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观察肝祖细胞(HPCs)移植后不同浓度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急性肝衰竭小鼠模型肝脏修复情况,评价HPCs对肝损伤的修复能力,为评估HPCs移植疗效建立理想的肝衰竭模型。方法:96只ICR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0.1% CCl4组、0.5% CCl4组、2.0% CCl4组、10.0% CCl4组)和实验组(0.1% CCl4+HPCs组、0.5% CCl4+HPCs组、2.0% CCl4+HPCs组和10.0% CCl4+HPCs组)。空白对照组小鼠灌胃给予生理盐水,阴性对照组和实验组小鼠灌胃给予不同剂量CCl4。CCl4造模后1 d,将实验组和阴性对照组小鼠常规麻醉后切开腹腔,实验组小鼠经脾脏注射HPCs,阴性对照组小鼠注射等剂量无菌生理盐水。动态观察小鼠生命体征,监测其存活率;采血检测小鼠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丙氨酸转氨酶(ALT)活性;取肝脏计算肝脏指数;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肝脏组织病理学变化;Hoechst33342标记外源性HPCs,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移植HPCs在肝脏中的分布情况及肝脏标志蛋白细胞角蛋白18(CK18)和白蛋白(ALB)的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0.1%和0.5% CCl4组小鼠存活率、肝脏指数、AST和ALT活性无明显变化(P>0.05)。病理学检测,肝细胞有自我修复作用,HPCs移植治疗的效果不明显。与2.0 %CCl4组比较,2.0%CCl4+HPCs组小鼠AST和ALT活性及肝脏指数降低(P<0.01),存活率增加(P<0.01);病理学检测可见肝细胞再生和大量外源性肝细胞,CK18和ALB表达与内源性肝细胞相当,HPCs移植治疗有效。10.0%CCl4组和10.0% CCl4+HPCs组小鼠2 d内全部死亡,无法评估HPCs的治疗效果。结论:HPCs移植可提高急性肝衰竭模型小鼠存活率,改善AST和ALT活性,对肝损伤具有较强的修复能力;且2.0%CCl4诱导的ICR小鼠急性肝衰竭模型能有效反映HPCs移植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背景:肝纤维化可进展为肝硬化,并破坏肝脏正常结构,从而导致肝功能异常和不可逆肝硬化。本研究以四氯化碳小鼠肝纤维化模型为研究对象,观察外源性核心蛋白聚糖对纤维化形成是否有缓解作用。 方法:5周龄Balb/c小鼠,腹腔注射CCl4 5周建立肝纤维化模型,注射剂量为1ml/kg (CCl4体积:橄榄油体积=1:1),每2天注射1次。检测肝标本中肝纤维化相关分子表达情况。 腹腔注射CCl4三周后,将存活纤维化小鼠随机分为2组(每组6只),实验组(DCN组)以及纤维化对照组。同时建立5周正常对照组(6只)。每天两次予实验组注入250ug/kg核心蛋白聚糖DCN,对照组注射等量的(PBS NS)溶液。DCN注射2周后,取下三组肝脏标本。取下方叶并将其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切成多个小块用于提取组织RNA,检测相关基因表达情况;另外一部分放入福尔马林中用于HE染色、Masson染色以及免疫组化检测相关指标。 结果:外源性小鼠DCN蛋白可缓解四氯化碳诱导的肝纤维化。实验组较对照组肝纤维化程度明显减轻,胶原纤维量明显低于对照组。 结论:本部分实验以小鼠肝纤维化模型为实验对象,自3周开始向实验组注射DCN蛋白,结果表明外源性DCN可以抑制纤维化相关分子的表达,缓解肝纤维化形成。  相似文献   

3.
目的:肝纤维化是由慢性肝病导致的严重病理后果,并最终发展为肝硬化。吗替麦考酚酯(mycophenolate mofetil,MMF)是器官移植术后常用的免疫抑制剂,与肝纤维化的关系尚不明确。本研究旨在探讨MMF对小鼠肝纤维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选用雄性8周龄C57BL/6小鼠24只,将其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MMF组、四氯化碳(carbon tetrachloride,CCl4)组、CCl4+MMF组(每组均n=6)。小鼠处死后,取血清检测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及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肝组织行Masson染色评估纤维化程度,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评估I型胶原蛋白(collagen I,COL1)表达水平;然后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alpha-smooth muscle actin,α-SMA)的蛋白质表达水平;最后利用real...  相似文献   

4.
