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观察金香丹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大鼠模型心肌组织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3(NLRP3)/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1(Caspase-1)/白细胞介素-1β(IL-1β)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金香丹对MIRI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金香丹高、低剂量组及地奥心血康组,每组10只。造模前7 d开始,金香丹组给予金香丹片高、低剂量(0.72,0.18 g·kg-1)灌胃;假手术组和模型组每天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地奥心血康组给予地奥心血康(1.29 g·kg-1)灌胃。末次灌胃12 h后,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 min,再灌注60 min的方法建立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心电图检测ST段升高评价模型;比色法检测心脏组织肌酸激酶(CK)和乳酸脱氢酶(LDH)水平,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损伤情况,DNA断裂的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情况,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组织NLRP3,Caspase-1和IL-1β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心肌组织中NLRP3,Caspase-1和IL-1β mRNA的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心电图ST段显著升高(P<0.01),心肌组织CK和LDH活性显著增加(P<0.01),心肌组织凋亡细胞显著增加(P<0.01),NLRP3,IL-1β,Caspase-1蛋白和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金香丹高、低剂量组及地奥心血康组心电图ST明显降低(P<0.05,P<0.01),心肌组织CK和LDH活性明显降低(P<0.05,P<0.01),心肌细胞凋亡明显改善(P<0.05,P<0.01),降低NLRP3,IL-1β,Caspase-1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P<0.05,P<0.01);与地奥心血康组比较,金香丹低剂量组心电图ST段明显升高(P<0.05),金香丹高剂量组明显降低(P<0.05),金香丹高、低剂量组和地奥心血康组心肌组织绿色荧光强度明显降低(P<0.05,P<0.01),金香丹高剂量NLRP3,IL-1β,Caspase-1蛋白和mRNA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 金香丹可以降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其可能机制为抑制炎症小体NLRP3,降低IL-1β表达,抑制心肌细胞凋亡,缓解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2.
目的 基于NOD样受体蛋白3(NLRP3)/胱天蛋白酶-1(Caspase-1)/消皮素D(GSDMD)细胞焦亡通路,探讨益气养阴活血方防治糖尿病肾病(DKD)肾脏损伤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随机将50只雄性SD大鼠分为正常组8只、造模组42只。造模组高糖高脂饮食6周后予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诱导建立DKD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缬沙坦组(8.33 mg·kg-1)、益气养阴活血方低、高剂量组(11、22 g·kg-1)。连续灌胃6周后检测各组大鼠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CHO)、甘油三酯(TG)、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及24 h尿蛋白定量(24 h-UTP);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各组大鼠肾组织NLRP3/Caspase-1/GSDMD蛋白及其mRNA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FBG、CHO、TG、BUN、SCr、24 h-UTP及血清IL-1β、IL-18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肾组织病变程度严重,且肾组织NLRP3/Caspase-1/GSDMD蛋白及其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药物组FBG、CHO、TG、BUN、SCr、24 h-UTP及血清IL-1β、IL-18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P<0.01),肾组织病变程度得到改善,且肾组织NLRP3/Caspase-1/GSDMD蛋白及其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P<0.01),以益气养阴活血方高剂量组效果最佳。