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3 毫秒
1.
目的:探讨夜间氧疗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重要性。方法:对96例患者随机分为吸氧组(A组)和停氧组(B组),观察日间和夜间氧饱和度的变化。结果:A、B两组夜间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坚持夜间氧疗可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氧饱和度。  相似文献   

2.
复方丹参注射液对冠心病患者硝酸酯耐药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复方丹参注射液对冠心病患者硝酸酯耐药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将84例入选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消心痛组)、B组(消心痛加复方丹参注射液组)、C组(消心痛加维生素C组),3组消心痛用法均为15mg,每天4次,治疗时间均为10天。观察临床耐药情况、血压,分别于治疗前后用彩色多普勒检测肱动脉基础内径值(DO)、加压后肱动脉舒张反应[D1,即血流介导血管内径扩张(flow-mediated vasodilation,FMD)]和含服硝酸甘油后的血管舒张反应(D2),并采血栓测内皮素-1(endothelin-1,ET-1)、内皮源型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eNOS)基因ITIRNA表达。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endothelial-dependent vasodilation,EDD)以(D1-DO)/DO×100%表示,非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endothelial-independent vasodilation,EID)以(D2-DO)/D0×100%表示。结果(1)B(28.57%)、C(35.7l%)两组临床耐药的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64.28%),B、C组间差异无显著性。(2)治疗后A组血压回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C组虽有回升,但仍较治疗前低;B组无明显回升。B、C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3)治疗后A组EID降低,B、C组EDD提高(P<0.05),B、C两组EDD、EID高于A组(P<0.05),B组EDD高于C组(P<0.05)。(4)治疗后B组ET-1 mRNA表达下降,eNOS mRNA表达升高,c组eNOS mRNA表达也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与A组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但c组eNOS mRNA表达低于B组(P<0.05)。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能部分阻止硝酸酯耐药的发生,优于维生素C,其机制可能与其调节eNOS、ET-1 mRNA表达及保护血管内皮功能等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GBE)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血清及肺组织中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1(IL-1)、白介素-8(IL-8)的影响。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5只,分别记为A组(正常对照组)、B组(COPD对照组)、C组(GBE干预组)和D组(红霉素干预组)。除A组外其他组大鼠通过香烟熏吸联合气道内注入脂多糖的方法造模。造模完成后每组随机取2只大鼠处死并取组织切片进行病理检查。A组和B组在造模成功后2周内给予生理盐水0. 4 m L/(kg·d),C组给予GBE 0. 4 m L/(kg·d),D组根据体表面积换算方法给予红霉素100 mg/kg2。实验结束后检测各组大鼠血清及肺组织中CRP、IL-1、IL-8水平。结果:B、C、D组血清和肺组织CRP水平均明显高于A组(P 0. 05),C、D组血清和肺组织CRP水平相较B组有明显降低(P 0. 05),其中C、D组两组相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 B、C、D组血清和肺组织IL-1水平均明显高于A组(P 0. 05),C、D组血清和肺组织IL-1水平相较B组有明显降低(P 0. 05),其中C、D组两组相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 B、C、D组血清和肺组织IL-8水平均明显高于A组(P 0. 05),C、D组血清和肺组织IL-8水平相较B组有明显降低(P 0. 05),其中C、D组两组相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GBE能够有效降低COPD大鼠血清及肺组织中CRP、IL-1、IL-8水平,抑制气道和全身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4.
