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2008年福建省法定传染病网络报告信息质量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评价福建省2008年法定传染病网络报告信息质量,为进一步提高报告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监测数据,对未及时报告率、未及时审核率、重复报告率及县区零缺报等评价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福建省2008年共报告法定传染病报告卡167 234张,其中未及时报告9 570张,未及时审核1 402张,重卡328张,累计零缺报县区数7个;未及时报告率5.7%,未及时审核率0.8%,重复报告率0.2%,县区零缺报率0.7%;病例从诊断到报告的时间为0.7 d,报告到审核为0.6 h,报告质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年中报告质量较好,年初与年终质量较差;报告质量最好的为厦门和龙岩,最差的为南平和宁德。[结论]2004—2008年福建省疫情报告质量逐年提高,医疗机构的未及时报告是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要进一步强化各级疾控机构对属地医疗机构疫情报告管理的指导和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2.
2009年福建省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对福建省2009年法定传染病网络报告信息质量进行评价,为进一步提高信息报告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对研究资料按照不同的报告质量影响因素,分别进行时间和地区的统计分析,并根据各个质量影响因素的指数计算出疫情报告质量的综合平均指数,进行综合分析。[结果]福建省2009年共报告法定传染病报告卡22 3414张,直报率98.29%,未及时报告卡片数8 068张,未及时报告率3.61%,未及时审核卡片数1 518张,未及时审核率0.68%,重卡数150张,重卡率0.07%,零缺报县2个,县区零缺报率为0.19%,综合指数率为1.45%。[结论]2009年未及时报告率、未及时审核率及综合评价指数与2008年相比均有所下降,但各地市及各月份间仍存在差异,要进一步规范工作,提高报告能力。  相似文献   

3.
姜文国  王燕 《预防医学论坛》2007,13(2):159-159,161
[目的]做好疫情网络直报工作,提高疫情报告的质量。[方法]对2005年济宁市网络直报系统报告情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收到传染病报告卡27 874张,其中来自县及以上医院21 062张,占75.56%;乡镇卫生院2 845张,占10.21%;其他单位3 967张,占14.23%;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01张,占0.62%。27 874张报告卡的未及时报告率为9.03%,未及时审核率为4.74%,重卡未及时剔除的4张,无县区传染病零缺报,疫情报告综合指数为3.44。[结论]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的及时性、准确性较高,但各县(市、区)报告质量的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2009年周口市传染病网络报告信息质量,为进一步提高报告信息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国家《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系统质量评价指标及统计规则》对周口市2009年传染病网络直报信息质量进行评价。[结果]2009年周口市10个县(市、区)的医疗卫生机构合计报告传染病报告卡39232张,其中未及时报告的58张,未及时报告率为0.15%,除项城市外的9个县(市、区)均有报告未及时卡;预防控制中心平均未及时审核率为0.11%;重卡率为0.00%;县区零缺报率为0.00%;评价综合指数为0.07%,各县(市、区)为0.00%~0.19%。[结论]周口市2009年法定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信息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2009年青海省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质量现状进行评价,为今后进一步提高网络直报工作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查阅"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的2009年青海省法定报告传染病报告卡的质量统计模块数据,根据《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系统质量评价指标及统计规则》进行质量综合评价与分析。[结果]2009年青海省医疗机构平均及时报告率为90.46%,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平均及时审核率为96.74%,重卡率为0.26%,县(区)零缺报率为13.77%。[结论2009年青海省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质量总体情况不是很理想,医疗卫生机构的报告及时性和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审核、查重及时性需要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2008年周口市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质量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今后进一步提高网络直报工作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查阅"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的2008年周口市法定报告传染病报告卡的质量统计模块数据,根据《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系统质量评价指标及统计规则》进行质量综合评价与分析。结果2008年周口市医疗卫生机构平均未及时报告率为0.27%,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平均未及时审核率为0.35%,重卡病率为0.00%,县区零缺报率为0.00%。2008年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质量比2007年有明显进步。结论2008年周口市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质量总体情况较好,医疗卫生机构的报告及时性和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审核及时性需要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7.
杨琳琳 《中国保健》2007,15(19):11-13
目的做好疫情网络直报工作,提高疫情报告的质量.方法对2006年济宁市网络直报系统报告情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收到传染病报告卡27454张,其中来自县及以上医院22198张,占80.85%;乡镇卫生院1865张,占6.79%;疾病预防控制机构417张,占1.52%;其他单位2974张,占10.83%.27454张报告卡的未及时报告率为3.74%,未及时审核率为1.78%,重卡未及时剔除的0张,无县区传染病零缺报,疫情报告综合指数为1.38.结论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的及时性、准确性较高,但各县(市、区)报告质量的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8.
