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4 毫秒
1.
【目的】探讨早期教育对.0~18个月正常婴幼儿体格潜能、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2004年6月~2005年6月出生于怀柔区的正常足月新生儿60人,按照1:1配对分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名。对实验组进行早期智能开发指导,两组小儿均参加儿童保健定期监测和指导。并于生后1岁、1.5岁用《0~6岁儿童神经心理发育量表》进行智能发育测查。【结果】体格发育主要指标(体重、身长)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O.05);实验组于1岁、1.5岁时发育商(developmental quotient,DQ)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教育可以促进和提高婴幼儿的智能发育。  相似文献   

2.
婴幼儿早期教育146名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早期教育对婴幼儿发育的影响。 【方法】 将西安市第四医院 1999年 9月~ 2 0 0 2年 9月出生的正常新生儿 ,以参加生长发育监测早教组与未参加生长发育监测对照组做为参照 ,医生指导、家长按计划进行训练 ,定期进行体格发育及智能发育测评。 【结果】 在体格发育、智能发育方面 ,早教组均优于对照组 ,早教组的智能发育指数、运动发育指数分别比对照组高 16.3 5分和 7.92分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结论】 开展婴幼儿早期教育对婴幼儿体格、智能发育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婴幼儿早期教育效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早期教育时0~2岁婴幼儿体格、智能发育的影响,以便制定本地区早期教育实施方案,进一步促进儿童早期发展.方法 选择2005年8~10月在长春市妇产科医院出生的正常足月新生儿共11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6例,两组小儿均按儿童保健系统管理要求定期接受健康检查及保健指导,同时对实验组小儿进行定期脑潜能开发训练指导.于出生后1岁、1岁半、2岁时分别对两组小儿进行体格和智能发育检查.结果 两组小儿体格发育的主要指标体重和身长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两组小儿的智能发育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实验组小儿1岁、1岁半、2岁时的发育商明显高于对照组(f分别为7.84、8.52、8.76,均P<0.01).结论 早期教育能够促进婴幼儿的智能发育,提高发育商.  相似文献   

4.
早期教育对足月儿智能发育的近期效果观察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 了解早期教育对正常足月儿智能发育的影响。 【方法】 将 61例足月儿随机分成早期教育组 ( 3 1例 )和对照组 ( 3 0 )例 ,两组围产期情况相似。教育组从新生儿期开始接受早期智能教育。 【结果】  9月龄时两组智力和心理运动发育无明显差别 (P >0 .0 5 ) ,而 1岁时智力发育指数早教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小儿 (P <0 .0 1)。 【结论】 早期教育对足月儿智能发育有重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神经行为发育监测和早期教育及干预在儿童保健系统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为建立儿保更新模式提供依据。 【方法】 分别将同期出生的46名正常新生儿和46名高危儿随机分为新模式组和对照组,新模式组的正常儿和高危儿除常规模式儿保外,定期进行神经行为发育监测和早期教育及干预。对照组只做常规模式儿保。各组均在3、6月和1岁时用Gesell婴幼儿发育量表进行发育商(developmental quotient,DQ)的测评。 【结果】 1)3月、6月和1岁时,高危新模式组5个能区的DQ逐步提高,到1岁时明显高于高危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已达到正常对照组水平。2)生后3月时,正常新模式组的DQ 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到6月和1岁,正常新模式组5个能区的DQ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将神经行为发育监测和早期教育及干预纳入常规儿保中的更新模式,可以促进婴幼儿智能发育,利于儿童早期发展。  相似文献   

6.
早期教育对0~18月婴幼儿智能发育影响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教育对大庆市区0~18月婴幼儿智能发育的影响,为临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北京儿研所0~6岁小儿神经心理发育量表对早教组小儿定期进行智能训练。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性的4∶2∶1健康体检及保健指导,分别选取两组6月、12月、18月智能测试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早教组与对照组发育商(developmen-tal quotient,DQ)DQ均值比较:早教组6月、12月、18月DQ分别比对照组高出3.09、7.83和9.5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两组DQ分级比较:早教组12月、18月良好、临界状态水平的比例和人数分别高于、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P0.05或0.01)。早教组无一人智力低下,而对照组6月、12月、18月分别有2人、2人、3人智力低下。【结论】早期教育对婴幼儿智能发育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早期教育对婴幼儿发育影响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探讨早期教育对婴幼儿发育的影响 ,对 48名新生儿进行综合育儿指导和训练并设对照组 ,两组儿童每 3个月进行一次 Gesell发育指标评定和婴幼儿智能发育量表测试。结果两组儿童体格发育指标差异不显著 (P>0 .0 5)。 Gesell发育指标评定 ,两组儿童各能区差异显著 (P<0 .0 5)。其中精细动作、语言、个人交往能区发育商差异非常明显 (P<0 .0 1 )。实验组各能区智力发育商数 (MDI)和运动发育商数 (PDI)均高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 .0 1 )。  相似文献   