部分肝切除小鼠肝再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部分肝切除建立小鼠肝再生动物模型,研究肝脏再生过程中形态和血清学变化趋势,为研究肝再生调控机制奠定实验基础。方法:采用50%肝切除方法建立C57/BL6小鼠肝再生模型;分别于手术后第1、第5、第9、第13、第21和第36天,摘眼球法取血,分离血清后检测ALT、AST、AFP和ALB,并进行C-反应蛋白(CRP)、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表皮生长因子(EGF)、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等细胞因子的检测。并取肝脏组织进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研究肝再生过程中形态学改变。结果:光镜下可见肝切除后肝细胞核分裂极其活跃;ALB分泌降低,后逐渐升高至正常值;ALT、AST先升高后逐渐下降,但一直高于正常值;AFP持续为阴性;CRP在术后5d内迅速升高,之后有所下降;HGF在术后持续保持较高水平,且在死亡小鼠中也有测到高值的HGF;EGF与TGF-α都升高。结论:多种细胞因子参与肝再生调控,在肝再生过程中,能够继续维持白蛋白合成、有毒物质降解等肝细胞特异性功能而保持机体的稳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DECB)对四氯化碳(CCl4)所致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健康ICR种小鼠40只,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DECB组和阳性药物组,每组10只。各组小鼠腹腔灌胃给药,对照组和模型组小鼠给予生理盐水20 mL·kg-1,DECB组小鼠给予DECB 1 g·kg-1,阳性药物组小鼠给予护肝片0.63 g·kg-1,每天1次,连续30d;末次给药2 h后,对照组小鼠腹腔注射调和油溶液,其余各组小鼠腹腔注射10% CCl4调和油溶液(10 mL·kg-1)并禁食,建立CCl4致急性肝损伤模型。测定各组小鼠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和肝组织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谷胱甘肽(GSH)及丙二醛(MDA)水平;HE染色法观察小鼠肝组织病理表现;TUNEL方法检测小鼠肝细胞凋亡。结果:与模型组比较,DECB组和阳性药物组小鼠血清中ALT和AST活性及肝组织中MDA和GSH水平明显降低(P<0.05),T-SOD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DECB组和阳性药物组小鼠肝组织病理学损伤明显减轻,凋亡细胞数明显减少。结论:DECB对CCl4诱导急性肝损伤小鼠具有保护作用,可以增强肝脏抗氧化能力,抑制肝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减少氧自由基和抑制脂质过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   

6.
宋海岩  郭进学  王环震  刘恒兴 《医学争鸣》2008,29(24):2252-2255
目的:探讨TGF-β和VEGF在肝纤维化大鼠肝部分切除后肝组织中的表达变化.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正常组腹部皮下注射生理盐水;对照组和实验组腹部皮下多点注射500 mL/L CCl4>花生油溶液,建立肝纤维化模型;实验组造模成功1 wk后行肝部分切除术,分别于术后12,24,72 h处死大鼠取材.HE染色光镜下观察正常组和对照肝组织的结构改变,Masson染色光镜下观察正常组和对照肝组织胶原纤维的增生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及图像分析技术榆测各组肝组织中TGF-β1>,VEGF的表达.结果:①TGF-β1>表达的A值:与对照组相比,术后72 h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实验组术后12,24 h(P<0.01).②VEGF表达的A值:与对照组A值相比,实验组术后12,24 h值明显升高(P<0.05),术后72 h显著升高(P<0.01).结论:TGF-β1>在肝再生早期调节肝细胞再生的作用并不明显,主要从肝再生中晚期开始发挥调节肝细胞再生的作用;VEGF在肝再生早期就参与了肝再生过程,中晚期参与肝再生过程的作用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临床经验方“浙八味煎剂”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纤维化(NASF)小鼠模型的治疗作用。 方法 C57BL/6J雄性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模型组、浙八味煎剂高、低剂量组,每组8只。采用课题组改良的蛋氨酸-胆碱缺乏(MCD)结合反复低剂量腹腔注射CCl4制备动物模型。造模第3周首日开始予浙八味煎剂进行灌胃,6周末处死动物采血和肝组织,检测各组血清肝功能(ALT、AST、TBil)水平,血清和肝脏甘油三酯(TG)含量,观察各组肝组织HE染色、油红O染色、天狼猩红病理染色情况,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肝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情况。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LSD检验方法进行数据分析。 