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背景 随着患者就诊下沉明显,联合家庭医生团队开展社区药学服务日益重要,但如何发挥家庭医生团队作用以满足患者社区药学服务需求仍有待进一步探索。 目的 了解上海市社区药学服务需求现状,为改进社区药学人员参与家庭医生团队开展服务的方式提供参考建议。 方法 于2020年9—12月,采用多阶段抽样法抽取349例老年慢性病患者和855例家庭医生团队主要成员〔全科医生(n=481)、护士(n=234)、公共卫生医生(n=140)〕进行问卷调查。针对老年慢性病患者的调查问卷主要内容包括基本情况、患病情况、用药情况、社区药学服务需求情况和社区药学服务利用情况。针对家庭医生团队成员的调查问卷主要内容包括基本情况、社区药学服务认知情况和社区药学服务需求情况。 结果 349例老年慢性病患者中,125例(35.8%)同时患有≥3种慢性病,305例(87.4%)每日需多次用药。用药管理类药学服务方面,"用药重整及随访"需求人数最多,为52例(14.9%),"用药随访"利用人数最多,为49例(14.0%)。用药教育类药学服务方面,"慢性病用药特殊性的普及教育"需求人数最多,为247例(70.8%),"宣传健康生活方式"利用人数最多,为33例(9.4%)。家庭医生团队成员中,全科医生、护士、公共卫生医生对药学服务的了解程度方面,分别有440例(91.5%)、202例(86.3%)、112例(80.0%)表示了解;对药师的信任程度方面,分别有302例(62.8%)、183例(78.2%)、103例(73.6%)表示非常信任;"协同医师做好药物使用遴选"服务项目的需求人数分别有359例(74.6%)、112例(47.9%)、81例(57.8%);"指导护士使用与管理药品"服务项目的需求人数分别有190例(39.5%)、153例(65.4%)、57例(40.7%)。 结论 一方面患者实际迫切需要用药管理类药学服务,另一方面患者的用药教育类药学服务需求远未得到满足。鉴于社区药学人员队伍薄弱及家庭医生团队对社区药学服务认知局限的现状,社区药学人员应通过培训团队成员,提升团队的社区药学服务认知水平及服务能力,借助团队力量及成员特性,更广泛高效地开展社区药学服务。  相似文献   

2.
背景京北山区的老年居民慢性病高发、经济基础薄弱、获取健康知识的途径有限、距离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路途较远。目前京北山区家庭医生团队由社区医生和乡村医生共同组成,二者在山区老年居民签约服务中共同发挥重要作用。目的了解京北山区老年居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开展现状,并对山区老年居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提出适宜建议。方法采用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2019年9—10月,选取北京市怀柔区北部山区的8个乡(镇),按比例抽取每个乡(镇)家庭医生团队的社区医生、乡村医生及签约老年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共计抽取社区医生141例、乡村医生133例、老年居民345例。老年居民问卷内容包含基本情况、希望家庭医生团队提供服务的方式及内容、认为获取健康资讯最有效的渠道、对该服务模式的满意度等;乡村医生和社区医生问卷内容包含基本情况、开展签约服务中互联网使用情况、为老年居民提供的服务内容等。同期,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4例社区医生、24例乡村医生、16例老年居民进行个人深度访谈,了解调研对象对联动签约服务模式中乡村医生和社区医生职责的认知、对该签约服务模式的看法、对互联网在该模式中应用的看法、对该签约模式发展的建议等,采用内容分析法对定性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量性研究结果显示,京北山区老年居民希望家庭医生团队提供的签约服务内容前3位依次为下乡开展大课堂宣传〔199(57.7%)〕、下乡体检〔197(57.1%)〕、送医送药下乡巡诊〔169(49.0%)〕;老年居民希望家庭医生团队开展服务的方式或渠道前3位依次为门诊诊疗服务,上门医疗服务、在社区组织健康宣教讲座;老年居民认为获取健康资讯最有效的前3种渠道依次是乡村医生/村中喇叭宣传〔253(73.33%)〕、社区医生就诊时面对面宣传〔134(38.84%)〕、张贴或发放宣传资料〔126(36.52%)〕。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老年居民对服务态度、服务效果、服务项目、沟通能力的满意度是其对"乡村医生+社区医生"家庭医生服务团队签约服务综合满意度的影响因素(P<0.05)。社区医生和乡村医生健康管理服务、出诊服务、药品配送与用药指导服务、长期处方服务开展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社区医生和乡村医生使用网络在线与居民交流的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质性研究发现老年居民对网络在线服务需求较低,对乡村医生依赖性高;乡村医生技术水平有限;社区医生与老年居民交流少,主要以协调医疗资源为主。结论京北山区老年居民签约服务的开展离不开乡村医生和社区医生的共同努力,现阶段呈现出对乡村医生近距离服务的高度依赖,对社区医生高水平技术和医疗资源平台的需求。