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优选调肝颗粒剂的辅料和成型工艺.方法用对比实验,以颗粒剂的硬度、色泽、溶化性、口感、吸湿性等为指标优选辅料;以颗粒外观、溶化性、成品剂量、生产成本等为指标,优选成型工艺.结果以乳糖作辅料的颗粒优于以糊精或可溶性淀粉作辅料的颗粒,喷雾干燥制粒优于挤压制粒和干压制粒.  相似文献   

2.
调肝颗粒剂成型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优选调肝颗粒剂的辅料和成型工艺。方法 用对比实验,以颗粒剂的硬度、色泽、溶化性、口感、吸湿性等为指标优选辅料;以颗粒外观、溶化性、成品剂量、生产成本等为指标,优选成型工艺。结果 以乳糖作辅料的颗粒优于以糊精或可溶性淀粉作辅料的颗粒,喷雾干燥制粒优于挤压制粒和干压制粒。  相似文献   

3.
目的:优选心脑苏颗粒成型工艺。方法:运用单因素及正交试验设计,以颗粒吸湿率、成型率、休止角作为判定依据,优化辅料种类及用量、润湿剂的浓度,以确定最佳成型工艺条件。结果:优选辅料为糊精,浸膏与辅料用量为1∶1,90%乙醇作为润湿剂,干燥温度为60℃进行制备。结论:此法制备的心脑苏颗粒性质稳定、外观好、吸湿性小、溶化性好,可用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4.
目的正交实验优选复方菊明颗粒剂的成型工艺。方法以加乙醇的浓度、加辅料倍数、混合辅料比例为主要影响因素,以合格颗粒的收率、颗粒的溶化性、吸湿性及蒙花苷的含量为考察指标,用L9(34)正交实验优选成型工艺。结果优选出最佳成型工艺,辅料配比为乳糖∶糊精(1∶2)、药粉∶辅料为1∶2、85%乙醇为润湿剂。结论该工艺合理可行,稳定可靠,可为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优选糖肾宁颗粒的成型工艺。方法:以成型性、溶解性、吸湿性及吸湿后外观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辅料种类,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辅料配合比例、用量、润湿剂浓度等成型工艺参数。结果:最佳成型工艺为提取物-糊精-甘露醇(4∶3∶3),加入75%乙醇制软材,干燥温度55℃。总评"归一值"(overall desirability,OD)平均值0.786,与模型方程理论预测值(0.78)的偏差0.8%。制备的颗粒剂合格收率88.44%,溶化时间0.5 min,临界相对湿度约70%,休止角34.8度,堆密度0.49 g·m L-1。结论:优选的成型工艺稳定可行,制备的糖肾宁颗粒具有合格率高、溶化性好、抗吸湿性强的特征,为该制剂的大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优选大枣配方颗粒的成型工艺。方法:采用平行试验法,以成型率、含水量、溶化性、吸湿性为指标进行研究。结果:最佳成型工艺为选择辅料比例为浸膏∶蔗糖(1∶4)时产品外观色泽、成型性、吸湿性良好。结论:优选的大枣配方颗粒成型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筛选出复方芪苓无糖颗粒剂的最佳处方及成型工艺条件。方法:考察不同辅料及辅料用量对颗粒剂成型性、堆密度、休止角、溶化性和吸湿性影响,并用综合评分法筛选出制备颗粒剂的最优辅料及处方组成;以成形性为指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制粒工艺条件,并考察成品的吸湿性。结果:筛选出最佳制备颗粒剂的辅料为乳糖。最佳制粒工艺条件为:浸膏粉与乳糖按4:1的比例混匀,以90%乙醇为润湿剂制软材,醇的用量为浸膏粉的10%。成品颗粒的流动性好,临界相对湿度约为78%。结论:该成型工艺合理、可行,为大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鲜地黄配方颗粒的成型工艺.方法:以制粒粒度、堆密度、流动性、溶化性、吸湿性为指标,考察不同辅料种类及辅料用量;以软材性状、制粒难易程度、成品性状为指标,考察不同体积分数乙醇,优选适宜润湿剂.结果:最佳制粒工艺为干燥粉与麦芽糊精按1:1比例混匀,以85%乙醇为润湿剂制软材,1号药筛挤压制粒,60℃干燥,整粒.成品颗粒的临界相对湿度60%.结论:该优选工艺方法简便易行,成品率高,为鲜地黄配方颗粒大生产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优选芪参健骨颗粒的制剂(成型)工艺。方法:以吸湿率、成型率、溶化性、休止角和制粒难易程度为评价指标,单因素试验考察辅料的种类及用量、混合辅料的配比、润湿剂浓度及用量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法进一步优选制剂工艺条件。结果:芪参健骨颗粒最佳制粒工艺条件为:浸膏粉与辅料(糊精∶乳糖=2∶1)按4∶1的比例混合均匀,加1%甜菊素,以90%乙醇为润湿剂,润湿剂用量为辅料与浸膏总量的30%。结论:优选的制剂工艺制备的成品颗粒流动性好,吸湿率、成型率、溶化性、休止角均符合要求,为芪参健骨颗粒制粒工艺条件的确定提供了科学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0.
