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康宜兵  刘丰  罗云坚 《重庆医学》2008,37(17):1987-1989
目的 探讨肠炎清配合穴位敷贴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溃疡性结肠炎患者45例分为肠炎清加穴位敷贴组、肠炎清组、对照组,3组临床疗效、肠镜下疗效进行对照,并随访6个月.结果 肠炎清加穴位敷贴组有效率达93.33%,肠炎清组有效率73.33%,对照组有效率53.33%.结论 肠炎清组、肠炎清加穴位敷贴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肠炎清加穴位敷贴组与肠炎清组对照,临床症状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叉.  相似文献   
2.
慢性胃炎多归属于中医学痞满、胃脘痛、嘈杂、吐酸等范畴。本病的发生多由中焦气机升降失调所致,平调气机是治疗的根本。选方用药上力求精简,以"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为原则,以调气机升降为主,兼辨寒热、平虚实、和燥湿等进行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3.
李叶  罗云坚 《中国中医急症》2009,18(7):1160-1161
目的 观察肠涤清配合锡类散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5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1例予肠涤清和锡类散联合灌肠,对照组34例予肠涤清灌肠;疗程4周.结果 治疗组完全缓解11例,有效1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0.32%;对照组完全缓解6例,有效18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70.59%.两组疗效差异显著.结论 肠涤清配合锡类散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4.
浅谈如何书写优秀的中医病案罗云坚刘丰伍耀衡病案是病人住院期间的诊疗过程、诊疗结果的记录。它是病人的医疗健康档案,也是医务人员和医院的技术水平和医疗质量的客观评价依据。因此,写好每一份病案是必要的。怎样才算是一份优秀的中医病案呢?笔者认为,病案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痞满虚实证候与胃电图及胃肠激素的相关性.方法:对24例痞满患者采用瑞典产PC Polygraf HR高分辨多通道胃肠功能测定仪检测胃电图,放射免疫法测定胃动素和生长抑素.结果:11例肝胃不和型以胃电节律过快占优势,13例脾胃虚弱组则以胃电节律过缓为主,且前者FDP明显高于后者;肝胃不和型胃动素水平明显高于脾胃虚弱组,生长抑素水平则明显低于脾胃虚弱组.结论:提示痞满虚实证候可能存在不同的胃动力障碍情况,实证以胃动力过高为主,虚证则以胃动力低下为主.  相似文献   
6.
应用中药便秘通口服液治疗脾气虚、肾虚、脾肾两虚型便秘共60例,并与呆导片作对照.结果:便秘通组显效24例,有效32例,总有效率03.3%。与果导片组比较,两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均无明显差异;但服药后24小时内效果,便秘通组似优于呆导片组。实验表明便秘通对肠运动有双向调节作用,即能桔抗乙酰胆碱引起的肠痉挛性收缩,又能解除肾上腺素对离休小肠的抑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早期SARS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中医证候及四诊指标数量化,为中医证候客观化研究提供方法 学参考.方法 应用自编急诊发热病例中医证候观察表,收集急诊SARS患者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中医临床四诊信息,建立数据库,运用样品聚类分析及频数归一化权重分析.结果 早期SARS患者的中医证型主要有两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早期证候主要有三个证型.结论 样品聚类分析与频数归一化权重方法 可用于SARS患者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中医证候客观化研究,也可用于其他病的中医证候客观化研究.  相似文献   
8.
创新观念强化管理不断提高医疗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疗质量是医院的生命,是医疗技术、管理水平的综合反映,是医院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要创建全国一流的、现代化的、综合性中医院,首先要有一流的医疗质量;为此,我们不仅要追求管理和服务的品牌,更要通过中医特色和疗效优势,追求医疗质量的品牌。  相似文献   
9.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又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简称溃结),是一种病因尚未明确的、以侵犯大肠(直肠和结肠)粘膜与粘膜下层为主的炎症性病变。病变以溃疡为主,直肠和远端结肠受累多见,但可向近端扩展,甚至遍及整个结肠。临床表现主要为腹泻、粘液脓血便、腹痛、里急后重。疾病往往反复发作,病程呈慢性经过,  相似文献   
10.
研究慢性胃炎中医辨证分型与幽门螺杆菌 (Hp) 感染、胃粘膜炎症程度以及胃窦十二指肠消化间期移行性运动复合波之间的关系.将慢性胃炎117例,按中医辨证分为实证和虚证,实证包括脾胃湿热型 37 例和肝胃不和型 34 例,虚证包括脾胃虚弱型 26 例和胃阴不足型 20 例.均进行内镜、Hp 及病理检查,分型统计并进行显著性检验.其中 38 例用腔内测压法分别测定其消化间期移行性运动复合波 (MMC).实证组 Hp 阳性率高于虚证组,依次为:脾胃湿热型 86.5%,肝胃不和型 79.4%,脾胃虚弱型 50.0%,胃阴不足 40.0%.各型的重度胃炎所占比率依次为脾胃湿热型 54.0%,肝胃不和型 38.2%,脾胃虚弱型 19.2%,胃阴不足型 15.0%.胃粘膜炎症程度与 Hp 感染呈平行关系,与慢性胃炎虚实证密切相关.MMC 测定实证组主要表现为胃窦十二指肠收缩增强,甚至亢进紊乱;虚证组主要表现为胃窦和十二指肠Ⅱ相运动指数、收缩频率和波幅降低,Ⅲ相不出现或时间缩短、波幅降低.显示 Hp 感染、胃粘膜炎症程度以及胃窦十二指肠 MMC 与慢性胃炎中医分型可能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