结果 相对正常组,模型组小鼠血清ALT、AST、TBil活性及肝脏TG含量明显升高(均P<0.01);肝组织出现广泛炎症反应,油红O阳性染色、Masson胶原染色及α-SMA蛋白阳性表达面积显著增加(均P<0.01);浙八味煎剂高剂量组显著降低血清ALT、AST、TBil活性及肝脏TG含量(均P<0.01),显著减少肝组织油红O阳性染色、Masson胶原染色及α-SMA蛋白阳性表达面积(均P<0.01)。 结论 “浙八味煎剂”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纤维化模型小鼠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抑制星状细胞活化可能是其部分机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索肝动脉重建在小鼠原位肝移植中的作用.方法 以"双袖套法"小鼠肝移植为基础,将带腹主动脉的供肝肝动脉与受体腹主动脉行端侧吻合进行肝动脉重建(实验组),并设立非重建组对照(对照组),分别完成小鼠原位肝移植70例,比较术后48 h、1周、1月存活率,肝功能及肝组织病理变化,肝细胞再生、凋亡,炎性介质的表达差异.结果 实验组术后1月存活率(88.3%)较对照组(73.3%)明显增加(P<0.05),术后1周实验组血清ALT值[(926.8±36.458)U/L]明显高于对照组[(546.8±74.58)U/L](P<0.01),但术后2周、1月实验组血清ALT值[(88.4±8.336)U/L,66.2±20.512)U/L]较对照组[(179.6±7.536)U/L,156.4±16.041)U/L]明显降低(P<0.01),肝组织病理检查对照组见肝细胞片状坏死、小胆管增生,而实验组肝细胞以变性为主,且术后1月肝组织结构恢复正常;术后对照组肝细胞再生明显增加.结论 小鼠原位肝移植中肝动脉重建可明显提高受体长期存活率,促进肝功能恢复,保护肝细胞,明显减少胆道并发症,但对受体移植术后炎性反应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脱水穿心莲内酯(DA)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肝纤维化模型小鼠肝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并阐明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30只6~8周龄C57BL/6J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每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2组小鼠采用20% CCl4 2.0 mL·kg-1腹腔注射,每周3次,制备肝纤维化模型,对照组小鼠给予等量的橄榄油。治疗组小鼠按100 mg·kg-1 DA灌胃给药,每周3次,对照组和模型组小鼠灌服等体积生理盐水。给药4周,末次给药后24 h摘眼球取血,断髓,取肝脏。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检测各组小鼠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水平;HE染色和天狼猩红染色观察各组小鼠肝脏病理学表现;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小鼠肝组织中8-氧代鸟嘌呤DNA糖基化酶1(Ogg1)、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Bcl-2相关X蛋白(Bax)和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蛋白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小鼠肝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中ALT和AST活性及肝组织中MDA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肝组织中SOD活性明显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小鼠血清中ALT和AST活性及肝组织中MDA水平明显降低(P<0.05),肝组织中SOD活性明显升高(P<0.05)。HE染色和天狼猩红染色,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小鼠肝组织中炎性细胞浸润和胶原沉积程度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肝组织中Ogg1、Caspase-3、Bax、TGF-β1、α-SMA和Bcl-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小鼠肝组织中Ogg1、Caspase-3、Bax、TGF-β1和α-SMA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Bcl-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 DA对CCl4导致的肝纤维化小鼠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氧化应激损伤、抑制肝细胞凋亡和减少肝星状细胞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壮方柔肝化纤颗粒对CCl4复合因素诱导肝纤维化大鼠模型的干预效应及其对α-SMA、E-Cadherin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48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空白组、病理模型组与柔肝化纤颗粒组,每组均为16只。