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1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52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脂肪酸是机体在饥饿、应激等状态下通过线粒体内的β-氧化为机体提供能量的主要来源。线粒体中存在着催化脂肪酸氧化的多种酶,近年来研究已发现在脂肪酸β-氧化过程有20余种参与的活性酶,相应酶的活性缺陷导致临床一系列脂肪酸氧化障碍。在脂肪酸β-氧化过程易出现障碍的环节主要涉及到脂肪酸和肉碱转运障碍,各种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陷,线粒体基质内β-氧化所需的各种酶的功能障碍,酮体生成障碍等。临床上常表现为低血糖,心肌病,肌张力低下,酸中毒,猝死,脑病等症状。随着串联质谱技术在高危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中的应用,使得此类疾病能够得到快速准确的诊断,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从而明显的改善疾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
儿童过敏性紫癜肾脏损害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静  陆彪 《实用医学杂志》2011,27(17):3130-3132
目的:分析过敏性紫癜(HSP)患儿肾脏损害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2008年8月至2010年8月住院确诊为HSP207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年龄、临床类型、M、B、SD、PLT、PDW、CER、PTA、PTR、INR、APTT-R、AG、TP、ALB、GGT、LDH、TG、CHOL、CREA、Ig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皮疹反复、消化道症状、ALB、LDH在肾脏损害易感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P=0.002、P=0.008、P=0.007、P=0.005、P=0.04)。结论:年龄、皮疹反复、消化道症状、ALB、LDH是HSP肾脏损害的危险因素,对于有上述因素的HSP患儿更应加强观察。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近年来过敏性紫癜住院病例的临床特征,并分析其肾脏损害的危险因素。方法对住院确诊为过敏性紫癜的1941例患儿临床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过敏性紫癜患儿占同期住院患儿的比例明显增加;6岁到9岁过敏性紫癜患儿占绝大多数;10年来男孩过敏性紫癜病例数的比例有所增加,高于女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临床类型上腹型病例数有所下降,而皮肤型病例数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非紫癜性肾炎及紫癜性肾炎组单因素分析提示年龄、皮疹反复、消化道症状、IgG、PLT、UREA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皮疹反复、消化道症状在肾脏易感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皮疹反复、消化道症状是过敏性紫癜肾脏损害的危险因素,对于有上述因素的过敏性紫癜患儿更应加强随访。  相似文献   
4.
红细胞生成性原卟啉病是一种罕见病,其病因是患者体内基因突变(FECH基因)引起的亚铁螯合酶活性受损。本文通过回顾1例红细胞生成性原卟啉病患儿的临床资料以及相关基因的检测结果,并进行文献复习,探讨红细胞生成性原卟啉病的临床特点及致病基因的突变位点,以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对临床上反复曝光部位的皮疹,尤其伴有腹痛、肝损害时,应警惕红细胞生成性原卟啉病,FECH基因检测有助于该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静脉用丙种球蛋白(IVIG)对小儿过敏性紫癜的疗效。方法:将68例过敏性紫癜患儿随机分成IV IG治疗组28例和常规对照组40例,观察治疗效果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IVIG治疗组在皮疹、腹痛、关节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常规对照组(P〈0.01);(2)治疗3个月后,IVIG治疗组肾损害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对照组(P〈0.01)。结论:IVIG对过敏性紫癜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中药材五谷虫(古称蛆、谷虫)自古以来被用做治疗小儿疳积的药品,多种中药书中均有记载[1,2],具有清热除疳消滞、健脾化食的功能。近代研究已证实蝇蛆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为证实人工养殖的蝇蛆是否与野生蝇蛆具有同等治疗作用,我院儿科于1999年5月~7月收集30例小儿厌食患者,予以五谷虫治疗,结果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小儿厌食病例30例均为我院儿科1999年5~7月收治者,年龄2~12岁(平均5.8岁)。其中男18例,女12例。所有病例均由临床医师根据中西医诊断标准确诊。中医诊断标准:(1)长期食欲不振而无其它疾病。(2)…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患儿激素治疗前后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细胞因子IL-2、IL-4及免疫球蛋白的变化.方法 选择初发PNS的患儿46例,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CD19+、CD(16+56)+];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IL-4的水平及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M、IgA)含量,其中36例激素敏感者于缓解期复查以上指标.选择2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结果 ①PNS活动期患儿CD3+、CD4+、CD4+/CD8+、CD(16+56)+细胞均低于缓解期和对照组(P<0.01),CD19+细胞高于缓解期和对照组(P<0.01);CD8+细胞与缓解期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缓解期患儿仅CD4+细胞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其余淋巴细胞亚群数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②活动期IL-2水平均较缓解期组和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IL-4水平则均显著升高(P<0.01);缓解期IL-4水平虽显著低于活动期,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③活动期IgG与缓解期和对照组比较均有降低(P<0.01),IgM、IgA无变化.结论 PNS患儿存在细胞免疫功能低下,且淋巴细胞哑群间比例失调,细胞亚群的检测可作为肾病活动指标之一;PNS患儿活动期IL-2表达降低,IL-4升高,存在Th1/Th2平衡失调;PNS患儿活动期血清IgG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8.
