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探讨补体C3与肾损害性疾病的关系.方法:采用快速免疫比浊法检测急性肾炎、慢性肾炎、尿毒症、肾病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糖尿病及正常对照组血清补体C3水平.结果:急性肾炎、慢性肾炎、尿毒症、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补体C3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肾病综合征、糖尿病患者补体C3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血清补体C3水平的测定有助于肾脏损害性疾病的诊断、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慢性肾小球疾病患者血浆和尿液中t-PA和PAI-1含量的改变及其与疾病的关系。方法:用ELISA法分别检测慢性肾小球肾炎(CGN)、慢性肾功能不全(CRF)、肾病综合征(NS)及正常对照组的血浆和尿液t-PA和PM-1含量。结果:血浆t-PA在NS组明显升高(P<0.05),其他肾小球疾病组有一定升高。CRF组与NS组的尿t-PA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尿PAI-1各组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减低(P<0.05)。结论:尿液中t-PA和PAI-1含量较血液中浓度更能反映肾小球疾病状态。  相似文献   

3.
王秀玲  马达 《新疆医学》2004,34(3):21-22
目的研究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血清瘦素(1eptin)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的变化及二者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Radioimmunoassay)法测定56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其中A组氮质血症期(16例);B组肾衰竭期(21例);C组尿毒症期(19例)和20例健康对照组血清瘦素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的水平,并分析它们是否相关.结果(1)CRF时血清瘦素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呈显著负相关(r=-0.3756P<0.01);(2)肾衰竭期和尿毒症期患者血清瘦素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而氮质血症期患者血清瘦素水平虽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别(P>0.05);(3)CRF患者血清IGF-1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4)血清瘦素与体重指数(BMI)呈显著正相关(r=0.5072P<0.01).结论CRF时血清瘦素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呈高度负相关;而在对照组中二者之间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和补体(C3、C4)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肾病)患儿血清中的变化及在临床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对80例肾病患儿(观察组)及80例正常健康儿童(对照组)的免疫球蛋白和补体的含量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血清IgG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IgM和C4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IgA、C3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男性患儿血清IgG、C4水平高于女性患儿(P<0.05),而IgA、IgM和C3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测定血清中IgG、IgM、C3水平可为进一步探讨肾病的发病机理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符斌  唐国文  曾盛 《当代医学》2021,27(22):93-95
目的 探究肾病综合征(NS)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清胱抑素C(CysC)水平与急性肾损伤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0月本院收治的40例合并急性肾损伤(AKI)的NS患者作为实验组,另选取同期40例未合并AKI的NS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肾功能指标(血肌酐、肾小球滤过率、24 h尿蛋白定量)和VEGF、血清CysC水平,并分析VEGF、血清CysC水平与肾功能指标和AKI分期的相关性.结果 实验组24 h尿蛋白、血肌酐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肾小球滤过率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VEGF和血清Cys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VEGF、血清CysC水平均与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水平及AKI分期呈正相关(P<0.05),与肾小球滤过率呈负相关(P<0.05).结论 NS患者VEGF、血清CysC水平与急性肾损伤的发生具有相关性,可通过监测NS患者的VEGF、血清CysC水平预测AKI的发生,为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慢性肾衰竭规律血液透析患者血清单个核白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方法:本研究包括健康对照组(Con组),慢性肾衰竭不伴冠心病组(CRF组)及慢性肾衰竭伴冠心病组(CRF+CHD组)。采用梯度离心法分离各组血清单核细胞并培养,制成细胞悬液,取培养的上清液,用放免法测定TNF-α。结果:(1)各组间例数、性别及年龄无差异,CRF组及CRF+CHD组伴高血压例数增多,明显高于对照组,CRF+CHD组患糖尿病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CRF组及CRF+CHD组血尿素氮及血肌酐高于Con组,CRF+CHD组FPG高于Con组,p<0.05。(3)CRF组及CRF+CHD组TNF-α浓度高于对照组,CRF+CHD组TNF-α浓度高于CRF组,p<0.05。结论:尿毒症合并冠心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白细胞分泌的TNF-α明显升高,分析与尿毒症患者的微炎症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大黄对非尿毒症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3月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及江西省肿瘤医院门诊及住院的非尿毒症CRF患者60例,按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常规给予降压药、红细胞生成素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生大黄10g开水泡服,1次.d-1。2组疗程均为2周。选择同期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门诊体检科体检的健康者(正常对照组)30例。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血清肌酐(Scr)、淀粉样蛋白A(SA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同时计算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血清Scr和Ccr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患者治疗前血清SAA、hs-CRP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均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血清SAA、hs-CRP水平与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血清SAA、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对照组显著下降(均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60例非尿毒症CRF患者治疗前血清SAA水平与血清hs-CRP水平呈正相关(r=0.866,P<0.05)。结论非尿毒症CRF患者存在微炎症状态。大黄能改善非尿毒症CRF患者微炎症状态,但对其肾功能无明显地改善。  相似文献   

8.