慈姑多糖部位颗粒剂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优选慈姑多糖部位的提取方法及其颗粒剂的制备工艺,为慈姑多糖部位的开发利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首先采用正交设计L4(23),以浸膏得率为指标,对影响慈姑提取工艺的因素进行考察并制备慈姑多糖部位;利用苯酚-硫酸法对慈姑多糖部位中的慈姑多糖含量进行测定;再以颗粒的吸湿性、成型性、溶化性、休止角及制粒的难易程度为评价指标,采用L9(33)正交试验设计对慈姑多糖部位颗粒剂的工艺条件进行优选;并采用固定漏斗法测定休止角,考察所添加辅料种类、慈姑多糖部位与辅料比例、乙醇浓度对慈姑多糖部位颗粒剂成型工艺的影响,借以优选成型工艺。结果:慈姑的最佳提取工艺为6倍量70%乙醇,冷浸提取48 h;慈姑多糖部位中慈姑多糖的含量为20.22%;优选的慈姑多糖部位颗粒剂成型工艺的条件为以乳糖作为辅料,慈姑多糖部位与辅料比例为1∶2,并使用80%乙醇作为润湿剂;在优选的条件下,颗粒的成型性好、流动性好且不易粘连,溶化速度快且静置后无沉淀。结论:优选的慈姑多糖部位的提取方法及其颗粒剂的制备工艺合理且简单可行,为慈姑多糖部位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1.
罗纯清  谢宏赞  王兴 《陕西中医》2020,(1):118-120,126
摘 要 目的:优选玉竹滋阴颗粒的成型工艺,并考察以最佳成型工艺制备颗粒的物理特性。方法:以吸湿率、颗粒收率、制粒情况、溶化性、颗粒外观为指标,筛选填充剂种类;以制粒情况、颗粒收率为指标,筛选润湿剂种类及用量。再对以最佳成型工艺制备的颗粒进行吸湿曲线、临界相对湿度、休止角的测定。结果:玉竹滋阴颗粒的最佳工艺参数为:以糊精为填充剂,干膏粉与糊精按2∶1混匀,润湿剂为85%乙醇,用量为干膏粉与辅料总重的15%。最佳成型颗粒的临界相对湿度为73%,休止角为29.8°。结论:玉竹滋阴颗粒所选辅料合理,成型工艺可行,为该颗粒剂制粒工艺条件的确定及生产环境的控制提供了科学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优选黄芪桂枝五物汤复方颗粒剂的成型工艺条件。方法依据制粒时的难易程度初步优选出较优辅料,再以颗粒成型率和溶化性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浸膏与辅料的配比、润湿剂乙醇的体积分数和用量的工艺参数,并对颗粒干燥时的温度进行了考察。结果黄芪桂枝五物汤复方颗粒剂的最佳成型工艺条件为浸膏∶淀粉∶糊精的比例为1∶1.5∶0.3,70%乙醇作润湿剂,加入10%的量,并选择60℃温度条件下干燥30 min。结论所得黄芪桂枝五物汤复方颗粒剂的处方合理,成型工艺简单可行,为进一步应用和工业化生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优选转输颗粒的最佳成型工艺。方法:研究不同辅料对颗粒成型性、吸湿性及溶化性的影响,运用综合评分的方法筛选出最佳辅料,并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以成型率为指标优选出辅料用量、乙醇体积分数及乙醇用量的最佳量化条件。结果:转输颗粒的原辅料(浸膏粉、乳糖、糊精)的最佳配比2∶1∶1,乙醇85%,用量0.12 mL.g-1,颗粒临界相对湿度64%。结论:优选工艺设计合理,颗粒成形性好,易溶化、抗湿性好,可为转输颗粒的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麻杏止咳平喘颗粒剂成型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优选麻杏止咳平喘颗粒剂的成型工艺。