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 观察调肠理气片优化方对功能性便秘(FC)气秘证大鼠排便时间、小肠推进率、结肠组织内胃动素(MO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影响,以观其疗效并探讨其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 以优化方治疗FC气秘证模型大鼠,记录各鼠首粒黑便时间、小肠推进率;检测结肠组织内胃动素(MOT)、CGRP浓度,并与泽马可组、模型组、空白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治疗后,优化组、泽马可组、空白对照组大鼠排便时间较短且相近(P>0.05),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小肠推进率方面,泽马可组高于其他各组,其余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优化方组结肠组织内MOT浓度仅次于空白组、CGRP浓度仅高于空白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调肠理气片优化组方对FC有一定的疗效,对相关胃肠激素也有一定的调节作用,作用部位可能以结肠为主.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仁术健脾理气颗粒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脾虚气滞证大鼠胃排空及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 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20只和造模组60只。造模组采用大承气汤灌胃+饮食失调法+郭氏夹尾应激法,诱导FD脾虚气滞证大鼠模型。造模第10天,分别从正常组和造模组各随机抽取10只大鼠进行造模成功评定。将造模组剩余的5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仁术健脾理气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吗丁啉组,每组10只,分别给予生理盐水或药物干预3周后,检测各组大鼠体重变化、易激怒程度评分、3 h进食量及胃排空率,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大鼠血清生长抑素(SS)、胆囊收缩素(CCK)及胃泌素(GAS)水平。结果仁术健脾理气颗粒各剂量组大鼠胃排空率均高于模型组(P0.05,P0.01),血清SS、CCK水平均低于模型组(P0.01,P0.05),血清GAS水平高于模型组(P0.01)。结论仁术健脾理气颗粒可促进FD脾虚气滞证大鼠胃排空功能,调节胃肠激素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热敏灸对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大鼠内脏敏感性、肠道功能和胃肠激素的影响,探讨热敏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5只清洁级健康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热敏灸组,每组15只。模型组和热敏灸组大鼠以高乳糖饲料喂饲与束缚应激相结合的方法制备肠易激综合征模型,热敏灸组同时给予艾灸足三里和神阙穴,正常组不做任何处理,连续干预14 d。干预结束后,评估3组大鼠内脏敏感性(腹部抬起值与背部拱起值)、肠道功能(首次排出活性炭黑便所需时间和结肠蠕动波个数),检测胃肠激素[胃泌素(GAS)、胃动素(MTL)、P物质(SP)、生长抑素(SS)]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腹部抬起值与背部拱起值均明显降低,首次排出活性炭黑便所需时间明显延长,结肠蠕动波个数明显增多,血清GAS和MTL水平均明显降低,血清SP和SS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模型组比较,热敏灸组腹部抬起值与背部拱起均明显升高,首次排出活性炭黑便所需时间明显缩短,结肠蠕动波个数明显减少,血清GAS和NTL水平均明显升高,血清SP和SS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热敏灸可以通过降低肠易激综合征大鼠内脏敏感性,增强胃肠道动力,调节血清GAS、MTL、SP、SS含量而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特点.