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患儿T细胞亚群变化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对40例活动期和30例缓解期PNS分别检测淋巴细胞亚群的比例。结果PNS患儿活动期外周血总CD3 、CD4 、CD4 /CD8 均低于缓解期组与对照组(P<0.01),CD8 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PNS患儿在活动期外周血T细胞数量异常,T细胞间比例失调。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112例SLE患者(其中活动期60例,非活动期52例)以及150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3+CD4+,CD3+CD8+),B淋巴细胞(CD19+),NK细胞(CD3-CD16+CD56+)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活动期SLE患者CD4+T淋巴细胞、NK细胞百分比明显降低(P0.05);CD4+/CD8+比值明显较对照组低(P0.01)。活动组CD8+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百分比明显高于非活动组。结论 SLE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与疾病的病程相关联。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患儿激素治疗前后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细胞因子IL-2、IL-4及免疫球蛋白的变化.方法 选择初发PNS的患儿46例,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CD19+、CD(16+56)+];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IL-4的水平及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M、IgA)含量,其中36例激素敏感者于缓解期复查以上指标.选择2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结果 ①PNS活动期患儿CD3+、CD4+、CD4+/CD8+、CD(16+56)+细胞均低于缓解期和对照组(P<0.01),CD19+细胞高于缓解期和对照组(P<0.01);CD8+细胞与缓解期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缓解期患儿仅CD4+细胞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其余淋巴细胞亚群数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②活动期IL-2水平均较缓解期组和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IL-4水平则均显著升高(P<0.01);缓解期IL-4水平虽显著低于活动期,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③活动期IgG与缓解期和对照组比较均有降低(P<0.01),IgM、IgA无变化.结论 PNS患儿存在细胞免疫功能低下,且淋巴细胞哑群间比例失调,细胞亚群的检测可作为肾病活动指标之一;PNS患儿活动期IL-2表达降低,IL-4升高,存在Th1/Th2平衡失调;PNS患儿活动期血清IgG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CD4~+CD25~+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细胞)比例变化,分析Treg对IM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科收治的IM患儿60例作为观察组,以同期于本院儿童保健门诊行体检的4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观察组治疗前、后及对照组的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T细胞、CD3~+CD4~+T细胞、CD3~+CD8~+T细胞比例,CD4/CD8比值)、CD4~+CD25+调节性T淋巴细胞比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前CD3+T细胞比例、CD3~+CD8~+T细胞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 CD3~+CD4~+T细胞比例、CD4/CD8比值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治疗后CD3~+T细胞比例、CD3~+CD8~+T细胞比例均低于观察组治疗前; CD3~+CD4~+T细胞比例、CD4/CD8比值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治疗前外周血Treg细胞比例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而观察组治疗后外周血Treg细胞比例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IM患儿存在T细胞亚群比例的变化,Treg细胞水平的降低,可能参与IM患儿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了进一步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外周血淋巴亚群之间的变化,为患者提供更准确的治疗方案.方法选取了2009年7月-11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65例红斑狼疮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详细研究.采用流式细胞仪,对65例红斑狼疮病人与32例体检人员的外周血淋巴亚群进行检测.检测上述人员的外周血CD3+淋巴细胞,CD4+淋巴细胞,CD8+淋巴细胞,CD19+淋巴细胞,NK淋巴细胞的变化.结果处于活动期的红斑狼疮病人,其NK细胞、CD4+百分率,相对于对照组,降低.B淋巴细胞、CD8+百分率,相对于对照组,升高.CD4+/CD8+明显下降.活动期患者与非活动期患者相比,CD8的细胞总数要高于稳定期的细胞数,CD4的细胞总数要低于稳定期的细胞数.结论 NK细胞,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的变化,在红斑狼疮疾病的发病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于病人血淋巴细胞的检测可以全面的掌握病人的免疫状况,从而可以正确的进行病情判断以及临床的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病人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变化与RA发病机制及疾病发生发展的的关系.方法:检测50例RA病人和30例正常人进行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细胞数(流式细胞术)、类风湿因子及CRP(免疫沉淀法)、ESR(魏氏法),同时记录临床观察项目.结果:(1)活动期RA病人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外周血CD3 T淋巴细胞、CD4 T淋巴细胞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8 T淋巴细胞数明显减少,CD4 /CD8 比值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活动期RA病人外周血CD8 T淋巴细胞的降低、CD4 /CD8 比值的升高,与缓解期RA病人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缓解期RA病人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外周血T细胞亚群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4)缓解期与活动期RA病人比较,各临床参数均有明显改善.