8.
早期教育和干预对婴儿智能影响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教育和干预对婴儿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在本院早期教育和干预门诊从出生到1岁一直接受早期教育和干预的刚满1周岁小儿50人作为实验组。随机抽取在本院儿童保健门诊定期体检的刚满1周岁小儿51人作为对照组。两组小儿采用首都儿科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制定的0~6岁儿童神经心理发育量表进行智能测验,了解小儿的智能发育情况。结果:实验组比对照组发育商平均高14.4分,差异显著(P<0.001)。结论:早期教育和干预对婴幼儿智能发育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早期教育对婴幼儿智能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早期教育对婴幼儿智能发育的影响,寻求提高大庆市婴幼儿智能发育水平的有效方法。【方法】定早教方案,对早教组小儿的运动、认知、语言和社交等方面进行系统训练。对照组小儿仅给予常规性的4∶2∶1体格发育检查及保健指导,未进行系统早教训练及指导。将两组小儿42 d,6月、12月、18月智能测试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两组小儿42 d发育商结果比较:早教组语言仅发育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12、18月发育商结果比较:早教组小儿在五个能区除6月语言发育商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意义外,其余各个能区发育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早期教育是促进婴幼儿智能发育的卓有成效的措施,值得在儿保门诊推广。  相似文献   

10.
早期教育对婴幼儿神经心理发育影响的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早期教育对婴幼儿神经心理发育的影响。方法:将240名正常新生儿分为早教实验组和对照组。早教组参考鲍秀兰主编的《塑造最佳的人生开端》制定早教方案,指导家长对儿童进行训练,并由儿保人员进行定期追踪;对照组仅给予常规的儿童系统保健管理服务。两组小儿均于1岁、1.5岁用婴幼儿智力发育测验量表(简称CDCC量表)进行智力发育测验。结果:实验组在完成感知觉、大运动、精细动作、语言及社交行为五大领域的平均月龄早于对照组。智能发育指数及心理运动发育指数均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教育有利于小儿神经心理发育。  相似文献   

11.
早期智能发育干预效果评价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目的】研究儿童智能发育干预模式,探索父母早期智能开发指导对小儿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其可行性。【方法】选择来儿童保健门诊的0~1岁婴儿,分干预组(65人)和对照组(62人)。对干预组小儿实施早期智能开发指导,两组均参加儿童保健常规定期监测和指导。测定基线和终末时(训练8个月)小儿的体格发育指标和发育商(developmentalquotient,DQ)。【结果】基线和终末凋查时两组小儿的身高、体重、头围评价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终末调查时干预组的DQ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本次研究采用的干预方案简单易行,易被家长接受。早期干预可以提高幼儿的智能发育。  相似文献   

12.
早期教育对婴儿智能发育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教育对婴儿智能发育的影响,寻求提高重庆市婴儿智能发育水平的有效方法。【方法】214名新生儿分为早教组和对照组。早教组接受本院早教中心的早期教育,对照组只接受常规儿童保健,未参加任何机构的早期教育。两组小儿均于1岁时进行智力发育测试。【结果】早教组在适应性、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社交方面的发育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早教组在智能发育为优秀、落后水平的比例和人数分别高于、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5)。【结论】早期教育能促进婴儿的智能发育。  相似文献   

13.
北京市怀柔区0~2岁儿童早期发展干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儿童早期综合发展干预措施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04年6月~2006年7月出生于怀柔区的正常足月新生儿120人,按照1:1配对分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60对.对实验组进行早期发展系统指导,两组均定期监测.并于生后1岁、1.5岁、2岁用进行智能测查. [结果]体格发育主要指标(体重、身长)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试验组儿童血红蛋白在6个月、1岁、1. 5岁和2岁时均高于对照组(P<0.05);贫血的患病率在1岁组时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O.05);试验组儿童的母亲拥有较高的育儿知识知晓率;试验组于1岁、1.5和2岁时发育商均高于对照组(P<O.01). [结论]早期干预可以降低婴儿贫血的患病率;早期干预通过改变母亲的知、信、行对子女的生长发育产生积极的影响;早期干预可以提高婴幼儿的智能发育.  相似文献   