南京市2006年传染病网络直报质量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南京市2006年网络直报质量现状以及主要存在问题,为进一步提高网络直报工作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查阅"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数据.[结果]2006年南京市平均报告不及时率为4.13%,平均审核不及时率为0.45%,重卡率0.01%,县区零缺报为0.下半年传染病网络直报质量明显比上半年进步.[结论]2006年南京市网络直报质量总体情况较好,医疗机构报告及时性、郊县(区)疾控中心审核及时性须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9.
2006年河南省法定传染病网络报告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河南省传染病网络报告质量,为今后完善和规范网络直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发的"疾病监测与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对2006年河南省传染病网络直报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2006年河南省网络总直报率为83.13%,其中县级及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全部实现了网络直报,乡镇卫生院网络直报率为75.83%。2006年河南省未及时报告率为13.76%,未及时报告率以焦作市最低,信阳市最高,不同地区未及时报告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未及时审核率为1.31%,未及时审核率以焦作市最低,新乡市最高。不同地区未及时审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重复报告率0.01%,县区零缺报率0.61%。[结论]2006年河南省传染病报告质量明显高于全国水平,报告和审核及时性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2006--2012年南京市传染病网络直报质量进行分析,以提高网络直报质量,为以后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传染病网络数据进行质量综合评价与分析。结果2006--2012年南京市共报告传染病报告卡22321张,其中86.87%的传染病报告卡来自医院;网络直报用户报告率由81.29%上升至100%;南京市医疗机构及时报告率从95.87%上升到100%,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平均及时审核率由99.55%提高至100%,重卡率由0.013%降至零,县(区)零缺报率为零。结论2006--2012年南京市传染病网络直报质量逐年提高,医疗卫生机构的报告及时性和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及时审核、查重在高效、稳定、持续中发展。  相似文献   

11.
陈慧中  徐韬  戴孟阳 《现代预防医学》2008,35(19):3801-3802
[目的]通过对沈阳市2004~2006年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质量综合评价,了解沈阳市传染病网络报告质量和存在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以便提高沈阳市传染病网络报告整体水平. [方法]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子系统<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沈阳市2004~2006年传染病网络直报个案资料以及沈阳市2004~2006年传染病报告督导调查资料,对网络直报能力,报告及时性,报告卡审核、查重情况,零缺报以及漏报情况,卡片填写质量,医院自查情况进行综合评价与分析. [结果]区级以上医院实现100%网报,乡级医院直报率80%.传染病诊断到报告时间平均为1.39 d,录入到审核时问平均为0.08 d,未及时审核率0.74%,重卡率为0.01%.未发生零缺报现象,漏报率8.49%,卡片填写合格率为97.32%,医院自查率72.58%. [结论]在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中,医院是影响网络直报工作质量重要环节,应加大医院,特别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防保站等基层单位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工作管理工作.应建立传染病网络直报人员节假日加班补休及补贴制度,并保证其实施落实.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2005-2009年四川省传染病网络报告质量进行评价,为进一步提高传染病报告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监测数据,通过结构化查询语句对监测数据库中传染病个案卡片进行查询和计算,得出未及时报告率、未及时审核率、重复报告率以及县区零缺报率等评价指标。结果 2005-2009年四川省医疗机构网络报告率分别为69.18%、84.08%、84.07%、82.58%和81.84%,未及时报告率分别为:43.48%、19.90%、4.46%、2.23%和1.87%;未及时审核率分别为:12.75%、5.41%、1.02%、0.24%、0.14%;重卡率分别为:0.05%、0.04%、0.03%、0.04%和0.01%;县(区)月零缺报次数分别为:15、7、1、1、2次;报告质量综合指数率分别为11.05%、6.42%、1.39%、0.64%和0.53%。结论 2005-2009年全省网络报告质量总体水平不断提高,不及时报告率和不及时审核率逐年下降,重卡数、县区零缺报数逐年减少。各市州报告质量参差不齐,近两年部分市(州)网络报告质量呈下降趋势,提示今后应针对一些重点地区加强传染病网络报告管理的指导和监督,加强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的规范管理和网络直报人员队伍建设及相关知识的培训,从而进一步提高网络报告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兖州市2007年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质量,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为进一步提高我市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Excel对2007年充州市报告单位信息和全部传染病报告卡进行分析,对报告单位的类型、报告情况、病例的重复报告、报告审核及时性、完整性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结果]2007年全市共建立报告单位24个,其中18个单位通过系统报告传染病报告卡2002张。全市传染病报告及时率为97.62%,审核及时率为98.63%。从诊断到审核的平均间隔为0.40d,无重卡,未填写工作单位的传染病报告卡占63.08%。[结论]2007年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报告单位网络直报率、报告审核及时率、报告卡填写完整率等方面仍需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4.
