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在护理心理教学中引入社区实践教学,提高护理本科生的综合能力。方法在2010级本科护理学生(护生)随机抽取200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人,实验组在护理心理教学中开展社区护理实践,对照组采用传统理论授课,通过问卷调查和综合成绩考核进行教学效果分析。结果实验组学生综合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问卷结果表明实验组学生认为社区实践有利于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结论在护理心理教学中开展社区实践教学,能提高学生表达与沟通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协调与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在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中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法,对比在实践教学中传统教学与任务驱动教学的教学效果。方法选择我校中职护理专业2015级学生100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人。实验组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结合护理学基础教学内容,明确工作任务;对照组则沿袭以教师演示、学生练习、教师指导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研究结束后,对两组学生进行技能考核和理论考核,并对教学效果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实验组对本组教学效果的评价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学生的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和理论考试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任务驱动教学法引入护理学基础的实践教学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和综合能力,从而增强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西北医学教育》2019,(1):143-146
目的结合《护理学导论》课程特点,构建创新型护理专业课程双语教学模式。方法选取我院2015和2016级护理学专业中美合作办学方向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在《护理学导论》教学过程中进行教学改革。选取2016级学生为实验组,采用改革后的教学方法;2015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授课前后分别对两组护生采用主客观评价法对该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加以评价。结果授课结束后,实验组学生理论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对双语教学的总体及各项评价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护理学导论》创新型双语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提高英语水平及锻炼其综合素质,为进一步全面开展护理专业课程双语教学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PBL教学法结合案例教学法在老年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2008级、2009级五年制护理专业两个班学生为研究对象,2009级62人为实验组,2008级89人为对照组,实验组采用PBL教学法结合案例教学法进行授课,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课程结束后,对两组学生进行成绩分析和问卷调查。结果实验组学生理论与技能考试成绩和对教学效果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PBL教学法结合案例教学法应用于老年护理学教学中,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在以后护理专业的临床学科教学中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儿科护理学基于OBE教育理念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及实施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3—6月本校2018级157名护理学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选择两个班学生为实验组(81名)和对照组(76名)两组。实验组在儿科护理学教学中应用基于OBE理念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模式。课程结束后采集实验组课程学习数据,比较两组学生的课程成绩,使用问卷调查学期前一周及最后一周两组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批判性思维能力。结果 实验组学生的期末成绩及综合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教学后,实验组学生在自我管理能力、学习合作能力、信息素质及总分上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教学后,实验组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教学前,对照组在寻找真相、系统化能力、认知成熟度及总分均高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儿科护理学教学中运用OBE理念的混合式教学,取得良好教学效果,能为护理课程教学改革提供指导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项目教学法应用于本科护理学专业内科护理学课程教学中的教学效果,深化本科内科护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为提高护理本科教育的教学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2014级护理本科班共41人随机划分为实验组(n=20)和对照组(n=21)。对实验组的学生在传统教学法基础上实施项目教学法完成所开设的专业课程内科护理学,对对照组的学生采用传统教学法完成内科护理学课程,以期末理论考试和学生教学评价结合的方式评价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期末理论考试成绩和学生对教学效果评价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01)。结论项目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学生期末理论考试成绩和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护理流程图"教学模式在外科护理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5级普通专科护理学生139人,其中对照组71人,实验组68人。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对照组采取以教师教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实验组采取"护理流程图"教学模式。结果实验组护生的理论考试成绩、实验操作考试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护理流程图"教学模式能提高护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值得护理教育者借鉴和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学教学方法,以便提高教学质量。方法以作者单位09级护理专业407名专科学生为教学对象,分为对照组(n=202)和实验组(n=205)。对照组按传统讲授方法进行教学,实验组在传统讲授的基础上,综合采用案例教学、角色扮演、模拟课堂等多种教学方法,通过期末测试和问卷调查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期末测试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综合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社区护理学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引入案例教学法和开展护理应用人体学实验,检验高职对口护生人体结构与功能课程教学改革的实施效果。方法将洛阳职业技术学院2014级和2015级高职对口护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案例教学法+护理应用人体学实验"的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教学结束后对两组学生进行考核,并对实验组的教学效果及教学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两个学期的期末考试成绩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大部分实验组学生对本组的教学效果持肯定态度。结论以提升专业能力为导向的"案例教学法+护理应用人体学实验"教学改革更适用于高职对口护生的人体结构与功能课程的教学,有利于学生发挥自身优势,增强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在护理学基础课程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2010级三年制中专护理班的62名学生为实验组,采用“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教学;另以85名为对照组,运用传统实验教学法教学.通过实践考核比较两组的学习情况.结果 实验组学生无论是考核成绩还是综合能力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生.结论 “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在提高学生的护理技能和综合实践能力方面优于传统实验教学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护理核心能力教学模式在母婴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07级涉外护理专业大专生200人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实验组采用护理核心能力教学模式。结果实验组考核成绩(t=5.81,P〈0.001)、护理核心能力(t=5.68,P〈0.001)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运用护理核心能力教学模式进行母婴护理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理论成绩及护理核心能力。  相似文献   

12.
