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放疗致肺癌患者发生放射性肺炎(RP)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月于青岛市胶州中心医院放疗科接受胸部适行放疗的肺癌患者104例,分为发生RP组和未发生RP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放疗前后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IL)-6、IL-10的表达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RP的影响因素。结果 104例患者共29例发生RP,RP发生率为27.9%。患者放疗后TNF-α、IL-6水平较放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10水平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RP组患者放疗前TNF-α水平高于未发生R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放疗前IL-6和IL-10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RP组患者放疗后IL-6水平低于未发生R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放疗后TNF-α、IL-10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前肺功能正常患者与放疗前肺功能异常患者的RP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放疗总剂量与放疗前TNF-α水平是RP的危险因素(OR=3.779、1.912,P=0.002、0.046)。结论 肺癌放疗患者的放疗总剂量≥60Gy与放疗前TNF-α水平是发生RP的危险因素,患者接受放疗时应测量患者放疗前TNF-α水平和控制放疗总剂量,以降低RP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芪参益肺汤对接受放疗的肺癌患者细胞因子的影响和对放射性肺炎的防治作用。方法将95例接受放疗的肺癌患者按数字随机表法分为2组,每组55例,两组均给予肺癌三维适型放疗,治疗组同时给予中药芪参益肺汤口服。比较两组放射性肺炎症状严重程度和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结果治疗组症状严重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IL-6、TNF-α、TGF-β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芪参益肺汤可有效保护肺功能,降低肺损伤,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吕茵  曾敏  张瑾熔 《吉林医学》2014,(8):1585-1587
目的:研究肺癌患者血浆中TNF-α、TGF-β、IL-6水平及DVH参数与放射性肺损伤(RILI)发生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肺癌患者放疗前及照射45~50 Gy时血浆中TNF-α、TGF-β、IL-6的含量;DVH参数包括V5,V10,V20,V30,V40及MLD与RILI的发生情况。观察终点为≥1级RILI。结果:70例患者中有25例发生了RILI,单因素分析显示,放疗前血浆中IL-6基础水平、MLD是RILI发生的相关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放射治疗前IL-6水平较高可能是RIL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050,P<0.05)。结论:放射治疗前IL-6高水平发生RILI的风险较高,该发现对临床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姚力偀  唐洁  郑洁  吴泳华  胡冬  陈刚 《西部医学》2021,33(1):144-147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清白介素-17(IL-17)、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表达水平与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148例老年KOA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X线检查并行KL(kellgren Lawrence)分级,根据分级结果将患者分为病情轻中度组和重度组,比较不同病情严重程度患者组间IL-17、TNF-α、TGF-β1和TIMP-1水平差异,采用spearman法分析上述指标水平与KL分级的关系,利用ROC曲线评估上述指标对重度老年KOA的诊断效能。 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质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中度组IL-17、TNF-α水平均低于重度组(P<0.05),TIMP-1、TGF-β1高于重度组(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KL分级与IL-17、TNF-α呈正相关(P<0.05),与TGF-β1、TIMP-1呈负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IL-17、TNF-α、TGF-β1、TIMP-1均能诊断重度KOA(P<0.05),其中TGF-β1的AUC最高。 结论 血清IL-17、TNF-α、TGF-β1、TIMP-1表达水平与老年KOA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均有不同程度相关性,可作为临床病情严重程度评估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测定不可手术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三维适形放疗(3D-CRT)前后血清TNF-α、IL-1及IL-6的表达水平及变化,探讨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同步放化疗前后血清TNF-α、IL-1及IL-6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纳入48例老年NSCLC患者,采用ELIAS法测定放疗前血清TNF-α、IL-1及IL-6水平,放疗结束后3周再次测定血清TNF-α、IL-1及IL-6的表达水平,并行胸部CT检查,根据CT结果分为放疗有效组(CR十PR)和无效组(SD+PD)。结果有效组血清TNF-α、IL-1及IL-6在的表达水平治疗后表达水平明显下降,而无效组表达水平不但未下降,反而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患者血清TNF-α、IL-1及IL-6水平,对其病情了解、疗效观察、判断预后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价值。因此联合检测血清TNF-α、IL-1及IL-6对肺癌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戴军  陈兴年  刘杰 《中外医疗》2010,29(5):69-70
