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探讨综合性介入治疗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EDVT)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06年6月至2010年1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血管外科收治住院的38例急性下肢LEDVT患者(治疗组),经造影明确诊断后,在腔静脉滤器保护下行导管接触性抗凝溶栓治疗.其中9例同时行经导管血栓抽吸术,2例行单纯球囊扩张成形术,3例行髂静脉支架植入术.与同期36例下肢LEDVT患者行单纯抗凝治疗(对照组)比较.结果 治疗组所有患者无肺栓塞发生.血栓完全溶解15例(39.47%),与对照组比较,溶栓疗效显著(P<0.01).58例患者取得随访3~6(5.25±1.35)个月,治疗组患者无滤器移位,血栓形成及肺栓塞发生,仅1例出现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症状.治疗组股浅静脉反流8例(26.67%),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急性下肢LEDVT早期综合性介入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胫后静脉溶栓丹参酮灌注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方法2010年2月—2013年2月期间我科收治72例病程<14 d的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24例常规溶栓、抗凝以及活血化瘀等治疗;B组24例采用腔静脉滤器置入联合经胫后静脉导管直接溶栓,同时行常规抗凝、活血化瘀等治疗;C组24例采用腔静脉滤器置入联合经胫后静脉导管直接溶栓,同时行导管内丹参酮注射液灌注治疗。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B、C组和A组治疗后3 d、7 d和14 d各时间段双侧肢体周径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治愈率最高。结论胫后静脉溶栓丹参酮灌注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优于外周溶栓和单纯置管溶栓。  相似文献   

