容的变化。在临床实习教学过程中这部分内容往往重视度不够,使医学生在管理病人、病历书写等方面遇到诸多伦理方面问题。因此通过在临床实习、见习过程中采用多种方式加强这一方面的教育和认识,使年轻医师即有高尚的医德又能树立良好的法律意识,有助于缓和医患矛盾、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也有助于提高学生在将来实际工作中的认识水平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医患关系作为社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创建互助友爱的卫生环境中起着基础性作用。在探讨了医患关系的伦理性质,以及医患关系恶化的原因后,提出了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伦理框架。我们所要实现的目标是建立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型医患关系,即建立在相互理解和相互信任基础上的平等、公正、和谐和理性化的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5.
在伦理学视阈下对新型医患关系的内涵进行重新界定,并对医患关系的伦理属性、经济属性和法律属性进行分析,提出建构新型和谐医患关系应从4个方面着手:从伦理层面上尊重患方的应然权利;以敬畏生命、追求健康为基本医学道德准则;拓宽医患沟通渠道,提高医患互信;趋德从善,舍过度医疗而求人性服务,以期为建构新型的和谐医患关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汶川地震中医护人员所体现出的“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为中国医德建设注入了新内涵,对弥合当前医患关系裂隙、促进和谐医患的构建具有重要的价值。文章从伦理与法律层面来审视医患关系,侧重要求医生不断解决医患关系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正视总结新经验。指出在中国伦理本位的传统下,医患关系的和谐不可能重复西方法制模式路径,应该通过德法相济和提高社会责任感的过程来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对临床医学教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新型医学模式下,应用“教练-选手”新型医患关系指导医学生学习肾内科血液透析的教学内客。方法在以前工作的基础上,带领医学生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特点,建立“教练-选手”新型医患关系,并观察新型医患关系对患者健康教育和医学:生临床综合素质教育方面的效果。结果“教练-选手”新型医患关系能充分适应血液逢析患者疾病、心理和社会关系等方面的特殊性,减少血液透析患者的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其生活质量,也促使医学生深入了解新型医学模式对促进医患关乐向良性循环发展的优势,进一步促进其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和领悟。结论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建立新型医患关系是适应现代医学模式特点的有意义的尝试。  相似文献   

8.
当前青年医生中普遍存在医学伦理教育缺失的问题是造成医患关系不和谐的重要原因之一。通过对医患关系中存在的不和谐现象和道德矛盾冲突等问题的分析,揭露和剖析了青年医生医学伦理教育缺失的主要原因,并由此对如何加强青年医生的医学伦理教育提出了一些基本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9.
从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入手,进而提出当前与此模式不适应的医患关系不和谐现状,通过中西医对比分析了导致医患关系失谐的共性因素,并从中西医医院的特性出发,分析了中医医院医患关系较西医医院医患关系较为缓和的原因,最终找出中西医医院应相互借鉴,互补发展,共同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法制建设的进一步完善,全民法制意识日益增强。人们对医疗保健的需求不断提高,我国医患关系呈现出医患交往经济化、医患需求多元化、医患心理上的情感化等新的发展趋向,医患利益冲突日益明显,医患关系呈现多元化趋势。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医疗纠纷发生率大幅度攀升,相互间的不信任情绪加深,正确处理好医患关系已成了目前全社会的迫切愿望。而医患关系是一种伦理关系,协调和改善医患关系,伦理手段仍然是一个重要、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医学伦理学在处理医患关系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医学伦理学与处理医患关系的讨论和思考,明确医务人员在医疗实践中应该更多地观察、处理医学伦理问题,进而使医学伦理学在医疗实践中得以科学的运用。  相似文献   

12.
现代西方倡导的基于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基础上平等的医患关系,首先是西方长期医学模式发展的结果,是由传统主客关系哲学到主体间性哲学发展的必然产物,其医惠双方的平等和相互理解的内涵显示了这一医患关系的优越性,用中国传统优秀的医学思想对其诠释,对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医患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随着生物医学模式逐渐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医患沟通越来越成为医疗服务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工作环节。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是一名医生需具备的必要条件。而作为一名口腔临床医生,只有掌握了沟通交流的原则,才能恰如其分地运用一些沟通交流的技巧,才能与患者建立起良好的医患关系,最终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医学模式的演进与患医关系的变更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患医关系是医学关系中最本质的东西,不可避免地受到医学观的影响,随着医学模式的演进而变迁.理清医学模式演进与患医关系更替之间的内在逻辑,有利于患医关系的深入研究.当前,我国患医关系模式的选择应在高度尊重患者的基础上,强调医生义务,充分调动患者的主动性,建构一种基于诚信的患医关系,这不但更能彰显患医关系构建的伦理要求,而且在患医关系的性质界定上更为明朗.  相似文献   

15.
医患关系的伦理和法律属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前人们从法律道德方面对医患关系缺乏比较规范的研究,本文对此加以对照,同时,认为当前医患之间的法律冲突主要是由于医务人员的道德缺陷,而承担法律责任的却是医疗卫生单位,从而得出医疗卫生单位进行医德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医学生的新挑战:医师职业精神与医患沟通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新的医学模式给即将成为医务工作者的医学生提出了很多新的挑战,也给医学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课题。其中,医师职业精神和医患沟通是很重要的两个方面。作为医学生,除了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还应该学会树立正确的医师职业精神和掌握有效的沟通技巧,从而成为合格的医生。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当前医学生思想道德教育面临的挑战的探讨和分析,提出医学院校必须切实摆正德育工作的位置,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弘扬传统文化,倡导传统医德,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地开展医学生德育工作。旨在奠定医学生职前诚信道德基础,为医疗卫生服务输送合格的医学人才。  相似文献   

18.
重塑医患道德关系的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医患道德关系不稳定的现象,对影响医患关系和谐的因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思考,指出以新医改为契机,充分发挥抗震救灾精神对和谐医患道德关系的建立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探索研究采用学校一医院联合教学的模式,以学校《医学伦理学》教研室学科带头人为教学核心、以附属教学医院伦理委员会为依托,进行《医学伦理学》延伸临床实践教学。探索三种教学方式相结合:理论讲授——实际案例分析——多角色讨论(医生、患者组织、医学伦理工作者),使教学更具实践性、可操作性。面对当下医院医疗环境不佳的困局,让医学伦理学及医学人文教育走进临床医院和其他医疗机构,显然要好于仅加强医院治安防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