结论 益气养阴活血方可通过调控NLRP3/Caspase-1/GSDMD通路抑制细胞焦亡,缓解DKD大鼠炎症反应,减轻肾脏病理损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柴胡清肝汤(CHQGT)治疗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GLM)模型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60只雌性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醋酸泼尼松龙组(0.001 8 g·kg-1)、柴胡清肝汤低、中、高剂量组(4.5、8.9、17.8 g·kg-1),采用GLM病变组织与弗氏佐剂混合后的组织匀浆进行造模,造模成功后药物干预组均给予相应的处理因素,正常组、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14 d后肉眼观察小鼠乳腺变化;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取材的乳腺组织病理学改变;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NOD样受体蛋白3(NLRP3)炎症小体、胱天蛋白酶-1(Caspase-1)、白细胞介素-1β(IL-1β) mRNA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olt)检测NLRP3、Caspase-1、IL-1β、白细胞介素-18(IL-18)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肉眼可见乳房明显红肿,且乳腺炎症指数显著升高(P<0.01),病理学改变包括形成以乳腺小叶为中心的肉芽肿,伴见大量淋巴细胞、浆细胞等炎性细胞浸润,模型组大鼠乳腺组织中的NLRP3、Caspase-1及IL-1β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增加(P<0.01),NLRP3、Caspase1、IL-1β和IL-18蛋白的表达显著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大鼠乳房红肿均有改善,柴胡清肝汤中、高剂量组及泼尼松龙组经治后炎症指数均有不同程度下降(P<0.05,P<0.01),乳腺的炎症程度明显改善,病理学方面巨噬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等炎性细胞均有不同程度减少,柴胡清肝汤高剂量组、泼尼松龙组均能够明显下调NLRP3、Caspase-1及IL-1β mRNA的表达(P<0.05,P<0.01),降低NLRP3、Caspase-1、IL-1β和IL-18蛋白的表达(P<0.05,P<0.01)。结论 柴胡清肝汤能够抑制炎症,治疗大鼠GLM,其可能机制与抑制NLRP3/IL-1β信号通路有关,这为“清消法”防治GLM提供了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当归芍药散对β淀粉样蛋白1-42(Aβ1-42)诱导的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模型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对NOD样受体3(NLRP3)/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1(Caspase-1)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 大鼠脑内注射Aβ1-42构建AD动物模型,给予不同浓度的当归芍药散治疗。实验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当归芍药散高、中、低剂量干预组。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动物学习记忆能力;苏木素-伊红(HE)染色和高尔基染色检测神经元形态功能;免疫荧光共定位检测NLRP3炎症小体活化情况;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IL-18 mRNA表达情况;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NLRP3,Caspase-1,IL-1β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显著降低(P<0.01);神经元形态功能受损;炎症因子IL-1β和IL-18 mRNA表达升高,NLRP3炎症小体活化增加,NLRP3,Caspase-1,IL-1β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给予当归芍药散中、高剂量干预后,A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明显增加(P<0.05,P<0.01);神经元形态功能明显恢复;炎症因子IL-1β和IL-18 mRNA表达显著降低,NLRP3炎症小体活化减少,NLRP3,Caspase-1,IL-1β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结论 当归芍药散可能通过调控NLRP3/Caspase-1信号通路抑制炎症小体活化,抑制神经炎症反应,从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糖尿病大血管病变进程,探讨不同剂量抵挡汤对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影响。方法 选取4周龄雄性载脂蛋白E敲除(ApoE-/-)小鼠,采用高脂喂养联合链脲佐菌素(STZ)诱导制备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模型,并随机分为模型组、抵挡汤高、中、低剂量组和辛伐他汀组;并以同批次同周龄ApoE-/-小鼠仅高脂喂养,作为ApoE-/-组;取相同遗传背景的C57BL/6小鼠常规喂养作为正常组。分别于实验第8,20周取材。