方法:选择106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按照胸痹的中医辨证标准进行证型归纳.结果: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证型分布依次为:阳虚寒凝血瘀证>气虚痰瘀证>气滞血瘀证=阴虚痰瘀证>阳虚痰瘀证=痰瘀交阻证>单纯血瘀证>单纯痰浊证=单纯阴虚证>单纯阳虚证>单纯气滞证>单纯气虚证;进一步归纳:阳虚及其各兼证组(单纯阳虚证 阳虚痰瘀证 阳虚寒凝血瘀证)>气虚及其兼证组(单纯气虚证 气虚痰瘀证)>阴虚及其兼证组(单纯阴虚证 阴虚痰瘀证)>气滞血瘀组>痰瘀交阻组>单纯血瘀组>单纯痰浊组>单纯气滞组.阳虚兼证组内出现率超过50%的症状依次为:心前区疼痛、胸闷、心悸、气短、畏寒、肢冷、乏力、腰膝酸软、夜尿频多,常见舌象有:舌质紫暗、淡紫、暗红、淡红,舌体胖大、齿痕、嫩,苔多白腻、白滑,脉象常见沉弦、沉弱、沉涩.结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病机复杂,虚实相兼;阳虚寒凝血瘀是本病的主要病机.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脑动脉硬化症患者中医证候特点和分布规律。方法:根据文献研究、专家咨询制定临床调查表,进行临床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获得脑动脉硬化症四诊资料,按照预先设定临床证候诊断标准,对433例临床脑动脉硬化症进行辨证,并作统计学处理分析,分析其证候特点和分布规律。结果:433例患者证候数为55个,单个证候5个;2个单证的复合证候13个;3个单证组合的复证19个;4个单证组合的复证证候为11个;5个单证组合的复证证候为6个。涵盖85%总病例数的证候分型包括如下22种:气滞气虚阴虚、气虚、气虚阴虚、气滞气虚阴虚热火、气滞气虚、气虚痰湿、气虚阳虚、气滞、气滞气虚阴虚阳虚、气滞气虚痰湿、气滞气虚阳虚、气虚阴虚阳虚、气滞气虚痰湿阴虚、气滞阴虚热火、气虚痰湿阳虚、气虚痰湿阴虚、痰湿、气滞气虚血瘀阴虚、气虚血瘀阴虚、气滞痰湿、气滞气虚热火、气滞气虚痰湿阳虚等证型。具有以气虚和(或)气滞为基础证候,兼夹痰湿、血瘀、火热、阴虚、阳虚的证候组合规律。提示:脑动脉硬化症证候分布复杂,单证少,复证多,含两个以上证候的复证多见,以气虚和(或)气滞为基础证候,兼夹痰湿、血瘀、火热、阴虚、阳虚。  相似文献   

6.
陈群  苏傲蕾  马加贵 《光明中医》2016,(20):2951-2953
目的使用中药糖脉康颗粒对Ⅱ型糖尿病气阴两虚夹瘀证大鼠进行干预,研究糖脉康颗粒对模型大鼠肾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两组,空白组10只,造模组20只,模型组通过高脂喂养配合低剂量链脲佐菌素复制Ⅱ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随后利用证候演变规律和低温诱导的方法,筛选出具有气阴两虚夹瘀证特征的Ⅱ型糖尿病大鼠18只,将其中9只模型大鼠使用中药糖脉康进行干预,检测大鼠血清肌酐、尿素氮、尿蛋白等指标,判断糖脉康对大鼠肾脏功能的影响。结果糖脉康干预模型大鼠后,大鼠肾功能指标肌酐、尿素氮、尿蛋白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且糖脉康组尿蛋白较模型组下降明显,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糖脉康颗粒对Ⅱ型糖尿病气阴两虚夹瘀证大鼠肾功能有改善,其中尿蛋白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7.
肝郁证大鼠血及结肠组织胃肠激素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观察肝郁证大鼠胃肠激素的变化。方法:大鼠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只。造模组采用夹尾法急性激怒建立肝郁证模型,正常组不予处理。采用放免法测定大鼠血及结肠组织中神经肽Y(NPY)、P物质(SP)、血管活性肠肽(VIP)、生长抑素(SS)、胰高血糖素(Glu)的含量。结果:肝郁证大鼠血SS含量明显增高(P<0.05),NPY、Glu明显降低(P<0.05或P<0.01),SP、VIP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结肠组织NPY、SS、VIP含量明显增高(P<0.05或P<0.01),Glu明显降低(P<0.05),SP与正常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肝郁证大鼠存在胃肠激素的变化,表明神经内分泌调节的紊乱是肝郁证发生发展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8.