建议以老年居民需求为导向,发挥乡村医生地利人和的优势,发挥社区医生技术和平台优势,优化"乡村医生+社区医生"家庭医生服务团队签约服务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湖北省家庭医生团队成员的基本情况、工作情况及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认知、工作满意度,从家庭医生视角提出制度实施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方法 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同时对30例家庭医生团队成员进行个人深入访谈,了解当前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施障碍。自行设计问卷,对武汉、襄阳、宜昌3个城市的14家社区卫生中心的558例参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医务人员进行调查。结果 558位家庭医生团队成员中,学历以大专为主(46.1%);宜昌市和武汉市家庭医生团队成员月均工资在4 000元左右,而襄阳市人员月均工资2 355.8元;宜昌市家庭医生团队成员1年内每人接受业务培训次数的中位数为6.50次,武汉市、襄阳市均为2.00次。满意度方面,调查对象对工作兴趣满意度为61.3%,而对于工作的社会认可度和工作量的满意度仅有39.8%、35.5%;对团队人员配备、办公条件和医疗设备配备的满意度低于41.0%。超70%的被调查者赞同宣传力度、居民流动性、人员数量、居民认知以及人员工作量为阻碍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开展的较大制约因素。结论 为促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更好实施,应加大社区医务人员培养培训和引进力度,提高社区卫生服务能力;健全家庭医生考核激励机制;加强签约服务政策宣传。  相似文献   

4.
目的:促进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经济、合理。方法:采用《处方管理办法》中处方用药适宜性审核要求和合理用药国际指标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07年7~12月(干预前)和2009年7~12月(干预后)处方,各1800张,对实施各项药学服务干预前后的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合理用药处方由之前7.35%下降为4.22%,各项处方指标合理性有所提高。结论:开展药学服务有利于促进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5.
目的 建立三级综合医院全科团队参与下的家庭医生服务模式,探讨其对社区居民家庭医生签约意愿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05-01至2017-06-30温州市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梧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南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辖区内的居民为调查对象,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共抽取社区居民560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社区家庭医生组(单纯社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与医联体全科团队组(三级综合医院全科团队参与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对两组居民家庭医生签约意愿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对家庭医生签约知晓度、签约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共发放问卷560份,回收有效问卷540份,有效回收率为96.4%。两组居民性别、年龄、平均月收入、文化程度、医保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居民对家庭医生签约知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医联体全科团队组居民的签约意愿高于社区家庭医生组(P<0.05)。社区家庭医生组居民就医可接受距离、就医行程时间短于医联体全科团队组(P<0.05);社区家庭医生组居民担心误诊漏诊、延误病情、用药不规范、转诊不方便发生率高于医联体全科团队组(P<0.05);两组居民担心服务态度不好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级综合医院全科团队参与下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有助于提高居民对基层卫生服务能力的认可度,提高其签约意愿,可有效推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引导居民分层就医、优化医疗资源利用。  相似文献   

6.