小组合作性学习对护理本科生综合能力培养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小组合作性学习对护理本科生综合能力培养的效果。方法:将2004级45名护生设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授课法教学;2005级46名护生设为实验组,采用小组合作性学习开展儿科护理学的实验教学,并与传统教学组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的理论、实验考试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小组合作性学习有助于培养护生的综合能力,有利于激发护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团队精神,有利于师生互补、教学相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适合护理职业岗位需要的高级实用型护理人才,提高高职护生的综合护理能力。方法采用随机方法将学生分成2组,实验组实施“理论实训达标一体化”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理论实践分段式”教学方法。结果护生的综合护理能力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5)。结论“理论实训达标一体化”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高职护生的综合护理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以留置导尿术为例,探讨信息化背景下高职护理学基础实训课程多种教学方法融合的效果。方法在2015级高职护理班级中随机整群抽取3个班作为对照组,在2016级高职护理班级中随机整群抽取3个班作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实验组采用信息化教学结合CBL、PBL、TBL多种教学方法融合的教学模式。在教学结束后,采用教学效果调查问卷调查及对比两组护生的操作考核成绩。结果实验组能综合应用知识与技能、培养创新思维能力、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团队协作能力、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沟通能力、增强学习成就感、喜欢本组教学模式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实验组女病人留置导尿术的操作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高职护理学基础实训教学中,信息化教学结合CBL、PBL、TBL多种教学方法融合的模式,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的综合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外科护理学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校2011级护理专业学生81人,随机分为实验组(41人)和对照组(40人)。实验组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结果实验组在期末考试成绩,提高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自我学习能力和临床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及教学满意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适应临床和教学需求,适应目前中职学情,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案例讨论分析法教学模式在《护理科研》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为进一步探索《护理科研》教学改革提供借鉴。方法根据随机的原则,将校本部03级及校五洲科技学院04级本科护理学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部分内容分别采用案例讨论分析法和传统讲授法教学,课程结束后评价两组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结果学习结束后,实验组学生在护理科研的认知方面、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及科研设计能力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学生,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案例分析讨论法教学能激发学生对护理科研的兴趣和潜能,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护理科研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随着护理模式的改变,探讨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以期提高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质量。方法2004年8月-2008年9月将我校2002级2003级护理本科生401名分成两组,2003级(196人)为实验组与2002级(205人)为对照组,实验组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改革后的实验课教学模式,对照组给予原有实验课教学模式授课,用自制调查问卷表进行调查。结果实验组在临床实习期间的技能考试平均成绩,动手能力,临床教师满意度;毕业后用人单位对技能操作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通过改革实验教学考核方式,有针对性地对学生采取不同的实验教学方法,转变学生思想观念,提高教师素质与能力等提高了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多元混合式教学模式在社区护理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某高等院校2019级护理专业168名学生进行社区护理学多元混合式教学,通过综合成绩、护理专业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测评量表等评价教学效果。结果 学生综合成绩为(88.75±3.42)分,成绩合格率为100.0%,作业完成度为100.0%,课程整体满意度为97.6%,课程学习前后自主学习能力测评量表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656,P<0.001)。结论 多元混合式教学模式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自主性与合作沟通能力,实现网络资源、课堂教学与基地实践的紧密衔接。  相似文献   

19.
目的开展内外科护理学课程理论与临床实践同步教学并评价其教学效果,以期为护理教育改革提供借鉴。方法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宁波天一职业技术学院护理学院2006级高职护理专业23班46名学生为实验组,高职护理专业22班49名学生为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内外科护理学课程理论与临床实践同步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课程结束后,两组学生进行统一考试并对实验组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实验组学生考试成绩高于对照组(t=4.6995、7.4526,P〈0.01)。实验组学生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认为沟通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均得到提高。结论内外科护理学课程理论与临床实践同步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认同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和沟通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适合急救护理学的实践教学模式。方法选取2010级护理本科五年制学生46人为实验组,2009级本科学生41人为对照组,两组均采取传统课内理论和实训,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16学时的社区实践教学,对照组未进行社区实践教学。结果实验组理论平均得分(89.76±3.67),实验平均得分(89.23±3.13)(P<0.05),均高于对照组理论平均得分(78.75±8.31),实验平均得分(80.95±6.41)(P<0.05);社区实践教学后实验组学生在自主学习能力、学习积极性、语言表达和人际沟通能力、应变能力、创新能力、职业自豪感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社区实践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理论和实验成绩,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提高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以及灵活运用知识和知识整合创新能力,职业自豪感增强,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