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34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21篇
药学   14篇
  1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探讨创伤性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血清磷酸化高分子量神经微丝蛋白(pNF-H)动态变化与脊髓损伤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1月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脊柱外科收治的创伤性脊柱骨折患者94例,其中合并脊髓损伤48例(脊髓损伤组),男性35例,女性13例;年龄18~60岁,平均50.7岁;致伤原因:道路交通伤20例,摔伤16例,高处坠落伤7例,砸伤5例.单纯脊柱骨折46例(单纯骨折组),男性30例,女性16例;年龄18~60岁,平均50.8岁;致伤原因:道路交通伤18例,摔伤13例,高处坠落伤8例,砸伤7例.选取同期笔者医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4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男性30例,女性10例;年龄18~60岁,平均50.8岁.比较各组间伤后12h、24h、3d、7d、14d血清pNF-H浓度变化;并分析脊髓损伤组不同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神经功能分级患者12h、24h、3d、7d、14d时血清pNF-H浓度变化,采用Spearman检验分析血清pNF-H动态变化与ASIA神经功能分级的相关性.结果 伤后12h、24h、3d、7d、14d,脊髓损伤组血清pNF-H浓度高于相应时间点单纯骨折组、健康对照组(P<0.05),单纯骨折组血清pNF-H浓度高于相应时间点健康对照组(P<0.05).不同ASIA分级患者不同时间点血清pNF-H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12h、24h、3d、7d、14d时A级患者血清pNF-H浓度高于B、C、D级(P<0.05),B级患者血清pNF-H浓度高于C、D级(P<0.05),C级患者血清pNF-H浓度高于D级(P<0.05);血清pNF-H与A-SIA分级存在负相关(r=-0.951,P<0.05).结论 创伤性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血清pNF-H浓度随时间变化,而ASIA分级越严重血清pNF-H浓度越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弯角经皮椎体成形术(PC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8-04—2019-02诊治的75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36例采用PCVP治疗(观察组),39例采用传统单侧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对照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双侧分布情况、骨水泥渗漏情况,以及术前、术后1个月、末次随访时疼痛VAS评分、ODI指数。结果 75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5.5(5~7)个月,无椎弓根刺破、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2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水泥注入量较对照组多,骨水泥渗漏例数较对照组少,骨水泥双侧分布情况较对照组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1个月、末次随访时疼痛VAS评分及ODI指数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 <0.05),而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PC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可增加骨水泥注入量及双侧分布率,降低骨水泥渗漏风险,术后可取得良好恢复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腰5/骶1椎间盘突出症采用经皮椎间孔镜后路椎板间、侧后方椎间孔入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 7年1月~201 8年1月在我院诊断为腰5/骶1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侧后方椎间孔入路治疗,观察组给予经皮椎间孔镜后路椎板间入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 C臂照射次数、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腰椎V A 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腰椎功能恢复的优良率为90. 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 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腰5/骶1椎间盘突出症在临床上采用经皮椎间孔镜后路椎板间入路的疗效优于侧后方椎间孔入路,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减轻患者腰椎疼痛感,且操作简便,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楚金贵  董胜利 《疾病监测》1993,8(4):101-103
评价一个地区计划免疫工作质量,接种率的高低是重要指标之一。一般地说,疫苗的接种率与所针对的传染病发病率呈“剪刀叉”,即接种率高发病率低,反之接种率低发病率高。但是,近年来一些地方出现了“双高”现象,即接种率高发病率也高。我们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河北省儿童在1周岁内完成卡介苗(BCG)、脊髓灰质炎疫苗(OPV)、百日咳白喉破伤风混合制剂(DPT)、麻疹疫苗(MV)共四种疫苗的常规接种率(不含复种、强化免疫、应急免疫等)进行了测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回顾性分析经皮侧后路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2009年12月~2013年8月,在c臂X线透视引导下采用经皮侧后路椎间孔镜技术对1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治疗。术前、术后测量患侧直腿抬高角度,行疼痛视觉评分(VAS),术前、术后末次随访时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按改良Manab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2例患者俯卧位后疼痛加剧,不能耐受而改行开放手术。余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45—100min,平均70min;术前患侧直腿抬高角度为(28.4±.5)°,术后为(69.7±3.9)°;术前VAS评分为(83±1.2)分,术后为(2.6±1.5)分;术前ODI指数为(77.5±17.5)%,末次随访为(19.6±8.6炀,术后直腿抬高角度改善、VAS评分、末次随访ODI指数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根据改良Macnab标准:优165例,良15例,可8例。结论经皮侧后路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微创、安全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7.
目的:评价经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效果和碎石优势.方法:输尿管中、下段结石13例,左侧和右侧各6例,双侧输尿管结石1例(为女性患者),男性8例,女性5例,行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术.结果:13例患者结石全部粉碎,12例结石一次性取净,1例残余小结石.无输尿管损伤、输尿管"石街"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经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安全、高效,并且容易操作,在碎石的同时就可将结石颗粒吸出,是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经皮内镜椎间孔入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 36例确诊为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局部麻醉,在C臂X线机引导下采用经皮内镜椎间孔入路技术,内镜直视下切除突出的椎间盘组织并硬膜囊和神经根减压和松解.疗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改良MacNab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26例患者术后有明显的疼痛缓解,2例患者术后症状缓解不彻底.随访2~12个月,平均4个月,进行术前、术后1个月及末次随访时VAS评分,术后1个月及末次随访时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价:优23例,良8例,可5例,差0例.结论 应用脊柱内镜经皮椎间孔入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创伤小,恢复快,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安全有效的方法,但长期疗效有待于观察.  相似文献   
9.
经皮内镜椎间孔入路治疗极外侧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皮内镜椎间孔入路治疗极外侧腰椎间盘突出症(FLDH)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自2007年12月至2009年3月,16例被确诊为FLDH患者采用局部麻醉,在C臂X线机引导下采用经皮内镜椎间孔入路技术,直视下气化切除压迫神经根的极外侧突出的髓核组织,减压和松解受累神经根。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术前、术后1个月及末次随访患者疼痛状况进行评分,末次随访同时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40—90min,平均65min;出血量20~180ml,平均40ml;术中、术后均无任何并发症发生。随访2—12个月,平均4个月,采用VAS评分评定,术后1个月及末次随访时与术前比较VAS评分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按照Macnab标准评定,本组优12例,良2例,可2例。结论应用经皮内镜椎间孔入路治疗FLDH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靶向趋化因子受体CCR7的反义肽核酸(PNA)对树突状细胞(DC)CCR7蛋白表达及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凋亡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骨髓来源的Dc,脂多糖(LPS)诱导成熟。设计靶向CCR7mRNA翻译起始区的反义PNA,以随机PNA和空白组为对照处理体外培养7d的未成熟Dc,脂多糖诱导48h后收集成熟Dc,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CCR7蛋白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blot检测磷酸化Akt和Akt蛋白表达。应用渥曼青霉素(wortmannin)抑制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3-kinase,P13K)/Akt信号通路进一步观察磷酸化Akt蛋白表达和细胞凋亡率的变化。结果反义PNA组DCCCR7蛋白表达明显低于随机PNA组和空白组,而细胞凋亡率却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blot检测显示反义PNA组Akt蛋白磷酸化水平明显低于随机PNA组和空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C经P13K抑制剂预处理后,CCR7介导的Akt蛋白磷酸化及抗凋亡作用被阻断。结论CCR7反义PNA能够有效抑制体外培养的大鼠DC趋化因子受体CCR7的表达并导致其发生凋亡,其机制可能是阻断了CCR7介导P13K/Akt信号转导通路的活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