3.
黄伟彪  张金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4):3174-3176
目的:研究在恶性肿瘤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中置入下腔静脉滤器预防肺栓塞的价值及实行导管溶栓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6月至2007年4月,我院经病理学或细胞学确诊为恶性肿瘤,并于治疗期间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20例患者,进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后肺栓塞的发生情况,所有病例进行全身溶栓治疗,其中12例保留导管溶栓治疗。结果:下腔静脉滤器全部置入成功,溶栓治疗有效。随访1个月~24个月,滤器无移位,无肺栓塞发生。结论:对恶性肿瘤合并血栓栓塞性疾病的患者放置下腔静脉滤器可较好地预防肺栓塞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下腔静脉滤器保护下间歇充气加压(IPC)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安全性。方法将36例急性DVT患者分为三组,A组12例,采用IPC治疗;B组10例,行手术取栓;C组14例,采取静脉置管溶栓。三组均预先置入临时性下腔静脉滤器,同时给予抗凝、溶栓及祛聚治疗。比较滤器捕获血栓例数、血栓直径及肺栓塞发生率。结果三组均未出现再发肺栓塞,滤器捕获血栓例数及血栓直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下腔静脉滤器保护下IPC治疗DVT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下腔静脉滤器植入及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 12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先于DSA下行下腔静脉滤器植入,后在监测下经患肢足背静脉加压推注尿激酶进行溶栓治疗.治疗过程中及结束时,以静脉通畅度评分、静脉通畅改善率及健患肢周径差指标评价疗效,并于出院半年后随访.结果 12例患者下腔静脉滤器全部置放成功,12例患者溶栓后复查多普勒超声显示,静脉通畅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静脉通畅改善率(48.58±15.02)%;健、患侧肢体大、小腿平均周径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过程中无肺栓塞发生.11例患者取得随访,随访时间6~18(平均12)个月.滤器无移位,未发生肺栓塞.多普勒超声检查,静脉通畅度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静脉通畅改善率为(61.89±13.56)%.结论 下腔静脉滤器植入及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中永久性下腔静脉滤器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植入永久性下腔静脉滤器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24例确诊为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于腔内治疗前植入永久性下腔静脉滤器24支,其中Simon—National 3支,Cook—Gunter Tulip2支,B.Braun—Vena Tech19支,滤器均置于肾静脉开口下方的下腔静脉内。术后常规行下肢深静脉血栓抗凝溶栓治疗。结果24例永久性下腔静脉滤器全部植入释放成功,术后随访3—38个月,均无症状性肺栓塞发生及相关并发症。下腔深静脉血栓经抗凝溶栓治疗后症状及体征缓解或消失。结论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中,永久性下腔静脉滤器植入可以有效预防肺栓塞,但应严格掌握适应证。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导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及置入下腔静脉滤器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脱落引起肺栓塞的价值.方法 对39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分别经股静脉(30例)、右颈静脉(9例)置入下腔静脉滤器,滤器位于双肾静脉水平以下的下腔静脉内,下腔静脉滤器植入后将溶栓导管插入血栓之髂股静脉进行溶栓.药物尿激酶80~100万u,肝素1mg/kg.结果 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全部成功,术中导管溶栓32例完全再通及部分再通,余16例术后溶栓成功.结论? 经导管术中溶栓成功率高,效果好,置入下腔静脉滤器防止肺栓塞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不同溶栓方法在急性中央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28例急性中央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4例。对照组:下腔静脉滤器保护下经患肢浅静脉溶栓治疗;研究组:下腔静脉滤器保护下,经股静脉置管溶栓治疗。两组均进行规范化抗凝治疗,监测凝血功能。测量指标包括肢体周径差、血栓溶解程度、溶栓药物用量。结果 两组健、患肢周径差值均减小,研究组患肢肿胀消退较对照组快(P<0.01)。研究组血栓完全消失5例(35.71%),与对照组比较,溶栓疗效显著(P<0.01)。研究组尿激酶用量(1.56±5.80)×106U,较对照组(3.06±8.24)×106U明显减少(P<0.01)。对照组出现肉眼血尿、滤器移位各1例,两组均未出现肺栓塞。结论 下腔静脉滤器植入结合导管溶栓治疗急性中央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下腔静脉滤器在预防致死性肺栓塞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方便抽取2013年1月—2016年3月该院血管外科收治的93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均置入下腔静脉滤器,并接受5~7 d的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后行造影,若患肢血栓清除则取出下腔静脉滤器,若患肢血栓未完全清除则采用大腔导管吸栓或继续导管接触性溶栓2~3d再行造影,若血栓仍无法完全清除则长期留置下腔静脉滤器,并接受随访,该组共3例患者长期留置下腔静脉滤器,对所有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致死性肺栓塞发生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3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置入下腔静脉滤器均成功,置入成功率达到100%.经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后,其中治愈90例,93例患者中未发生致死性肺栓塞,治疗效果良好.结论 对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在行溶栓治疗前置入下腔静脉滤器,可有效预防致死性肺栓塞,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治疗上进一步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滤器(VCF)置入联合抗凝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0年3月我院收治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198例,其中31例在DSA下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后给予抗凝、溶栓等治疗及术前术后正确的康复护理指导。结果: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可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肺栓塞(PE)的发生。31例患者术后经抗凝、溶栓治疗,术前、术后正确护理,患肢肿胀明显消退,术后无肺栓塞及滤器置入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下腔静脉滤器置入联合抗凝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疗效好且安全,正确的护理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11.
2005年广西流动人口疟疾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广西流动人员疟疾流行现状,进而提出针对性防治措施。方法收集全区网络直报疫情资料和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疟疾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005年广西流动人口发热病人平均疟原虫阳性率为0·33%。80·62%的病人为本地居民外出到疟疾流行区务工感染所致。以从事护林/砍伐比例最高,占44·19%。结论加强返乡流动人口疟疾监测是巩固广西疟疾防治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2.
李剑  甄洪清 《中国热带医学》2005,5(7):1578-1578
为确保消费的饮食安全,更好地了解饮食业餐具消毒效果卫生状况,从而为进一步加强监督管理提供依据,于2004年4~7月对邹城市所属中小型饮食业进行餐具消毒效果检测,共检测876份,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2005年汕头市登革热定点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通过定点监测为汕头市登革热流行趋势的预测、预警和制定防治对策、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监测点的登革热疫情、人群抗体水平和媒介伊蚊等监测资料,用EPI2002软件统计分析。结果2005年汕头市无登革热疫情,抗登革热病毒IgG、IgM阳性率低,伊蚊幼虫孳生密度高峰在6、8、9、10月份,低谷在4、7、11月份,孳生情况随着月平均降水量、平均气温变化而变化;孳生场所以农村、暂时性容器为主。结论汕头市有登革热流行的自然、社会环境条件,人群普遍对登革热易感,8~10月是发动爱国卫生运动,清除伊蚊孳生地,预防、控制登革热流行的适当时机。  相似文献   