背景 上海市正逐步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拓展至楼宇功能社区,目前中青年楼宇人群的服务需求满足状况尚不知晓。研究中青年楼宇人群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需求满足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可以为制定和调整家庭医生楼宇服务相关政策提供参考。 目的 探讨中青年楼宇人群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需求满足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方法 于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在上海市虹口区、浦东新区、静安区采用典型抽样法抽取楼宇,在选中楼宇内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中青年人群(18~59岁)开展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2 272份,本研究以其中有家庭医生服务利用经历的1 137例受试者为研究对象。涉及的主要调查内容为受试者的社会人口和经济学特征、健康状况、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了解度及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需求满足状况(包括基本服务需求、个性化服务需求两方面,均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采用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中青年楼宇人群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需求满足状况的影响因素。 结果 39.61%(425/1 073)的受试者表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比较满足/完全满足其基本服务需求,39.01%(419/1 074)的受试者表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比较满足/完全满足其个性化服务需求。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户籍、职业类别、年收入、自评健康状况、对家庭医生"1+1+1"签约服务了解度、对家庭医生信任度、对家庭医生服务能力评价是中青年楼宇人群基本服务需求满足状况的影响因素(P<0.05);性别、年收入、患慢性病情况、对家庭医生"1+1+1"签约服务了解度、对家庭医生团队组成了解度、对家庭医生服务能力评价是中青年楼宇人群个性化服务需求满足状况的影响因素(P<0.05)。 结论 约40%的楼宇人群认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能够满足其基本服务需求/个性化服务需求,主要影响因素可概括为楼宇人群的社会经济状况、健康状况、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认知度、家庭医生的服务能力4个方面。建议加强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宣传,并针对楼宇人群特点和差异化需求,为其定制个性化的服务方案;同时,着力提升家庭医生服务能力,丰富签约服务内涵。  相似文献   

7.
吴琳  卢健 《基层医学论坛》2016,(11):1454-1456
目的:了解基层乡镇卫生院药学人员的基本情况。方法采用问卷方式,调查咸阳市83所乡镇卫生院药学人员现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乡镇卫生院药学人员总体学历和职称偏低,仅18.99%的药学人员获得执业药师资格;81.01%的药学人员参加过继续教育,学习方式主要是面授和网络;大多数药学人员希望通过继续教育培训提升药学知识,希望获得的知识内容主要涉及合理用药知识(79.75%),药品政策法规(55.70%),药学基本理论知识(51.90%)等。结论应根据基层乡镇卫生院药学人员的情况制定相应政策,重视药学服务,促进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8.
背景 社区全科医生作为儿童基本医疗服务的主要提供者,其接诊能力直接反映基层儿科诊疗水平。我国儿童医疗服务的供给与需求存在较大区域差异,且基层儿科医疗服务能力不足,郊区全科医生接诊儿童现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目的 了解北京市郊区全科医生接诊儿童现况,分析制约郊区全科医生接诊儿童的主要因素,以期为儿童疾病分级诊疗的开展提供参考。 方法 于2021年6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参与"北京市密云区医共体建设暨全科医生综合服务能力提升项目"的全科医生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半结构化焦点小组访谈,了解郊区全科医生接诊儿童现况及相关影响因素。应用NVivo 12软件对访谈内容进行编码、归类,采用主题框架分析法对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并提炼访谈主题。 结果 共纳入19例访谈对象。其中男5例;年龄24~51岁,平均年龄(33.2±7.6)岁;18例学历为本科;9例职称为主治医师;1例参加过"5+3"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8例参加过"3+2"助理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8例参加过全科医生转岗培训;从事全科医疗工作的年限为1~18年,平均年限(6.3±4.8)年。基于访谈资料,共提炼出4个主题:郊区全科医生接诊儿童的数量和病种均较少,且接诊的儿童以3岁以上为主;郊区全科医生接诊儿童的自信心普遍不高;制约郊区全科医生接诊儿童的因素(家长对全科医生的信任度低、全科医生诊疗能力不足、儿童疾病诊疗风险高、护士执行能力不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缺乏儿童用药和实验室检查设备、尚无明确的儿童转诊制度);促进郊区全科医生接诊儿童的方法(儿科专家社区出诊、增加针对儿童的药品及实验室检查设备配备)。 结论 北京市郊区全科医生接诊儿童仍存在诸多问题和挑战,基层接诊儿童现况堪忧。加强对郊区全科医生的儿童疾病诊治能力培养,加强全科与儿科间的协同合作,对健全儿童疾病分级诊疗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探讨了药学人员在处方调剂时,利用处方药标签开展药学服务的重要作用。通过合理设计处方药标签内容,达到为患者提供优质药学服务的目的。设计合理的处方药标签,有利于指导患者安全、有效、合理地用药,使药房的药学服务内容更加丰富,有序,科学。  相似文献   

10.