观察不同时期各组小鼠主动脉病理特点及斑块面积占比,比较各组小鼠血糖、血脂、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主动脉NOD样受体3(NLRP3),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Caspase-1)蛋白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8(IL-18),白细胞介素-1α(IL-1α),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炎症因子。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ApoE-/-组、模型组内斑块占比显著增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能明显降低血管内斑块占比(P<0.05);与正常组比较,ApoE-/-组、模型组主动脉NLRP3,Caspase-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血清中IL-1β,IL-18,IL-1α,TNF-α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能够明显抑制主动脉NLRP3,Caspase-1蛋白的表达,降低血清中IL-1β,IL-18,IL-1α,TNF-α等炎症因子水平(P<0.05),且以中剂量组抑制作用最强(P<0.05)。结论 抵挡汤能独立于降糖、降脂之外改善糖尿病大血管病变,这可能与下调NLRP3,Caspase-1蛋白表达,减轻炎症级联反应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加减薯蓣丸对淀粉样蛋白前体蛋白/早老素1(APP/PS1)痴呆小鼠认知障碍的治疗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10只野生型小鼠设为正常组,40只APP/PS1小鼠,分为模型组,加减薯蓣丸低、高剂量组(14,64 g·kg-1)和多奈哌齐组(1 mg·kg-1),每组10只,正常组、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连续灌胃35 d。给药结束后,Morris水迷宫检测小鼠记忆和空间探索能力;尼氏(Nissl)染色观察小鼠海马神经元形态;免疫组化检测小鼠海马β淀粉样蛋白1-42(Aβ1-42)沉积;免疫荧光检测海马小胶质细胞(MG)标志物离子钙结合衔接分子1(Iba1)和激活状态标志物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小鼠海马NOD样受体3(Nlrp3),接头蛋白指向相关斑点蛋白(ASC),半胱氨酸蛋白酶-1(Caspase-1)通路及白细胞介素-1β(IL-1β)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海马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8(IL-18)mRNA的表达。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记忆和空间探索能力明显降低(P<0.05),海马神经元数量减少,Aβ1-42沉积增多,MG激活标记物Iba1,iNOS增加,Nlrp3,ASC,Caspase-1,IL-1β蛋白的表达均明显增高(P<0.05),IL-1β,IL-18,TNF-α mRNA表达均明显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加减薯蓣丸组能够明显改善APP/PS1小鼠的空间探索能力和记忆能力(P<0.05),增加海马神经元数量,减少Aβ1-42沉积,减轻MG的激活,降低Nlrp3,ASC,Caspase-1,IL-1β蛋白的表达(P<0.05),减少炎症因子mRNA的表达(P<0.05)。结论 加减薯蓣丸能够通过抑制Nlrp3/ASC/Caspase-1通路,降低APP/PS1小鼠海马IL-1β等炎症因子的表达,缓解神经炎症,减轻阿尔兹海默症(AD)病理损伤。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对抑郁大鼠海马NOD样受体蛋白3(NLRP3)炎症小体通路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平均分为6组,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柴胡加龙骨牡蛎汤高、中、低剂量组,NLRP3抑制剂(MCC950)组。除正常组外,其余采用孤养联合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CUMS) 21 d,制备抑郁大鼠模型。柴胡加龙骨牡蛎汤高、中、低组分别灌胃13,6.5,3.25 g·kg-1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溶液,MCC950组腹腔注射1 mg·kg-1,正常组、模型组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给药21 d期间持续追加造模。采用糖水偏好实验(SPT)和新奇摄食实验评价大鼠的抑郁行为,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海马组织匀浆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IL-18含量,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海马中NLRP3,凋亡相关微粒蛋白(ASC)及半胱氨酸天门冬氨酸蛋白水解酶-1(Caspase-1)蛋白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糖水偏好率显著降低(P<0.01),新奇摄食时间显著延长(P<0.01);海马组织中NLRP3,ASC,Caspase-1蛋白表达显著增强(P<0.01),IL-1β和IL-18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柴胡加龙骨牡蛎汤高、中组糖水偏好率显著提高(P<0.01),新奇摄食时间显著缩短(P<0.01);海马中NLRP3,ASC,Caspase-1蛋白表达明显减弱(P<0.05,P<0.01),IL-1β和IL-18水平显著降低(P<0.01)。