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摘要】目的 观察芍药苷给药后对小鼠哮喘模型气道炎症趋化因子及受体的影响。方法 用卵蛋白(OVA)致敏和激发建立小鼠哮喘模型;ELISA法检测血清IL-6、TNF-α水平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中卵蛋白特异性IgE(OVA-IgE)和趋化因子CCL19、CCL21水平;RT-PCR法检测肺组织中趋化因子受体CCR7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CCR7及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 NF-κB)蛋白表达。结果 芍药苷干预组小鼠血清IL-6、TNF-α水平显著下降;BALF中OVA-IgE和CCL19、CCL21水平显著降低;肺组织CCR7mRNA、CCR7及NF-κB蛋白表达明显减少。结论 芍药苷对哮喘模型小鼠气道炎症趋化因子CCL19/CCL21及其受体CCR7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背景与目的:树突状细胞(DC)活化的T细胞在诱导和维持克罗恩病(CD)时发挥重要作用,但目前对CD患的DC表型、成熟度及DC致病机制的深入研究仍十分缺乏。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鉴别髓样细胞和类浆细胞等DC亚型;应用实时RT—PCR检测对照组与CD组淋巴细胞趋化因子CCL19、CCL20、CCL21的表达;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CCL19、CCL20、CCL21及其相应受体CCR6(CCL20)、CCR7(CCL19和CCL21)的表达,并通过双免疫荧光法对其细胞进行定位。结果:CD患的结肠组织以成熟髓样细胞型DC的集落形成增加并伴随T细胞增殖为特征。DC具有趋化因子受体CCR7,以确保与其成熟度同步。DC对CCR7配体CCL19的自身表达增加,同样,网状细胞及淋巴管对CCL21的自身表达亦增加,因此导致成熟的DC被局限在炎症部位。  相似文献   

3.
王皓颖 《医学综述》2014,20(17):3128-3130
根据肿瘤生物学特征及其对机体的危害性,可将肿瘤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两大类。肿瘤细胞的浸润、转移是导致肿瘤患者预后不良,甚至死亡的主要原因,故恶性肿瘤是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元凶之一。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趋化因子及其受体信号通路在促进的肿瘤生长、转移中起着重要作用。以趋化因子受体为靶点的靶向治疗可能成为治疗肿瘤的新策略。该文主要阐述CXCL12/CXCR4、CCL21/CCR7、CCL20/CCR6等三种趋化因子及受体轴在促进肿瘤细胞生长、转移方面的作用及机制。  相似文献   

4.
CC趋化因子受体4及其抑制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C趋化因子受体4(CCR4)是G蛋白偶联受体家族成员之一,由包含7次跨膜结构域的多肽链组成,表达于多种细胞或组织中。CCR4通过与其内源性配体CCL17、CCL22及CKLF1作用介导多种炎症反应,尤其在哮喘发生和发展的病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因此可能是某些炎性疾病、特别是哮喘的潜在治疗靶点。本文对CCR4及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沈大斌  龚小云  顾涛  罗福康  郑红 《重庆医学》2006,35(18):1663-1665
目的构建人趋化因子受体6(CCR6)cDNA序列的真核表达载体.并在HEK293细胞中表达.为研究CCR6生物学功能和筛选CCR6拮抗剂奠定基础。方法采用RT-PCR方法从人扁桃体克隆CCR6受体的DNA片段.并将该片段插入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中,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CCR6;将该质粒pcDNA3、1(+)-CCR6转染HEK293细胞.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转染pcDNA3.1(+)-CCR6质粒的HEK293细胞;采用体外趋化实验、钙流实验,验证转染pcDNA3.1(-).CCR6质粒的HEK293细胞表面表达的CCR6的生物学活性。结果经RT-PCR获得了编码人CCR6受体的DNA片段.构建了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CCR6:转染HEK293细胞.经流式细胞仪检测、趋化实验、钙流实验证实.表达CCR6的HEK293细胞具有趋化因子受体CCR6的生物学活性。结论重组人趋化因子受体CCR6克隆成功.并在HEK293细胞中获得了表达.为研究CCR6的生物学功能及筛选CCR6拮抗剂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趋化因子受体CCR7介导树突状细胞抗凋亡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趋化因子受体CCR7对成熟树突状细胞(DCs)的抗凋亡作用,并对其机制进行探讨。方法体外培养大鼠骨髓来源DCs,脂多糖诱导成熟。加入CCR7配体CCL21进行刺激,以不加CCL21为对照组,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磷酸化Akt、Akt蛋白表达,应用Wortmannin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进一步观察磷酸化Akt蛋白表达和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在CCL21的作用下,DCs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磷酸化Akt蛋白表达却明显增高(P〈0.05)。DCs经PI3K抑制剂预处理后,CCR7介导的Akt蛋白磷酸化及抗凋亡作用被阻断。结论在CCL21作用下,CCR7介导了抗凋亡效应,其对DCs的凋亡调控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7.