陈龙峰  林少荣 《吉林医学》2014,(8):1660-1662
目的:对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血脂水平进行分析,探讨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并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的原因。方法:收集32例体检健康人群和90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包括肾功能代偿期21例,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24例,肾功能衰竭期25例,尿毒症期20例,检测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血脂(三酰甘油、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比较肾功能不全患者各组血清Hcy、血脂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的差异。结果: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不同临床分期的Hcy水平均比正常对照组人群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脂水平方面,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在肾功能不全代偿期及失代偿期的三酰甘油水平比正常对照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毒症期患者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比正常对照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期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三酰甘油、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存在血清Hcy水平明显升高以及肾功能不全代偿期和失代偿期的三酰甘油水平升高,尿毒症期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降低等脂代谢异常,是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等并发症高的原因。应重视血清高Hcy水平非传统独立危险因素对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血清凝血酶激活的纤溶抑制物(TAFI)抗原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48例,按肾功能损害程度分为肾功能衰竭(肾衰)早期组28例,肾衰竭期组13例,尿毒症期组7例.另选择30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各组血清TAFI和TNF-α水平,比较各组血浆TAFI和TNF-α水平及其与临床指标、血常规指标、凝血和纤溶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血清TAFI和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不同分期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血清TAFI和TNF-α水平比较,呈尿毒症期>肾衰竭期>肾衰早期的趋势,差异有显著性(P<0.01);TAFI水平与24 h尿蛋白定量和尿肌酐(UPr/Cr)正相关(r=0.475和0.429,P<0.05);TNF-α水平与24 h尿蛋白和SCr呈正相关(r=0.648和0.549,P<0.01);血清TAFI和TNF-α水平间无相关性.结论 TAFI和TNF-α可能参与了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变进程,其增高程度可作为判断慢性肾小球肾炎病情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NS)患者中医辨证与血清甲状腺激素变化的关系。方法设立正常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治疗组血浆总T3(TT3)、总T4(TT4)及促甲状腺激素(TSH)的浓度。结果湿热型血清TT3、TT4、TSH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0.05);肝肾阴虚型血清TT3、TT4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TSH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脾肾阳虚型血清TT3、TT4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也低于肝肾阴虚型,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TSH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低于肝肾阴虚型(P<0.01)。结论TT3、TT4、TSH的不同水平变化在NS各中医证型间具有差异性,可作为中医证候的客观表现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加味补肺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抑郁的疗效,为临床提供参考。 方法 将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和杭州市周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5年1月-2016年6月间收治的256例COPD伴抑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每组1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加味补肺汤。治疗前后,观察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抑郁积分、血清炎症因子、免疫功能的变化,并统计临床疗效。 结果 治疗后,2组中医候状积分各指标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各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HAMA、HAMD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HAMA、HAM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TNF-α、IL-6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TNF-α、IL-6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IgM、IgG、IgA水平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IgM、IgG、Ig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8%,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7.3%(P<0.05)。 结论 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味补肺汤可有效降低COPD伴抑郁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提高免疫功能,缓解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2.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体液免疫活性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血清补体(C)、免疫复合物(IC)、免疫球蛋白(Ig)成分含量变化和在发病机理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和聚乙二醇沉淀比浊法对MPP患儿反正常对照组血清IgA、IgG、IgM、C4和C3含量进行检测。结果MPP患儿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IgC、IgM、IC、C3、C4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MPP重症组血清IgA、IgG、IC、C3、C4含量明显高于轻症组(P〈0.01或0.05)。