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1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5篇
基础医学   41篇
临床医学   33篇
内科学   37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5篇
综合类   30篇
预防医学   19篇
药学   34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3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HBV属嗜肝DNA病毒家族,其基因组是双链松弛环状DNA(rcDNA),相对分子量为(1.6~2.0)×109,全长约为3.2 kb。在HBV的生命周期中,共价闭合环状DNA (cccDNA)是HBV的原始复制模板,对HBV的复制及感染状态的建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清除HBV cccDNA是目前抗HBV药物研究的一个重要目标。我们对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收治的20例HBV感染的肝癌患者肝组织(包括癌  相似文献   
2.
目的:以可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聚酸酐(Polyanhydrides,PAD) 作载体,包埋全反式维甲酸(ATRA),研制长效缓释微球ATRA-PAD肿瘤治疗剂。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体系,以检测缓释治疗剂中ATRA含量,探讨体内外ATRA经时缓释变化规律。方法:采用乳剂一扩散溶剂挥发法制备维甲酸长效缓释微球ATRA-PAD肿瘤治疗剂,扫描电镜检测微球外观及微球粒径,HPLC检测微球载药量、包封率及体内外释药量。结果:所制治疗剂微球光滑圆整,大小均一,平均粒径:(154.42?6.76) nm,载药率:(16.52?1.45)%,包封率:(87.84?.79)%;体外释放实验证明该微球治疗剂可持续释放ATRA约50天,将其肌肉注射到大耳白兔体内,可稳定缓释ATRA近约45天。结论:ATRA-PAD治疗剂制备工艺合理,载药量及包封率均较高,体内外释药释药平稳并且具有明显的长效缓释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体外长期培养的生物学特性,探讨其向肝样细胞分化的可能性。 方法:脐带来源于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住院的健康足月产妇,采用酶消化法分离培养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待细胞生长至80%~90%融合时传代。取传至第9代细胞接种于12孔板内,调整细胞浓度为5×1010 L-1,加入含肝细胞生长因子、成纤维生长因子4、抑瘤素的DMEM培养基,诱导28 d。MTT法测定细胞生长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免疫细胞化学及流式细胞仪鉴定细胞表型;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鉴定诱导后肝细胞特异表面标志物的表达,以及糖原染色结果。 结果:从人脐带中分离得到的间充质干细胞贴壁生长,形态类似于成纤维细胞,80%以上处于G0/G1期,具有良好的生长活性,可在体外稳定传代20次以上;CD29,CD90,CD105,Vimentin呈阳性表达,基本不表达造血细胞标志CD34和内皮细胞标志CD31。随诱导时间的延长,圆形细胞逐渐增多,形态似肝细胞;诱导1周时细胞开始表达肝细胞表面标志物甲胎蛋白、细胞胶蛋白18、细胞胶蛋白19;诱导3周时开始表达成熟肝细胞标志白蛋白;诱导4周时白蛋白表达增强,且诱导细胞糖原染色呈阳性。 结论:从人脐带中可成功分离出间充质干细胞,实现体外长期培养,并可诱导分化为肝样细胞。  相似文献   
4.
通过体外长期培养胎肝间充值干细胞和皮肤成纤维细胞,建立两种细胞长期培养体系并比较此两种细胞的表型特征及向肝细胞分化的潜能。方法 从人胎肝中分离贴壁生长的间充质干细胞,同时取同一个体的皮肤组织,分离培养成纤维细胞。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及流式细胞术检测上述两种细胞的CD34,CD90,CD105等细胞表型;染色体分析及软琼脂...  相似文献   
5.
目的进一步评价HB-H-6树脂吸附胆红素血浆灌流在治疗慢性肝病重度黄疸中的价值及最佳适用范围。方法选择2006年10月~2010年7月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94例不同病因慢性肝病重度黄疸患者,其中男性68例,女性26例;年龄29~76岁,中位年龄57岁。接受HB-H-6树脂吸附胆红素血浆灌流治疗,比较单次HB-H-6树脂吸附胆红素血浆灌流治疗前后血清胆红素变化;并探讨不同初始胆红素水平及初始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水平对HB-H-6树脂吸附胆红素能力的影响。结果单次HB-H-6树脂吸附胆红素血浆灌流治疗前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分别为(387.80±183.08)、(238.66±103.52)、(127.23±62.00)μmol/L;治疗后分别为(291.80±135.58)、(183.10±76.29)、(92.85±54.25)μmol/L,血浆灌流治疗能显著降低治疗后血清TBiL、DBiL及IBiL的水平(P<0.01);单次HB-H-6树脂吸附胆红素血浆灌流治疗对TBiL、DBiL及IBiL的清除率分别为23.68%±9.14%、21.54%±9.90%及27.09%±16.84%,HB-H-6树脂对IBiL的吸附能力略强于TBiL及DBiL(P<0.01)。HB-H-6树脂吸附胆红素血浆灌流对不同层次的初始TBiL水平均有效,均能引起治疗后胆红素水平的显著降低(P<0.01);初始TBiL水平越高,HB-H-6树脂清除胆红素的绝对值越高(P<0.01);对初始TBiL水平在200μmol/L以上HB-H-6树脂吸附能力明显高于初始TBiL水平在200μmol/L以下时(P<0.01)。HB-H-6树脂吸附胆红素的能力不受初始PTA影响;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HB-H-6树脂吸附胆红素血浆灌流作为黄疸的人工肝治疗方法之一,安全有效,且适用于TBiL浓度200μmol/L以上的重度黄疸患者。  相似文献   
6.