趋化因子及其受体在肿瘤侵袭和转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且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猜想趋化因子及其受体存在间接或直接地调控肿瘤细胞侵袭和转移。而目前研究比较多的趋化因子19(CCL19)与趋化因子21(CCL21)及其受体7(CCR7)已经被证实参与膀胱癌、乳腺癌等多种恶性肿瘤的侵袭与转移。并且CCR7被证实在多种恶性肿瘤细胞中呈高表达。本文旨在对CCR7结构、功能以及其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调控等方面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CCR5为趋化因子CC受体家族成员,属7次跨膜G蛋白耦联受体,配体为CCL3 (MIP-1α)、CCL4( MIP-1β)、CCL5( RANTES).CCR5主要表达于单核/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与其配体介导CCR5+免疫细胞的趋化、募集过程.因此,多种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均有CCR5参与.CCR5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Ⅰ型(HIV-1)入侵时的重要辅助受体,而在肿瘤细胞和各类肿瘤相关间质细胞的表面也可见其表达,并介导肿瘤增殖、浸润等多种生物学过程.随着相关研究技术的发展,进一步加深了对CCR5的结构、功能、信号通路及其在相关疾病中的作用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哺乳类沉默信息调节因子(SIRT)1参与调控单核细胞(U937)源性泡沫细胞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移出信号通路及其机制。方法:在体外模拟限制泡沫细胞移出的条件下检测泡沫细胞中SIRT1、肝X受体(LXR)α、趋化因子受体(CCR)7和转录核因子(NF)-κb的蛋白表达。结果:在SIRT1激动剂SRT1720激活下,SIRT1、LXRα和CCR7的蛋白表达水平上调,而NF-κb表达下调。SIRT1抑制剂尼克酰胺可阻断SRT1720的调节作用。结论:SIRT1可能通过上调LXRα-CCR7信号和抑制NF-κb炎症信号通路正向调节泡沫细胞的移出作用。  相似文献   

10.
支气管哮喘是常见的呼吸道慢性疾病之一,以慢性炎性反应、气道高反应性及气道重塑为主要特征。目前支气管哮喘发生率逐年升高,对其预防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表明,趋化因子作为免疫系统重要的调节因子之一,参与炎性细胞的迁移、活化和脱颗粒过程,其中CC类趋化因子受体CCR4在支气管哮喘气道炎症的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已成为支气管哮喘治疗中的重要靶点。以趋化因子受体及其配体为靶点是目前哮喘发病机制、抗哮喘药物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就CCR4及其配体的结构功能与支气管哮喘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趋化因子CCL19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对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 方法 收集确诊为结直肠恶性肿瘤并手术切除患者(n=85)的肿瘤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运用实时定量PCR和组织微阵列免疫组化技术检测CCL19的表达水平;以实时定量PCR、蛋白质印迹技术筛选高表达CCL19受体CCR7的人结直肠癌细胞株SW620细胞作为研究对象,并给予重组人CCL19(rh-CCL19)刺激,通过细胞增殖实验、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来检测SW620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变化。 结果 结直肠癌组织中的CCL19表达要明显低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且CCL19表达量与肿瘤大小和浸润深度有关(P<0.01)。在CCR7高表达的SW620细胞中,加入rh-CCL19后,其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下降(P<0.05)。 结论 CCL19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量低于癌旁正常组织,且与肿瘤大小和浸润深度有关;CCL19可抑制人结直肠癌细胞株SW620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提示CCL19具有抑制结直肠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F-κB)抑制剂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PDTC)在CCL19调控人头颈鳞癌细胞活性中的作用。