结论:异常细胞免疫状态参与了RA的发病过程,且与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CD4 /CD8 比值在RA的诊治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原发干燥综合征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并比较原发干燥综合征(pSS)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和对照组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的差异。分析T细胞亚群与血沉、血清免疫球蛋白IgG和类风湿因子等病情活动指标的关系。结果:pSS组和SLE组外周血CD4 T淋巴细胞水平和CD4 /CD8 比值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减低(P<0.05),而pSS与SLE两组则无明显差异(P>0.05)。pSS组外周血CD8 T淋巴细胞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和SLE组(P<0.05),SLE组外周血CD8 T淋巴细胞水平也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pSS患者外周血CD4 T淋巴细胞水平和CD4 /CD8 比值在疾病活动期下降,并与pSS的疾病活动性指标血清IgG、血沉呈负相关性(P<0.05)。CD8 细胞水平在疾病活动期明显升高,且与以上指标呈正相关性(P<0.01)。结论:pSS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存在异常,与发病密切相关。pSS患者外周血CD4 T淋巴细胞、CD8 T淋巴细胞和CD4 /CD8 比值与病情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探讨其发病机制。方法:选择2010年8月至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115例,测定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给予标准剂量激素治疗,8周后复查。结果:发病前,激素敏感( SSNS )组及激素抵抗( SRNS)组CD3+CD4+T淋巴细胞与对照组比较均降低, CD3+CD8+T淋巴细胞对照组比较均升高,CD4/CD8与对照组比较均降低。治疗后,激素敏感( SSNS)组及激素抵抗( SRNS)组CD3+CD4+T 淋巴细胞与对照组比较均降低,激素敏感( SSNS)组CD3+CD8+T 淋巴细胞较对照组下降,激素抵抗( SRNS)组CD4/CD8与对照组相比偏低。结论:T淋巴细胞亚群平衡失调可能参与了成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9.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5,(8):766-767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HFMD)并发脑炎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诊断意义。方法 40例HFMD患儿根据是否并发脑炎分为HFMD组和HFMD并发脑炎组,每组20例;另选择健康儿童2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比较3组受试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结果 HFMD组和HFMD并发脑炎组患儿外周血CD3+、CD4+、CD8+水平及CD4+/CD8+显著低于健康对照(P<0.05);HFMD并发脑炎组患儿外周血CD3+、CD4+、CD8+水平及CD4+/CD8+显著低于HFMD组(P<0.05)。结论 HFMD并发脑炎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低下,免疫功能差,监测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有助于HFMD并发脑炎的诊断及病情严重程度评估。  相似文献   

10.
颜斌  魏锦  陈健  钟国成  匡红  岳伦莉  王奎  廖皓  孙薏 《重庆医学》2013,42(11):1210-1212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和CD4+CD25+调节性T(Treg)细胞的表达特点,分析MM与健康者之间的细胞免疫功能差异。方法检测28例初诊的MM患者及22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总T细胞(CD3+)、辅助/诱导T细胞(CD3+CD4+)、抑制/细胞毒T细胞(CD3+CD8+)的比例、(CD3+CD4+)/(CD3+CD8+)、CD4+CD25+/CD4+、CD4+CD25+FoxP3+/CD4+CD25+比值,并比较MM患者与健康者之间细胞免疫指标(Th1/Th2比值、AgNOR比值、TGF-β)的差异。结果初诊MM患者与对照组相比,外周血淋巴细胞中总T细胞(CD3+)比例、辅助/诱导T细胞(CD3+CD4+)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抑制/细胞毒T细胞(CD3+CD8+)比例增加(P<0.05);CD4+CD25+/CD4+、CD4+CD25+FoxP3+/CD4+CD25+比值明显高于健康组(P<0.05);血清中Th1/Th2比值、AgNOR比值均明显低于健康组(P<0.05);血清TGF-β含量较健康组上升(P<0.01)。结论 MM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异常、Treg表达增加及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可能与疾病的发生、发展相关,对判断MM疗效及预后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肝癌间质治疗基础上联合微波消融治疗对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收集我院4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其中单纯微波消融治疗组(A组)20例,微波消融联合间质治疗组(B组)20例,分别于消融治疗前、治疗后一周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组患者外周血CD3+、CD4+、CD8+、CD4+/CD8+比值.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A、B组手术后一周外周血CD3、CD4及CD4/CD8均较术前升高,手术前后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o.05);A、B两组术后间比较,B组CD3、CD4及CD4/CD8值高于A组,CD8略低于B组,仅CD4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微波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可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增加,增强细胞免疫功能,而微波消融联合间质治疗后,可使免疫功能进一步得到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12.