结论MPP患儿体液免疫活性变化在MPP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并对判定病情严重程度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血清免疫球蛋白(Ig)、C反应蛋白(CRP)和肺功能检测在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PP)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3家医院收治的RMPP患儿82例为肺炎组,以基线资料匹配的同期体检健康儿童3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IgA、IgG、IgM、IgE和CRP水平及同期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等肺功能指标,分析其在RMPP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肺炎组血清IgA、IgG水平、FEV1和FVC均降低,血清IgE和CRP水平均升高(P<0.05).与治疗前比较,肺炎组治疗后的血清IgA、IgG水平、FEV1和FVC均升高,血清IgE和CRP水平均降低(P<0.05).治疗前后肺炎组治疗无效患儿的血清IgA、IgG水平、FEV1和FVC均低于治疗有效患儿,血清IgE和CRP水平则高于治疗有效患儿(P<0.05).RMPP患儿血清IgA、IgG、IgE、CRP水平与FEV1、FVC和治疗有效率均相关.结论 血清Ig、CRP水平及肺功能检测在儿童RMPP诊断中具有较大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将炎症及免疫系统激活与冠心病的临床演变过程相结合,探讨炎症及免疫学因素在冠心痛发生及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将研究对象分5组,急性心肌梗死组(Ⅰ组,2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共39例,分为对药物治疗敏感组(Ⅱ组,19例)和顽固性心绞痛组(Ⅲ组,20例),稳定型心绞痛组(Ⅳ组,18例)及行PTCA术治疗组(Ⅴ组,19例)。标本为两次清晨外周静脉血。标本1在患者入院次日采集,标本2在取标本1后7~15日内采集。观察指标有IgG、IgA、IgM、IgE、CRP、C3、C4、CD3、CD4、CD8、CD4/CD8等。结果:不稳定型心绞痛组的血蓑CRP浓度明显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P〈0.01),m组的血浆CRP浓度明显高于Ⅱ组(P〈0.01),Ⅱ组的IgM水平标本2较标本1显著增高(P〈0.01).而Ⅰ、Ⅲ、Ⅳ、Ⅴ组的血浆CRP、IgM水平在观察期问其组闻及组内相比较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1.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本质可能是抗原介导的免疫反应;2.PTCA术本身有导致炎症反应的趋势,CRP对术后患者的预后估计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Ig)、免疫复合物(IC)和补体(C)成分含量变化及在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手动速率散射比浊法和聚乙二醇沉淀比浊法对MPP患儿及正常对照组血清IgG、IgA、Ig M、IC和补体C1q、C4、C3、B因子含量进行检测。结果 MPP患儿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IgG、IgM、IC、C1q、C4、C3、B因子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MPP重症组血清IgG、IgA、IC、C1q、C4、C3含量明显高于轻症组(P〈0.01或P〈0.05)。结论 MPP患儿体液免疫活性变化在MPP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对判定病情程度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尿毒症患者透析前后血液15项指标的含量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放射免疫法测定HA和ET,单向免疫扩散法测定IgG、IgA、Ig M、C3和C4。结果:尿毒症患者透析前IgG、C3、C4、CO2CP均值明显低于正常人组(P<0.01);HA、ET、BUN、Cr、K+均值较正常人组显著升高(P<0.01);透析后IgG、C3、C4、CO2CP含量较透析前升高(P<0.05);透析后M、ET、BUN、Cr、K+含量较透析前明显下降(P<0.01)。结论:测定尿毒症患者透析前后的HA、ET、BUN、Cr、CO2CP、K+、IgG、C3、C4的含量变化,有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血清MMP-9水平。比较分析28例健康人与67例SLE患者,疾病活动组(49例)与稳定组(18例),以及16例活动组患者经治疗后病情稳定3个月后与治疗前血清MMP-9情况。结果SLE患者血清MMP-9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0.01);活动组与稳定组差异无显著意义(>0.05),而且血清MMP-9水平与各临床表现均无相关。血清MMP-9水平在抗SM抗体阳性组明显低于阴性组(<0.01),血清IgM升高组明显低于血清IgM降低组(<0.01),血清IgG组、血清C3组间差异无显著意义(>0.05)。16例活动组患者经治疗后病情稳定,3个月后血清MMP-9水平与治疗前无明显变化(>0.05)。结论SLE患者血清MMP-9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但血清MMP-9水平不能反映出疾病的活动状态,故而不能作为SLE疾病活动和疗效评价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妊娠妇女处于一个特殊的生理时期,机体内的各项血液指标都会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本研究旨在探讨健康妊娠妇女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变化,并建立其参考区间.方法:选择2019年8月至2019年10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产科进行孕期检查的369例健康妊娠妇女,按照孕周将其分为早孕组、中孕组和晚孕组,并选取123例健康非孕期妇...  相似文献   

19.
对22例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病人补体、免疫球蛋白及白细胞动力学进行观察,结果提示在心肺转流(CPB)10min、30min 后血清中 C3及 CH50水平与术前相比明显下降(P<0.05~0.001),C4水平仅在注射鱼精蛋白后下降(P<0.05);免疫球蛋白 IgM 水平在 CPB 10min,30min 后与术前相比明显下降(分别 P<0.05及 P<0.025),IgG 及 IgA 水平与术前相比无显著差异。CPB 时未发现中性白细胞减少;补体迅速被激活,主要是通过交替途径;CPB结束及注射鱼精蛋白后则同时通过经典及交替途径激活补体。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SP)患者抗精神病药物氯氮平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水平的变化。方法 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对83例首次发病的SP患者(观察组)和92例体检健康者(对照组)血清免疫球蛋白Ig G、Ig A、Ig M及补体C3、C4 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观察组治疗前Ig G、Ig M、C3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 .0 5 ,P<0 .0 1,P<0 .0 1) ,经氯氮平治疗3d后血清Ig G、Ig M、C3均有不同程度下降;Ig G水平于7d时已恢复到正常,而于15 d时显著低于治疗前(P<0 .0 5 ) ;1个月后C3也恢复到正常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P<0 .0 5 ) ;Ig M虽有下降趋势,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P<0 .0 5 ) ,且治疗前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 .0 5 ) ;而Ig A、C4治疗前后比较及治疗前后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 .0 5 )。结论 抗精神病药物氯氮平能改善SP患者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