方法依次使用不同浓度PDTC、CCL19、顺铂处理人头颈鳞癌转移细胞PCI-37B,应用TransAMTM NF-κB p65试剂盒、噻唑蓝比色(MTT)、流式细胞仪等方法观察NF-κB活性变化,及其与细胞生长抑制、细胞周期、凋亡的关系。结果不同浓度PDTC可以使CCL19诱导的NF-κB活性显著降低(P<0.05),同时恢复CCL19作用后的细胞对顺铂化疗的敏感性,使细胞生长抑制率、细胞G1期比例、凋亡率等显著上升(P<0.05)。结论PDTC能阻断CCL19对人头颈鳞癌细胞活性的调控、促使细胞死亡。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趋化因子CCL19在结直肠肿瘤中的作用。方法采用Real—TimePCR和Westernblotting技术筛选高表达CCL19的细胞株SW620细胞作为研究对象,并用siRNA沉默SW620中的CCL19基因。分别采用细胞增殖实验、Transwell迁移、侵袭实验和小管形成实验来检测SW620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和促血管形成能力的变化。结果Westernblotting和Real—TimePCR证实SW620中CCL19相对其他细胞株高表达。经siRNA-CCL19干扰后,SW620细胞在48~120h内细胞增殖能力显著上升(P〈0.05),细胞迁移、侵袭能力亦明显上升(P〈0.05),促血管形成能力明显增强。结论SW620是相对高表达CCL19的细胞株,沉默CCL19基因后可以明显促进SW620细胞在体外的增殖、迁移、侵袭和促血管形成能力,因此认为CCL19在结直肠癌发展中起着抑制作用,并有应用于抗癌药物研究的前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CXCL13和CCL19在急、慢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趋化试验分别检测CXCL13和CCL19对B-ALL和B-CLL中CDl9~+CDB4~+B细胞的趋化效应,流式细胞术检测VCVL13和CCL19联合作用时TNF-α诱导B-ALL和B-CLL患者CD19~+CD34~+和CD19~+CD3~-B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在B-ALL和B-CLL中,CXCL13和CCL19联合作用能明显抗TNF-α诱导的CD19~+CD34~+B细胞凋亡,而PKC途径抑制剂百日咳毒素(PT)可明显抑制该效应。结论CXCL13和CCL19联合作用,经PKC途径抑制剂TNF-α诱导的B-ALL、B-CLL中的CD19~+CD34~+B细胞凋亡,为探讨B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发病机制提供一条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功能磁共振成像鉴定骨关节炎的不同阶段并探讨趋化因子CCL2/CCL3及受体CCR5的表达。方法 选取因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 OA)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 TKA)患者的离体股骨髁软骨标本,进行超短回波磁共振成像(ultrashort echo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UTE MRI)扫描。标本扫描结束后行Safanin-O染色及Mankin评分,根据Mankin评分结果将标本分为2级OA 组(Mankin评分2~5分)、3级OA组(Mankin评分6~9分)、4级OA组(Mankin评分10~14分);每组6例,共18例患者。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8例患者的离体股骨髁软骨标本CCL2、CCL3、CCR5的表达。结果 相对于Mankin评分低的2级OA组,Mankin评分较高的3级OA组及4级OA组的患者膝关节功能磁共振成像提示骨关节破坏严重;相对于2级OA组,3级OA组及4级OA组的患者CCL2、CCL3、CCR5的表达增加;相对于3级OA组,4级OA组的患者CCL2、CCL3、CCR5的表达增加。结论 根据功能磁共振成像显示骨关节炎的严重程度可推测CCL2、CCL3及CCR5的表达。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趋化因子CCL3和CCL4下调表达与重症继发性肺结核病理损伤的相关性。方法用基因表达谱芯片对5例重症、5例轻症继发性肺结核和5例健康对照进行差异基因的筛选;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20例重症、20例轻症,患者和8例健康对照外周血单个核细胞CCL3、CCL4相对表达量;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20例重症、20例轻症和20例健康对照CCL3、CCL4在血浆中的蛋白表达量;用方差分析和非参数检验统计方法判断组间比较的统计学差异。结果芯片筛选重症与轻症组比较的差异基因显示CCL3、CCL4表达下调,下调比值分别为0.153 1和0.122 7。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酶联免疫吸附法均显示重症组与轻症组相比CCL3、CCL4表达下调(均P<0.05)。结论重症继发性肺结核患者CCL3、CCL4表达下调,可能是促进重症继发性肺结核肺结构破坏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7.