结论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可减轻CUMS诱导的抑郁行为,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LRP3炎症小体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参芪抑瘤方干预细胞焦亡在抗肿瘤效应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随机抽取10只BALB/c小鼠(雄性)作为正常组,余40只建立肝癌小鼠异位移植瘤模型,建模5 d后随机分为模型组、顺铂组[2.5×10-3 g·kg-1·(3 d)-1]、参芪抑瘤方组(27 g·kg-1·d-1)、联合组(参芪抑瘤方+顺铂)。正常组与模型组以等量生理盐水灌胃,连续干预10 d,观察各组小鼠一般情况,干预结束后,称量小鼠瘤体质量,计算抑瘤率,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肿瘤组织病理变化;检测小鼠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小鼠肿瘤组织细胞DNA损伤情况;免疫组化(IHC)、免疫荧光(IF)及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瘤组织中NOD样受体蛋白3(NLRP3)、胱天蛋白酶-1(Caspase-1)、消皮素D(GSDMD)蛋白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瘤组织中白细胞介素(IL)-1β和IL-18的含量。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精神状态差,倦卧懒动,毛色暗淡;肝功能检测血清ALT、AST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小鼠精神状态明显好转,且各给药组均可不同程度抑制瘤体生长,肿瘤质量均下降,其中联合组抑瘤率最强(P<0.01);HE染色示,模型组小鼠肿瘤组织病理形态学病变显著,各给药组均有一定程度改善,以参芪抑瘤方组及联合组细胞核,溶解破裂更为明显;肝功能检测中,参芪抑瘤方组及联合组小鼠血清ALT、AST水平均下降显著(P<0.01);各给药组炎症因子IL-1β和IL-18均下降(P<0.05,P<0.01);TUNEL染色示各给药组干预后TUNEL染色阳性降低(P<0.05,P<0.01),以顺铂组和参芪抑瘤方组降低显著(P<0.01);Western blot、免疫组化、免疫荧光在肿瘤组织中检测发现,各给药组NLRP3、Caspase-1、GSDMD蛋白表达水平均下降(P<0.05,P<0.01)。与顺铂组比较,参芪抑瘤方组和联合组小鼠精神状态佳,瘤体形态规则,联合组小鼠肿瘤质量下降(P<0.05);参芪抑瘤方组ALT和AST水平下降(P<0.05);参芪抑瘤方组和联合组IL-1β和IL-18均下降(P<0.05,P<0.01),以联合组最为明显(P<0.0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联合组小鼠肿瘤组织中GSDMD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免疫荧光检测发现参芪抑瘤方组NLRP3在肿瘤组织中表达显著降低(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参芪抑瘤方组及联合组NLRP3蛋白表达水平下降显著(P<0.01),联合组Caspase-1蛋白表达水平下降显著(P<0.01);GSDMD蛋白表达下降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参芪抑瘤方联合顺铂具有明显抑瘤作用,其抗肿瘤作用可能是通过下调NLRP3/Caspase-1/GSDMD炎性焦亡途径抑制细胞焦亡,缓解肝癌小鼠的炎症反应,达到抗肿瘤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基于Nod样受体蛋白3(NLRP3)炎性小体通路探讨酸枣仁汤改善睡眠剥夺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实验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艾司唑仑组(5.4×10-4 g·kg-1·d-1),酸枣仁汤低剂量组(4.59 g·kg-1·d-1),酸枣仁汤高剂量组(18.36 g·kg-1·d-1)。除正常组外,其他组构建睡眠剥夺动物模型,造模与给药同时进行,连续给药30 d。应用水迷宫评价小鼠学习记忆力;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小鼠海马中Nod样受体蛋白3(NLRP3),半胱天冬酶募集结构域的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1(Caspase-1),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8(IL-18)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上平台潜伏期,游泳总路程和第1次抵原平台时间则显著增加(P<0.01),穿越平台次数和目标象限时间减少(P<0.01);与模型组比较,酸枣仁汤低剂量组和酸枣仁汤高剂量组大鼠上平台潜伏期,游泳总路程和第1次抵原平台时间不同程度减少(P<0.05,P<0.01),穿越平台次数和目标象限时间明显增加(P<0.05,P<0.01),艾司唑仑组变化不显著。