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从CT值的角度分析髓腔颗粒骨植骨对犬HA涂层股骨柄置换后股骨柄周围骨密度的影响。方法:24只健康成年杂种犬随机分为颗粒骨组和非颗粒骨组,每组各12只;均行右侧人工股骨柄置换术,实验组在植入HA涂层股骨柄的同时,髓腔植入自体微小颗粒骨,对照组不植入颗粒骨。术后应用16排螺旋CT扫描仪来测定并分析假体周围的CT值,随访时间为3个月。每个股骨测量70个CT值(每个股骨按照Gruen法,分为7个区,每区取10个点)组成数据集,采集数据时应用标准的CT软件ADW4.2观察并分析结果。结果:手术方式、术后时间对假体周围ROI1和ROI7(ROI:感兴趣区)CT值的影响没有显著差异,手术方式与术后时间也不存在交互作用,p值均大于0.05;手术方式与术后时间对ROI5,ROI6区CT值的影响均有显著性(p<0.05);ROI2,ROI3,ROI4随时间推移假体周围CT值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手术方式对此三区术后CT值变化的影响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3个月内2组股骨假体周围的大部分区域骨密度均呈进行性下降趋势,颗粒骨在假体周围某些区域可缓解股骨柄移植后的骨密度降低。骨CT值可间接反映骨密度的变化,CT测量准确便捷,可提供了大量三维CT值,适于进行骨密度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7,(8):758-761
目的探讨Dorr C型股骨骨质采用近端涂层非骨水泥股骨柄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术(THA)的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新乡市中心医院2006年9月至2009年5月采用近端涂层股骨柄实施THA手术的53例(60髋)Dorr C型股骨骨质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在末次随访中采用Harris评分对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估;通过髋关节正位X线片考察髓腔填充、骨溶解、假体松动以及应力遮挡等情况。结果共40例患者(43髋)获得4~9 a的中期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6.5±0.6)a。在末次随访时,无假体固定失败、假体松动以及再手术病例出现,亦未见假体周围骨折、感染、髋关节脱位及大腿疼痛等并发症;亦未见假体周围骨溶解、应力遮挡等情况出现。末次随访时患者平均髋关节Harris评分为(95.3±0.8)分,高于术前的(38.5±1.2)分(P<0.05),但与随访1 a时的髋关节Harris评分[(95.5±0.6)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orr C型股骨骨质患者采用近端涂层非骨水泥股骨柄实施THA手术的中期临床效果及功能良好,可实现假体的稳定固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应用解剖型生物固定股骨柄假体行全髋关节置换(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的患者术后中短期随访时假体周围骨密度变化,为假体设计、改进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门诊随访采用Ribbed股骨柄行初次单侧THA 1年以上的患者。采用双能X线对假体周围及非手术侧相应7个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 进行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测定,对比分析。结果:随访28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为35.5月。与非手术侧相比,假体周围ROI 1、2、3、5、6、7区BMD未见明显差异,仅ROI 4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手术侧BMD(1.58±0.28) g/cm2,非手术侧BMD(1.66±0.20) g/cm2;t=-2.216,P=0.035]。结论:采用解剖型生物固定Ribbed股骨柄假体行THA的患者,假体周围骨长入达到生物固定效果,术后股骨侧应力比较符合正常生理传导,其特点在未来假体设计时可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强骨宝1号方对女性非骨水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股骨侧骨密度的影响。方法将26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2组均于术后1周开始口服钙尔奇D、罗盖全,连续3个月;治疗组术后1周开始增加口服强骨宝1号方水煎液,每日1剂,连服3个月。2组均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分别于术后1周、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行假体柄周围骨矿含量测定。结果获得完整随访病例共23例,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术后3个月、6个月假体柄全扫描区平均骨密度,术后6个月ROI 1、ROI 4、ROI 7区平均骨密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骨宝1号方能有效防止女性非骨水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侧的骨量丢失,可用于预防女性非骨水泥全髋关节置换术假体松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APL生物解剖固定股骨柄假体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60例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病人,其中28例病人接受APL生物解剖固定股骨柄假体THA术治疗,32例病人接受骨水泥型假体THA术治疗,分别设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记录2组病人手术相关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手术前、术后1个月、末次随访评价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髋关节Harris功能评分(HHS)及骨关节炎评分指数(WOMAC)。 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双下肢不等长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2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1个月、末次随访VAS评分均低于术前,HHS评分、WOMAC评分均高于术前,末次随访VAS评分均低于术后1个月,HHS评分、WOMAC评分高于术后1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术前、术后1个月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2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HS评分、WOMAC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 0.01)。2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APL生物解剖固定股骨柄假体THA术治疗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切实可行,近期疗效显著,术后假体稳定性较高,双下肢等长良好。  相似文献   