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免疫功能检测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B细胞、辅助性T淋巴细胞(Th1、Th2)、细胞因子和免疫球蛋白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发病机制。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5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组在急性期其外周血中的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和B细胞以及Th1、Th2细胞的细胞表达率,同时检测患儿的免疫球蛋白、γ干扰素(IFN-γ)和白介素4(IL-4)并与50例健康儿童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肺炎支原体患儿CD3+、CD4+、Th1细胞表达率和Th1/Th2比值以及免疫球蛋白IgG和IgA含量较健康对照组明显降低(均P<0.05);CD8+、CD4+/CD8+、Th2、B细胞、免疫球蛋白IgM、C3、C4和IFN-γ较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NK细胞与IL-4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患儿在急性期外周血中淋巴细胞亚群中的多种细胞以及免疫球蛋白和细胞因子有不同程度的明显异常变化,存在免疫功能失调,检测肺炎支原体患儿的免疫功能状况对疾病监测及预后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常规中淋巴细胞计数对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判断价值。方法留取我院93例社区获得性肺
炎患者(其中53例为非重症,40例为重症)与52例健康体检者的静脉血,行血常规分析及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检测,对比3组受
试者血常规中淋巴细胞计数及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的水平,分析相关性。结果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血常规中淋巴细胞计数及
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中CD3+、CD4+、CD8+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并与血常规中淋巴细胞计数呈显著正相关。建立
CD3+、CD4+、CD8+与淋巴细胞计数(L)间回归方程,对照组CD3+=485.45L+313.48(F=59.68,P<0.01),CD4+=192.57L+290.11(F=
24.62,P<0.01),CD8+=275.14L+18.04(F=23.46,P<0.01);非重症组CD3+=564.15L+25.04(F=96.56,P<0.01),CD4+=381.91L-37.45(F=
68.60,P<0.01),CD8+=165.61L+61.83(F=55.47,P<0.01);重症组CD3+=565.44L+49.09(F=31.87,P<0.01),CD4+=332.34L-17.37
(F=43.64,P<0.01),CD8+=223.46L+54.39(F=13.90,P<0.01)。结论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下降,可通过血常规中
淋巴细胞计数粗略估计T淋巴细胞计数水平,节约检验成本。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蜂胶类黄酮对糖尿病合并肺结核(diabetes mellitus complicated with pulmonary tuberculosis,DM-PTB)患者外周血中WBC与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以DM-PTB患者120人为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采用完全随机法分成A(蜂胶黄酮1000 mg/d)、B(蜂胶黄酮2000 mg/d)、C(条件对照)三组,每组40人,观察6个月,比较综合治疗前后白细胞计数(WBC)及分类(淋巴细胞L和中性粒细胞N)、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数量及CD4+/CD8+比值的变化,并比较组内前后差异和组间差异.结果 三组7项观测指标自身前后配对差值(治疗后-治疗前)的均数比较Hotelling T2=515.359,P=0.000;治疗7项观测指标差别Wilksλ=0.017,P=0.000,其中多重比较结果为WBC的B组大于A与C组,L的B组>A组>C组,N的B组大于A与C组,CD3+的B与A组大于C组,CD4+的B组>A组>C组,CD4+/CD8+比值多重比较结果为B与A组大于C组.结论 蜂胶类黄酮能提高DM-PTB患者的细胞免疫水平.  相似文献   

15.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hanges of lymphocyte subsets and regulatory T cells in peripheral blood of patients with acute leukemia (AL) and its clinical significance.Methods The different levels of periph...  相似文献   

16.
