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金山区老年人意外伤害死因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彭艳英  汤喜红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8):1451-1452,1463
[目的]了解上海市金山区老年人意外伤害致死情况,探讨伤害预防控制对策。[方法]对金山区2000~2004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的全部报告资料进行意外伤害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分析。[结果]意外伤害在老年人全死因顺位中居第4位,意外伤害标化死亡率为112.13/10万。机动车交通事故、意外跌落、淹死、其他事故有害效应和自杀是意外伤害死亡的主要原因。[结论]意外伤害是威胁老年人生命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家庭和社会都应重视老年人意外伤害的防治工作,采取以社区为基础的干预对策控制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浦东新区某街道老年人(60岁以上)跌倒伤害相关知识、信念、行为的水平,为有效开展老年人跌倒干预项目,建设安全社区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该街道的6个社区,35个居委,共抽取3000名老年人,进行入户直接问卷调查。[结果]共发出问卷3000份,回收有效问卷2559份,有效率85.30%。73.00%的老年人没有接受过老年人跌倒预防相关知识的培训和指导,98.40%的人认为有必要在社区给老年人提供预防跌倒伤害的知识,44.20%认为跌倒预防工作对防制跌倒起不了大作用。对跌倒知识和行为进行赋值,男性知识得分要高于女性(t=2.645,P〈0.05),年龄间没有差异;〈70岁老年人行为得分要高于≥70岁老年人(t=2.227,P〈0.05),性别间没有差异。[结论]为减少跌倒伤害,有必要对老年人加强跌倒伤害相关专业知识的培训和指导,进一步提高社区老年人对安全社区建设的了解,提高社区老年人的跌倒伤害预防的信心,改善和规范老年人群的行为。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社区老年人的跌倒效能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制定预防老年人跌倒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修订版跌倒效能量表对延边地区200名社区老年人的跌倒效能进行调查。[结果]老年人的跌倒效能平均得分为8.21(6.43,9.64)分,老年人的年龄、是否担心跌倒、最近1年跌倒史、目前运动情况等是影响社区老年人跌倒效能的因素。[结论]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应早期识别社区老年人的跌倒高危人群、提供干预措施,进而提高其跌倒效能,降低老年人的跌倒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2002~2006年上海市徐汇区老年人伤害死亡发生、发展的流行特征和变化趋势,为制定适宜的老年人伤害预防和有效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2~2006年上海市徐汇区≥60岁户籍老年人伤害死亡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5年间伤害死亡率为118.37/10^5,标化死亡率为83.86/10^5,男女性标化死亡率比值是0.74,伤害死亡率随着老年人年龄增长而不断上升。跌倒是老年人群伤害死亡的首因,死亡率达56.36/10^5,占伤害总死亡数的64.87%。不同年龄段人群伤害死因分布特点不同,男女性前5位伤害死因类别相同,但顺位有所不同。[结论]伤害已对老年人造成健康危害和生命影响,必须充分认识到老年人伤害的严重性、危害性和可预防性,有针对性地开展社区老年人伤害的预防与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5.
《健康指南》2020,(2):56-59
跌倒是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伤害死亡的首位原因。据北京市卫健委统计,北京市近3年门急诊伤害监测结果显示,60岁以上老年人伤害病例中,因为跌倒的原因就诊的,占到40%以上。《“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健康北京2030”规划纲要》中,都明确提出要建立完善意外伤害综合监测体系,开发重点伤害干预技术指南和标准;加强儿童和老年人伤害预防和干预,减少儿童交通伤害、溺水和老年人意外跌落。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社区老年人跌倒的危险因素,为政府及相关部门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概率与规模成比例抽样方法,在某街道随机抽取60岁以上老年居民1 967人为跌倒回顾性调查对象,在单因素分析结果的基础上应用Logistic多因素分析致使老年人跌倒的危险因素。[结果]在1 967名调查对象中,跌倒伤害发生率为2.54%;其中男性跌倒发生率为1.68%,女性跌倒发生率为3.35%。单因素分析表明,年龄、性别、视力状况、有无慢性疾病、步态水平等与老年人跌倒相关(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表明,女性、年龄75岁以上、文盲、无配偶、睡眠质量差、视力差、患有2种及以上慢性病、室内存在危险环境和步态异常等9个因素是社区老年人跌倒的主要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社区老年人跌倒受多种因素影响,应立足于预防。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某社区居民死亡原因和状况,为疾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烟台市某社区居民2007-2009年死因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以心脑血管病和恶性肿瘤为代表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当地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意外伤害导致的死亡则是造成居民早死的主要原因,而传染病所致死亡已退居全死因顺位的第7位。[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意外伤害已严重危害社区居民生命健康,是当地社区今后疾病控制工作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8.