方法考察不同辅料糊精、糖粉、可溶性淀粉用量对浸膏粉吸湿性的影响,用正交试验法优选制粒工艺条件,考察颗粒的流动性与吸湿性,以成型率、溶解性及吸湿率为指标,筛选处方中加入辅料的品种、配比及最佳成型工艺。结果以糖粉加糊精作辅料的颗粒优于以糊精或糖粉或可溶性淀粉作辅料的颗粒,最佳工艺条件为主药-辅料(1∶2)、辅料配比为糊精-糖粉(1∶1),以80%乙醇为润湿剂,润湿剂的用量占主药的14%。结论该颗粒剂所选辅料合理,成型制备工艺可行,本研究为麻杏止咳平喘颗粒制粒工艺条件的确定及生产环境的控制提供了科学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确定落新妇颗粒的成型工艺条件.方法:以成型率和溶化性为评价指标,用均匀设计法优选出最佳的成型工艺,并且考察颗粒的吸湿性.结果:最佳成型工艺是润湿剂使用90%乙醇,药粉与辅料质量比为8:1,乙醇用量为1%,临界相对湿度为74%.结论:此成型工艺所得颗粒溶解性好,吸湿性小,成型工艺的成型率高,可用于落新妇颗粒的制备.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益气固本颗粒最佳成型工艺。方法:以颗粒的成型率、吸湿百分率、溶化性、休止角以及外观性状为指标,筛选处方的最佳辅料、配比及成型工艺。结果:颗粒最佳成型工艺为(流浸膏+包合物)∶糊精=1∶2,60℃干燥8小时。所制颗粒成型率高,吸湿性小,溶化性和流动性好,外观色泽均匀一致。结论:益气固本颗粒所选辅料合理,成本低,成型工艺简便可行,为规模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以“促生长散”的提取物为主要原料,添加适当的辅料,采用湿法造粒,研究并确定优化工艺条件。方法根据颗粒剂的特性,采用湿法造粒,以颗粒剂的溶化性、粒度为考察指标,实验优选颗粒剂的辅料及用量。结果优选辅料为糖粉和糊精。颗粒剂成型制备工艺采用18目筛,湿法造粒,80℃真空干燥的制备工艺。结论所选辅料比例为干膏粉∶糖粉∶糊精=3∶2∶1,以70%乙醇为润湿剂,颗粒剂所选辅料合理,制备工艺简便可行。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感冒退热颗粒的最佳制备工艺.方法:以颗粒的成型性、吸湿性、溶化性、颗粒外观、成型率、水分以及测定其引湿性及临界相对湿度等为考察指标,优选出感冒退热颗粒最佳的制备工艺.结果:采用水提—湿法制粒制备,浸膏粉加入蔗糖(干膏粉∶蔗糖=1∶1.9~1∶2),搅拌5~10 min,混匀,以85%乙醇(干膏粉∶85%乙醇=...  相似文献   

19.
目的:筛选调胃承气颗粒的辅料种类及配比,解决其成型性、溶化性及吸湿性等问题,为该制剂的临床推广与开发提供参考。方法:以颗粒的外观、粒度、水分、溶化性、吸湿性等为质量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调胃承气颗粒的辅料品种、配比及用量,并对成型颗粒进行质量验证和临界相对湿度、休止角考察。结果:最佳成型辅料为乳糖和甘露醇混合物,以浸膏-乳糖-甘露醇(1∶3∶1)配比混合制粒,制得的颗粒大小均匀,成型性、溶解性、流动性均好,且不易吸湿。临界相对湿度69%,休止角40度。结论:优选的辅料可显著地提高该制剂的稳定性,且工艺科学合理、简便可行。  相似文献   

20.
目的:确定红景天颗粒剂的成型(制粒)工艺条件。方法:以成型性和吸湿性为指标,单因素法优选制粒工艺。结果:采用混合辅料(微晶纤维素:甘露醇为1:2);最佳制粒工艺为:浸膏与混合辅料按1:3比例混合,以80%乙醇为粘合剂制软材。成品颗粒的流动性好,临界相对湿度为78%。结论:颗粒的成型性好,吸湿性小,溶化性好,为红景天颗粒制粒工艺条件的确定及生产环境的控制提供了科学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