麻诊患儿免疫状态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麻疹患儿急性期与复期的免疫状态,为指导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流式细胞术测定30例麻疹患儿T细胞亚群、自然杀伤细胞(NK)和B细胞,用ELISA法测定免疫球蛋白(IgM),用免疫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补体C3和C4。结果:急性期CD3^ 和CD4^ 比例下降,CD8^ 比例上升,CD4^ /CD8^ 比例倒置,NK细胞比例上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性(P<0.01)。恢复期CD3^ 和CD4^ 比例逐渐上升,CD8^ 和NK细胞比例逐渐下降,CD4^ /CD8^ 比例上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性(P>0.05)。CD19^ 、C3和C4于急性期和恢复期间的差异无显性。麻疹特异性免疫球蛋白(IgM)阳性例数与差异有显性(P<0.05)。结论:麻疹患儿机体细胞免疫抑制以CD3^ 和CD4^ 下降为主,临床治疗应针对CD3^ 和CD4^ 下降相关的免疫抑制进行。  相似文献   

17.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表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了解T淋巴细胞亚群、B细胞及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在活动期SLE患者中的改变,探讨这些免疫细胞在SLE发病机理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微量微量全血标记免疫荧光染色和流式细胞仪,对38例活动期SLE患者及20例正常人的外周血淋巴细胞表型进行检测。结果 38例活动期SLE患者CD4^+细胞和CD4^+/CD8^+比值降低(P〈0.01),CD3^+细胞、CD4^+细胞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CD28、CD40通路共刺激后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的变化及免疫抑制剂环孢素A(CsA)、抗CTLA4单克隆抗体对共刺激通路激活后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的影响。方法:采用单克隆抗体与淋巴细胞表面CD3、CD28及CD40L分子结合产生相应刺激信号,根据刺激条件不同设组为:①抗CD3单抗单刺激(A组)(剂量为10μg/L、100μg/L、1000μg,/L);②抗CD3单抗 抗CD28单抗(B组);③抗CD3单抗 抗CD40L单抗(C组);④抗CD3单抗 抗CTLA4单抗(D组)共刺激(A、B、C、D组中抗CD3单抗剂量固定为100μg/L,其余3种单抗各设10μg/L、100μg/L、1000μg/L3种剂量);⑤抗CD3单抗 抗CD28单抗 抗CD40L单抗(E组);⑥抗CD3单抗 抗CD28单抗 抗CTLA4单抗(F组)共刺激(E、F组中抗CD3单抗和抗CD28单抗的剂量固定为100μg/L,抗CD40L单抗和抗CTLA4单抗的剂量各设10μg/L、100μg/L、1000μg/L);⑦CsA干预组:抗CD3单抗 CsA(G组);⑧抗CD3单抗 抗CD28单抗 CsA(H组);⑨抗CD3单抗 抗CD28单抗 抗CD40L单抗 CsA(I组),G、H、I组中所有单抗浓度均固定为100μg/L,CsA浓度设为10μg/L、100μg/L、1000μg/L。采用[^3H]-TdR同位素掺人法测定淋巴细胞增殖水平,液体闪烁计数仪测定放射性计数值。结果:用抗CD3单抗 抗CD28单抗共刺激后,淋巴细胞增殖反应明显高于抗CD3单刺激,而在抗CD3单抗 抗CD40L单抗刺激组,淋巴细胞增殖反应低于抗CD3单刺激组。抗CTLA4单抗所提供的刺激信号可抑制抗CD3单刺激及抗CD3 抗CD28共刺激导致的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并且随着抗CTLA4单抗剂量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CsA对共刺激后的淋巴细胞增殖反应有抑制作用,且随着剂量增大其抑制作用也增强,但对单刺激后增殖反应的抑制作用更为明显。结论:CD28共刺激通路在淋巴细胞活化中起着关键作用。抗CD40L单抗的刺激作用可能被其对T细胞与抗原递呈细胞(APC,包括B细胞等)间的阻断效应所掩盖。抗CTLA4单抗及CsA对共刺激后淋巴细胞的增殖反应均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多发伤患者早期T细胞亚群的变化规律以及与多发伤后发生感染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将120例创伤患者按损伤严重度评分(ISS)分为2组,即严重创伤组(A组,ISS≥32)和非严重创伤组(B组,ISS<16),同时选取健康志愿者40例(C组).分别检测患者T细胞亚群的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C组相比,A组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