目的探讨TNF-α和TGF-β1在石棉肺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ELISA方法测定21例石棉肺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中TNF-α和TGF-β1水平。结果石棉肺患者血清中TNF-α和TGF-β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两变量相关分析显示TNF-α和TGF-β1正相关(P〈0.01)。结论石棉肺的发生、发展与TNF-α和TGF-β1的异常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ARC)患者血清和房水白细胞介素-34(IL-34)水平及与炎症 因子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8 年1 月—2018 年12 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总医院全军眼科中心治疗的 ARC 患者150 例(150 眼)作为观察组,同期眼外伤患者150 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 清和房水IL-34、超敏C 反应蛋白(hs-PCR)、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 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 观察组血清IL-34、hs-PCR、IL-1β、IL-6、TNF-α 水平高于对 照组(P <0.05)。观察组房水IL-34、hs-PCR、IL-1β、IL-6、TNF-α 水平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 组血清IL-34 水平与hs-PCR、IL-1β、IL-6、TNF-α 水平呈正相关(r =0.512、0.564、0.531 和0.524,均 P =0.000)。观察组房水IL-34 水平与hs-PCR、IL-1β、IL-6、TNF-α 水平呈正相关(r =0.557、0.603、 0.581 和0.532,均P =0.000)。结论 ARC 患者血清和房水IL-34 水平升高,可能通过与其他促炎因子相互作 用参与疾病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 比较内蒙古地区蒙汉族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 患者放疗前后淋巴细胞亚群计数及TNF-α、IL-1β、IL-6、IL-10含量的变化,并探讨放疗对内蒙古地区蒙汉NSCLC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就诊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放疗的NSCLC患者共60例,其中蒙古族患者20例,汉族患者40例。采集放疗前后患者血清,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NK细胞计数,ELISA法检测TNF-α、IL-1β、IL-6、IL-10含量,统计分析放疗前后蒙汉族之间各免疫指标的差异以及同一民族内部各指标的改变与放疗的关系。结果 对蒙汉族NSCLC患者放疗前后机体免疫状态进行分析,发现放疗前蒙古族患者的NK细胞计数高于汉族患者的NK细胞计数,两者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38),其余检测指标在蒙汉族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放疗后分析发现,汉族患者 IL-1β水平高于蒙古族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7),但是其他免疫指标改变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对蒙古族NSCLC患者放疗前后自身机体免疫指标的检测发现,与放疗前相比较,在放疗后患者的Th细胞计数(P=0.013)和Th/Tc细胞比率(P=0.049)均降低,血清中IL-6(P=0.003)、IL-1β(P=0.001)、IL-10(P=0.001)的表达也降低。在汉族NSCLC患者放疗前后机体免疫状态分析后发现,其治疗前后总Th细胞(P=0.002)、IL-6(P=0.001)、IL-10(P=0.004)变化改变有统计学差异。 结论 本研究通过检测内蒙古地区蒙汉族NSCLC患者放疗前后淋巴细胞亚群计数及血清中TNF-α、IL-1β、IL-6、IL-10的表达,证实蒙汉族NSCLC患者免疫功能具有差异,同时放疗对蒙汉族NSCLC患者免疫功能产生不同的影响,但仍需扩大样本量进一步探讨放疗对两者之间不同免疫通路的影响机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放射性碘(^131 I)治疗Graves病过程中的血清细胞因子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ELISA法分别测定初诊甲亢患者(初诊组,n=61)以及甲亢患者131I治愈后(治愈组,n=65)的血清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sIL-2R、IL-5、IL-6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并与健康对照组(n=68)比较;分析各种细胞因子水平与甲状腺激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初诊组及治愈组患者血清IL-1β、sIL-2R、IL-5、IL-6及TNF-α的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 P〈0.05-P〈0.01);治愈组的血清细胞因子IL-1β、sIL-2R、IL-5、IL-6及TNF-α与初诊组相比显著下降(P〈0.01),而TNF-α的水平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L-1β与FT4,sIL-2R与TRAb,以及TNF-α与TRAb均呈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细胞因子IL-1β、sIL-2R、IL-5、IL-6以及TNF-α水平与甲状腺的功能密切相关,可作为评判甲亢患者131 I治疗效果的有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大骨节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技术检测51名大骨节病患者(Ⅰ度23例,Ⅱ度19例,Ⅲ度9例)和24名正常人血清IL-1β和TNF-α水平。