6.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丢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术后假体周围骨量丢失的原因及相关影响因素,提高THA手术疗效,有效指导临床。方法 83例THA及股骨头置换患者,年龄16~83岁,平均61.16岁。按性别、术时年龄、股骨柄假体形状、股骨柄的长度、手术入路、THA病因诊断、骨水泥固定方式、术后开始负重时间不同分组,双能X线骨密度仪(DEXA)测量THA术后股骨柄假体及髋臼假体周围的骨密度,以对侧作为对照,得出骨丢失量,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性别、术时年龄、股骨柄假体形状、股骨柄的长度、手术入路、THA病因诊断、骨水泥固定方式、术后开始负重时间对术后BMD变化没有影响。结论 ①DEXA可以定量性的判定THA术后假体周围的骨量丢失,用以预测假体松动或关节不稳。②尽管THA术后假体周围BMD的改变与性别、术时年龄、股骨柄假体形状、股骨柄的长度、手术入路、THA病因诊断、是否用骨水泥固定、术后开始负重时间等无明显的相关性,但与假体手术操作技术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动力髋螺钉(DHS)、股骨近端髓内钉(PFN)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3月—2012年3月我院骨外科收治的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100例,按不同的手术方式分为DHS组30例,PFN组30例和THA组40例。对比分析3组患者的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C臂机透视次数、卧床时间、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等,髋关节功能评价采用MerleD’Aubigne评分标准。结果 3组患者的手术操作时间相当,DHS组与THA组出血量相当,无显著性差异(P>0.05),PFN组出血量较其他2组少,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透视次数、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髋关节优良率方面DHS组与PFN组相当,无显著性差异(P>0.05),THA组比其他2组低,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在治疗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尤其是粉碎性骨折方面,临床疗效优于动力髋螺钉和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动力髋螺钉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骨质疏松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24例粗隆间骨折伴骨质疏松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62例。A组患者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B组患者行动力髋螺钉内固定。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情况、骨折愈合时间、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3个月与6个月髋关节功能。结果:A组患者的疗效优良率高于B组,未发生并发症,两组患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3个月、6个月Harris评分均明显优于B组(P<0.05)。结论: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骨质疏松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优于动力髋螺钉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严重股骨近端畸形病例全髋关节置换术(THA)的股骨侧重建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39例严重股骨近端畸形的THA病例,术前采用影像学检查评价股骨近端形态,术后随访THA的近中期并发症,测量双下肢长度与髋关节旋转中心恢复情况,观察截骨部位愈合情况和内固定的有效性 结果 术前影像学检查可见严重股骨近端畸形,存在复杂的形态改变,28例涉及股骨大粗隆形态或位置异常.术后随访Harris评分平均为(82.00 ±2.57)分,较术前的(45.80 ±7.84)分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参照Linde-Jensen标准,39例THA的旋转中心恢复在真臼水平;手术并发症包括假体周围骨折、脱位、撞击;2例术后遗留0.5~1.5 cm下肢不等长,所有截骨部位获得骨性愈合 结论 大粗隆形态和位置异常是股骨近端畸形的重要病理参数,需要依据术前评估制定个性化的THA股骨侧重建策略,其中软组织松解、截骨技术和假体选择是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人工全关节置换术后股骨近端骨溶解问题.方法:对26例患者28髋进行随访,骨水泥组16例17髋,无骨水泥组10例11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术前诊断方面采用匹配性研究.最短随访时间9个月,最长10年6个月.并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的方法定量研究骨密度改变的规律.结果:26例(28髋)患者股骨近端均发生不同程度骨溶解,最早术后9个月,术后2至4年内骨溶解改变最明显,第6年呈减缓趋势.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骨溶解在骨水泥假体和无骨水泥假体都存在,二者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要点进行总结,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我院在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60例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针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采取精心护理措施。结果:所有患者伤口全部实现1期愈合,恢复良好,可以保证正常的肌力和髋关节活动度。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的关键是保证关节功能的恢复,临床上采用综合全面护理模式,可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感染机会,促进术后恢复,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方法用人造假关节置换全部髋关节,做好术前访视、术前准备、麻醉配合、手术配合。结果重庆市中医骨科医院2006年10月~2007年1月行全髋关节置换术6例,无一例感染,术后患者恢复良好,能自行行走。结论由于全髋关节置换手术难度大风险高,所以要求医护人员密切配合,技术操作必须熟练,护士必须有高度的责任心和紧迫感,确保手术顺利进行,为患者康复创造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微创全人工关节置换治疗髋关节强直的疗效.方法 2006年6月至2009年7月,13例(21髋)髋关节强直患者在微创入路下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年龄20~66岁(平均46岁),病因为:强直性脊柱炎5例(10髋),类风湿性关节炎4例(6髋),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继发严重骨性关节炎2例(3髋),髋关节感染后遗强直畸形2例...  相似文献   