病理模型组与柔肝化纤颗粒组大鼠皮下注射40%四氯化碳(CCl4)油剂联合花生油复合因素建立大鼠肝纤维化动物模型,第5周起给予柔肝化纤颗粒灌胃给药,每周灌胃3次,连续8周,8周后检测肝功能转氨酶指标(ALT、AST),通过HE染色、Masson染色、免疫组化等方法,对比分析各组大鼠肝组织的病理学形态改变,采用酶联免疫分析(ELISA)检测大鼠氧化应激氧化物歧化酶(SOD)与丙二醛(MDA)的表达,并采用RT-PCR、Western Blot等方法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E-钙粘蛋白(E-Cadherin)的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病理模型组大鼠血清的ALT、AST水平明显升高,柔肝化纤颗粒组大鼠血清ALT、AST水平均明显下降(P均<0.001)。病理模型组大鼠肝组织内的小叶结构已残缺,出现众多肝脏纤维...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白介素22融合蛋白(IL-22-FP)对刀豆蛋白A(ConA)诱导急性肝损伤后行70%肝切除手术(PHx)的小鼠术后肝再生及肝脏保护的作用.方法 建立小鼠ConA肝损伤和PHx手术模型,术后32 h通过过量麻醉法处死小鼠.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染色,观察小鼠肝脏再生情况;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水平;HE染色观察小鼠肝脏组织损伤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肝组织中增值细胞核抗原(PCNA)、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D1)、信号转导子及转录激活子3(STAT3)及p-STAT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ConA+PHx+IL-22-FP组小鼠同ConA+PHx+rh-IL-22组及其他组小鼠相比,表现出更多的肝细胞增殖和更高的肝指数(肝脏重量/体重);HE染色显示ConA+PHx+IL-22-FP组小鼠肝脏坏死及炎症细胞浸润程度较低;生化检测显示ConA+PHx+IL-22-FP组血清ALT和AST水平明显低于其他组;Western blot结果表明ConA+PHx+IL-22-FP组小鼠的肝脏组织PCNA、CyclinD1和p-STAT3蛋白的表达量也明显高于其他组.结论 IL-22-FP能够促进由ConA诱导肝损伤的小鼠PHx后的肝再生,并表现出显著的肝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至四氯化碳所致的肝硬化大鼠体内后,肝组织和血清中白蛋白的表达情况。方法随机选取健康雄性SD大鼠8只作为正常组,另同样方法选取35只SD大鼠给予40%CCl4溶液每周2次腹部皮下注射,用来制备肝硬化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肝硬化组和HU-MSCs移植组,HU-MSCs移植组给予HU-MSCs1×107经尾静脉移植,移植后3周处死所有大鼠,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表达,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法以及RT-PCR法检测肝组织中ALB的表达,并于生化检验室检测血清中ALB的含量。结果正常组和肝硬化组中均未发现阳性表达的抗人EGF-R存在,HU-MSCs移植组中发现较多抗人EGF-R的表达;肝组织中ALB的表达较肝硬化组明显增加,与正常组无明显差异。结论 HU-MSCs移植到肝硬化大鼠体内,能够长期存活,并改善ALB的表达和分泌。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陈皮酵素在体内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方法 119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n=49)、实验组(n=56)、对照组(n=7)和陈皮酵素组(n=7)。模型组灌胃40% CCl4橄榄油溶液(3×0.1 mL/周);实验组灌胃40% CCl4橄榄油溶液(3× 0.1 mL/周)和陈皮酵素(0.26 mL/d);对照组和陈皮酵素组分别给予橄榄油(3×0.1 mL/周)和陈皮酵素(0.26 mL/d),共8周。采用腹腔注射CCl4的方法来构建小鼠肝纤维化模型,模型组和实验组每周处死7只小鼠,对照组和陈皮酵素组小鼠第8周处死,收集肝脏标本和血清。用HE染色和天狼星红染色观察各组小鼠肝组织病理改变,测定血清甘氨酸、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谷氨酰胺转氨酶、碱性磷酸酶水平。结果 HE和天狼星染色结果显示,只灌胃CCl4的模型组,肝纤维化程度逐渐加深,表现为汇管区明显的脂肪变性、坏死和炎性细胞浸润。但给予陈皮酵素的实验组炎症程度较模型组减轻,表现为空泡化和炎症细胞浸润减少,胶原沉积减少且实验组 Ishak 评分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与模型组相比,实验组血清肝功能指标甘氨酸、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谷氨酰胺转氨酶、碱性磷酸酶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 陈皮酵素有肝保护作用,可以显著减轻肝纤维化程度。  相似文献   

14.