安徽省2009年部分地区老年人群意外伤害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安徽省老年人群意外伤害发生情况和分布特征,为制定伤害的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9年安徽省7市(县)的监测点医院65岁及以上意外伤害病人的监测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2009年共报告4 515例老年人意外伤害病例,男女性别比值为0.84;老年人群意外伤害发生以7~10月份最多;老年人意外伤害以跌倒/坠落和交通伤为主;各性别、年龄组和地点之间的伤害原因不同(P<0.001);意外伤害绝大多数为轻度和中度伤,多发部位为下肢、头部和上肢,重度伤害以头部常见。结论伤害严重影响着老年人群的健康。应有针对性地开展老年人意外伤害干预,有效地预防老年人意外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马鞍山市社区老年人跌倒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为制定社区老年人跌倒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居住在马鞍山市社区的6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入户访谈,调查过去1年的跌倒状况。 结果 3476名社区老年人中过去1年跌倒发生(人)率为10.0%,重复跌倒发生(人)率为3.1%;跌倒发生(次)率为18.0% ,重复跌倒发生(次)率为7.9%。1年内跌倒发生总体呈上升趋势,12月份达到高峰,1天中跌倒主要发生在6[DK]∶00~11[DK]∶00,14[DK]∶00~18[DK]∶00两个时间段;住所外跌倒发生率略高于住所内,公路/小区道路是跌倒最常发生的地点;在全部跌倒人群中,跌倒受伤率为57.9%,就医率为30.4%。有序logistic结果显示,较高的年龄、患慢性病、有疼痛、与日常生活能力正常相比日常生活能力障碍、处于抑郁状态的老年人更容易跌倒。结论 社区老年人跌倒问题不容忽视,应根据老年人跌倒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莲都区普通人群意外伤害死因上升的趋势及原因。[方法]取莲都区殡仪馆2000—2002年意外伤害死亡名单,入户调查。[结果]1 318例意外伤害死亡病例中交通事故、自杀、意外跌落和淹死为主要死因。[结论]加强综合性预防性行政干预措施有效降低意外伤害事件发生,是当前预防意外伤害事件的重点工作。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甘肃省疾病监测系统意外伤害的情况,以探索意外伤害的死亡特点,为制定意外伤害的防治策略和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死因统计工作由各监测点收集、核对、上报辖区内的所有死亡个案,以死亡证明书的形式邮寄至省CDC,由省CDC逐一核对,按国际疾病统计分类(ICD-9)确定根本死因进行编码,并完成计算机录入、统计工作。[结果]甘肃省疾病监测系统意外伤害的死亡率由高到低依次为:交通事故14.97/10万(标化后为15.40/10万)、自杀13.17/10万(标化后为13.12/10万)、意外坠落5.03/10万(标化后为5.00/10万)、淹死2.71/10万(标化后为2.75/10万)。意外伤害的构成比交通事故占33.14%、自杀占29.14%、意外坠落占11.14%、淹死占6.00%、意外中毒占4.57%、他杀占2.29%。其中,交通事故、自杀、意外坠落、淹死占全部意外伤害的79.42%。[结论]甘肃省疾病监测系统的意外伤害死亡率由高到低依次为:交通事故、自杀、意外坠落、淹死为主,占全部意外伤害的79.42%,其中,交通事故在两性间存在统计学差异,即男性死亡率显著大于女性死亡率,男女死亡性比值为3.32,而男性交通事故死亡中,尤以中年男性为多。今后应加强交通管理,预防交通事故引起的死亡,男性中年人群是干预的重点人群。自杀和意外坠落无明显的性别差异,但自杀的年龄段提前到10岁年龄段,这值得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应进一步探讨其外部原因,从根本上预防低年龄段自杀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掌握浦东新区社区伤害发生的流行特征和影响伤害流行的主要因素。[方法]采用二阶段无放回PPS整群抽样,组织实施以16 661名居民为对象的回顾性入户调查。以伤害发生率、伤害特征性构成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描述和分析伤害流行特征和相关危险因素。[结果]上海市浦东新区伤害发生率为1.72%,男女伤害发生率的比例为1.29∶1;伤害发生主要地点是居所和街道公路;伤害发生时主要活动是家务和工作;伤害发生主要部位是下肢;伤害所致临床表现前3位依次为骨折〉开放性伤〉挤压伤;居前5位的伤害原因依次是跌倒/坠落〉碰撞/挤压〉交通事故〉割伤/刺伤〉烧烫伤。跌倒/坠落为各年龄段伤害发生的首位原因;睡眠时间少、使用精神类药物以及预防伤害知识知晓水平低是伤害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结论]伤害的发生涉及多类因素的协同作用,伤害防治不仅要从宏观上掌握伤害发生效应及原因的流行水平和特征,也要深入研究伤害相关、种类繁多的危险因素作用机制,并建立因地制宜的有效干预策略或措施;伤害数据的收集应该由专业机构伤害就诊监测、重点人群伤害监测与社区伤害调查互相补充。  相似文献   

13.
