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6篇
  2023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研究鼠伤寒沙门菌(STM)感染的临床病理特征、机体在感染后的免疫应答反应特点以及沙门氏菌感染对Th反应平衡的影响,为临床相关疾病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分别建立伤寒沙门菌感染和对照小鼠模型。两组动物在不同时点处死,观察小肠、肝脏、脾脏病理改变,流式细胞仪测量脾脏IFN-γ和1L-4表达,分别代表Th1和Th2细胞,计算Th1/Th2比值。结果感染伤寒沙门菌小鼠的小肠、肝脏、脾脏病理改变严重程度与对照组相比,在3天时最重,持续至第7天恢复到正常水平;小鼠接种鼠伤寒沙门菌后Th1/Th2比值明显升高,细胞分类向Th1细胞漂移,第3天时,Th1/Th2升到最高值,与病理改变程度和感染中毒症状一致。结论小鼠感染鼠伤寒沙门菌后,细胞分类向Th1漂移,产生炎症性损伤。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羟氨苄青霉素加克拉维酸、头孢噻肟、罗红霉素加头孢噻肟3种方法治疗转诊入院的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328例经初治后转诊入院的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2%、77%、91%,两两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不良反应少。结论3种方法治疗转诊入院的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的疗效一致。  相似文献   
3.
治疗窒息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方法及疗效观察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桦  彭珉娟  杨涛毅 《四川医学》2005,26(9):960-961
目的研究治疗窒息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方法及疗效。方法对96例足月新生儿窒息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随机对照研究,观察应用凝血酶组与使用吉福士组、西咪替丁组、对照组治疗反应。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治疗组间昱效率比较也有显著差异。结论使用凝血酶与吉福士、西咪替丁治疗新生儿窒息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疗效明显,使用凝血酶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近年来我院新生儿病房新生儿败血症病原学及细菌对抗生素的药敏情况的变化。方法:对1998年12月-2002年12月4年中。我院确诊的89例新生儿败血症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我院1993年-1998年6年新生儿败血症病原学及药敏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条件致病菌为新生儿败血症最常见病原菌,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为主,其中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较常见。推荐含有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抗生素为新生儿败血症首选抗生素。结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新生儿败血症的主要病原菌,其中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较常见。  相似文献   
5.
杨涛毅  万朝敏 《西部医学》2009,21(5):707-709
目的研究鼠伤寒沙门茵感染小鼠在免疫抑制下Th细胞因子的动态变化,探讨沙门氏菌感染的免疫机制。方法建立免疫抑制和感染的小鼠模型。在个不同时点处死各组动物,观察小肠、肝脏、脾脏病理改变。流式细胞仪测量脾脏Th1和Th2细胞(分别以IFN-γ和IL-4代表)。结果免疫抑制组病理改变较茵群失调组轻,IL-4明显增加,IFN-γ有一定的下降,Th1/Th2比值降低。结论免疫抑制造成过度的Th2型反应,感染扩散。  相似文献   
6.
张彤  杨涛毅 《临床肺科杂志》2012,17(9):1565-1566
目的探讨固尔苏在预防新生儿(胎龄<32周)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本院2011年3月至2011年12月的"胎龄<32周"新生儿60例进行回顾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固尔苏组,两组均给予NCPAP,且仅有固尔苏组气管插管给予固尔苏处理;观察两组的Apgar评分、血气分析情况、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率。结果 (1)固尔苏组的Apgar评分(P<0.05)、血PaO2(P<0.01)、血pH(P<0.05)高于对照组,且血PaCO2(P<0.05)低于对照组;(2)对照组共出现12例NRDS患者,固尔苏组仅出现3例,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给予"胎龄<32周"新生儿预防量的固尔苏处理可有效的预防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同时可改善血气指标和Apgar评分,可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预防中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7.
杨涛毅  彭珉娟  李磊  万朝敏  郭丽春 《西部医学》2013,(12):1785-1787,1790
目的 通过住院病儿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AP)和难治性社区获得性肺炎(Refractory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RCAP)非典型病原体(Atypical pathogens,AP)感染的比较,了解成都地区难治性社区获得性非典型肺炎住院儿童的感染状况和特点,为RCAP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MIF)时315例儿童难治性社区获得性非典型肺炎和普通社区获得性肺炎住院患儿的血清标本进行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肺炎衣原体(Chlamydia pneumoniae,CP)和军团菌(Legionella pneumoniae,LP)和多种检测方法栓测其它病原微生物,根据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 在163例儿童难治性社区获得性非典型肺炎共检测出典型病原体阳性36例,检出率22.09%,MP、LP、CP阳性率分别为14.11%、4.91%和4.29%.CAP中病原体阳性53例,检出率34.87%,MP、LP、CP阳性率分别为23.68%、6.57%和5.26%.非典型病原体在全年均可发病,感染率秋、冬季最高,其中肺炎支原体低于同期CAP的检出率,36例RCAP非典型病原体阳性患儿与其它病原混合感染者16例(44.44%),非典型病原体和其它2种病原菌混合感染5例(13.88%),非典型病原体间混合感染2例(5.55%).在RCAP非典型病原体检测阳性的患儿有并发症出现17例(47.22%),CAP的10例(18.86%%).两组在发热率、发热和咳嗽持续时间、平均住院日和联合抗感染治疗率上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儿童难治性社区获得性非典型肺炎的住院患儿非典型病原体是主要病原体,肺炎支原体感染有较低的检出率,低于普通社区获得性肺炎;RCAP中混合感染、并发症是导致RCAP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 建立调节小鼠肠道菌群动物模型和预防肠道菌群失调的模型,探讨微生态调节剂不同的使用方法对肠道菌群失调的作用.方法 ①预防菌群失调:建立小鼠肠道菌群失调预防组和对照组模型;②调节菌群失调:建立小鼠肠道菌群失调模型后,再分为自然恢复组和调节组.以上各组分别在给受试物后无菌采取粪便,观察各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肠杆菌及肠球菌数量.结果 ①预防菌群失调:在菌群失调下同时给予微生态调节剂,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小鼠肠道内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的数量明显增加;②调节菌群失调:菌群失调后,给予微生态调节剂,乳酸杆菌及双歧杆菌在小鼠肠道内的数量与自然恢复组相比较明显增加.结论 微生态调节剂产生调节小鼠肠道菌群,增殖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的作用.停用抗生素后肠道菌群恢复较快.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卡方自动交互检测(CHAID)决策树模型与逻辑回归探讨川崎病(KD)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耐药发生的影响因素及其对IVIg耐药的预测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22年1月于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确诊并经规范治疗且随访记录完整的310例KD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IVIg耐药的发生情况分为耐药组与敏感组。分别构建逻辑回归模型与CHAID决策树模型分析IVIg耐药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采用ROC曲线比较模型的效能。结果 310例KD患儿中,出现IVIg耐药63例(20.3%),与IVIg敏感组相比,IVIg耐药组的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总胆红素(TBIL)、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C反应蛋白(CRP)、脑钠肽(BNP)和血清铁蛋白(SF)水平显著升高(P<0.05),10 d后开始使用IVIg,并发冠状动脉病变、心包积液、侧支血管形成的人数更多(P<0.05),血小板计数、血钠水平显著降低(P<0.05)。决策树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918 6(95%CI 0.862 3~0.974 8),逻辑回归模型为0.855 9(95%CI ...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