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7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60篇
耳鼻咽喉   10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78篇
口腔科学   18篇
临床医学   144篇
内科学   87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29篇
特种医学   60篇
外科学   63篇
综合类   431篇
预防医学   168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83篇
  1篇
中国医学   132篇
肿瘤学   4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97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82篇
  2008年   82篇
  2007年   94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转Cry1Ab-ma基因玉米和亲本玉米的蛋白质功效比。方法 60只SD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酪蛋白对照组、亲本玉米组和转基因玉米组,每组20只,雌雄各半。酪蛋白对照组酪蛋白添加量占饲料的10%,亲本玉米组和转基因玉米组饲料按照玉米最大掺入的原则掺入后蛋白质含量仍不够10%时,以酪蛋白补充。大鼠自由饮食饮水,喂养28天。每周记录各组摄食量及体重,试验末期采血测定血常规和血生化指标,主要脏器称重计算脏器体重比,并计算蛋白质功效比及校正蛋白质功效比。结果各组动物的体重均呈增长趋势,体重增长正常,末期的血液学和血生化指标中个别指标差异虽有统计学意义,但并无生物学意义。各主要脏器系数也均未发现有生物学意义的改变。转基因玉米、亲本玉米和酪蛋白的蛋白质功效比分别为2.01±0.22、1.77±0.30和3.64±0.48。转基因玉米和亲本玉米的校正蛋白质功效比分别为1.38和1.22。结论该批次转Cry1Ab-ma基因玉米的蛋白质功效比优于亲本玉米,劣于酪蛋白。  相似文献   
2.
分析间接胆红素(I-Bil)、胱抑素C(Cys C)、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对胡蜂蛰伤患者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2020年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急诊科、肾内科、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29例胡蜂蜇伤患者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MODS组、非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NMODS)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实验室检查指标,将两组差异指标采用单因素分析,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MODS在胡蜂蜇伤患者中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并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性(ROC)曲线分析该独立危险因素的预测价值。结果 129例胡蜂蛰伤患者,其中MODS组44例,NMODS组85例。与NMODS组比较,MODS组WBC、GR、hsCRP、ALB、ALT、AST、I-Bil、Cys C、MPV、APTT、CK-MB水平明显升高(P<0.05)。其中I-Bil(OR=1.196, P<0.001)、Cys C(OR=7.214,P=0.016)、APTT(OR=1.032,P=0.047)是胡蜂蛰伤患者发生MODS 的独立危险因素;I-Bil、Cystatin C、APTT水平联合对预测胡蜂蜇伤患者发生 MODS的ROC曲线下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AUC)为0.987(P<0.001),最佳截断值为63.31时敏感度为0.93,特异度为0.986。结论 I-Bil、Cys C、APTT水平是胡蜂蛰伤患者发生MODS的独立危险因素,三者联合对胡蜂蛰伤患者发生MODS具有更高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 观察离子交换纯化脊髓灰质炎病毒Ⅰ型Sabin株稳定性,以研究病毒纯化的回收率和质量控制。方法 使用微载体培养Vero细胞和脊灰病毒Ⅰ型Sabin株,经过逐级过滤澄清和100K超滤膜浓缩,再经凝胶介质初步纯化后的病毒液,然后观察经过离子介质DEAE Sepharose FF层析纯化5批次的纯化效果。对每次纯化获得的病毒液测定D抗原、蛋白质含量、牛血清白蛋白含量、DNA残留量以评价其质量。结果 凝胶纯化后的病毒液,经离子介质DEAE Sepharose FF纯化,其D抗原、蛋白质含量、牛血清白蛋白含量、DNA残留量和比活性的批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离子介质DEAE Sepharose FF在一定批次内纯化脊灰病毒工艺稳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腰椎后路单/双节段椎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后上邻近节段关节突关节(facet joint,FJ)退变的情况,分析上邻近节段FJ退变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5年12月于我院行PLIF的退行性腰椎疾病患者共49例,男27例,女22例,平均年龄55.4±8.6(41~72)岁,随访时间33.0±6.3(25~43)个月,根据融合节段分为L4/5组26例;L4-S1组23例。收集各组患者性别、年龄、随访时间、吸烟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等一般资料,比较术前、末次随访时手术上邻近节段FJ的X线、CT、MRI影像学特征(关节间隙狭窄、软骨下骨侵蚀)、邻近节段椎间隙高度、关节突关节角不对称度,依据Weishaupt分级评估FJ退变特征及退变分级,采用秩和检验对两组患者FJ的退变程度进行组内和组间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随访时间、吸烟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BMI等一般资料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L4/5组术前关节间隙狭窄、软骨下骨侵蚀的发生率分别为51.9%、38.4%;末次随访时发生率分别为73.1%,67.3%。L4-S1组术前发生率分别为67.3%、34.8%;末次随访时发生率分别为97.8%、60.9%。末次随访时,L4/5组邻近FJ重度退变率为52%,L4-S1组为78.2%。术前L4/5组椎间隙高度、关节突角不对称度分别为8.95±0.38mm、7.79°±0.21°;L4-S1组分别为8.65±0.63mm、7.90°±0.09°;末次随访时,L4/5组分别为8.33°±0.51mm、10.43°±0.33°;L4-S1组分别为7.68±0.53mm、12.06°±0.2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后路双节段融合固定较单节段更易引起上邻近节段FJ退变,且更容易引起关节突的不对称。  相似文献   
5.