D-氨基半乳糖与脂多糖对小鼠肝脏损伤后再生修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部分肝切除联合D-氨基半乳糖(D-GaIN)、脂多糖对肝损伤后再生修复的影响。方法 40只BALB/c雄性小鼠随机均分为2组。D-GaIN/脂多糖/肝脏部分切除组:腹腔注射D-GaIN(500 mg/kg),1 h后注射脂多糖(50μg/kg);肝脏部分切除组:生理盐水代替D-GaIN和脂多糖,同样方法注射;两组小鼠在第2次腹腔注射24 h后行肝脏1/3切除。观察两组小鼠术后肝脏体质量比值、肝再生率、肝细胞损伤、增殖与肝卵圆干细胞增生。结果肝脏部分切除组术后第9天肝大体结构基本恢复正常,肝再生率为(22.26±105.93)%,而D-GaIN/脂多糖/肝脏部分切除组第14天肝质量较术前仍偏小,肝再生率为(9.49±32.55)%,P<0.001。D-GaIN/脂多糖/肝脏部分切除组术后肝窦和中央静脉充血,库普弗细胞增多;肝脏部分切除组术后第7天有明显肝细胞增殖,D-GaIN/脂多糖/肝脏部分切除组肝细胞增殖甚少。D-GaIN/脂多糖/肝脏部分切除组肝脏术后第3天开始出现肝卵圆干细胞增生,从汇管区开始向肝小叶内延伸以修复损伤。结论 D-GaIN联合脂多糖可部分抑制肝部分切除后小鼠成熟肝细胞增殖,D-GaIN/脂多糖/肝部分切除可诱导肝卵圆干细胞增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利福平( RIF)引起的小鼠肝脏脂肪变及其动态演变过程,为进一步探讨药物性脂肪肝的机制奠定基础。方法将42只成年健康雄性 ICR小鼠随机分为7组(对照组,RIF 8 h、24 h、3 d、1周、2周、4周组),经灌胃给予RIF处理(200 mg/kg),末次给药后禁食6 h处死小鼠,采集血液及肝脏组织。计算肝脏系数;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活性;HE染色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学改变;检测血清中三酰甘油(TG)、胆固醇酯(TCH)、高密度脂蛋白(HDL)、极低密度脂蛋白( VLDL)水平;检测肝脏组织中TG水平;油红O染色检测肝脏组织脂质沉积。结果与对照组比较, RIF处理组小鼠肝脏重量、系数均从24 h开始逐渐升高,4周时达到高峰;与对照组比较,24 h、3 d、1周、2周组ALT水平逐渐升高,4周组ALT水平显著升高。 HE染色显示8、24 h组肝脏组织无明显变化,3 d组可见小的空泡,而从1周开始出现显著增多的大的圆形空泡。8、24 h组血清中TG和VLDL水平较对照组轻度升高,3 d时升高最明显,而1、2、4周组中呈下降趋势,且显著低于对照组。 RIF处理各组血清TCH、HDL水平均较对照组降低。肝脏组织TG含量从8 h开始明显升高,1周时达峰值,之后2、4周组呈下降趋势但仍显著高于对照组。油红O染色结果显示,8、24 h组肝脏组织中可见少量脂质沉积,从3d组开始出现显著增多的大圆形脂滴。结论 RIF能引起小鼠肝脏组织中脂质沉积,且呈明显的时间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异甘草酸镁(magnesium isoglycyrrhizinate,MgIG)早期、晚期干预对四氯化碳( carbon tetrachloride,CCl4)肝纤维化模型大鼠肝组织结构和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s,HSC)活化的影响.方法: 32只3月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0只)、CCl4模型组(10 只)、MgIG早期干预组(6 只,在CCl4造模开始同时即每日腹腔注射MgIG 30 mg/kg)和MgIG晚期干预组(6只,在CCl4造模5周后每日腹腔注射MgIG 30 mg/kg).各组大鼠在造模10周后取材,从每只大鼠肝脏等距随机抽选4个肝组织块制作石蜡包埋切片,行Masson染色和HE染色观察肝组织一般结构和胶原纤维数量和分布的变化;另从每只大鼠肝脏随机抽选5个组织块制作电镜超薄切片,在电镜下观察肝组织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CCl4大鼠肝组织内肝细胞出现明显的脂肪变性、坏死和再生,胶原纤维增生,假小叶形成,HSC体积增大、数量增多;MgIG早期干预或晚期干预对CCl4大鼠肝组织一般结构、超微结构以及HSC的活化增殖均无明显影响.结论: CCl4诱导大鼠肝组织发生肝纤维化或肝硬化的病理改变,可能与HSC的活化、增殖有关;MgIG对CCl4大鼠的肝纤维化病理进展没有明显的抑制或逆转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人脐带血干细胞(umbilical cord blood stem cells,UCBSCs)经尾静脉移植后,对失代偿性肝硬化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腹腔注射CCl4加酒精溶液法制备失代偿性肝硬化大鼠模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分别从大鼠尾静脉注射UCBSCs和DMEM/F-12,治疗后每周分别取血测定肝功能和肝纤维化指标,4周后处死所有大鼠。