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7篇
特种医学   16篇
外科学   20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34篇
药学   2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47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目的:评价血液透析患者感染丙型肝炎病毒(HCV)的阳转率和危险因素。方法:随访1998年6月~2010年6月在本院透析的血透患者,共纳入2 465例血透患者,采用ELISA法每隔6月在同一实验室检测抗-HCV。结果:1998年6月的抗HCV阳性率为54.7%,每隔半年的阳性率分别为54.7%,53.8%,52.6%,53.0%,51.2%,45.9%,45.5%,48.2%,35.6%,33.7%,33.7%,31.7%,30.4%,28.4%,27.2%,24.5%,20.8%,19.4%,16.6%,14.4%,15.3%,15.2%,12.5%,11.9%和10.0%。在1~150个月随访期间,总计238例患者阳转,随访1~12月者阳转率为4.5%,13~24月者为6.9%,25~48月者为11.9%,49~60月者28.1%,61~72月者35.1%,73~84月者38.6%,85~96月者阳转率46.9%,97~108月者56.3%,109~126月者63.6%,随访至139~150月时,阳转率已高达75%。结论:提示透析环境对HCV传播有影响,可能一方面通过共用透析机,一方面是由于未隔离阳性患者;严格的消毒隔离措施对降低HCV感染和阳转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糖尿病对CKD患者血清RBP4水平的影响和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12例CKD1~5期患者及健康体检者24例,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RBP4及甲状腺转运蛋白(TTR)的水平。结果:糖尿病对CKD患者血清RBP4水平影响的研究结果显示:CKD合并糖尿病组以及CKD不伴糖尿病组间eGFR、RBP4、RBP4/TTR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根据eGFR对患者进行分层研究,发现各组内糖尿病组与非糖尿病组的RBP4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KD1~4,P>0.05)。而随着eGFR的下降,无论在糖尿病或非糖尿病患者中RBP4水平均明显升高。结论:随着eGFR的下降血清RBP4逐步升高,而RBP4水平与糖尿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Id-1及MMP-7在直肠癌及癌旁正常组织的表达及相关性,并分析二者与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联系,进一步阐明其与直肠癌发生发展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检测癌旁正常黏膜组织和直肠癌组织中Id-1及MMP-7的表达情况,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MMP-7及Id-1在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直肠癌组织中Id-1、MMP-7阳性率较癌旁正常组织较高,P均0.05。Id-1、MMP-7阳性表达均与结直肠癌浆膜浸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Id-1、MMP-7在直肠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_S=0.493,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Id-1、MMP-7的高表达与直肠癌组织的恶性行为和不良预后密切相关。以该基因为靶点的基因阻断治疗可能会产生良好的效果,这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病史摘要患者女,46岁。既往身体健康,无药物过敏史。于2010年11月18日诊断为宫颈鳞癌。根据2002年AJCC癌症分期标准[1],TNM分期为ⅢA期。于2010年11月23日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化疗术(卡铂400 mg、丝裂霉素10 mg、表柔比星50 mg、碘化油4 ml),于2011年1月18日至2月16日行适  相似文献   
5.
目的:以EGFR抑制剂为介质,研究EGFR/KRAS通路对人非小细胞肺癌A549和H1299细胞中免疫检查点抑制剂PD-L1表达的影响,探讨靶向治疗与免疫治疗联用在相关肿瘤临床治疗中的潜在价值。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A549和H1299细胞经Erlotinib处理后细胞中c-myc的表达量变化; RT-PCR法检测Erlotinib对A549和H1299细胞中c-myc下游基因分化抗原簇47(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47,CD47)及PD-L1转录水平的调控,同时平行检测在c-myc基因沉默后,Erlotinib对CD47及PD-L1转录水平的调控;Western blotting检测Erlotinib用量与PD-L1表达的相关性;通过与肿瘤浸润T细胞(tumor infiltrating T cell,TIL-T)共培养,检测Erlotinib影响前后A549和H1299细胞对TIL-T细胞治疗的敏感度。结果:Erlotinib能显著下调c-myc在A549和H1299细胞内的表达量(P<0.01);c-myc蛋白表达量受Erlotinib影响下调后,PD-L1的转录水平也受到了明显的影响(P<0.01),但Erlotinib对于c-myc沉默的A549和H1299细胞株中CD47及PD-L1的转录水平影响很小(P>0.05);Erlotinib剂量对A549和H1299细胞中PD-L1的表达量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性,但对c-myc沉默的细胞株影响不大(P>0.05),结果与转录水平一致;Erlotinib处理后,A549和H1299细胞对TIL-T细胞的抵抗能力显著降低,细胞凋亡信号caspase-3激活更加明显。结论:Erlotinib能通过EGFR通路调控c-myc在细胞中的表达水平,进而介导PD-L1表达水平降低,增强TIL-T细胞对A549和H1299细胞的杀伤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Recombinant mutant human tumor necrosis factor,rmhTNF)腹腔灌注及自体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联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 induced killer,CIK)腹腔灌注治疗晚期胃癌恶性腹腔积液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 将48例确诊的晚期胃癌合并腹水患者,随机分为DC-CIK组、rmhTNF组。