14.
Zmistowski B  Hozack WJ  Parvizi J 《JAMA》2011,306(8):825; author reply 825-825; author reply 826
  相似文献   

15.
罗亮  罗季阳  范运强  王凯 《西部医学》2010,22(10):1881-1882
目的探讨小切口技术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应用的价值。方法对2007年2月~2009年8月采用小切口技术对37例患者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的治疗效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37例患者手术全部成功,经6~18个月的回访,疗效满意,无一例切口感染、术后疼痛、假体松动、脱位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小切口技术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安全、可行,疗效满意,但要求专科医师以及熟练掌握小切口技术和选择合适的患者。  相似文献   

16.
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后外侧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可行性及优缺点.方法:自2002年8月至2004年6月运用后外侧小切口施行全髋关节置换术45例,并与同期运用传统后外侧切口45例在切口大小、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Harris评分、术后并发症、术后疼痛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小切口组患者在切口长度、手术出血总量(包括术中出血量、术后6 h自体血回输量、术后引流量)、术后疼痛方面明显优于传统切口组(P<0.05);手术时间及Harris评分两组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后外侧小切口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患者易接受及易于临床开展等优点,但应注意其适应证及容易发生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陶瓷对陶瓷(COC)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关节疾病的效果。方法选取接受COC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53例髋关节疾病患者,观察患者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和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随访24~49个月,平均34.7个月。术前Harris评分为(27.48±11.76)分,低于末次随访的(92.66±3.6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髋关节Harris评分优57例,良10例,优良率为100%。术中、术后均未出现假体周围骨折,术后无切口延迟愈合或不愈合、切口感染、假体松动移位、关节脱位等并发症发生。1例术后出现术侧髋部肿胀伴术肢麻木,1例出现轻度关节异响,2例小腿肌间静脉血栓形成,给予患者对症处理后均好转。结论 COC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关节疾病的效果显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后外侧入路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技巧和临床效果。方法:选用2006年12月至2008年12月初次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病例共94例98髋,随机分为两组,后外侧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组(A组)和常规后外侧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组(B组)。A组采用后外侧小切口人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49例50髋,男26例,女23例,年龄37.0~95.0(平均68.9)岁;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20.3~29.7(平均25.4)kg/m2。B组采用常规后外侧切口人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45例48髋,男27例,女18例,年龄45.0~92.0(平均69.7)岁;BMI18.7~34.1(平均26.9)kg/m2。对两组病例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引流量、手术时间、术后Harris评分等进行比较。结果:A组手术切口长6.0~10.5(平均7.4)cm;平均术中出血量387.6(140.0~1000.0)mL,平均术后引流量143.1(60.0~375.0)mL,平均输血量77.6(0~400.0)mL,手术平均时间84.6(63.0~130.0)min,术后影像学髋臼杯外展角平均41.6°(38.0°-57.0°)。B组手术切口长15.0~23.0(平均20.0)cm,平均术中出血513.1(210.0~1350.0)mL,平均术后引流量152.3(70.0~520.0)mL,平均输血量142.2(0~800.0)mL,手术平均时间84.0(71.0~115.0)min,术后影像学髋臼杯外展角平均42.3°(37.0°-54.0°)。术后及随访两组假体位置良好,Harris评分均显著提高,两组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均未出现并发症。结论:后外侧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技术在正确选择适应证、手术技巧娴熟等情况下,具有对软组织损伤小、皮肤瘢痕小等优点,在术后影像学评价、Harris评分等方面与常规后外侧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无明显差异,患者对关节功能以及术后恢复情况满意。  相似文献   

19.
微创小切口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微创小切口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优越性。方法 自2001年5月~2005年3月,采用小切口微创技术对109例患者116髋进行人工髋关节初次置换术。采取后外侧入路,切口长约7~9cm。结果全髋关节置换平均手术时间65min,术中、术后出血量平均为200mL,术后平均10d出院,平均住院日14d。术后未发现并发症。随访3~52个月,复查时患者能负重行走,照片未见人工关节松动。Harris评分由术前的平均54分(45~60分)提高到末次随访平均92分(85~96分)。结论 采用微创小切口技术行全髋关置换,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少、损伤组织少,感染机会低、康复时间快、降低住院费用住院日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A retrospective audit of transfusion practice in 150 consecutive elective primary total hip arthro-plasties was undertaken, to examine blood usage and to determine the potential for reduction in its use. Predetermined criteria were used to measure unnecessary transfusions. Transfusion was considered unnecessary if the discharge haematocrit exceeded 36%, or if patients who lost less than 30% of their estimated blood volume, were transfused. Using these criteria, overtransfusion occurred in 42-45% patie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