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中NLRP3,ASC,Caspase-1,IL-1β,IL-18 mRNA和蛋白表达量明显升高(P<0.05,P<0.01);与模型组大鼠比较,酸枣仁汤低剂量组和酸枣仁汤高剂量组大鼠海马中NLRP3,ASC,Caspase-1,IL-1β,IL-18 mRNA表达量均有不同程度降低(P<0.05),艾司唑仑组大鼠海马中NLRP3,ASC,Caspase-1,IL-1β,IL-18 mRNA表达量也有所减少,但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 酸枣仁汤可改善睡眠剥夺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其机制与抑制海马NLRP3炎性小体通路,减轻神经炎性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黄连温胆汤含药血清对胰岛素抵抗体外模型细胞焦亡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设置黄连温胆汤含药血清组和空白血清组,将SD大鼠随机分为2组,按照体表面积换算分别予7.8 g·kg-1·d-1的黄连温胆汤药液和同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提取并配制空白血清及不同浓度的含药血清;采用棕榈酸钠处理HepG2细胞构建胰岛素抵抗模型,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盐酸二甲双胍组、空白血清组、黄连温胆汤含药血清高剂量组、黄连温胆汤含药血清中剂量组、黄连温胆汤含药血清低剂量组,培养24 h后应用1×10-7 mol·L-1胰岛素处理各组细胞15 min,收集细胞上清,采用葡萄糖氧化酶(GOD-POD)法测定各组细胞葡萄糖的含量,并计算葡萄糖消耗量及抑制率,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筛选黄连温胆汤含药血清最佳剂量。将HepG2细胞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黄连温胆汤含药血清组,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各组细胞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8(IL-18)的含量,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组NOD样受体蛋白3(NLRP3) 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机制部分将HepG2细胞随机分为空白组、空载体组、NLRP3过表达组、空载体+IR组、空载体+IR+黄连温胆汤含药血清组、NLRP3过表达+IR组、NLRP3过表达+IR+黄连温胆汤含药血清组,GOD-POD法测定各组细胞葡萄糖的含量,并计算葡萄糖消耗量。ELISA检测各组细胞IL-1β、IL-18释放水平;Real-time PCR、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各组细胞胱天蛋白酶-1(Caspase-1)、消皮素D(GSDMD)及NLRP3 mRNA及蛋白的表达;免疫荧光技术检测NLRP3、GSDMD和Caspase-1的表达。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葡萄糖消耗量显著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黄连温胆汤含药血清高剂量组葡萄糖消耗量升高最为显著(P<0.01)。与空白组比较,IR-HepG2细胞IL-1β、IL-18释放水平和NLRP3 mRNA与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黄连温胆汤含药血清可明显降低IR-HepG2细胞上清IL-1β、IL-18、NLRP3 mRNA与蛋白的表达(P<0.05,P<0.01)。与空白组、空载体组比较,NLRP3过表达可显著降低细胞葡萄糖消耗量(P<0.01);与空载体+IR组比较,NLRP3过表达可明显上调IL-1β、IL-18水平和NLRP3、Caspase-1、GSDMD的mRNA及蛋白水平(P<0.05,P<0.01);与NLRP3+IR组比较,黄连温胆汤含药血清可明显逆转上述指标(P<0.05,P<0.01)。结论 高脂诱导IR-HepG2细胞的胰岛素敏感性与炎症及NLRP3表达密切相关。黄连温胆汤含药血清通过靶向抑制NLRP3/Caspase-1信号通路改善IR-HepG2细胞焦亡,为胰岛素抵抗及2型糖尿病的预防与治疗提供新靶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MS)联用技术,对西南银莲花Anemone davidii根茎的皂苷类化学成分进行鉴定。方法 采用Welch C18色谱柱(100 mm×2.1 mm,1.7 μm),以0.1%甲酸水(A)-乙腈(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进行色谱分离;质谱采用电喷雾(ESI)离子源,在负离子模式下采集数据,运行时间40.25 min,使用质谱分析软件中的目标化合物筛查法,通过保留时间、精确相对分子质量和二级质谱裂解碎片鉴定监测到的化学成分。结果 包括常春藤型皂苷及齐墩果酸型皂苷在内的52个三萜皂苷类成分得到良好的分离和鉴定,47个为该植物中首次发现,其中有9对同分异构体。结论 该方法快速、准确,为西南银莲花的化学成分鉴定提供一种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刘晓昱  赖瑛 《中草药》2018,49(2):313-317
目的制备白芷香豆素储库型贴剂,考察其体外释药特性和离体皮肤渗透性,筛选有效的透皮吸收促进剂,提高白芷香豆素的透皮吸收速率。方法选取羟丙甲纤维素为储库介质,以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膜为控释膜,制备白芷香豆素储库型透皮贴剂。用Franz扩散池进行乳猪离体皮肤渗透实验,用HPLC测定欧前胡素量,考察凝胶用量、药物用量、促渗剂对药物透皮速率的影响,并对优选的贴剂进行体外释放研究。结果最佳处方为1%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1%白芷香豆素、3%肉豆蔻酸异丙酯、3%氮酮;由该处方制得的贴剂稳态透皮速率(Js)达到0.713μg/(cm2·h),体外释放速率接近零级。结论储库型白芷香豆素贴剂有较高的经皮渗透速率,体外释药完全,有望成为新型的透皮制剂。  相似文献   

13.
