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8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林则徐深谙中医并运用中医药戒烟,其在了解和学习西方的同时,亦广泛涉及西方的医药和文化,认同西医确有长技。据史料记载他信服中国传统医药,又不与接纳西医相矛盾,他的中西医文化观既体现出深度的人文理念,又具有申西医汇通之识。  相似文献   
2.
探索研究采用学校一医院联合教学的模式,以学校《医学伦理学》教研室学科带头人为教学核心、以附属教学医院伦理委员会为依托,进行《医学伦理学》延伸临床实践教学。探索三种教学方式相结合:理论讲授——实际案例分析——多角色讨论(医生、患者组织、医学伦理工作者),使教学更具实践性、可操作性。面对当下医院医疗环境不佳的困局,让医学伦理学及医学人文教育走进临床医院和其他医疗机构,显然要好于仅加强医院治安防范。  相似文献   
3.
亓曙冬  黄萍  项燕谨 《中医教育》2012,31(4):5-7,14
目的对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下称卫管专业)社会实践模式进行调研,探索在服务学习理念下的卫管专业现存实践模式的科学性.方法对上海中医药大学卫管专业的所有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该专业学生现有的实践模式的特点和存在的不足.结果服务学习理念下的“三学期制”小学期社会实践模式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完善知识结构,锻炼了其实践能力,但在实际实践过程中存在课时少、实践点匮乏等不足.结论需要进一步完善实践模式,增加专业教师的服务性,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增加实践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4.
孙中山认为养生文化是中国优秀文化的一部分,中国的饮食文化和养生方法是超乎各国之上的。孙中山提出中国的饮食文化"尤为适宜于人之身体",并指出中国生活方式的许多方面"最有益于养生"。他的医学养生观有着哲学的思辨性,在养生学上还很重视实践,不过他的养生文化观中因袭和创获的内容更为突出,养生文化是他建国方略的一个组成部分,与他晚年为之奋斗的民生主义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5.
通识教育对中医药高等教育来说具有其特殊价值和意义.由于通识教育的缺位,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传承正在流失最起码的地基,成为中医高素质人才缺乏、创新能力不强的重要原因.对通识教育的提倡,是要在课程中寻找一种思想传承的途径和育人的方法,是对专业教育目标的渗透和支撑.中医学的人文内涵和信念思维显示它是具有人文关怀的医学模式,因而它更需要加大通识教育.  相似文献   
6.
建设和发展医学人文学科是时代需要,但没有实践性的教与学是无法深化医学人文学科的。因此,加强医学人文的教学性实践应当是医学院校开展医学人文教育的重要环节。通过多视角开展医学人文教学、编写《医学人文与临床实践》教材,并将人文思想、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等延伸到临床实践的尝试,充分表明可引导受教育者深入思考实践对理论的诠释,用鲜活的临床实例解读医学人文精神的实质性内核,有益于医学人文学科的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7.
林则徐深谙中医并运用中医药戒烟,其在了解和学习西方的同时,亦广泛涉及西方的医药和文化,认同西医确有长技。据史料记载他信服中国传统医药,又不与接纳西医相矛盾,他的中西医文化观既体现出深度的人文理念,又具有中西医汇通之识。  相似文献   
8.
杜亚泉是近代中国史百科全书式的启蒙学者,执掌近代具有重大影响的学术杂志《东方杂志》十年、19l8年,杜亚泉与陈独秀以《东方杂志》和《新青年》为阵地展开东西文化问题论战。在一个世纪前,杜亚泉就思考了医学与人文的命题,许多观点具有时代的超越性他认同中医,认为中医药与西医药不同且各有所长.提出中西医学有共同点,可以汇通,并坚持认为中国传统医学是科学的医学,未来观是真正的科学态度。  相似文献   
9.
试论全球化与中医药高等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球化”这个概念到80年代中下叶才在知识界、传媒界、商界和其他各界被广泛使用,对全球化的理论探索也因此成为国际学术界的热点之一。在有关这一理论的学术探讨中,最为纷繁的就是经济全球化,继之是文化的全球化。由此派生的教育全球化问题20世纪90年代末国外才开始涉及,而全球化与中医药高等教育问题的探讨,尤其从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角度,探讨中医药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2000年初国内学术界还鲜为人见。目前我国加入了WTO,中医药高等教育要面向世界,与全球化联系的问题日益凸现出来,从而研究全球化与中医药高等教育就…  相似文献   
10.
王国维与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史上两个极为引人注目的历史人物。前者生于1877年,死于1927年;后者生于1873年,死于1929年,两人并世生存了50年。尽管他们较早就彼此相知,但相交只有在清华国学院做同事的两年。王国维以学术研究上的巨大成就而享誉学界;梁启超亦著作等身,学术耀人,不过他的大半生却以经世为已任奔波于政治舞台,两人同为学人,志向颇多不同。然而,尽管他们立足于不尽相同的路途,却都有着起伏不定的经历,梁启超政治主张上的“流质多变”,使研究他的后世学者颇费一番心思;王国维治学的多次转变以及最终赴死的惊人之举,更让人费解莫明,他们共处的那个动荡不定的时代对他们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本文将对王梁之间的关系以及彼此的异同作一个概要的分析,并通过这样的分析从一个侧面反映清末民初的文人心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