王维益  刘建博  雷源 《新中医》2013,(11):27-29
目的:观察肺康膏方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肺脾两虚证患者的疗效。方法:将60例COPD稳定期肺脾两虚证患者随机分为膏方组和西药组各30例,膏方组予肺康膏方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西药组予常规西药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8周,治疗前后测定中医证候积分、生活质量评估问卷(CAT)评分、肺通气功能及6rain步行距离(6MWD)。结果:总有效率膏方组80.00%,西药组56.67%,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膏方组中医证候积分及CAT积分均低于西药组,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组肺功能指标FEV,%、FEV./FVC%~E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6MWD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提示膏方组6MWD改善更明显。结论:肺康膏方联合常规西药治疗COPD稳定期肺脾两虚证患者较单用常规西药治疗更具临床优势,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针灸“双固一通”法对老年实验性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大鼠心电图的影响 ,探讨固护正气在治疗疾病中的作用。方法  40只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 ( A组 )、急性心肌缺血造模组 ( B组 )、针灸“双固一通”法治疗组 ( C组 )、针灸单纯通泻疗法治疗组 ( D组 ) ,测定心率及心电图双极标准肢体导联 导联 ST段、T波的高度。结果 造模后 5 m in,ST 、T 明显升高 ,B、C、D组与 A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 P<0 .0 1) ,同时 ,心率明显减慢 ,B、C、D组与 A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0 .0 1) ,且 C、D组与 B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 P<0 .0 1,P<0 .0 5 ) ,C组与 D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 P<0 .0 5 )。造模后 2 0m in,B、C、D组 ST 及 T 高度均开始逐渐下降 ,自身前后比较 ,均有显著性差异 ( P<0 .0 5 ) ,且 C、D组与 B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 P<0 .0 1,P<0 .0 5 ) ,C组与 D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 P<0 .0 5 )。结论 针灸“双固一通”法可明显提高大鼠抗心肌缺血损伤能力 ,较之单纯针灸通泻法效果更好 ;固护正气在治疗疾病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除湿止痒合剂治疗湿疹的疗效,并探讨其对患者血清IL-4水平的影响。方法将90例急性、亚急性湿疹患者随机分为除湿止痒合剂治疗组(A组)、西可韦对照组(B组)及中西药物联合对照组(C组),每组30例;均以2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各组疗效及血清IL-4水平的变化。结果①A组总有效率为83.33%,B组总有效率为63.33%,C组总有效率为86.67%,A组及C组疗效均明显优于B组(P<0.05);A组与C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A组治疗后血清IL-4水平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B组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与B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除湿止痒合剂治疗湿疹疗效显著,对患者的免疫功能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颅针与头针对急性脑梗死(CI)效应机制的差异。方法:分别采用单纯药物(A组)和针刺颅骨缝区(冠状缝、矢状缝、人字缝等)加药物(B组)、针刺标准化头针方案穴区(对侧顶颞前斜线、顶颞后斜线)加药物(C组)治疗急性CI患者各20例,对照观察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结果:治疗前后A组血清VEGF含量变化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B组、C组血清VEGF含量升高差异显著(P<0·01,P<0·05),与A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B组治疗后VEGF水平与C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颅针加药物治疗对急性脑梗死血清内皮生长因子的影响与标准头针加药物治疗相当。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通痹合剂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0例AS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通痹合剂组:给予通痹合剂治疗;柳氮磺吡啶组:给予柳氮磺吡啶肠溶片治疗。服药6月后。采用国际AS评价组推荐的疗效标准ASAS20,观察病情活动指数、病人总体评价、总体肿胀关节指数、患者躯体功能、骨骼和肌肉系统活动度、实验室炎性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通痹合剂组满意率为82.5%,柳氮磺吡啶组满意率为55.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临床症状各项指标均有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除肿胀关节总数,2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胸廓活动度、Schober、指地距、脊椎左屈、脊椎右屈、脊椎后仰等指标均有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除脊椎左屈、脊椎右屈、枕墙距,2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血沉、C反应蛋白均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血沉、C反应蛋白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通痹合剂治疗AS疗效确切,且疗效优于柳氮磺吡啶。  相似文献   

9.