治疗后1个月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评估治疗后患者临床受益反应(CBR)、腹水控制率(RR)、免疫指标、肿瘤标志物(CEA、CA199、CA724)水平等疗效,观察至疾病进展时间(TTP)。结果 DC-CIK组RR、CBR分别为66.67%、83.30%,rmhTNF组RR、CBR分别为58.33%、75.0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A724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治疗前后两组间各肿瘤标志物均无显著差异(P>0.05)。DC-CIK组治疗后患者外周血CD3+、CD4+、NK细胞较治疗前明显增多(P<0.05),CD8+细胞数量无明显变化(P=0.55)。rmhTNF组治疗后NK细胞较治疗前明显增多(P=0.03),T淋巴细胞亚群无明显变化(P>0.05)。随访1年,DC-CIK组患者TTP为7.1个月,rmhTNF组为5.8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结论 DC-CIK及rmhTNF腹腔灌注两种治疗方案均能有效控制恶性腹水,自体DC-CIK治疗在增强机体特异性免疫抗肿瘤方面更显优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国产替吉奥(S-1)联合顺铂一线治疗进展期胃癌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48例进展期胃癌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4例。治疗组方案为:S-140~60mgbidd1~d21;顺铂60mg/m2静滴,d8,5周为1周期。对照组方案为:多西紫杉醇75mg/m2静滴,d1;顺铂20mg/m2静滴,d1~d3;亚叶酸钙20mg/m2静滴,d1 ~d5;氟尿嘧啶350mg/m2 微量泵持续24h静滴,d1~d5,3周为1周期。3个周期后评价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48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58.3%和54.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的临床获益率为87.5%,优于对照组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及严重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S-1联合顺铂化疗方案一线治疗进展期胃癌的近期疗效较好,不良反应轻,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应用。  相似文献   
8.
肿瘤新生血管在肿瘤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临床医生常根据肿瘤大小、淋巴结状态、多倍体数量以及S期比例等来决定乳癌术后是否进行化疗,然而目前还没有一项指标或联合指标能可靠地预测乳癌术后的转归[1]。近年发现肿瘤血管密度有可能较精确地预测肿瘤的转移趋势,是乳癌预后既独立而又可靠的一个指标,对乳癌术后的治疗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就这方面作一综述。肿瘤血管的新生肿瘤新生血管在肿瘤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大多数癌前病变缺少新生血管,而在癌变组织中则常见大量新生血管,且新生的肿瘤血管与正常血管间存在诸多…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1型受体相关蛋白(putative receptor protein related to AT1,apelin-APJ)系统在糖尿病肾病发生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20只大鼠应用链脲佐菌素(STZ60mg/kg体重)构建1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后随机分为三组,正常对照组(N)、糖尿病组(DN)、apelin干预组(T)。于应用apelin-13前、后4周,8周,12周测定三组大鼠24h尿微量白蛋白量、尿白蛋白/血肌酐指数;应用apelin-13前和12周时采血分别测定血肌酐(Scr);应用ELISA法检测血清apelin-13水平;应用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大鼠肾组织APJ受体和AngⅡ相关的1型受体(AT1R)的蛋白表达量。结果:与N组比较,DN组大鼠尿微量白蛋白、尿白蛋白/血肌酐指数显著升高(P〈0.01),肾组织APJ受体的蛋白表达量显著下降(P〈0.01),AT1R的表达量显著升高。与DN组比较,T组大鼠尿微量白蛋白、白蛋白/肌酐指数显著下降(P〈0.05),肾组织APJ受体的蛋白表达量显著上升(P〈0.01),AT1R的表达量显著下降。N组与T组大鼠尿微量白蛋白、白蛋白/肌酐指数、肾组织APJ受体和AT1R的蛋白表达量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pelin-APJ系统可能参与了糖尿病肾病的发病过程,其可能通过拮抗AngⅡ-AT1R的作用而对糖尿病大鼠肾脏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mi RNAs在糖尿病肾病(DN)早期的表达谱的改变,从而为其在DN发病机制中的研究提供有力的平台。方法:腹腔单剂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150 mg/kg)建立小鼠糖尿病模型,检测对照组和糖尿病小鼠尿白蛋白排泄率,采用PAS染色观察肾脏组织学的改变;MicroRNAs微阵列分析采用单通道Cy5荧光标记法,分析对照组和糖尿病mi RNAs表达谱,利用GO分析对差异表达mi RNAs进行靶通道测定。结果:糖尿病组白蛋白排泄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AS染色提示糖尿病组小鼠肾小球内大量细胞外基质积聚,系膜区明显增宽,符合DN早期的病理改变。糖尿病组共检测出128个mi RNAs,其中显著上调者分别mi R-34a,mi R-214,mi R-2132;显著下调者为mi R-2143,mi R-1970,mi R-703;以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i RNAs参与细胞周期、细胞黏附、凋亡、小G蛋白介导的细胞信号传导的调控。结论:DN早期mi RNAs表达谱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微阵列技术为DN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了全新的研究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