钱希颖  金立德  曹霞 《重庆医学》2015,(24):3331-3333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 CCL27、CCL28及其受体 CCR10在小鼠癫痫急性期外周血中的表达变化。方法取正常及癫痫小鼠急性期不同时间点(10 min、30 min、1 h、2 h)外周血利用实时荧光定量 PCR(Real-time PCR)法检测毛果云香碱致癫痫发作小鼠急性期外周血中 CCL27、CCL28 mRNA 水平;同期取正常及癫痫急性期不同时间点(10 min、30 min、1 h、2 h)肝素抗凝外周血,提取淋巴细胞层后利用 FACSsort 型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 CCR10蛋白水平的表达变化。结果癫痫小鼠发作急性期外周血中 CCL27、CCL28 mRNA 水平、淋巴细胞中 CCR10蛋白表达水平均在癫痫发作2 h 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癫痫发作早期已出现外周血免疫功能紊乱,该病理变化可能与癫痫发病过程中的炎性反应和神经细胞的凋亡相关。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 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磷脂酰丝氨酸特异性磷脂酶A1(serum phosphatidylserine-specific phospholipase A1,PS-PLA1)、趋化因子配体19(chemokine ligand 19,CCL19)、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白细胞介素23(interleukin-23,IL-23)表达水平与病情活动度的相关性。 方法 回顾性收集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103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评分(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disease activity score,SLEDAI)将其分为轻度亚组(31例)、中度亚组(50例)、重度亚组(22例),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人群62例作为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血常规[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WBC)、淋巴细胞百分比(lymphocyte percentage,LY%)、血小板(platelet ,PLT)、血红蛋白(hemoglobin,Hb)]及免疫功能[血清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IgA)、免疫球蛋白M(immunoglobulin M,IgM)、补体C3、补体C4]相关指标水平,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各亚组血清PS-PLA1、CCL19、IL-17、IL-23水平。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PS-PLA1、CCL19、IL-17、IL-23与血常规、免疫功能相关指标的相关性。 结果 研究组全血WBC、LY%、PLT、Hb、补体C3、补体C4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IgG、IgA、IgM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血清PS-PLA1、CCL19、IL-17、IL-23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重度亚组血清PS-PLA1、CCL19、IL-17、IL-23水平高于轻度亚组、中度亚组,中度亚组血清PS-PLA1、CCL19、IL-17、IL-23水平高于轻度亚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结果显示,PS-PLA1与IgG表达呈正相关(P<0.05),CCL19、IL-17、IL-23与IgG、IgA、IgM表达呈正相关(P<0.05),IL-17、IL-23与补体C3表达呈负相关(P<0.05)。 结论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PS-PLA1、CCL19、IL-17、IL-23水平升高,且其水平与患者病情活动度及细胞免疫功能障碍有关,可能作为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诊治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HBV相关性肝病患者循环血CCL2、CCL5、CXCL10水平的表达差异与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在本院检测或治疗的乙肝病毒携带者2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75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20例、乙肝肝硬化患者20例、乙肝肝癌患者20例的循环血标本及临床资料,以同期体检而无HBV感染的2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研究对象循环血中CCL2、CCL5、CXCL10的表达水平,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乙肝病毒(HBV-DNA)载量,用7600-0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肝功能的ALT、AST等,分析CCL2、CCL5、CXCL10表达水平的差异与临床意义。结果: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轻、中、重度组循环血CCL2、CCL5、CXCL10的表达水平与乙肝病毒携带者及健康对照组比较显著升高,且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重度组表达水平最高,五者间比较,F值分别为824.90,595.51,810.4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HBV相关性肝病患者间,随着病情加重其循环血CCL2、CCL5、CXCL10表达水平逐渐升高,重型乙型肝炎组水平最高,六组间比较,F值分别为226.77、196.14、133.0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慢性乙型肝炎组患者循环血CCL2、CCL5、CXCL10水平与HBV-DNA载量呈正相关系(r值分别为:0.32、0.3、0.41,P<0.05);HBV相关性肝癌组CCL2水平与HBV-DNA载量呈正相关系(r值为:0.57,P<0.05),其余各HBV相关性肝病组的CXCL10与CCL2、CCL5水平与HBV-DNA载量无相关关系(P>0.05);慢性乙型肝炎组CCL2、CCL5、CXCL10表达水平间呈正相关系(r值为0.88、0.88,P<0.05),其余各HBV相关性肝病患者组CCL2、CCL5、CXCL10表达水平间无相关关系(P>0.05)。结论:循环血CCL2、CCL5、CXCL10表达水平在HBV相关性肝病患者中明显升高,可能介导了肝组织的炎症反应与免疫损伤的发生,并在HBV相关性肝病患者的肝组织炎症发生及慢性化、纤维化和肝细胞癌变的进程中可能发挥了重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