罗静  裴瑾  康亚兰  刘薇  刘维  陈翠平  吴清华 《中草药》2014,45(18):2691-2695
目的克隆中药橘核主要来源品种椪柑Citrus reticulata的柠檬苦素-UDP-葡萄糖基转移酶(limonoid-UDP-glucosyl transferase gene,LGT)基因,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及表达分析为橘核有效成分合成及调控机制研究提供基础。方法克隆获得LGT序列,通过生物信息学对该基因蛋白的特征进行分析,构建LGT与相关物种LGT的系统进化树,利用RT-PCR分析橘皮、橘肉以及橘核中LGT基因表达量,并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测序所得椪柑LGT序列全长为1 530 bp,具有1 509 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编码502个氨基酸。并对其蛋白二级、三级结构进行了分析和预测。基因表达分析结果发现椪柑LGT基因在橘核中表达量最低,其次为橘皮,表达量最高为橘肉。结论成功克隆、分析并表达了椪柑LGT基因,为橘核中柠檬苦素类物质合成及调控机制研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4.
李芳  杨培民  曹广尚 《中草药》2015,46(2):240-244
目的考察白花蛇舌草醇提物中5种黄酮类成分在大鼠肠道的吸收特性。方法采用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运用HPLC-DAD法测定肠灌流液中芦丁、异槲皮苷、槲皮苷、槲皮素和山柰酚,计算各黄酮类成分在大鼠小肠的吸收参数。结果白花蛇舌草黄酮类成分在大鼠肠道的有效渗透系数(Peff)均较小;白花蛇舌草总黄酮质量浓度为0.5~4.0 g/L时,吸收速率常数(Ka)、Peff值差异无显著性;在2.0 g/L下,芦丁、异槲皮苷、槲皮苷、槲皮素和山柰酚的Ka分别为0.011 3、0.015 4、0.010 2、0.030 5、0.027 5 min-1;芦丁和异槲皮苷在不同肠段的Ka顺序分别为回肠十二指肠空肠≈结肠,空肠十二指肠回肠≈结肠。结论白花蛇舌草中5种黄酮类成分吸收均呈一级动力学过程,提示为被动扩散吸收;各黄酮成分之间的吸收有差异性,黄酮苷类成分的Ka值小于黄酮苷元;各黄酮成分在不同肠段均有吸收,芦丁和异槲皮苷的最佳吸收部位分别为回肠和空肠。  相似文献   

15.
黄琼林  梁凌玲  何瑞  詹若挺  陈蔚文 《中草药》2013,44(14):1979-1983
目的 筛选合适的内参基因用于青天葵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的校正.方法 以毛唇芋兰3个组织(叶片、叶柄和球茎)为材料,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探讨18S rRNA、actin、ubiquitin、EF-lα和β-tubulin 5个常用内参基因在毛唇芋兰不同组织中表达差异.利用GeNorm和NormFinder软件比较各内参基因的Ct值,以分析他们在青天葵3个组织的表达稳定性.结果 5个内参基因的表达稳定性各异,GeNorm软件分析结果表明,稳定性β-tubulin=EF-lα>ubiquitin>actin> 18S rRNA;NormFinder软件结果显示β-tubulin稳定性最好,EF-1α次之,18S rRNA则最差.两个不同软件分析结果一致.结论 β-tubulin可作为毛唇芋兰不同组织中基因表达差异分析的校正内参基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建立以2-异丁基苹果酸葡萄糖氧基苄酯类对照提取物为对照的白及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ZORBAX Eclipse Plus C18(100 mm×2.1 mm,1.8μm)色谱柱,流动相为0.05%磷酸水溶液(A)-乙腈(B),梯度洗脱,柱温35℃,体积流量0.15 mL/min,进样体积为2μL,检测波长为220 nm。分别采用对照品法和对照提取物法测定17批白及饮片中1,4-二[4-(葡萄糖氧)苄基]-2-异丁基苹果酸酯-2-葡萄糖苷(2-O-葡萄糖基白及苷)、1-[4-(葡萄糖氧)苄基]-2-异丁基苹果酸酯(手参苷Ⅰ)、1,4-二[4-(葡萄糖氧)苄基]-2-异丁基苹果酸-2-(6-O-乙酰基)葡萄糖苷(手参苷Ⅲ)、1,4-二[4-(葡萄糖氧)苄基]-2-异丁基苹果酸酯(白及苷)4个成分的含量,并进行比较。结果 2-异丁基苹果酸葡萄糖氧基苄酯类对照提取物中2-O-葡萄糖基白及苷、手参苷Ⅰ、手参苷Ⅲ、白及苷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进样精密度RSD值在0.001%~0.58%,重复性RSD值在0.27%~0.53%,4种成分的加样回收率在98....  相似文献   

17.