肺癌中医证治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肺癌是正气虚损 ,邪毒侵袭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正虚多为气虚、阴虚、或气阴两虚 ,主要在于气阴不足 ;实则不外痰凝、血瘀、气滞、毒热 ,关键在于痰凝。基本治疗原则为扶正祛邪 ,标本兼顾。就治本来说 ,扶正不可缺 ,应贯穿于肺癌证治之始终 ;对标证而言 ,治痰为首务 ,当视其兼夹证候 ,或佐活血化瘀 ,或合清热解毒 ,或兼理气行滞。总之应视其邪正盛衰与病期体质及标本缓急 ,明确扶正与祛邪之主次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四君子汤对脾气虚证的动态干预效应及作用机制。方法实验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四君子汤组。除正常组外均以苦寒破气、游泳力竭双因素法复制脾气虚证模型,造模同时四君子汤组给予四君子汤20 g/(kg·d)干预,采用ELISA和放射免疫法检测不同时间点(14、21、28 d)模型大鼠小肠组织及血清中胃泌素(GAS)、胃动素(MTL)、生长抑素(SS)、血管活性肠肽(VIP)的活性,以及四君子汤的干预效应。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和小肠组织中GAS和MTL降低、SS和VIP升高(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四君子汤组大鼠血清和小肠组织中GAS和MTL升高、SS和VIP降低(P0.05,P0.01)。结论脑肠肽在脾气虚证大鼠小肠组织和血清中呈现动态时相性一致的变化,四君子汤可能通过调节大鼠脑肠肽的活性从而发挥其治疗脾气虚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结直肠癌术后患者气虚证的兼夹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福建省肿瘤医院消化外科收治的结直肠癌术后气虚证患者78例,观察证素的兼夹特点,并分析性别、化疗情况、肿瘤部位、病理分期和GSTP1基因多态性对证素兼夹频率的影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都兼夹其他证素,兼夹频率大于10%的主要证素共有14种,频率最高的依次为阳虚、气滞和血虚。女性兼夹血虚、脾和肾的频率要高于男性;而男性兼夹热的频率要高于女性;化疗中的患者肝证素多于未化疗患者;肿瘤分期越高大肠证素兼夹比例越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GSTP1遗传多态性型的分析显示兼夹脾证素的频率在A/A,A/G和G/G 3种基因型患者中依次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直肠癌术后气虚证患者普遍兼夹其他证素,虚实夹杂,虚多于实。性别、化疗、肿瘤分期和基因多态性对证素的兼夹都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1.
163例不同证候大便异常患者结肠电频谱变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163例消化道等疾病患者中医辨证及临床症状统计发现,肝气乘脾、脾虚肝郁、脾虚便溏,气虚便秘、气滞便秘等证有大便异常或大便倾向的患者占60%-100%,体表结肠电检测及频谱分析发现,肝气乘脾患者结肠低频、高频段及收缩性复合肌电过度活跃,乙状结肠高频段电活动减弱;气虚便秘及气滞便秘患者结肠的低频、高频段及收缩 复合肌电都明显减弱,但气滞便秘患者餐后结肠高频段及收缩性复合肌电都明显减弱,但气滞便秘患者餐后结肠高频段及收缩性复合肌电活动明显强于气虚便秘患者,可予分辨,结肠电频谱可间接反映不同证候的结肠动力改变,并能部分解释其大便改变及相关症状的发生机制。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干燥综合征(SS)病理基础,除气血津液亏损及血瘀外,痰湿郁结在SS发病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治疗宜采用补气养血生津,结合疏肝解郁、祛湿化痰法等方法。  相似文献   

13.
唐启盛教授认为抑郁障碍与中医的"郁病"关系密切,情志之郁与气血痰食火等病机之郁有所区别,初起多为情志不遂而肝气郁结、痰气郁结,久则暗耗肾精,以致肾精亏虚,水不生木,因此提出"肾虚肝郁"的病机。通过数据挖掘,分析了抑郁障碍的中医证候规律,发现肾虚肝郁是抑郁障碍最常见的证候类型。治疗上运用益肾调气法,创立颐脑解郁方,用以治疗抑郁障碍,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秘从气治     
便秘多因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外邪犯胃、禀赋不足导致热结、气滞、寒凝、气血阴阳亏虚等引起肠道传导失司。病机为大肠传导失常,大肠传导全赖气升降出入运动和气濡养温煦作用,即肝升肺降,脾升胃降和肾气濡养及温煦作用。便秘之症首见《黄帝内经》;《伤寒论》称为"脾约","燥屎"等;便秘一词首见《杂病源流犀烛》;《症因脉治》云:"若元气不足,肺气不能下达,则大肠不得传道之令,而大便亦结矣"。治疗上注重秘从气治,糟粕在大肠内传导,主要依靠脏腑之气升降出入运动,表现在升其清阳,降其浊阴,摄取营养,排出所弃,及气的濡养和温煦作用。气的病理形式主要表现为气虚和气滞。"人之有生,无非受天地之气化耳",补气与行气同时,尚需注意,气虚则无以行,故行气之前当先补气,过补当防滋腻,故补气之余不忘行气。补而不腻,行而不过。  相似文献   

15.