背景 随着老龄化进程加快且慢性病患者数量不断增加,如何进一步发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作用,提高基层用药服务数量和质量,促进农村地区老年慢性病患者合理利用基层卫生资源并提升居民健康水平就显得尤为重要。目的 了解江苏省农村地区老年慢性病患者对于家庭医生用药服务的利用情况和满意度。方法 于2019年7月在江苏省通过典型抽样和多阶段分层抽样选取1 816例老年慢性病签约患者进行调查,采用自制患者问卷调查农村地区老年慢性病患者对家庭医生用药服务利用情况和满意度。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农村地区老年慢性病患者对家庭医生用药服务满意度的因素。结果 经数据清理,1 583份有效问卷纳入数据分析。1 167例(73.72%)在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购买药品,184例(11.62%)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购买药品;1 449例(91.53%)签约患者的用药方案来自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务人员;1 546例(97.66%)按医嘱服药;621例(39.23%)有自购药品行为。1 402例(88.57%)对家庭医生提供的用药服务感到满意,不同家庭总收入、合并慢性病数、购药地点、用药方案来源、自购药品行为的患者用药服务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购药地点患者的药费、自购药品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庭医生讲解易理解程度、家庭医生控制病情发展情况和家庭医生处药费易接受程度是农村老年慢性病患者用药服务满意度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江苏省农村地区家庭医生用药服务利用总体情况良好。仍有 1/4 签约患者有自我购药行为,农村地区家庭医生用药服务不能完全满足老年慢性病患者用药需求,签约患者对药品费用满意度仍有待提高。家庭医生用药服务质量是影响签约患者满意度的主要因素。建议继续宣传家庭医生用药服务优惠政策,降低药品价格,减轻签约患者疾病负担,并着力提高家庭医生专业能力,丰富可提供药品数量和种类,增加慢病长处方用药服务,切实为农村老年慢性病患者用药提供便利。  相似文献   

11.
家庭卫生服务是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内容。从功能上看,家庭卫生服务不但是实施社区预防保健和健康教育的有效手段,而且是方便群众就医的重要形式,是社区卫生服务功能的延伸和深化。从实践上看,家庭卫生服务适应城市社区卫生实际需求。但家庭卫生服务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必须在社会层面形成具有法律效力和权威认可的规范和程序,实现家庭卫生服务的规范化发展。  相似文献   

12.
宁夏石嘴山市居民卫生服务需求与利用调查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了解石嘴山城市居民卫生服务需求与利用情况。方法有要用两阶段抽样并进行入户调查的方法。对石嘴山3个社区1368户家庭进行了调查。结果 居民两周患病率23.38%,就诊率16.78%,住院率5.87%;自我医疗和病轻成为未就诊主要原因。居民就诊流向,社区和市级医院分别占45.78%和28.33%;住院分布,市级和区级医院各占68.95%和17.34%。结论 居民就诊流向趋于合理化,有利于资源合理配置;同时提出应加快发展针对老年人的社区卫生服务。完善医疗保健制度。更好地为居民提供公平,合理,有效的卫生服务。  相似文献   

13.