四君子汤对小鼠膀胱癌化疗的减毒增效作用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中药四君子汤对小鼠膀胱癌化疗的减毒增效作用。方法 采用小鼠膀胱癌细胞接种于T739小鼠皮下,动物随机分为8组:对照组,丝裂霉素C(mitomycin C,MMC)常规剂量组,MMC小剂量组,四君子汤大剂量组,四君子汤中剂量组,四君子汤小剂量组,联合用药(四君子汤大剂量+MMC常规剂量)A组,联合用药(四君子汤大剂量+MMC小剂量)B组;每组于接种癌细胞24h后分别给药;用药14天后分别检测各组小鼠的抑瘤率、腹腔巨噬细胞活性,观察小鼠荷瘤生存时间及治疗7天后血白细胞数的变化。结果 四君子汤大剂量组的荷瘤小鼠生存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四君子汤中、小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MMC常规组的抑瘤率最高,但荷瘤生存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联合用药B组的小鼠荷瘤生存时间最长,达到(32.7±1.3)天,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联合用药B组除抑瘤率低于MMC常规组及联合用药A组,血白细胞数及巨噬细胞活性均优于MMC各剂量组及联合用药A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 四君子汤联合小剂量MMC化疗可以有效抑制小鼠膀胱肿瘤生长,具有增效减毒之作用。  相似文献   

10.
范平 《山东中医杂志》2005,24(7):405-407
目的:观察参附强心合剂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方法:108例患者中医辨证为心阳虚兼痰瘀阻滞型,随机分组。A组36例,给予参附强心合剂;B组36例,予参附强心合剂,加用地高辛0·125mg/d;C组36例,予地高辛0·25mg/d,疗程均为1月。结果:A、B、C三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8·89%、94·44%、80·56%,C组与A、B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疗效以B组为优(P<0·05)。结论:参附强心合剂不仅能明显改善CHF患者的心功能,而且与小剂量地高辛治疗CHF有协同作用,能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估运动训练及呼吸肌锻炼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为患者的健康管理和生命质量的提高提供帮助.方法 73例COPD缓解期患者随机分为肺康复组(35例)与对照组(38例),肺康复组给予运动训练、呼吸肌锻炼及常规药物治疗措施,对照组仅在常规取药治疗,测定治疗前和治疗后8周PaO2、PaCO2、FEV10.0、FEV1.0/FVC、6分钟步行距离(6MWD)、SGRQ生活质量积分(QOL).评估两组患者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结果 肺康复组患者治疗后的PaO2、PaCO2、FEV1.0、FEV1.0/FVC有改善,SGRQ生活质量积分、6分钟步行距离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动训练及呼吸肌锻炼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运动耐力的提升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BIS监测对电针刺激复合硬膜外麻醉用于妇科手术的麻醉效果评价。方法 择期妇科手术患者60例,ASA Ⅰ~Ⅱ级,年龄20~60岁,行硬膜外麻醉,随机分为3组:咪达唑仑组,给予咪达唑仑0.04 mg/kg;针麻组,足三里、三阴交穴位予以针刺连续刺激,频率30~100 Hz;咪达唑仑加针麻组,给予咪达唑仑0.04 mg/kg和足三里、三阴交穴位连续针刺刺激。监测3组患者围手术期脑电双频指数(BIS)值、血压(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和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 3组患者的BIS值与麻醉前比较均有下降(P<0.05),但在切皮时针麻组BIS值最高(P<0.05),咪达唑仑加针麻组BIS值最低(P<0.05),填塞纱布时,针麻组BIS值高于其他两组(P<0.05)。咪达唑仑组患者VAS评分在术后8 h、24 h高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 BIS值可以作为针刺复合硬膜外麻醉效果评价的客观指标。针麻具有一定的镇静、镇痛作用,能有效的缓解术后疼痛。  相似文献   

13.