刘静  陆彪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3,35(2):164-167,112
目的 探讨宁夏地区过敏性紫癜患儿常见食物和吸入性过敏原的检出与分布特征,为过敏性紫癜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05年11月-2010年11月我院儿科收治的过敏性紫癜患儿849例,应用生物共振治疗仪进行食物和吸入性过敏原检测.结果 ①过敏性紫癜患儿过敏原阳性率由高到低依次为粉尘螨、豆荚、可可饮料、花草混合物、艾蒿蒿属等.②男女性之间食物及吸入性过敏原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孩食物过敏原阳性率高于男孩(P=0.04),男孩吸入性过敏原阳性率高于女孩(P=0.168).③1~6岁组食物过敏原阳性率高于7~ 15岁组(P =0.0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回族食物过敏原阳性率高于汉族(P=0.0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⑤不同季节食物及吸入过敏原阳性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1),冬季食物过敏原阳性率最高,夏季吸入性过敏原阳性率最高.结论 粉尘螨、豆荚、可可饮料、花草混合物、艾蒿蒿属是宁夏地区过敏性紫癜患儿重要的过敏原.不同性别、年龄、民族及季节在食物和吸入性过敏原阳性率分布上有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应用串联质谱技术分析细胞培养液中不同链长酰基肉碱谱的变化对多种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multiple acy-CoA dehydrogenase deficiency,MADD)的诊断价值.方法 取健康对照标本20例,MADD患儿皮肤成纤维细胞标本9例(包括Ⅰ型3例,Ⅱ型3例和Ⅲ型3例.在37℃培养条件下,用特殊培养底物即加入棕榈酸(C16酸)的培养液中培养成纤维细胞96 h,应用串联质谱分析相应培养液中的酰基肉碱谱.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MADD患儿乙酰肉碱(C2)明显降低,而所有病人月桂酰肉碱(C12)、肉豆蔻酰肉碱(C14)、及棕榈酰肉碱(C16)等长链酰基肉碱均异常增高,与健康对照组相比中链酰基肉碱C6、C8、C10在重型(Ⅰ型)病例异常降低,而Ⅱ型与Ⅲ型中链酰基肉碱C6、C8、C10与健康对照比明显升高;其中棕榈酸酰基肉碱(C16)在Ⅰ型患儿中明显增高,肉豆寇烯酰肉碱(C14)及月桂酰肉碱(C12)在临床Ⅲ型和Ⅱ型病例增高更显著.结论 应用串联质谱酰基肉碱谱分析结合特定培养液培养皮肤成纤维细胞可用于MADD的诊断和临床分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液相串联质谱(LC-MS/MS)技术在遗传代谢病高危儿童筛查中的应用价值,并为科学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血滤纸片对246例可疑遗传代谢病患儿采集血液样本,利用LC-MS/MS技术进行血液样本筛查,上述患儿均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或银川地区其他综合性医院就诊。结果 LC-MS/MS筛查结果30例患儿阳性,阳性率为12.2%,其中9例患儿为甲基丙二酸血症,4例患儿为异戊酸血症,6例患儿为苯丙酮尿症,2例患儿为丙酸血症,1例患儿瓜氨酸血症,1例患儿为长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1例为线粒体三功能蛋白缺乏症,1例患儿患糖尿病,3例患儿同型胱氨酸尿症,2例患儿精氨酸琥珀酸尿症。结论 LC-MS/MS技术在遗传代谢病的筛查诊断中高效、准确,是遗传代谢病筛查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