壮药龙骨风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卢汝梅  曹敏  廖彭莹  韦建华 《中草药》2013,44(16):2195-2199
目的 研究壮药桫椤Alsophila spinulosa茎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聚酰胺、Sephadex LH-20柱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龙骨风95%乙醇和5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东北贯众醇-30-O-β-D-吡喃木糖苷(1)、海松酸(2)、9α-羟基-1β甲氧基石竹烷醇(3)、6β-羟基-24-乙基-胆甾-4-烯-3-酮(4)、十六烷酸甘油酯(5)、丁香烷二醇(6)、decumbic acid (7)、正二十四烷(8)、对香豆酸-4-O-β-D-吡喃葡萄糖苷(9)、反式咖啡酸-4-O-β-D-吡喃葡萄糖苷(10)、桫椤诺生A (11)、原儿茶醛(12)、原儿茶酸(13)、豆甾烷-3,6-二酮(14)、β-谷甾醇(15)和胡萝卜苷(16).结论 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龙骨风新苷A,化合物2~11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8.
RP-HPLC法同时测定不同产地连翘中的7种成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付云飞  李清  毕开顺 《中草药》2013,44(8):1043-1046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连翘中咖啡酸、连翘酯苷B、连翘酯苷A、芦丁、金丝桃苷、连翘苷、牛蒡子苷元7种化学成分的HPLC方法.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以Inertsil ODS-3 C18 (250 mm×4.6 mm,5μm)为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2%磷酸水,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75 nm,体积流量为1.0 mL/min,柱温为30℃.结果 在上述色谱条件下,咖啡酸、连翘酯苷B、连翘酯苷A、芦丁、金丝桃苷、连翘苷、牛蒡子苷元获良好分离,分别在18.24~91.20、5.88~29.40、132.60~663.00、8.34~41.70、1.96~9.80、7.60~38.00、11.34~56.70 μg/mL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7%、96.7%、102.6%、101.3%、93.2%、91.8%、96.7%,RSD分别为2.3%、1.4%、2.4%、2.2%、1.0%、1.0%、13%.结论 该方法分离度好,简便快速,可用于同时检测连翘中7种成分的量,为连翘的质量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法(UPLC-Q-TOF-MS)分析当药中主要成分。方法:采用 LC-TripleTOF~?5600~+进行分析,色谱柱为 Kinetex XB-C_(18) (100 mm×2.1 mm,2.6 μm),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0.3 mL·min~(-1),柱温20℃,质谱定性鉴别采用正离子和负离子扫描模式,扫描质量数为m/z 100~1000。使用PeakView 2.0质谱图分析软件对所得到的母离子、同位素离子及碎片离子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对照品指认、软件预测分析并结合文献报道,共鉴定出当药中29个化合物,包括7个环烯醚萜类、13个(口山)酮类、4个黄酮类、2个三萜类、2个生物碱类和1个核苷类成分。其中10个成分为首次在当药中报道。结论:所建立的UPLC-Q-TOF-MS可为鉴定当药中的化学成分提供一种快速、高效的方法;对当药中的主要成分进行了整理,为其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多元质量评价方法的建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建立一种结合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HPLC/TOF-MS)及高效液相色谱离子阱多级质谱(HPLC/IT-MSn)对补骨脂药材进行化学成分定性分析的方法。方法 HPLC色谱分离采用Phenomenex luna C18(5 μm)反相色谱柱为分析柱,0.1%甲酸水溶液-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54 nm;质谱定性采用飞行时间质谱结合离子阱多级质谱,正负离子模式扫描。结果 在优化的液质联用条件下,飞行时间质谱筛查出13种成分的分子式,采用离子阱多级质谱鉴定分析此13种成分。结论 HPLC/TOF-MS和HPLC/IT-MSn联合的分析方法,为中药的多成分分析提供了一种有效、可靠的新模式,此模式也同样适用于其他复杂体系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