徐丽莎 《预防医学论坛》2011,(8):753-754,756
[目的]全面了解网络直报单位的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质量,发现存在问题,提出有效解决方法。[方法]对泰安市2010年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的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2010年泰安市合计报告传染病卡17 186张,诊断到填卡时间间隔中位数为0.00 h,填卡到录入时间间隔中位数为0.15 h,录入到审核时间间隔中位数为0.08 h;报告及时率为99.76%,审核及时率为99.93%。报告卡填卡不完整的633张(14岁以下未填写家长姓名的24张、幼托儿童未注明托幼机构名称的326张、学生未注明学校的283张),占3.68%;报告信息不详的170张中(现住址不详的2张,职业不详的167张,职业、现住址均不详的1张),占0.99%;删除卡情况说明率为84.78%。全年无重卡。[结论]传染病报告及时率与审核及时率均较高,填卡完整率、删除卡情况说明率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光山县2012年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质量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为进一步提高网络直报工作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查阅“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的光山县2012年法定报告传染病报告卡的质量统计模块数据,根据《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系统质量评价指标及统计规则》进行质量综合评价与分析。结果光山县2012年医疗卫生机构平均未及时报告率为1.01%,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平均未及时审核率为0.03%,重卡病率为0.02%,县区零缺报率为1.04%。2012年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质量明显比2011年有明显进步。结论光山县2012年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质量总体情况较好,医疗卫生机构的报告及时性和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审核及时性需要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山东省2005年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质量,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为进一步提高我省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Excel对2005年山东省报告单位信息和全部传染病报告卡进行分析,对报告单位的类型、报告情况,病例的重复报告、报告审核及时性、完整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2005年全省共建立报告单位3352个,其中2 278个通过系统报告传染病报告卡213 446张。全省传染病报告及时率为84.83%,审核及时率为98.17%,从诊断到审核的平均间隔为0.72d,重卡率为0.09%,未填写工作单位的传染病报告卡占21.48%。[结论]2005年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报告单位网络直报率、报告审核及时率、报告卡填写完整率等方面仍需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2004-2011年周口市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既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Diseases Reporting lnformation System,DRIS)运行情况,对2004-2011年周口市传染病网络报告信息质量进行评价,为进一步提高报告信息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析周口市的10个县(市、区,下同)2004~2011年通过DRIS是报告的传染病病例数据库,评价DRIS的主要运转指标。根据国家《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系统质量评价指标及统计规则》对周口市各年传染病网络直报信息质量进行评价。结果 2004-2011年周口市医疗卫生机构平均未及时报告率为1.84%,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平均未及时审核率为0.90%,重卡病率为0.02%,县区零缺报率为0。报告质量逐年提高。结论 2004-2011年周口市法定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信息质量较好,并经过实践证明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山东省2008年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质量,发现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提高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山东省2008年报告单位信息和全部传染病报告卡进行分析。[结果]2008年全省建立报告单位3360个,通过系统报告传染病报告卡243923张。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及卫生院中,全年未报告的占19.64%,全年报告1~11例的占23.60%,出现零、缺报的原因以无传染病病人就诊/就诊人数少为主。全省传染病病例及时报告率为98.15%,及时审核率为99.75%。年龄与职业不匹配报告卡273张,年龄与病种不匹配报告卡9张。未填写填卡医生姓名的26504张,14岁及以下患儿病例报告卡未填写家长姓名的4041张。[结论]2008年山东省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质量有所提高,但填卡质量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运用TOPSIS法对传染病网络直报质量进行综合评价,为制定相关制度提供可靠依据。方法运用TOPSIS法从传染病报告的未及时报告率、未及时审核率、重复报告率以及县区零缺报率4个指标对河南省2008年传染病报告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评价结果与全省实际工作情况相符,焦作市、安阳市和郑州市传染病报告综合质量较好,洛阳市、驻马店市和信阳市较差。结论 TOPSIS法应用灵活、结果合理、可作为传染病网络直报质量评价的一种方法加以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南平市传染病网络报告质量,为完善和规范网络直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下载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的传染病报告信息系统数据,对2004—2013年传染病网络直报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结果2004—2013年全市共获取传染病报告卡93 517张,未报告及时率15.6%,呈逐年下降趋势,尤其在2010年后,2013年降至0.2%;延平、松溪、邵武、建瓯高于全市平均水平。未及时审核率2.7%,呈逐渐下降趋势,2012—2013年有所波动,但仍呈下降趋势;浦城、光泽、松溪、政高于全市平均水平。重卡率0.3%,无零缺报县。结论各级疾控机构和医疗机构应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报告质量,对未及时报告率和未及时审核率较高的县(市)应加强检查和督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