陆俊  张敬阳  庞磊 《中国医院》2013,(11):50-51
以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东风医院口腔医院实施“差异化服务”探索与实践为例,通过梳理阐述了差异化服务实施的方法,总结了差异化服务经验和不足,使差异化服务作为现有诊疗服务的有效补充,为扩大医疗服务规模、提高经营收入以及保持科室的先进性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对原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共卫生与基本医疗功能进行合理划分,推进厦门市医疗资源的垂直整合,构建出具有厦门特色的新型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由三级医院承办社区医疗服务中心;由区政府承办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实行全额拨款、收支两条线。从效果看降低了医疗和药品费用,提高了居民满意度。但也存在三级医院对社区医疗服务理念理解偏误,财政补偿机制不完善等多种问题,需进一步探索一套与之相适应的运行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5.
急救服务网络社区化建设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救医疗服务的重点人群在社区,社区急救的顺利开展是急救医疗服务成功的根本保证。本文主要针对国外发达国家急救服务的社区开展情况、国内急救网络的社区化建设情况进行系统的概括。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郊区(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药资源配置与中医药服务功能在社区中的开展情况。方法采取结构式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郊区(县)10所中心中医药资源配置与服务开展情况。结果常用的基本中医药设备配置比较齐全,中医药服务在社区“六位一体”功能开展中有一定运用。结论在保持和发展中医药特色的同时,应进一步扩大服务功能,特别是中医药适宜技术和在妇幼保健中开展中医保健、中医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工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社区居民对医院服务与社区卫生服务的可及性。方法应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3省市医院就诊患者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就诊患者进行调查,比较患者就诊距离、医疗费用负担方式、就诊等候时间和上门服务的情况。结果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患者从家到就诊机构的时间在15min之内的分别为25·05%和81·15%,在30min以上的分别为32·43%和2·92%;两类机构就诊患者的等候时间在10min以内的分别为28·53%和74·59%,在30min以上的分别为28·00%和3·15%;两类机构就诊患者中,医疗费用能够报销者的比例分别为51·92%和53·74%;两类机构就诊患者接受过就诊机构提供上门服务的比例分别为13·76%和81·54%。结论社区卫生服务在可及性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应进一步加强在医保政策方面对社区卫生服务的倾斜,提倡社区卫生服务与医院服务的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两方面的优势,为居民提供高质量的、方便可及的卫生服务。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作为《上海市人口老龄化及疾病谱对卫生服务的影响》总课题的一个分支,利用资料分析和小组访谈等研究方法,了解老年人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与利用情况及服务提供中的主要问题,为政府提供政策依据。调查发现,60岁以上人口占潍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总人口的19.04%,成为该中心重要的服务对象;医疗费用负担是他们最为关心的问题;医老、养老的社会需求多元化,基层卫生服务系统在制度和功能上都需要不断完善和提高;社会对低收入老年人应当给予特别的关注,保障老年人基本医疗卫生利用公平;应当加强健康教育和慢病管理,提高健康水平从而降低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9.
面向服务架构的PACS系统集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新  卢虹冰  杨宏桥  王舒宜 《医学争鸣》2008,29(11):1050-1052
目的:在分析我国医院PACS系统集成的特点以及面向服务架构集成方法的基础上,实现一种基于Web Services的面向服务架构的PACS系统集成.方法:利用面向服务架构的PACS系统集成优势,建立基于Web Services构建PACS系统Web服务的方法. 结果:使PACS系统能够基于Web Services标准进行统一的信息交互,实现了面向服务的集成,以及信息及服务的共享. 结论:该集成结构不仅具有松耦合、定制灵活的特点,而且由于其统一的集成模式,使得信息共享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20.
城市居民卫生服务状况纵向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包士峰  张雷 《中国全科医学》2006,9(19):1650-1652
本文通过3次卫生服务调查的纵向比较,对我国城市居民卫生服务状况进行了总结,并在分析现状的基础上,展望了今后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