6.
7.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联合颈丛神经阻滞(CPB)对老年甲状腺癌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血糖和激素水平及炎性反应指标的影响。方法根据麻醉方式的不同将78例接受甲状腺癌根治术的老年甲状腺癌患者分为全麻组和联合组,每组39例。全麻组患者采用全身麻醉,联合组患者采用全身麻醉联合CPB。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和术毕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比较两组患者术后5 h的疼痛程度和苏醒指标(吞咽时间、睁眼时间、应答时间及应答状态),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和术毕的血糖和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水平,比较术前和术后24 h两组患者的血清炎性反应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指标,分析两组患者的麻醉相关不良反应。结果术毕,联合组患者的SBP、DBP、MAP及HR均低于全麻组,血糖、ACTH、皮质醇、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水平也均低于全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术后5 h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全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联合组患者的吞咽时间、睁眼时间和应答时间均短于全麻组,改良警觉与镇静评分(OAA/S)低于全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联合组患者的血清hs-CRP和IL-6水平均低于全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丙泊酚用量、芬太尼用量及补液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严重的麻醉相关不良反应,仅有轻微头晕、恶心等不良反应,均自行缓解。结论全身麻醉联合CPB能够保障老年甲状腺癌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平稳,减轻术后应激反应与术后炎性反应,对患者术中血糖与激素水平的影响也较全身麻醉轻,术后痛感小且苏醒效果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箱状固位形、倒凹固位形及无固位形在复合树脂修复牙齿楔状缺损治疗中,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78例患者,334颗楔状缺损患牙,分为箱状固位形、倒凹固位形和无固位形三组。同一患者在不同象限分别采用不同方法修复患牙,自身对照,观察临床疗效两年。结果在总的修复成功率方面,箱状固位形组修复成功率96.8%,倒凹固位形组修复成功率为82.2%,无固位形组修复成功率为68.9%,三组成功率差异显著(χ2=31.898,P0.01);在修复体固位情况中,箱状固位形组修复成功率99.2%,倒凹固位形组修复成功率为94.4%,无固位形组修复成功率为83.5%,三组成功率差异显著(χ2=21.378,P0.01);在修复体边缘密合情况中,箱状固位形组修复成功率97.6%,倒凹固位形组修复成功率为87.9%,无固位形组修复成功率为85.4%,箱状固位形与倒凹固位形成功率差异显著(χ2=8.435,P=0.04),箱状固位形与无固位形成功率差异显著(χ2=11.365,P=0.01),倒凹固位形与无固位形成功率差异不显著(χ2=0.265,P0.05)。结论在复合树脂修复楔状缺损的治疗中,制备固位形对提高临床疗效是有意义的,并且箱状固位形要优于倒凹固位形。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T1期乳腺癌行改良性保乳保腋窝手术与传统保乳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4年3月本院收治的行保乳手术的T1期乳腺癌患者102例,在知情同意的原则下,由患者自主选择治疗方案,按手术方式分为改良性保乳保腋窝手术组(A组,66例)和传统保乳手术组(B组,36例),术后均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个体化的综合治疗.术后随访14~64个月.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手术并发症、术后局部复发率及乳房美学效果等相关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A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乳房美学效果上均优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与B组的局部复发率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1期乳腺癌行改良性保乳保腋窝手术治疗效果好,创伤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P16、Ki67及HPV联合检测在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的诊断意义。方法随机选择不同级别的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患者108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两组患者宫颈黏膜组织中P16、Ki67及HPV阳性表达情况,并分析P16、Ki67及HPV检测在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意义。结果与正常宫颈相比,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组织中P16、Ki67及HPV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P16、Ki67及HPV三者联合诊断与单个诊断相比,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率。结论 P16、Ki67及HPV联合检测可有提高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的诊断准确率,对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的诊断及鉴别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