5岁以下儿童意外伤害相关因素分析及干预建议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5岁以下儿童意外伤害的相关因素及其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对2002年1月~2006年8月我院收治的562例5岁以下意外伤害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岁以下小儿意外伤害集中在2~5岁之间,占全部病例的70.64%。男童比女童发生率较高,分别为51.96%、48.04%。排在前3位的致伤原因依次是烧(烫)伤、跌(摔)伤和锐器伤,分别占19.04%、16.55%和14.41,且3种致伤类型发生率均随年龄增长逐渐下降;而溺水、交通意外和爆炸伤发生率均在2岁以后随年龄增长越来越高。区域比较,农村乡镇略高于市县城区,分别为52.14%、47.86%。[结论]5岁以下儿童意外伤害与小儿自身生理心理特点有关,家庭是意外伤害最易发生的场所,加强看护及其他预防、处理措施可以减少发生率,降低致残致死率。  相似文献   

14.
宝鸡市金台区中小学生伤害的原因及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军刚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23):4466-4468
[目的]探索宝鸡市部分地区中小学生伤害的分布特征。[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12 648名中小学生伤害调查资料进行分类分析。[结果]分析发现在不同年龄段、男女生之间伤害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伤害发生的类型以跌伤发生率最高,其次分别为刀割伤、碰撞伤、动物咬伤等;伤害原因主要为不慎、嬉闹等;伤害的性质主要为外伤、骨折和肌肉撕裂等。[结论]中小学生伤害易发多发,应采取措施预防学生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兰州市伤害住院患者损伤部位一般分布状况,为伤害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兰州市2002~2008年间2所省级综合医院8497例伤害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对不同损伤部位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颅脑损伤比例最高(30.61%),其次为下肢部(21.34%),上肢部(10.38%)。除65岁~以上老年组以下肢损伤(48.31%)所占比例最高外,其余各年龄组均以颅脑损伤所占比例最高。交通事故和意外跌落主要损伤部位为颅脑部和下肢部,暴力事件为颅脑和颈胸部,自然环境为眼部和上肢。[结论]头部和四肢仍是伤害损伤的主要部位,应加强安全防护意识,开展教育干预,降低伤害损伤的危害程度。  相似文献   

16.
上海市青浦区1996~2000年老年人意外伤害死亡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 了解上海市青浦区老年人的意外伤害致死情况。  [方法 ] 对青浦区 1 996~ 2 0 0 0年 60岁及以上老年人的全部报告资料进行意外伤害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分析。  [结果 ] 意外伤害在老年人全死因的顺位中居第 4位 ,意外伤害标化死亡率为 1 4 6 .81 / 1 0万。机动车交通事故、意外跌落、淹死、其他事故有害效应和自杀是意外死亡的主要原因。  [结论 ] 意外伤害是威胁老年人生命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家庭和社会都应重视老年人意外伤害的防制工作。  相似文献   

17.
上海市某区老年人意外伤害死亡分析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目的 ] 了解上海某区老年人的意外伤害致死情况。  [方法 ] 对该区 1995~ 1999年 6 0岁及以上老年人的全部死亡报告资料进行意外伤害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分析。  [结果 ] 意外伤害在老年人全死因的顺位中居第 4位 ,意外伤害标化死亡率为 147.2 2 / 10万。机动车交通事故、意外跌落、自杀和淹死是意外死亡的主要原因。  [结论 ] 意外伤害是威胁老年人生命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家庭和社会都应重视老年人意外伤害的防制工作。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儿童意外伤害病例进行分析、处理,找出儿童意外伤害原因及相关因素,寻求干预措施.[方法]统计分析某院2005~2010年间收治住院的268名意外伤害儿童病案. [结果]儿童意外伤害种类繁多,中毒以1~6岁儿童为主占77.26%,中毒原因74.25%为误服. [结论]家长应加强对小儿的监管,妥善保管好药物和有毒物品,了解基本用药常识,警惕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动向,帮助其安全地度过疑惑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