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期瘀血舌象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期患者瘀血舌象与血气分析、病情轻重的关系。方法 :按舌象变化将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期患者分为瘀血舌象组和非瘀血舌象组 ,并进行临床病情程度判断 ,在入院24h内作血液气体分析。结果 :瘀血舌象组患者临床病情较非瘀血舌象组为重 ,并发肺心病例数较非瘀血舌象组多 ,统计学处理均有显著性差异 (P<0.05) ,血气分析结果显示瘀血舌象组患者 pH ,PaCO2 和SaO2 较非瘀血舌象组有显著性差异 (P<0.05或P<0.01)。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期瘀血舌象组病情较非瘀血舌象组重 ,PaCO2 的升高与SaO2 的下降是慢性阻塞性肺病瘀血舌象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小青龙汤加味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急性加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COPD急性加重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30例。常规治疗组采用常规疗法治疗;联合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服用小青龙汤加味。应用肺功能仪检测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 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first second, FEV1)、FEV1/FVC,并检测动脉氧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arterial oxygen, PaO2)和CO2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 PaCO2)。结果治疗后,联合治疗组FVC[(1.94±0.26)L比(1.55±0.33)L,t=-2.201]、 FEV1[(1.34±0.24)L 比(0.99±0.25)L , t =-6.004]和 PaO2[(86.12±13.26)mmHg 比(80.02±12.75)mmHg,t=-14.158]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86.7%比70.0%;χ2=2.095,P=0.036)。结论小青龙汤结合常规疗法可改善 COPD 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症状、体征、动脉血气和肺功能,且疗效优于常规疗法。  相似文献   

15.
唐万云  曾玉英  汪秀玲  陈阳正 《陕西中医》2020,(11):1576-1579,1583
目的:研究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使用益气活血方疗效及其对肺功能、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COPD稳定期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观察组服用西药加益气活血方,均治疗3个月。观察治疗结束后临床疗效,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第1秒用力肺活量(FEV1)、最大肺活量(FVC)、FEV1/FVC及血气指标,记录治疗前后血清及痰诱导液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统计治疗前后慢阻肺评估测试问卷(CAT)和呼吸困难指数(mMRC)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临床有效率为86.00%,高于对照组74.00%(P<0.05)。观察组治疗后FEV1、FVC、FEV1/FVC均高于对照组(P<0.05);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血气指标改善较好(P<0.05); 两组治疗后血清IL-8、TNF-α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诱导痰上清液IL-8、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治疗后CAT量表、mMRC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活血方治疗COPD稳定期的疗效较好,可通过改善血气指标、肺部功能及痰液中炎症因子,进而改善药物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探讨大蒜治疗糖尿病的作用机制,观察了大蒜对四氧嘧啶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血糖水平以及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和抗氧自由基酶类活性的影响。方法:对正常对照组、糖尿病对照组和补大蒜组大鼠体内的上述指标作了检测。结果:补大蒜组大鼠血糖水平明显低于糖尿病对照组(P<0.01);血浆、胰腺和肌肉 LPO 含量显著低于糖尿病对照组(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在肝、胰腺和肌肉内明显高于糖尿病对照组;红细胞、肝和肌肉内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明显高于糖尿病对照组(P<0.05)。结论:该结果提示大蒜具有降低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血糖的作用,其与提高抗氧自由基酶类活性及抗过氧化伤害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补中益气汤合二陈汤联合针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睡眠和通气参数、高凝状态、免疫功能及心肺功能影响。方法将2015年3月—2018年3月在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治疗的80例COPD合并OSAHS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及补中益气汤合二陈汤及针刺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睡眠和通气指标[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最长呼吸暂停时间(LAT)、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夜间平均血氧饱和度、血氧饱和度低于90%的时间占睡眠总时间百分比(SIT90%)]、Epworth嗜睡量表评分(ESS)、改良呼吸困难指数(mMRC)、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量表(CAT)评分、凝血-纤溶功能指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体(D-D)]、免疫功能指标(CD4^+、CD3^+、CD4^+/CD8^+、IgA、IgG、IgM)、心肺功能指标[最大摄氧量占预计值百分比(VO 2max%pred)、最大摄氧量峰值占预计值百分比(peakVO 2%pred)、无氧阈值(AT)、摄氧量功率比值(VO 2/WR)、二氧化碳通气当量(VE/VCO 2)、呼吸储备(VEmax/MVV)]的变化,统计2组治疗8周后总体疗效。结果2组治疗后睡眠和通气指标、ESS评分、mMRC评分、CAT评分、凝血-纤溶功能指标、免疫功能指标、心肺功能指标均明显改善(P均<0.05);且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以上指标改善更明显(P均<0.05)。观察组治疗8周后总有效率为90.0%(36/40),对照组为72.5%(29/4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补中益气汤合二陈汤联合针刺治疗较西医治疗可显著缓解COPD合并OSAHS患者低通气下的嗜睡及缺氧状态,并降低机体高凝状态,提高免疫功能,从而有利于心肺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18.