所有死亡的大鼠肝脏组织切片进行HE和Masson染色,检测大鼠肝细胞组织损伤和纤维化情况。观察并记录各组大鼠的生存状态及生存时间。结果实验组大鼠治疗后ALT的含量逐周下降且每周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且PCⅢ有统计学差异(P<0.05)。大鼠治疗后肝脏切片HE和Masson染色显示,实验组病理组织分级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对两组大鼠进行生存分析发现,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大鼠的生存率无统计学差异(P=0.259)。结论 UCBSCs移植可以改善失代偿性肝硬化大鼠的肝功能,为失代偿性肝硬化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香菇多糖对CC l4肝损伤小鼠NO、TNF-α含量的影响,探讨其对CC l4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50只昆明小鼠分对照组、模型组、香菇多糖高、中、低浓度组。香菇多糖组每天50、100、200 mg/kg香菇多糖灌胃饲养8 d,对照组腹腔注射调和油溶液,其余各组腹腔注射0.15%CC l4调和油溶液,24 h眼球取血分离血清,处死小鼠制备肝匀浆,测血清ALT活性,计算肝体指数,测定肝匀浆中MDA、NOS、NO、TNF-α的含量。结果:香菇多糖组能降低血清ALT活性和肝体指数,降低肝细胞中NOS活性,减少MDA、NO和TNF-α的含量,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香菇多糖通过加速清除自由基降低MDA的含量,减轻CC l4肝损伤所致炎性反应,降低肝体指数,抑制iNOS活性及TNF-α分泌,降低NO的含量,对CC l4肝损伤起保护用。  相似文献   

19.
肝硬化大鼠肝部分切除后IL-6/STAT3信号通路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晟光  农卡特  廖维甲  覃理灵  王莉 《重庆医学》2011,40(22):2188-2190,2180
目的了解白细胞介素-6(IL-6)/信号转导及转录活化因子3(STAT3)信号通路在肝硬化大鼠肝部分切除后残肝再生障碍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皮下注射四氯化碳(CCl4)法建立肝硬化大鼠模型。正常大鼠为对照组。对照组及肝硬化组均行70%肝切除后,于不同的时间点收集残肝组织及血液标本,检测血清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肝组织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及活性STAT3蛋白表达。结果肝切除后24 h,肝硬化组大鼠有丝分裂细胞数及PCNA阳性细胞数均明显小于对照组。肝切除后的前12 h,肝硬化组大鼠IL-6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2 h,对照组残肝组织的活性STAT3蛋白远远高于肝硬化组。结论肝硬化肝切除术后早期IL-6的低表达导致STAT3蛋白活化不足是肝硬化大鼠肝部分切除术后残肝再生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羟尼酮对CCl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 66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10只、模型组20只、羟尼酮(100 mg/kg)组12只、羟尼酮(250 mg/kg)组12只、吡非尼酮(250 mg/kg)组12只,采用CCl4皮下注射进行肝纤维化造模,羟尼酮、吡非尼酮予以灌胃给药,处死大鼠后,留取血清检测肝功能,利用肝脏组织检测羟脯氨酸的含量,肝组织进行HE染色和Sirius Red染色,对炎症和纤维化程度进行评分。将人肝星状细胞系LX-2分组:对照组、TGF-β1组、羟尼酮组、吡非尼酮组,经过TGF-β1刺激和羟尼酮、吡非尼酮处理后,Western blot分别检测α-SMA、I型胶原蛋白和磷酸化Smad3、磷酸化p38、磷酸化Erk1/2、磷酸化Akt等磷酸化蛋白。 结果 动物实验显示羟尼酮组大鼠肝功能值有改善,肝组织羟脯氨酸含量明显减少,肝组织纤维化程度显著降低,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实验发现随羟尼酮浓度的增高,ɑ-SMA和I型collagen蛋白表达水平降低;TGF-β1刺激细胞后,TGF-β信号转导通路中Smad3、P38、ERK、Akt等蛋白的磷酸化水平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但在相同作用时间下,羟尼酮组细胞TGF-β信号转导通路蛋白磷酸化的表达水平低于TGF-β1组细胞(P<0.05)。结论 羟尼酮可抑制TGF-β信号转导通路蛋白的磷酸化,从而阻止TGF-β1介导的肝星状细胞活化,可能是其缓解CCl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