14.
目的:进一步了解早期教育对婴幼儿智能、体能等方面的影响。方法:对47例足月正常新生儿进行早期潜能开发的指导和训练,设立对照组。两组儿童每年进行一次婴幼儿智能发育量表测试。结果:两组儿童体格发育指标发育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儿童智能发育指数和运动发育指数差异显著,早教组智能发育和运动发育指数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教育对婴幼儿智能发育有非常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早期教育在婴幼儿保健门诊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研究早期教育在0~3岁婴幼儿保健门诊的应用,探索一条适合婴幼儿保健门诊的服务模式。方法将到我院儿保门诊行健康体检的42d足月婴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由儿保医师对其家长进行早期教育及疾病预防指导,由家长对孩子实施以上措施;对照组婴幼儿行常规保健指导。两组婴幼儿均定期进行体格发育、营养状况及神经精神发育评估,并于生后9个月、12个月、18个月用中国儿童发展中心婴幼儿智力量表(CDCC)进行智力测试。结果实验组于生后9个月、12个月、18个月时智力发育指数(MDI)及心理运动发育指数(PDI)高于对照组;体格发育主要指标(体重、身长)高于对照组;营养性及感染性疾病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早期教育可促进婴幼儿智能发育及体格发育,并能减少常见营养性及感染性疾病的发生率,将早期教育纳入医疗单位婴幼儿保健门诊常规工作是切实可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湖州市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效果分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目的】 探讨早期教育对本地区婴幼儿智能和社会生活能力的影响。 【方法】 采用自行制定的早教方案 ,对早教组 118名小儿进行运动、认知、语言和社会交往等方面的系统训练 ,对照组 116名小儿小儿未进行早教训练并以Gesell儿童智能发育量表和婴儿 初中生社会行为能力量表 (日本S M社会生活能力检查修订版 )进行效果评价。 【结果】 通过训练 ,早教组小儿在智能发育的 5项指标上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或P <0 .0 1) ;在社会生活能力上的变化是 ,早教组小儿被评价为中轻度异常、边缘缺陷和正常的例数下降 ,高常和优秀的例数上升 ,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此外 ,研究还发现早教训练对不同年龄段小儿智能与社会生活能力发育的影响也是不同的。 【结论】 早期教育可以促进婴幼儿智能和社会生活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以社区家庭为纽带,构建立足社区的婴儿早期教育的综合干预模式。 【方法】 选择2009年11月-2010年3月出生的新生儿422人,干预组202 人,对照组220人。两组婴儿均给予基本的儿童保健服务,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自行设计的早期教育综合干预方案。干预为期6个月,比较干预前后两组婴儿体格及智能发育情况。 【结果】 干预组婴儿体格发育情况较优(身高P=0.01;体重P=0.04);干预组发育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0),其中精细动作和认知能力两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社区早期教育综合干预可促进婴儿体格和智能发育。  相似文献   

18.
新生儿抚触对促进婴儿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在新生儿期进行抚触对促进婴儿体格发育和智能发育的影响,为婴幼儿的健康成长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剖宫产第一胎足月新生儿110例,随机分为抚触组和对照组各55例进行研究。抚触组在出生后第1 d即开始进行抚触至新生儿期满,每日2次,每次15 min,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对两组新生儿进行体格发育指标(体重、身长、上臂围、头围、胸围)和智能发育指标(运动能区、智力能区、社会适应能区)进行测试。【结果】两组新生儿第30 d和42 d体格发育指标和智能发育指标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对新生儿进行抚触能促进婴儿体格和智能的发育。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早期教育对婴幼儿气质和智能的影响,为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Carey的婴幼儿气质问卷(EITQ、RITQ)和首都儿科研究所设计的《0~6岁小儿神经心理发育检查表》分别对200例早教组和200例对照组儿童进行气质评定和智能筛查。对早教组进行早期教育,9个月后与对照组(未进行干预)进行气质和智能的比较。 【结果】 早教组在节律性、适应性、反应强度、注意分散度、持久性上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干预后难养型例数减少(P<0.05);各能区发育商明显提高(P<0.01)。 【结论】 早期教育不但可以促进婴幼儿气质良好的发展,还能促进婴幼儿智能的发育,从而使婴幼儿身心健康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社区早期教育和干预对婴幼儿生长及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0名3月的婴儿作为实验组进行早期教育,由指导人员定期跟踪观察、评价。满1岁与200名未接受早期教育的同龄婴儿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大运动、精细动作、语言、个人社交等方面发育指数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体格发育(身长、体重)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早期教育和干预可提高婴幼儿的智能发育,早期教育指导应纳入社区儿童保健常规工作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