便秘是由燥热、气滞、气血不足、阴寒内结使大肠传导功能失常而致病。结合临床表现,老年人便秘多见于虚秘、冷秘两型,正确的辨证施护能促进本病康复。  相似文献   

16.
从肝、脾、心三脏略述中医对亚健康疲劳状态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肝、脾、心三脏论述中医对亚健康疲劳状态病机的认识,认为亚健康疲劳状态的基本病机是情志失调而致肝气郁结,劳伤心脾而治气血乏源,其中肝郁在亚健康疲劳状态的发生和发展中占有主导的地位,心脾的劳损是亚健康疲劳状态主要的外在表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EH)患者中医证候与体重指数(BMI)的关系。方法对333例住院EH患者行中医辨证和身高、体重测定,并计算BMI。333例EH患者按中医辨证分为9组,另外根据虚实辨证及夹痰、夹瘀辨证原则进行辨证分组。结果333例EH患者证候分布如下:阴虚阳亢证26例(7.8%),气虚痰浊证13例(3.9%),气虚血瘀证52例(15.6%),气阴两虚证20例(6.0%),痰瘀互阻证30例(9.0%)、气阴两虚,痰浊蕴阻证19例(5.7%)、气阴两虚,瘀血阻络证74例(22.2%),气阴两虚、痰瘀互阻证61例(18.3%),气虚痰浊、瘀血阻络证38例(11.4%);根据虚实辨证将333例EH患者分为单纯虚证、单纯实证、虚实夹杂证3组,其中单纯虚证(气阴两虚证)与单纯实证(痰瘀互阻证)高血压患者的BMI水平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夹痰、夹瘀不同将333例EH患者分为夹痰证、夹瘀证、夹痰夹瘀证、非夹痰夹瘀证4组,夹痰夹瘀证高血压患者BMI水平较夹瘀证和非夹痰夹瘀证增大P〈0.05或P〈0.01),夹痰证患者BMI水平较夹瘀证增高P〈0.05)。结论EH患者痰证的存在可能是影响BMI水平增加的主要因素之一,EH合并肥胖的患者需要结合中医辨证采用燥湿化痰、清热化痰、温化寒痰、润燥化痰、治风化痰等方法协助减轻体重、降低血压。  相似文献   

18.
《山东中医杂志》2016,(5):448-449
陈荣焜认为,咽喉癌多为久病气血亏虚,痰瘀癌毒凝结而成。早期的病机主要是肝气郁滞,气结咽喉所致,一般宜采用疏肝理气、解郁散结之法;中期气滞痰瘀最为常见,治宜理气化痰祛瘀为主;晚期多因正气衰败,形体消瘦,或为阴液大伤转化为阴虚阳衰,或命门火衰、火不暖土而致脾肾阳虚,治疗应当分阴阳虚实。临床上一经发现多为中晚期,故临床上常用自拟扶正抗癌汤加减治疗此病。  相似文献   

19.
代谢综合征是2型糖尿病和其他心血管疾病的初期阶段,气病理论在代谢综合征的论治中具有独特优势,代谢综合征的发病和进展无不伴随着气病。代谢综合征初期气盛和气郁通常并存,共同作用主导了气耗的发生,随着气耗的不断进展,在MS中后期气虚和气郁成为了气病的主要形式。气耗是代谢综合征进展为2型糖尿病和其他心血管疾病的直接原因;肺脾散精功能的失调是胰岛素抵抗最根本的中医病机。从气机和气化的异常入手论治代谢综合征,可降低临床辨证的复杂性,同时也给治疗用药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陈琼 《辽宁中医杂志》1998,25(8):339-340
姚培发教授以经方桂枝汤为主,随证加减,治疗寒凝气滞血瘀,情志不畅,肝郁气滞,冲任失调的闭经;风寒湿邪,乘虚侵袭,注入经络,留于关节,气血受阻的痹证;气阴两伤,胸阳不运而致心悸;久病正虚,肝病及脾,脾虚中寒的虚劳,皆获佳效,并附验案,以资印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