补肾培元为主治疗绝经后冠心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补肾培元为主与激素替代治疗绝经后冠心病患才的的疗效。方法:选择绝经5年以上者,无冠心病的健康人25例为第1组,50例有冠心病的患者,将其中伴有或曾有栓塞病、子宫肌瘤、乳腺肿瘤等雌激素使用禁忌症的25例设为第2组(采用补肾培元为主治疗);对无以上伴发病的25例设为第3组(采用激素替代治疗)。第2、3组于实验前1个月停用降脂药,观察3.5个月,实验前后检测血雌二醇(E2)、血脂诸项指标。结果:治疗前2、3组E2水平显著低于健康人组,血脂各项指标显著异常(P<0.01),治疗后血脂诸指标均显著改善(P<0.05或P<0.01);第3组治疗后E2水平显著升高(P<0.01),<56岁者中90%表现撤退性出血;第2组治疗后E2水平轻度升高者没有发现撤退性出血,症状体征改善优于第3组。结论:采用补肾培元为主治疗绝经后冠心病患者,紊乱的血脂谱被纠正,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与激素替代治疗比较,E2水平只轻度增高,避免了因子宫内膜过度增生而癌变的可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药补肾复脉液对缺氧内皮细胞内皮型一氧化氮合成酶(eNOS)和内皮素(ET-1)mRNA转录水平的影响及其对缺氧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取培养的胎儿脐静脉内皮细胞,随机分为空白组、缺氧组、西药组及中药组,分别给予10%的空白兔血清,10%的空白兔血清,10%的含维生素C兔血清,10%的含补肾复脉液兔血清,除空白组外,同时通入95%N2加5%CO2混合气孵育(缺氧)4h,采用异硫氰酸胍-酚-氯仿法提取各组细胞总RNA,以GAPDH为内对照,将RT-PCR扩增产物用1%的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紫外灯下观察各组细胞eNOSmRNA和ET-1mRNA表达情况,对照凝胶拍照,并对底片条带光密度扫描定量分析。结果:缺氧组ET-1/GAPDHmRNA水平最高而eNOS/GAPDHmRNA水平最低(P<0.01),中药组和西药组均能阻抑其异常表达(P<0.01,P<0.05),中药组明显优于西药组(P<0.05)。结论:中药补肾复脉液能抑制缺氧内皮细胞ET-1mRNA转录,促进eNOSmRNA转录,维持ET-1mRNA/eNOSmRNA之间的平衡,从而对缺氧内皮细胞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养心固本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合并抑郁/焦虑状态患者的疗效以及对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筛选慢阻肺合并抑郁/焦虑状态患者9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接受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48例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养心固本汤,治疗45 d后,比较两组患者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慢阻肺患者自我评估测试(CAT)评分、中医症状总积分、6 min步行距离(6MWD)及肺功能指标治疗前后及组间的差异。结果:治疗后两组SAS评分、中医症状总积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SDS评分、CAT评分、6MWD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后SDS评分、CAT评分下降(P0.05),6WMD延长(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肺功能指标治疗前后差异两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养心固本汤可以改善慢阻肺合并抑郁/焦虑状态患者的情志状态,提高活动耐力,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