结果:大骨节病患者血清IL-1β和TNF-α水平均高于正常人(P〈0.05),Ⅰ、Ⅱ、Ⅲ度大骨节病患者血清IL-1β和TNF-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直线相关分析,大骨节病患者血清IL-1β和TNF-α水平存在线性相关关系(r=0.407,P=0.003)。结论:IL-1β和TNF-α在大骨节病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抗细胞因子疗法治疗实验性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实验性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cutenecroticpancreatitis,ANP)中炎症细胞因子(TNF-α和IL-1β)和抗炎细胞因子TGF-β之间的动态变化;并且分别进行抗TNF-α和抗IL-1β处理,进而探讨对细胞因子产生水平的影响。方法:制作ANP鼠模型,施加抗TNF-α或抗IL-1β处理,制备血清,ELISA检测TNF-α、IL-1β和TGF-β的表达水平。结果:ANP模型中,TNF-α和IL-1β早期(3h)即显著升高,TGF-β进展期(6h)显著升高;TNF-α和IL-1β互相促进分泌;TNF-α单抗处理抑制晚期TGF-β(12h)的产生;IL-1β单抗处理则促进早期(3h)和进展期(6h和9h)TGF-β的产生。结论:ANP的发生发展与TNF-α、IL-1β和TGF-β关系密切,且TNF-α、IL-1β和TGF-β3种细胞因子之间存在动态调节。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I(STNFRI)、白细胞介素10(IL-10)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动态变化.方法应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56例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TNF-α、STNFRI、IL-10、TGF-β1的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心力衰竭患者血清TNF-α、STNFRI、IL-10、TGF-β1水平明显增高(P<0.01),TNF-α/STNFRI与TNF-α/IL-10显著增高(P<0.05,P<0.01).结论心力衰竭患者血清炎症性细胞因子过度激活,其水平与心功能状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血清和脑脊液细胞因子水平及其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关系。方法选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自发性SAH患者血清和脑脊液IL-1β、IL--6和TNF-α浓度。结果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血清和脑脊液IL-1β、IL-6和TNF-α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但增高时段不同。血清IL-1β、IL-6和TNF-α水平与SIRS和MODS的发生有关(P〈0.05);脑脊液IL-1β、IL-6水平与SIRS和MODS的发生有关(P〈0.05),但TNF—α水平与SIRS及MODS无关(P〉0.05)。结论自发性SAH患者血清IL-1β、IL-6和TNF-α水平及脑脊液IL-1β、IL-6水平增高可能与SIRS及MODS有关,检测自发性SAH患者血清IL-1β、IL-6和TNF—α水平及脑脊液IL-1β、IL-6水平可为预测SIRS和MODS及指导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炎症细胞因子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治疗前后的变化。方法选择45例急性发作期的COPD患者(观察组),入院后予以吸氧、抗感染、止咳化痰及平喘等常规对症治疗1周。观察治疗前后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和白介素~IO(IL-10)水平的变化。另选择我院体检中一t7正常的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的血浆TNF-α和TGF-β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IL-10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1);治疗1周后,观察组的血浆TNF-α和TGF-β1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血浆IL-10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上升(均P〈0.01)。结论TNF-α、TGF-β1和IL-10参与了COPD发病过程,通过调节血浆炎症细胞因子的水平,为COPD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放射治疗对肺癌患者的影响。方法将对在该院进行放疗的80例肺癌患者进行放疗前后的观察。这些患者入院后均进行常规检查,参照美国肿瘤放疗协会组织(RTOG)标准对放疗前呼吸道症状进行评分。采用图像引导放疗(三维适形放疗)。患者4周为1疗程,连续治疗5个周期。比较患者放疗后放射性肺炎和肺纤维化发生情况以及记录患者治疗前后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ɑ(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水平变化情况,患者治疗过程中会出现的副作用影响。结果放疗后放射性肺炎发生率31%,肺纤维化发生率13%,TNF-α、TGF-β水平低于放射前,IL-6、IL-10、ACE水平高于放疗前。患者脱发严重,头痛、恶心呕吐等放射性脑反应。结论放疗对肺癌患者有效果,也有一定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检测充血性心力衰竭(CFIF)患者血红蛋白(Hb)水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变化,并探讨CHF时Hb水平变化与炎症细胞因子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对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对入选的121例CHF患者测定了Hb、血清TNF-α、IL-1β、IL-6和AngⅡ水平,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评价心功能;计算左室质量指数(LVMI)和平均室壁应力(MWS);按Hb水平分为CHF贫血组和非贫血组,同时选择27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结果:CHF患者Hb水平低于对照组,而血清TNF-α、IL-1β、IL-6和AngⅡ水平以及MWS和LVMI高于对照组(P〈0.01);随着心功能恶化,Hb水平逐渐降低,而血清TNF-α、IL-1β、IL-6、AngⅡ水平以及MWS和LVMI逐渐升高;贫血组CHF患者血清TNF-α、IL-1β、IL-6和AngⅡ水平以及MWS和LVMI明显高于非贫血组CHF患者(P〈0.01);随着Hb水平的降低,CHF患者血清TNF-α、IL-1β、IL-6、AngⅡ水平以及MWS和LVMI进-步升高(P〈0.01);CHF患者MWS和LVMI与Hb水平呈负相关,与TNF-α、IL-1β、IL-6和AngⅡ水平呈正相关(P〈0.01)。