14.
何金庆 《中国热带医学》2006,6(10):1877-1878
目的评价辖区内医疗机构消毒灭菌质量,督促各医疗单位提高消毒灭菌效果,防止医源性感染的发生。方法对辖区内的医疗单位已消毒或灭菌的用品进行抽样检测,将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这次采集使用中消毒液、无菌器械、物体表面、手术室空气和医务人员手共3556份,检测达卫生标准2955份,符合率为83、10%,不同样品检测达卫生标准百分率依次为97.37%、95.56%、86.25%、75.41%和62、49%。结论高州市医疗机构消毒灭菌质量用卫生指标评价,卫生站的符合卫生标准率低于医院,手术室空气和医务人员手的监测合格率低于使用中消毒液和无菌器械。  相似文献   

15.
韦华  袁孔现  李国忠 《安徽医学》2010,31(8):968-969
目的了解产科抗生素的应用情况并评价其合理性以加强临床使用的管理。方法随机抽查铜陵市人民医院2007~2009年产科出院患者病历中的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的调查统计分析。结果抗生素使用率达67%,头孢类药物是主要种类,以单独用药情况最多;多数品种DUI接近1。结论该院产科抗生素使用基本合理,但尚须建立有效的监管制度,控制过度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惠州市电子、五金、电镀等企业生产车间中有毒物污染情况,以便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气相色谱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光光度法对车间空气中有毒物质进行检测。结果2003~2004年共检测车间空气样品3625份,舍格3511份,总合格率为96.8%。其中锰尘舍格率最低,为82.2%;其次是三氯乙烯91.0%,氰化氢93.4%,甲苯97.1%,硫酸97.2%,铅烟98.2%,正己烷99.2%。苯99.3%,二甲苯99.6%,其他合格率为100%。结论惠州市部分电子、五金、电镀企业车间空气中有毒物的浓度较高,应改善生产车间的通风设施,做好工人的个人防护。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湛江市2007年登革热监测结果,为登革热流行趋势的预测、预警和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监测点的登革热疫情、布雷图指数、人群抗体水平和媒介伊蚊等监测资料,用EPI2002软件统计分析。结果2007年湛江市暴发2起登革热疫情,发病205例,男97例,女108例;抗登革热病毒IgG阳性率低,伊蚊幼虫孳生密度高峰在9月份,低谷在6-8月份,阳性容器以永久性容器为主。结论湛江市有登革热流行的自然、社会环境条件,人群普遍对登革热易感,8-9月是发动爱国卫生运动,清除伊蚊孳生地,预防、控制登革热流行的适当时机。  相似文献   

18.
陈炼红  朱利利 《中国热带医学》2006,6(3):533-533,541
为及时了解宁波市预防接种点的疫苗使用情况,科学地制定疫苗使用计划,我们于今年4-10月在镇海区开展常规接种疫苗(卡介苗BCG、脊灰三价糖丸TOPV、百白破三联疫苗DPT、麻疹减毒活疫苗MV)的损耗监测,现将监测结果评估如下。  相似文献   

19.
羧甲基壳聚糖(Carboxymethyl Chitosan)是壳聚糖(Chitosan)经羧甲基化而得的一种水溶性多糖。与壳聚糖相比,羧甲基壳聚糖的水溶性提高,且安全、无毒、无害,具有成膜性、保湿性、生物相容性好的特点,是一种良好的药物载体。本文就对羧甲基壳聚糖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做综述:  相似文献   

20.
柳其芳 《中国热带医学》2007,7(10):1772-1774
目的探讨ELISA检测法检测食品中氯霉素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国际上先进的ELISA检测法和酶标读数仪定量检测,并与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法(HPLC—MS/MS)比较。结果氯霉素含量为0.05~0.20ug/kg之间,CV%为2.5%~5%,回收率为85.0%~110.0%,标准曲线r=-0.992~-0.999。结论ELISA法具有灵敏度高,干扰少,测定步骤简便、快速。操作安全,设备投资少,测定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