人胎肝干细胞的体外培养及诱导分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体外分离培养和诱导分化人胎肝干细胞 ,从原代分离培养人胎肝干细胞集落 ,免疫细胞化学鉴定细胞集落分子标志物的表达 ;在体外特定细胞因子作用下诱导干细胞定向分化为成熟肝脏细胞 ,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初步鉴定。结果 ,从人胎肝组织中成功分离表达AFP、Albumin、Cytokeratin等标志物的胎肝干细胞集落 ,在体外特定细胞因子作用下肝干细胞可定向分化为成熟肝脏细胞。因此人胎肝中同样存在具有干细胞特性的原始细胞 ,体外可定向分化为成熟肝细胞。人胎肝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对于生物型人工肝的制备及其深入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 定量检测慢性乙型肝炎(CHB)、乙型肝炎肝硬化(LC)、肝细胞癌(HCC)患者HBV总DNA(tDNA)、HBV共价闭合环状DNA (cccDNA)和HBsAg,并探讨其特点.方法 荧光定量PCR检测21例CHB、23例LC和25例HCC患者外周血和肝组织标本HBV tDNA、HBVcccDNA,化学发光法定量检测外周血HBsAg.正态数据采用ANOVA分析和t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检验,非正态数据采用秩和检验.结果 在CHB、LC和HCC患者中,外周血HBVtDNA分别为(5.38±2.08)、(4.96±1.65)和(4.18±0.91)lg拷贝/mL,肝组织HBV tDNA分别为(7.18±1.91)、(6.51±1.87)和(5.87±1.47)lg拷贝/μg,肝组织HBV cccDNA分别为(3.53±2.03)、(2.63±2.13)和(0.58±1.40)lg拷贝/μg,外周血H BsAg分别为(3.30±0.65)、(3.12±0.52)和(2.60±1.03)lg IU/mL,CHB与HCC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446,P=0.013;t=2.562,P=0.014;t=5.799,P<0.01;t=2.709,P=0.003),LC与HCC患者肝组织HBVcccDNA及HBsAg定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94,P<0.01;t=-2.237,P=0.023).外周血均未检出HBV cccDNA.HBsAg定量与外周血HBV tDNA(r=-0.290,P=0.016)、肝组织HBV tDNA(r=0.372,P=0.002)及肝组织HBV cccDNA(r=0.378,P=0.001)均有关.结论 HBV tDNA、HBV cccDNA、HBsAg在CHB、LC、HCC患者呈逐渐降低趋势,HBsAg定量与外周血HBV tDNA、肝组织HBV tDNA及肝组织HBV cccDNA有关.  相似文献   
8.
对病人选医生中几个问题的看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我院自 1998年起实行“病人选医生”赢得了广大患者的满意、政府各有关部门的满意以及我们医院广大医务人员的满意[1 2 ] 。然而最近一段时间 ,我们不断从媒体看到对此的一些不同看法。现根据我们两年多来的实践和体会 ,浅谈几点看法 ,供同道们探讨、商榷。一、病人选医生的实质是分配和用人机制的变革 ,是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 ,而不是做表面文章病人选医生是一个实践性非常强的工作 ,要认真考虑其实质问题以及操作时的规则和各个环节上的处理问题 ,而不能仅仅当作一种形式。二、病人选医生有别于点名专家手术和门诊首先 ,病人点名专家手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0(IL-10)和乙醛脱氢酶2(ALDH2)的10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天津地区汉族人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研究用从外周血血凝块及肝组织中提取的基因组DNA、肝组织提取总RNA的逆转录产物作为扩增模板,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寡核苷酸基因芯片杂交的方法对115例天津地区汉族人IL-10启动子区3个多态位点(-1082A/G、-829T/C、-592A/C)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进行分析,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健康对照各30例,HCC25例。HCC组和健康对照组同时进行了ALDH26个多态位点(rs1064933、rs671、rs11066025、rs7397491、rs2158028、rs2106696:前2个位于外显子区域,后4个位于内含子区域)的分析。另外,对于肝癌组还分析了两种基因包括ALDH2 rs1062136 A/T在内的10个多态位点的基因型在肿瘤组织及正常肝组织(手术切缘)中是否存在差异。应用卡方检验比较各组问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分析等位基因及基因型与HCC及肝病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AFP、COL1A2、UBD、FOXM1b、GPC3、SPINT2等6个高表达基因和DLC-1、WWOX、IGFBP3等3个低表达基因在肝癌和癌旁不同距离组织中的表达进行研究,以确定从癌组织逐渐向正常组织的过渡过程中,这些基因的表达是否存在趋势性变化,以及这些基因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是否存在联系。方法收集肝癌手术标本并保存于-80℃;从肝癌及其对应的癌周组织中提取mRNA,然后应用RT-PCR技术对9个基因进行扩增,PCR产物行凝胶电泳;最后用电泳条带灰度分析软件对9个基因的表达情况进行半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