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TNF-α、IL-1β、IL-6和AngⅡ水平变化为CHF患者贫血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CHF患者TNF-α、IL-1β、IL-6和AngⅡ水平的升高参与了CHF贫血和心室重构发生发展的病理生理过程,而贫血的出现使CHF患者心室重构加重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对肺癌患者放疗后发生放射性肺炎时体液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7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放疗后发生放射性肺炎并需继续放疗的肺癌患者80例。采用简单随机化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放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口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应用药物前后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表面活性物质结合蛋白(SP-A、SP-D)和谷胱甘肽(GSH)的表达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85.00%,高于对照组(65.00%)(P?<0.05);观察组患者CRP、TNF-α、IL-6、IL-8和IL-10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SP-A、SP-D和GSH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可提高放射性肺炎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降低炎症因子表达,提高SP-A、SP-D及GSH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水平,以及抗心力衰竭治疗前后上述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探讨细胞因子和心功能的关系.方法 选择56例CHF患者和30例健康体检者,按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标准对CHF患者进行心功能分级.56例CHF患者入院后均常规给予洋地黄制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β受体阻滞剂和利尿剂等治疗.TNF-α、IL-6、TGF-β1采用ELISA方法检测,CHF患者于入院第2天和抗心力衰竭治疗15 d后空腹采血,健康体检者清晨空腹采血.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治疗前后CHF患者和健康体检者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分析心功能改变与细胞因子的相关性.结果 CHF患者血清TNF-α、IL-6、TGF-β1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或P<0.01),其水平随心功能恶化而升高,尤其在心功能Ⅳ级组升高最明显.CHF患者血清TNF-α、IL-6、TGF-β1与LVEF呈显著负相关(r1=-0.58,r2=-0.61,r3=-0.59,P均<0.01).不同病因CHF患者TNF-α、IL-6、TGF-β1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CHF患者血清TNF-α、IL-6、TGF-β1水平与心功能密切相关,与CHF病因无关.TNF-α、IL-6及TGFβ1可以作为判断CHF患者病情轻重、治疗效果和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干眼症患者泪液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hymic stromal lymphopoietin,TSLP)水平与泪膜破裂时间(break-up time,BUT)值、角膜荧光素染色(corneal fluorescein staining,FL)评分的相关性。 方法选择干眼症患者120例为研究组,同期健康志愿者100例为对照组。采集泪液,检测IL-1β、TNF-α、TSLP水平,比较2组BUT值及FL评分。分析泪液IL-1β、TNF-α、TSLP水平与BUT值、FL评分的相关性。 结果研究组泪液IL-1β、TNF-α、TSL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BUT值明显低于对照组,F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泪液IL-1β、TNF-α、TSLP水平与BUT值呈显著负相关(P<0.01),与FL评分呈显著正相关(P<0.01)。ROC曲线显示,泪液IL-1β、TNF-α、TSLP水平对干眼症具有一定诊断价值(AUC=0.830,0.885,0.838,P<0.01),且三项联合(AUC=0.920,P<0.01)诊断价值较高。 结论干眼症患者泪液IL-1β、TNF-α、TLSP水平与BUT值、FL评分均显著相关,IL-1β、TNF-α、TLSP水平升高导致泪膜稳定性降低及眼表损伤,联合检测泪液IL-1β、TNF-α、TLSP水平可用于干眼症的辅助诊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血清中肺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6)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55例肺癌患者和40例健康对照人血清中TNF-α和IL-6水平。结果:肺癌患者TNF-α和IL-6活性水平均高于健康组(P<0.01),肺癌未手术患者(伴淋巴结转移)TNF-α和IL-6水平无高于术后复发者(P<0.05)。结论:血清中TNF-α和IL-6活性水平可能与肺癌发生、发展有关。测定其水平可作为临床病情观察和监测疗效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